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

合集下载

上海上门养生按摩

上海上门养生按摩

20种常见病症按摩手法,在家自己就调理了需要安排请!【连@起173?电】0024?】微1491】20种常见病症按摩手法,在家自己就调理了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

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

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

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 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6 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

配刺血法。

19 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按摩5大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人体穴位图

按摩5大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人体穴位图

按摩5大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人体穴位图
坐骨神经痛
按摩环跳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环跳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环跳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按摩承扶穴
具体手法:同上。

功效:同上。

按摩殷门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殷门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殷门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按摩委中穴
具体手法:同上。

功效:同上。

按摩膝阳关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膝阳关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膝阳关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提示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

坐骨神经炎、椎间神经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些病症都可能引起坐骨神经疼痛,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上面这些穴位都在坐骨神经的附近,经常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有效地预防坐骨神经痛。

当坐骨神经痛发作时,及时按摩也可以大大缓解疼痛感。

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

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

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情绪的波动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情绪的平衡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五脏相互关联,情志的失调会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调节情绪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至关重要。

在中医学中,通过调节穴位可以改善情绪状态。

下面将介绍几个调节情绪的重要穴位。

1. 神门穴(GV 20)神门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五脏六腑的调节有着密切关联。

按压或轻抚神门穴有助于放松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和焦虑,平复情绪起伏。

这个穴位经常被用来提高注意力、增强自信和改善心情。

2. 鱼际穴(GB 20)鱼际穴位于头侧部,两个穴位对称分布于颅骨与颈椎之间。

按压鱼际穴有利于缓解颈椎疼痛、头痛和情绪紧张等问题,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三阴交穴(SP 6)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脚踝骨约四指宽。

按压三阴交穴可以平衡激素分泌,改善情绪波动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此外,这个穴位还有助于缓解疲劳和失眠。

4. 合谷穴(LI 4)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是身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压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和颈椎疼痛等不适感,同时也能调节情绪,减轻愤怒、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

5. 内关穴(PC 6)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距腕横纹约三指宽。

按压内关穴可以缓解胸闷、心悸和焦虑等不适感。

此外,内关穴还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平衡情绪波动。

调节情绪的穴位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体质不同,所选择的穴位也可能有所差异。

在尝试按摩穴位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能够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建议。

此外,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帮助平衡情绪。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和谷物等,有助于稳定情绪。

同时,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内分泌的平衡,改善情绪波动。

此外,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心理活动,如学习放松技巧和与他人交流等,也是维持情绪平衡的重要方面。

总之,中医情志调摄是一种有效而自然的方法,通过按压或刺激穴位来调节情绪。

穴位按摩治疗手法

穴位按摩治疗手法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等。

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主治:⼩便⾚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图解:五、⽳位:⼼经(⼼⽕)位置:中指掌⾯。

操作:①补⼼经:在⼩⼉中指⾯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热神昏,烦躁,夜啼,⼝⾆⽣疮,⼩便短⾚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的,⼤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没做的好。

只是上⾯说的是患⼉,应该对应⼤⼈的也可以的,中医⽳位是⼀样的。

健⾝是全民的,⽆论是以什么⽅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下试试了! 常见病⽳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常有效,合⾕⽳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痛、⾼⾎压、⾯疱也很有效。

“合⾕”是将拇指和⾷指张成45度⾓时,位于⾻头延长⾓。

2.治疗便秘的⽳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肌⾁,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肠,使⼤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强压⼀⾯吐⽓,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代劳时,采⽤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配。

所以,称为“阴⾕”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左右上⽅的⽳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处的⽳位,对治疗多汗症⾮常有效。

阴⾕能够缓和冲击⾁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位,肾俞⽳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道。

4.治疗低⾎压的⽳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的指压叫“百会”的⽳位。

“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将两⼿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强⼒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慵懒、⼿脚冰泠、⽬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位是在脚踝的正后⾯。

⽤⼤拇指及⾷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同样的要领强⼒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穴位治百病

穴位治百病

瘦身——滑肉门
这个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中医说胖人多痰湿,痰湿往往是由于饮食过于肥厚、甜腻等伤了脾胃引起的,另外内分泌失调也很容易形成痰湿。滑肉门最大的作用就是润滑,将没用的东西分泌出去,所以,痰湿体质、脾虚、想要减肥的人一定要多利用这个穴,平时没事就多按摩摩。
可以在工作间隙来做,先将右手搭到左肩,四指尽量展开,抓牢肩部,掌心紧贴肌肉,做旋转按摩,同时其余四指做抓提的按摩动作。另外还有一个方法,效果更好,那就是拔罐。可以去除人体的寒气,对于因为气血不通和寒凉形成的冻肩有很好的作用。
落枕——悬钟
引发落枕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肩部受凉、寒气侵袭导致的。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的地方,同时刺激手上的后溪穴和脚上的悬钟穴,等于双管齐下,手脚并用,给我们的颈椎一个有力的支撑。
痔疮——长强
对于中气下陷,如脱肛、痔疮、便秘等,可以通过按摩长强穴来防治。趴在床上,让家人帮忙艾灸长强穴,每次20分钟左右,长强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将双手搓热,然后趁热顺着腰椎尾骨往下搓,搓100下,让长强穴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
脚气——委中、委阳
侧卧,弯曲膝盖,在腘窝中点的位置就是委中,委中旁边就是委阳。在腘窝内抹一点点润肤油,将腿伸直,用食指和中指在腘窝内用劲按摩。长期坚持,不仅可以防止脚癣毒气的深入发展,也是防治膝盖、腰背疼痛的好方法。
玉枕穴在后脑勺,很不好定位,所以将先前推荐过的“手指犁”改造一下,变成“五指梳”,也就是将五指自然放松,散开,像一把梳子一样。然后从前额梳到后脑勺,用指腹的位置,这样不容易伤到头皮,要稍微用劲一点,这样头皮才能受到刺激,梳个50次左右,一直到头皮有酸胀的感觉为止。
穴位按摩——肩颈腰椎疾病
降低血脂——丰隆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作镮跳。

属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太阳之会。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与中三分交点处。

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

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直刺2-3寸。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定位】环跳穴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有臀大肌,坐骨神经和股方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

深层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动、静脉等。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证。

【操作】直刺2~3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配风池、曲池主治风疹。

详细解释1、环跳。

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

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

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2、膑骨。

膑,膝盖骨也。

骨,肾气也。

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

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

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

分,分而散之也。

中,与外相对,指内部。

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

4、环各。

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

各,指穴周各部。

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

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

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

枢,门户的转轴也。

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

点按手上一穴位,可调百种病(手掌点穴按摩法)

点按手上一穴位,可调百种病(手掌点穴按摩法)

点按⼿上⼀⽳位,可调百种病(⼿掌点⽳按摩法)当你⾝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掌⽳位进⾏调整达到治病强⾝⽬的,可以⽤按摩,也可以⽤⼿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部的⼀些特定⽳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之⼤络也。

”⼿为上肢末端,为⼿三阴、三阳经络⽓⾎交会联络的部位。

⼿部经脉与全⾝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掌⽳位按摩疗法,针刺⼿部特定⽳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能对全⾝各部的病痛进⾏治疗。

⼿掌侧⽳位胃肠点:位于劳宫⽳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病。

1.胃肠点:疟疾点:位于第⼀掌⾻与腕关节结合处,⼤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2.疟疾点:哮喘、咳嗽点:⼿掌⾷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3.哮喘、咳嗽点:哮喘新⽳:位于掌⾯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4.哮喘新⽳: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第⼀掌⾻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跟痛。

7.⾜跟痛点:8.定惊点:定惊点:位于⼿掌⼤、⼩鱼际交接处。

主治⾼热、惊厥。

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9.急救点:肺点:位于掌⾯,⽆名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0.肺点:⼤肠点:位于掌⾯,⾷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1.⼤肠点:脾点:位于掌⾯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2.脾点:⼼点:位于掌⾯中指第⼆、三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管病。

13.⼼点:⼩肠点:位于掌⾯⾷指第⼀、⼆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肠病。

14.⼩肠点: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人体经络与重要穴位(中里巴人),坚持按摩可治百病

人体经络与重要穴位(中里巴人),坚持按摩可治百病

人体经络与重要穴位(中里巴人),坚持按摩可治百病肺经:由胸走手。

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

1、中府穴:胸骨旁开六寸(四横指是三寸,一横拇指是一寸)处。

治疗:气不足、咳喘、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胳膊腋横纹下三寸处。

古人找此穴的方法:两胳膊前伸端平,掌心相对,用鼻尖找胳膊的点,该点就是天府穴。

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端末处。

尺是肾的意思,泽是恩泽,所以此穴是补肾穴。

按揉此穴,让气下行,治疗高血压、哮喘。

(肾虚就是肾不纳气。

气走上边来了,人就会头重脚轻)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处。

此穴较深,按揉时要重些压。

主管所有的毛孔,是治疗鼻孔出血、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或大夏天不出汗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是郗穴,郗治急症,治急性咽喉痛。

5、列缺穴:两个合谷(虎口)相对,食指下面的凹陷处就是。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特别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以及头项的病。

因为不好找此穴,所以人们用的少,其实它很重要。

6、经渠穴:治咳嗽。

7、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

补气,是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等。

此穴较深,要用大拇指硌它。

从太渊穴到孔最穴之间,这一段为“止咳点”,大家在咳嗽时,可以找此处最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症状马上就会减轻。

8、鱼际穴:小儿咳、热、积食。

9、少商穴: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点刺放血最佳。

大肠经:由手走头。

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

功能:打通大肠经,可防皮肤病;可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如果排便不畅就敲打大肠经小臂这一段,边排便边敲打效果更明显。

长期便秘的人,在肘下这一段很痛,很敏感,要常揉。

还有一个好办法,用大拇指内侧推二三间到商阳,两边都要推,肚子就会有感觉,一定要推到商阳穴,这是排便捷径。

1、商阳穴:在食指指甲盖底的外侧处。

用指甲掐,治便秘。

2、三间穴:位于食指近拇指侧根部,第二掌指关节后,好找,按摩方便,随时都可以操作。

它最善通经行气,上可通达头面,治疗三叉神经痛、齿痛、目痛、喉肿痛和肩膀痛;下能通腹行气,泻泄可止,便秘可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二、神经痛吃什么好*三、如何治疗神经痛
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1、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坐骨神经痛
1.1、按摩环跳穴
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下肢枢纽的髋关节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痹症,痿症等下肢疾病和腰脊痛的常用特效穴之一。

定位:在股外侧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两侧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

也可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每次3分钟。

1.2、按摩秩边穴
秩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痔疮等症。

定位:在臀部,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压3分钟,也可以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

2、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三叉神经痛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分别按压其印堂、攒竹、太阳穴各
20-30次,接着推前额3-5次。

被按摩者还是取坐位,按摩者先是按揉其风池穴20-30次,
接着拿合谷穴20-30次,最后掐揉神门、内庭穴各20-30次即可。

按摩者两手掌相互搓擦至有灼热感时放于被按摩者的两侧
面部,对面部的各个方位以及耳前耳后进行20-30次的摩擦即可。

此按摩方法每日2次,10天可作为一个疗程,坚持几个疗程,痛感会明显减轻。

3、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肋间神经痛
3.1、推擦大椎穴
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3.2、揉按肩井穴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适当用力揉按
0.5~1分钟。

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3.3、掐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3.4、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附在肘后,适
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3.5、合按内关、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3.6、掌揉膻中穴
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针摩揉0.5~1分钟。

以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神经痛吃什么好1、黑豆
黑豆自古即因能治气喘及具解毒作用,而广为人知。

它又含有我们容易缺乏的必需胺基酸(离胺酸Iysine,色胺酸tryptoph 一1ane、亚麻仁油酸ein01eicacid、磷脂质1ezhine),而且含量极丰富,故常食用黑豆,即能预防血管硬化的现象。

黑豆对风湿病也有很特殊的疗效。

2、马铃薯
一般薯类食物因为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所以不宜多食,而马铃薯味道较清淡,糖分也少,又有大量的钾、维生素及胺基酸,是吃肉时不可少的蔬菜,对痛风也有治疗的效果。

3、小黄瓜
小黄瓜含有丰富的钾,能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及血中毒素,有
利尿及净血的功效。

如将小黄瓜汁和红萝卜汁混合饮用,还能有效地排除体内的尿酸,对风湿病患者很有益处。

4、芹菜
又称三叶芹,有青茎与白茎两种,其效果是一样的。

这种本来就以能增加精力而出名的蔬菜,由于含有丰富的B类维生素以及镁、钠等矿物质,除能强精、解毒外,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神经痛及风湿病患者是种极适宜的食物。

如何治疗神经痛1、积极预防:学会怎样坐、站、正确地背东西,是预防各种神经痛的最好办法。

一些不同的理疗方法可以教你怎样正确地行动以防止疼痛发作,可以与一个有训练的治疗者商量治疗方法。

2、用冰袋按摩:用冰袋按摩可以中断信号沿神经通路传导,被温度信号取代,这样就可缓解疼痛。

3、留起胡子:若是三叉神经痛的男士可以留胡子把脸挡起来以免受凉,寒冷有时诱发疼痛。

4、针灸治疗:在治疗神经痛时,针灸是很有效的,如果疼痛剧烈,5到10个针灸疗程可能有效。

5、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

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