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寯纪念馆设计[1]快题作业
快题任务书02

《名人故居纪念馆》设计在东北某小城市一片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由平房和院落组成的住宅区中,一条幽深的小巷除了巷门有些特色之外,它与住宅区中的一条条胡同并无什么区别。
小巷内座落着一个由两幢平房组成的院落。
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院中,曾经居住着一位闻名遐迩的作家。
是他用文学的魅力为人们播下了无穷的愉悦和丰富的知识,是他使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变得无人不晓。
人们热爱他,怀念他,并将对他的那份情怀,寄托于他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居所和专为他而修建的纪念馆之中,寄希望在将为这组建筑进行保护性设计的建筑师身上。
一、设计要求⑴注意保留原有的两幢故居建筑及其围合而成的院落、保留那座给人以深刻记忆的巷门、胡同、以及曾经伴随过老作家的两棵老榆树和一眼水井。
⑵原有的故居建筑及其院落主要用于按历史原貌布置作家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家具的陈设,在新建的展厅中主要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作家的生平及其成就。
⑶该纪念馆应能够封闭管理、购票参观。
⑷新建部分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并与环境取得协调。
⑸注意按参观流线组织好展示空间序列。
⑹新建部分的面积分配总建筑面积:900——1000平方米。
其中:⒈展厅 450平方米(可根据需要进行空间组织与分隔)⒉办公、解说员休息、售票、纪念品出售、库房、厕所等 200平方米(具体房间数量及大小根据功能需要自行确定)⒊影视(报告)厅 90平方米⒋茶室 60平方米⒌停车场:要能够满足停一辆大客车和五辆小汽车的场地,以及一处自行车停车场。
⑺图纸要求:图幅为420X594的不透明图纸,张数不限⒈总平面图 1:300(与一层平面画在一起)⒉各层平面图 1:300(并表达参观流线)⒊两个主要立面图 1:300⒋主要剖面图(1——2个) 1:300⒌有关分析图(内容及表达方式自定)⒍透视图(角度自定)⒎设计说明(主要设计意图及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快题设计100例

建筑快题设计100例1. 童话世界:利用童话故事中的元素设计一个独特的建筑,融入童话色彩和奇幻元素。
2. 未来都市:设计一个未来都市的建筑,充满科技感和创新。
3. 生态友好:打造一座生态友好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4. 时光隧道:设计一个建筑,通过其结构和外观反映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5. 音乐之家:创造一个建筑,以音乐为主题,融入音符和音乐元素。
6. 太空站模型:设计一个仿太空站的建筑,突显科技与未知的结合。
7. 艺术之塔:打造一座以艺术为灵感的建筑,使其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8. 自然融合: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创造一个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空间。
9. 光影探索:设计一个建筑,利用光影效果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10. 城市农场:在城市中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建筑,支持城市农耕和可持续农业。
11. 科学实验室:设计一个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强调实用性和科技感。
12. 历史重现:重现某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当时的文化和建筑技艺。
13. 彩虹桥梁:设计一座独特的桥梁,以彩虹为灵感,创造视觉上的惊艳效果。
14. 风之舞蹈:利用风的元素设计一个建筑,使其外观和结构仿佛在风中舞动。
15. 沉浸式图书馆:设计一个沉浸式的图书馆,创造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16. 草原之家:在自然环境中设计一座草原风格的建筑,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17. 未来教育中心:打造一个未来教育的中心,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和空间设计。
18. 游乐园建筑:设计一个与游乐园相融合的建筑,创造愉悦和欢乐的氛围。
19. 星际酒店:创造一个星际旅馆的概念,突显奢华和未来感。
20. 悬浮之墙:设计一堵悬浮的墙,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21. 水下之城:设计一个水下城市,突显水下生活的独特魅力和科技挑战。
22. 绿色天空花园:在建筑屋顶设计一个巨大的绿色花园,强调绿色植被和生态环保。
23. 现代艺术画廊:打造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建筑,提供艺术品展示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建筑快题展览馆设计(终极版)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
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
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难 ,灵活性差。
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工作人员的流线 行政管理人员,研研究人员,服务人员的流线设计,不宜与陈列展出空间并列,需要单独处理,合理的进行内部区域的划分,既要出入便利,又要方便对外联络,内部协调和事务管理,还要考虑更有利于服务。
参观路线组织
01
平面: 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分 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
如设在一侧时,出入口应设在两个角部,以免产生人流聚集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顺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自由线路: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04
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4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1
整个美术馆的主体建筑是四层的办公楼和六层的陈列大厅.其中以圆形陈列大厅最为重要.这个直径为30.5米的圆形大厅,上面各层实际上是连续相通的长431米的螺旋形坡道展览廊.螺旋坡道环绕大厅成上,底层坡道宽5米,直径约28米,以上逐渐向外加大直径,到顶层直径达39米,坡道貌岸然宽约10米,从而形成一个下小上大的圆筒形空
某高校校友纪念中心建筑快题设计

某高校校友纪念中心建筑快题设计此题为校友陈列馆设计,属于展览建筑类型,此类型题目在快题设计中很常见,且有一定的考察深度和广度。
展览建筑主要分为几大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城市规划展览馆。
均属于展陈性质建筑,有明显的建筑形象和自身特点,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都与其他类型建筑有很大的差异。
这需要我们前期积累大量的有关案例和设计手法,以应对各类题目设计位于校园中,涉及功能不多,考点较固定,且易于分析。
主要包括功能分区,景观呼应,展览流线设计,周边环境融合几大点。
具体的分析在下文逐步展开1.周边环境协调场地所处位置题目未给出,但结合江浙地区的建筑整体风貌来说,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形体相对轻巧通透,呈现较强的开放性。
场地东侧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公寓对解题影响不大,主要考虑此方人流。
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呼应西侧的湖面景观。
2.功能分区所给功能较少,分区清晰。
主要由3个特色展厅,公共活动休息空间,报告厅,管理办公用房组成。
因此主要考虑报告厅和整体建筑的关系,独立体量还是结合设计,整体展览流线的设置,这需要结合我们的设计想法,结合景观要素共同考虑。
而管理办公用房相对独立且流线分离,但如库房功能应靠近展厅,方便运送展品。
3.景观呼应此题需要考虑的呼应点在于西南侧的湖面和湖对岸的学生阅读广场。
由于东侧学生公寓和活动中心处,学生人流较多,同时西南侧的阅读广场的存在有又进一步加强了此条线路上的人流密度,因此需要考虑南向空间的避让和开放性;其次湖面景观作为最优的朝向面,可以考虑建筑整体形态的开放布局、取景器放置、架空空间、屋顶活动空间等手法。
4.展览流线设计:首先应在确定主次入口的基础上,确定人行入口,停车场位置。
进而确定后勤管理办公的位置,进而确定主题展览空间的位置,结合景观考虑展览的整体流线。
3景观呼应方式5.景观呼应作为此题最重要的考点,我们有必要做大量案例的积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应对各类环境要素问题。
呼应方式多种多样,归类下来大致有以下的方式,以相关案例图片作为范例展示。
园林建筑设计快题

1、设计一个位于某农业观光园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道路旁的现代亭。
要求:用相关
造型或符号体现出“农耕文化”的主题;内部可供10~20名参观者就坐休息、观
赏农田风光。
2、设计一个位于高校学生生活区的外语长廊。
要求:用相关要素营造出晨读、口
语会话的环境氛围,平面长宽比为8:1左右。
3、某市的古官窑遗址拟建中国陶瓷文化主题公园,为其设计一座大门。
要求:造
型为非对称式,有售票房,允许车辆进入且人车分流。
4、某公园码头已年久失修,现决定重建。
设计内容:售票处10m2,办公室2×10m2,
船具室10m2,游客休息廊50m2,小卖部5m2,总建筑面积为120 m2。
5、茶室(咖啡厅)快速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控制在300m2内。
营业厅150m2(75-90
座),收银台15m2,门厅10m2,卫生间12×2 m2,操作间15m2,库房8m2,更
衣室10×2m2,办公室15×2m2。
地形图:。
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

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一、引言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集会、休闲、交流的场所。
为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实用性,设计一个快题(Quick Quiz)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介绍快题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设计案例的实施步骤。
二、快题的概念快题是一种集思广益、快速启发思考和互动交流的活动。
它适用于公共空间,可以以问题、游戏或竞赛的形式组织。
通过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快题活动可以促进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关注和思考,提供启发和创新的观点,以及改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
三、快题设计原则在设计公共空间快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快题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激发参与者对公共空间的兴趣、收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意见、推动公共空间的改善等。
2.易于参与:快题活动应容易参与,不论是通过简单的问答、投票,还是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都应让参与者能够轻松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公正公平:快题活动应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每个参与者的意见得到平等对待和重视,避免偏向某个特定群体或个人。
4.启发思考:快题的设计应通过问题设置或游戏规则等方式,激发参与者的思考和创意,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公共空间的问题。
四、快题设计案例步骤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公共空间快题设计案例及其实施步骤。
1. 设计目标确定快题的设计目标,比如激发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兴趣、收集关于公共空间的意见等。
2. 确定快题形式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快题的形式,可以是问答、游戏、投票等。
比如设计一个公共空间问答游戏,让参与者通过回答问题来提高对公共空间的认识。
3. 设计问题设计一系列与公共空间相关的问题,问题应涵盖不同方面的内容,如公共空间的功能、设计原则、人流管理等。
问题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设置分值,并设置时间限制,以增加参与者的紧迫感。
4. 实施快题活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共空间作为活动现场,如公园、广场等。
设置活动台和展示板,展示问题和规则说明。
胡瑗纪念馆文昌塔消防给水设计探讨

6
10 6
每支承枪最小流量 / ・ 1 Ls 5 系统设计流量/ ・ LS 2 0 火灾延续时间/ h 2 喷头工作压力 / a MP 0O .5 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 / a ≥O 0 ^ .7 持续喷水 时间/ h ≥1 消火栓栓 口静水压/ a ≤ 10 配水干管最大工作压力 / 8 MP .0 MP ≤ 12 .0 消火拴栓口出水压力 / a ≤O 5 MP . 配水管人 口压力/ P M a ≤O 4 . 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 m l 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 " ≤8 0 O 4 0 水泵接合器水量/ ・一 LS 1 3 o 水泵接合器水量/ ・一 Ls 1 2 0
根据设计参数 及每层的面积 尺寸 , 的每层设两套 室内消火 塔 栓给水系统 , 另外在每层消防前室设一 套室 内消火栓 。 自喷给水 系统每层 均设置 , 由于塔 的特殊性 , 即每层建筑面 积均不 同 , 故每 层 自喷给水配水管道系统均要依据塔内建筑面积设置。室内消防
1 概述
胡瑗纪念馆文 昌塔 坐落 于陕西 省子长县 城东 常禾 峁则文 昌 客较多 , 火灾发生 时确保 消防给水 系统供水安全是 尽量减少人身 山上 , 纪念馆是为 了纪念 祖籍 子 长安 定 的宋代 大 教育 家胡 瑗 而 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最 有效保 证。所 以在设 计时必 须充分 考虑 消 建。山上 的文 昌塔与山下秀延河旁的古亭 长廊遥相辉 映 , 构成 了 防给水系统 的正常使 用 问题 。本 建筑 消 防给水系 统采用 临时高 顶层设重 力 自流的消 防水箱 , 以保 证 消防供水 的安 子长县特有的人文景观 , 子长县 景观工 程添加 了浓重 的一 笔。 压 给水 系统 , 为 均设 于室外 消 防水 泵房 内 , 塔是一座八角 9层框架剪力墙 结构 的钢筋混凝 土宝 塔 , 总建筑面 全 可靠 性。消防贮 水池 及消 防水泵 , 距塔基础距离为 3m。 积 210m , 8 2建筑高度 5 . 为仿宋建筑 。文 昌塔地上 9 , 88m, 层 地 且水泵 房为全地 下式 ,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

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中国园林历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而童寯作为中国园林史学领域的权威人物,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和思考更是为后人所传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审美内涵。
在童寯看来,中国园林史学思想是一种匠心传承的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一、匠心传承所谓匠心,是指工匠用心制作的艺术品,是对工匠技术与职业道德的称颂。
在园林建筑中,匠心传承意味着传统园林工匠对传统园林技艺的传承和继承,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童寯认为,中国园林的匠心传承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创造和再现上,以及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赞颂上。
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贵族和文人雅士们展示身份和品位的重要场所,尤其在唐宋时期,园林建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艺术。
传统园林工匠们凭借匠心传承的技艺,将自然美融入园林设计中,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园名景,如颐和园、拙政园等。
这些园林作品既展示了园林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追求。
二、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中国园林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对园林建筑史和园林文化史的研究和总结,也是园林研究的理论基础。
童寯在对中国园林史学思想进行研究时,强调了匠心传承的精神,认为这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的核心。
匠心传承的精神贯穿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之中。
中国园林史学思想对传统园林的发展、沿革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园林建筑的匠心传承是中国园林独特魅力的源泉。
从最早的周代园林到康熙时期的园林建筑,再到近代的园林发展,园林工匠们一直秉承着匠心传承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了许多令人称道的园林作品。
中国园林史学思想对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中国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诗词文化、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