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检自测1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特殊三角形》自我评价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特殊三角形》自我评价测试含答案

第2章自我评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D)A. 线段B. 角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B)A.3,4,6 B.15,20,25C.5,12,15 D.10,16,25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6,则它的周长为(D)A.16 B.17C.18 D.16或174.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40°,则它的顶角为(C)A.40°B.100°C.40°或100°D.无法确定5.如图,将直角边AC=6 cm,BC=8 cm的直角△ABC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C)A. 254 B.223C. 74 D.53(第5题)(第6题)6.如图,在△ABC中,AC=DC=DB,∠ACD=88°,则∠B等于(C)A.46°B.44°C.23°D.22°7.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a,b,c,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C)(第7题)A.a+b B.b+cC.a+c D.a+b+c【解】∵∠ACB+∠BAC=90°,∠ACB+∠DCE=90°,∴∠BAC=∠DCE,故可证得△ABC≌△CDE,∴AB=CD.同理可证得△PQM≌△MFN,∴PQ=MF.∵CD2+DE2=AB2+DE2=a,MF2+FN2=PQ2+FN2=c,又∵S1=AB2,S2=DE2,S3=PQ2,S4=FN2,∴S1+S2+S3+S4=AB2+DE2+PQ2+FN2=a+c.8.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5 cm,正方形A的边长为11 cm,B的边长为8 cm,C的边长为5 cm,则正方形D的边长为(C)A.14 cm B.4 cmC.15 cm D.3 c m【解】设正方形D的边长为x.据勾股定理,得S A+S B+S C+S D=S大正方形,∴112+82+52+x2=152,解得x=±15(负的舍去),∴正方形D的边长为15.(第8题)(第9题)9.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如图所示,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9,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D)A.x2+y2=49 B.x-y=3C.2xy+9=49 D.x+y=13【解】在Rt△ACB中,x2+y2=AB2=49.∵CD2=9,∴CD=3(-3舍去),∴x-y=3,∴(x-y)2=9,∴x2+y2-2xy=9,∴2xy+9=x2+y2=49,∴2xy=40,∴x2+y2+2xy=89,(x+y)2=89,∴x+y=89≠13,故选D.10.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D)(第10题)A.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解】 ①中,作∠ABC 的平分线与AC 交于点D ,则△ABD 和△BCD 为等腰三角形; ②不能分成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③作∠BAC 的平分线AD ,则△ABD 和△ACD 为等腰三角形;④过点A 作∠BAD =36°交BC 于点D ,则△ABD 和△ACD 为等腰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在Rt △ABC 中,∠C =90°,∠A =37°,则∠B =__53°__.1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6,则以斜边的中点为圆心,斜边上的中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是__9π__.13.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且满足a 2-6a +9+|b -4|=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5__.14.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4__步路(假设2步为1 m),却踩伤了花草.(第14题) (第15题)15.如图,已知D 为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DB =DA ,BF =AB ,∠1=∠2,则∠BFD =30°. 【解】 连结CD ,可证明△BCD ≌△BFD ≌△ACD ,故可得∠BFD =∠BCD =∠ACD =12×60°=30°.16. 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__真__命题.(第17题)17.如图,在△ABC 中,AB =6,AC =9,AD ⊥BC 于点D ,M 为AD 上任意一点,则MC 2-MB 2等于45.1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AC ,DE 交AB 于点E ,M 为BE 的中点,连结DM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MBD ,△MDE ,△EAD .(第18题) (第19题)19.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4,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 1,S 2,则S 1+S 2的值等于__2π__.【解】 S 1=12π·⎝⎛⎭⎫AC 22=π8AC 2,S 2=12π·⎝⎛⎭⎫BC 22=π8BC 2,∴S 1+S 2=π8(AC 2+BC 2)=π8AB 2=2π.(第20题)20.如图,已知等腰Rt △ABC 的直角边长为1,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直到第五个等腰Rt △AFG ,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15.5__. 【解】 ∵AB =BC =1,∠ABC =90°, ∴CA =12+12=2=DC .同理,DA =(2)2+(2)2=2=DE ,EA =22+22=2 2=EF ,F A =(2 2)2+(2 2)2=4=FG .∴S △ABC =12AB ·BC =12×1×1=12,S △ACD =12AC ·CD =12×2×2=1,S △ADE =12AD ·DE =12×2×2=2,S △AEF =12AE ·EF =12×2 2×2 2=4,S △AFG =12AF ·FG =12×4×4=8.∴S △A BC +S △ACD +S △ADE +S △AEF +S △AFG =12+1+2+4+8=1512.三、解答题(共40分)(第21题)21.(6分)在一块平地上,张大爷家房屋前9 m 远处有一棵大树.在一次强风中,这棵大树从离地面6 m 处折断倒下,量得倒下部分的长是10 m .大树倒下时会砸到张大爷的房子吗?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后给出正确的回答. 【解】 不会.理由如下: 如解图,在(第21题解)Rt △ABC 中,∠C =90°,AB =10 m ,AC =6 m .由勾股定理,得BC =AB 2-AC 2=100-36=8(m). ∵8<9,∴大树不会砸到张大爷的房子.(第22题)22.(6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边上一点,∠B =30°,∠DAB =45°. (1)求∠DAC 的度数; (2)求证:DC =AB . 【解】 (1)∵AB =AC , ∴∠C =∠B =30°.∵∠C+∠BAC+∠B=180°,∴∠BAC=180°-30°-30°=120°.∵∠DAB=45°,∴∠DAC=∠BAC-∠DAB=120°-45°=75°.(2)∵∠DAB=45°,∠B=30°,∴∠ADC=∠B+∠DAB=75°.∵∠DAC=75°,∴∠DAC=∠ADC,∴DC=AC.∵AB=AC,∴DC=AB.23.(8分)在△ABC中,AB边上的中线CD=3,AB=6,AC+BC=8.求△ABC的面积.(第23题解)【解】如解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中线.∵CD=3,AB=6,∴AD=DB=3,∴CD=AD=DB,∴∠1=∠2,∠3=∠4.∵∠1+∠2+∠3+∠4=180°,∴∠1+∠3=90°,∴△ABC是直角三角形,∴AC2+BC2=AB2=36.又∵AC+BC=8,∴AC2+2AC·BC+BC2=64,∴2AC·BC=64-(AC2+BC2)=64-36=28.又∵S△ABC=12AC·BC,∴S△ABC =12×282=7.(第24题)24.(8分)一牧童在A处牧马,牧童的家在B处,A,B处距河岸的距离分别是AC=500 m,BD=700 m,且C,D两地间的距离也为500 m,天黑前牧童从点A将马牵到河边去饮水,再赶回家,为了使所走的路程最短.(1)牧童应将马赶到河边的什么地点?请你在图中画出来;(2)问:他至少要走多少路?【解】(1)如解图①,作点A关于河岸的对称点A′,连结BA′交河岸于点P,则PB+P A=PB+P A′=BA′最短,故牧童应将马赶到河边的点P处.(第24题解)(2)如解图②,过点A′作A′B⊥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B′.易知A′C∥B′D,A′B′∥CD,∴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B′A′=CD=500 m,B′D=A′C=AC=500 m.在Rt△BB′A′中,BB′=BD+DB′=1200 m,A′B′=500 m,∴BA′=12002+5002=1300(m).答:他至少要走1300 m路.25.(12分)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记录如下:设∠BAC=θ(0°<θ<90°).现把不同长度的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AB,AC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两射线上.活动一:如图①,从点A1开始,依次向右摆放小棒,使小棒与小棒在两端点处互相垂直,A1A2为第1根小棒.(第25题①)数学思考:(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答:__能__(填“能”或“不能”);(2)设AA1=A1A2=A2A3=1.①θ=__22.5__度;②若记小棒A2n-1A2n的长度为a n(n为正整数,如A1A2=a1,A3A4=a2),求此时a2,a3的值,并直接写出a n的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活动二:如图②,从点A1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1A2为第1根小棒,且A1A2=AA1.(第25题②)数学思考:(3)若已经向右摆放了3根小棒,则θ1=__2θ__,θ2=__3θ___,θ3=__4θ___(用含θ的式子表示); (4)若只能摆放4根小棒,求θ的范围.【解】 (2)②∵AA 1=A 1A 2=A 2A 3=1, A 1A 2⊥A 2A 3, ∴A 1A 3=2,AA 3=1+ 2. 又∵A 2A 3⊥A 3A 4,∴A 1A 2∥A 3A 4. 同理,A 3A 4∥A 5A 6,∴∠A =∠AA 2A 1=∠AA 4A 3=∠AA 6A 5, ∴AA 3=A 3A 4,AA 5=A 5A 6, ∴a 2=A 3A 4=AA 3=1+2, a 3=AA 3+A 3A 5=a 2+A 3A 5. ∵A 3A 5=2a 2,∴a 3=A 5A 6=AA 5=a 2+2a 2=(2+1)2. 同理,a n =(2+1)n -1.(4)由题意,得⎩⎪⎨⎪⎧4θ<90°,5θ≥90°,∴18°≤θ<22.5°.。

2020高中物理 第二章课时自测

2020高中物理 第二章课时自测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时自测·基础达标1.(2018·大连高一检测)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小纸带因受到的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A.改用直流6 V的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D.纸带不要穿过限位孔【解析】选C。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会工作,故A错误;电源电压偏低会使得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故B错误;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皱折的纸带和计时器的摩擦阻力较大,故C正确;纸带不穿过限位孔,小车可能不做直线运动,故D错误。

2.如图甲所示的(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是高中物理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现用该装置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甲(1)图乙中的实验照片中是否有实验错误、不合理或不必要之处?若存在问题,请指明问题所在。

(2)下列哪些措施能有助于减小实验的误差_______。

A.选用输出电压稳定性更佳的稳恒电源B.选用输出电压变化周期更稳定的交流电源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D.实验中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E.实验前先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解析】(1)照片A:实验有错误之处,选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照片B:实验有不合理之处,木块起始点离打点计时器过远。

(2)选B、C。

选用输出电压稳定性更佳的稳恒电源对实验无影响,A错误;选用输出电压变化周期更稳定的交流电源可使打点周期稳定,减小误差,B正确;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可减小误差,C正确;测定木块的加速度不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也不需要实验前先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D、E项错误。

答案:(1)见解析(2)B、C【补偿训练】(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C.可表示出最接近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解析】选B、C。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自检自测题1-3章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自检自测题1-3章

现代管理原理课程自检自测题(第1~3章)第一章自检自测题一、单项选择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二、多项选择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2.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3.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信息角色D.决策角色4.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5.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6.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等。

信息管理概论

信息管理概论

第一章自检自测题(1)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 D)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B.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C.四部分类法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信息管理方法;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

2.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A)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B.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C.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电子型、网络型与缩微型等新型媒体大量涌现。

3.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B )A.信息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与利用;B.信息管理的机构除了图书馆意外,还有各种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C.信息管理活动的特点以藏为主,主张藏书秘不示人;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图书、报纸、杂志等新型媒体大量涌现4.下面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关注的是如何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5.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的管理;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6.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 C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B.它从整个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C.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D.其目的是通过对信息产业的有效管理,提高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最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检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民族

最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检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民族

第二章民族:一、填充题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朝D、隋唐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血统B、语言C、风俗习惯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1954年B、1965年C、1978年D、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几个因素之中包括()。

A、血统B、生活C、语言D、宗教E、风俗习惯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文化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奴隶制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资本主义民族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必修二各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1-7)

必修二各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1-7)

第1章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一)判断题1.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狗的长毛和卷毛不属于同一种性状,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性状,所以它们不属于相对性状。

长毛和短毛、卷毛和直毛才是相对性状。

答案:×2.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只有细胞中含有两个隐性遗传因子时(隐性纯合子),生物体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细胞中含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和一个隐性遗传因子时(杂合子),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答案:×3.解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如DD或dd。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如Dd。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如Dd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出现三种基因型:DD、Dd和dd,其中DD和dd就是纯合子。

答案:×(二)选择题1.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只有D答案符合。

答案:D2.解析:这道题目可用逐对分析法,先考虑Aa和aa这一对基因,后代中显性﹕隐性=1﹕1;再考虑Bb和Bb 这一对基因,后代中显性﹕隐性=3﹕1,综合起来考虑,后代中表现型比例就是(1﹕1)×(3﹕1)=3﹕1﹕3﹕1。

答案:C3.解析:据题意该对杂合豚鼠的基因型为Aa×Aa,理论推测其后代中黑色豚鼠﹕白色豚鼠的比值应该是3﹕1,但这个比值是在后代数量比较大时的一个理论值,如果后代个体数较少就不一定符合这个比值,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所以答案选C。

答案:D4.解析:A答案后代中出现白色球状的几率等于1/2×1/2=1/4;B答案答案后代中出现白色球状的几率等于1×1=1;C答案后代中出现白色球状的几率等于1/2×1=1/2;答案后代中出现白色球状的几率等于1/2×1=1/2,故答案选B。

答案:B二.知识迁移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达标自检题学能测试试题(1)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达标自检题学能测试试题(1)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达标自检题学能测试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秆2.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4.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稀有气体元素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C.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④表示的是阴离子5.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和氮气是有用的B.空气主要提供人们呼吸,而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7.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如图是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的名称为铝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C.y的值为4D.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8.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2B.H2O C.H+D.2H9.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1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11.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X+2H2O.则X 的化学式是()A.N2B.NO2C.NH3D.N2O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1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滴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C.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15.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1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自我小测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2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自我小测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2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1. 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 i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 i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A. 1/16 B . 3/16 C . 6/16 D . 9/162. 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的YYRr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 YR: yR= 1 :1 B . YR: Yr = 1 :1C. Yr : yR= 1 :1D. YR: Yr : yR= 2 : 1 :13. 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 1 500粒为皱粒。

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A. YYR区YYRr B . YyRr X YyRr C . YyRR< YYRr D . YYRr X YyRr4.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 RRBb B . RrBb C . rrbb D . Rrbb5. 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甲〜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A.甲、丙B .甲、戊C .乙、丙、丁D .乙、丙、戊6.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和Aabb B . aaBb 和Aabb C . AAbb和aaBB D . AABB和aabb7.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9 : 3 : 3 :1,基因型9种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 :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3 :1 :3 :1,基因型6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 : 1,基因型3种&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圆果对长果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A. 1 : 0 B . 1 : 2:1 C . 1 : 1 D . 1:1:1:19.基因A 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 : 1,则这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 AABb B . AaBb C . AAbb D . AaBB10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与黄色、盘状与球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检自测11、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共通特性。

(共享性)2、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

(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3、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义信息的含义。

(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内在含义;)4、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用信息的含义。

(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

)5、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二次信息。

(文摘;)6、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全信息;)7、著名的“经济人”理论提出者是:(泰勒)8、梅奥提出的管理学思想称为:(人际关系理论)9、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10、第二传媒是指:广播第二章自检自测题21、信息管理的科学理论基础是下面哪些学科:(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传播科学)2、信息资源独特特性有哪些。

(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割性、不同一性)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4、信息资源的功能有哪些?(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创新选择与决策功能)5、信息资源的功能有哪些?(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研究与开发功能、创新选择与决策功能)6、信息劳动者包括哪些人群:(信息生产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信息服务人员、信息传递人员)7、信息科学研究信息运动的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四个过程,它们是:(信息产生的过程、信息获取的过程、信息再生的过程、信息施效的过程)8、管理学思想发展经历的阶段可分为:(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以战略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发展阶段、企业再造理论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9、下面选项中哪些属于网络传播模式的不同选择方式:(电子邮件、静态网页、聊天室、BBS论坛)10、社会信息交流包括如下类型:(人际信息交流、组织信息交流、大众信息交流、网络信息交流)11、人际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是:(声音语言、文字语言)12、组织与外部信息交流表现在三个方面,它们是:(主义和宗旨的交流、发展和扩大组织的交流、组织自身形象和政绩的交流)13、组织向外界输出信息的主要手段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公关宣传、广告宣传、标识系统宣传)14、大众信息交流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教育大众、引导舆论、提供娱乐)15、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1、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极其变化方式。

(对)2、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错)3、梅奥提出的管理学思想被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错)4、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的代表人物有梅奥、赫茨伯格等。

(对)5、泰勒提出的思想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

(错)第一章自检自测题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有哪些:(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社会信息流整序、传递情报、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2、古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有哪些:(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四部分类法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

)3、近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有哪些:(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图书、报纸、杂志等新型信息载体类型;信息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与利用;保存文献信息资源的责任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一时期新型的信息存储机构——图书馆。

)4、下面选项中哪些是现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继出现;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5、下面关于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研究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面向的不是一件件具体的信息产品;面向的是处于社会中的具体的信息系统;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6、知识管理包含三要素是:(组织、人、信息技术)7、知识管理技术如按过程分类,分为哪些过程:(生产、共享、应用、创新)8、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常见的四种观点为:(阶段说、等同说、包含说、映射说)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的资源特点: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

(对)2、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资源载体以纸质手抄本与印刷本为主。

(对)3、四部分类法是近代信息管理活动事情使用的信息管理的方法。

(错)4、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大量采用了网络、数据库、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信息的管理。

(错)5、联合国经合组织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Know-what(事实知识),;Know-why (原理知识);Know-how(技能知识);Know-who(人际知识)。

(对)6、知识经过加工推理提炼成为信息。

(错)7、信息经过推理验证系统化提炼后可成为成为知识。

(对)8、知识经过学习与创新能成为智能。

(对)9、知识的“波粒二相性”包括作为实体的知识和作为过程的知识。

(对)10、隐性知识是指外明化、结构化、通过学习可以获取的知识。

(错)第三章自检自测11、1C是指那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2、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存储器是。

(磁芯和磁盘)3、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

(集成电路)4、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

( ENIAC在费城面世)5、将数据、程序和各种操作信息直接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硬件系统是。

(输入设备)6、CPU是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7、将计算机运行的结果由电信号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的语言、文字、声音等形式的部件是:(输出设备)。

8、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系统软件。

( Windows XP )9、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应用软件。

( Excel )10、在一个办公室内部搭建的网络称为:(局域网)第三章自检自测21、2C是指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

(错)2、基础技术主要是指新材料和新能量技术。

(对)3、应用技术主要是指新材料和新能量技术。

(错)4、主体技术主要是指直接拓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四大技术类型。

(对)5、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由如下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

(对)6、计算机内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内存RAM。

(对)7、鼠标属于输出设备。

(错)8、打印机属于输入设备。

(错)9、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对)10、Office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 错)11、现代通信技术按其信号形式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 错)12、现代通信技术按其传输媒介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 错)13、TCP/IP协议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协议集。

( 对)14、按网络的拓补结构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错)15、按网络的地理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对)1、主体技术是指:(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3、下面的选项哪些是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NT Netware WINDOWS XP )4、下面的选项哪些属于应用软件:(Excel 、SPSS 、Word )5、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传统行业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纷纷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催生了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网站)第四章自检自测11、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的特征,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的特色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基本功能)2、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增值优化功能)3、从信息实体中直接抽取未加规范化的能代表该信息主题概念的若干词作为主题标识,称为:(抽词标引).4、根据规范化的主题词表即一种语词型人工语言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称为:(赋词标引)5、根据专门的分类表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这时的主题标识以分类号或代码的形式出现称为:(分类标引).6、下面的信息分析方法,哪一项不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专家咨询法)7、下面的信息分析方法,哪一项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文献计量法)8、对《行政管理学》进行信息揭示,下面的选项哪项属于主题标引法。

(行政管理-高等教育—教材)1、信息组织的功能包含:(基本功能——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的特征,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的特色。

增值优化功能——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

目标功能——有效减除或减少信息之间的干扰,准确控制信息的运动方向,使之与特定用户需求相结合,从而方便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社会功能——规范、控制信息流向的社会目标。

)2、信息组织的原则包含如下几项:(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重要性递减原则)3、信息描述依据ISBDS著录标准,将描述内容分为八大项目,下面选项哪些属于这八大描述项目:(题名与责任者项载体形态项版本项丛编项)4、信息描述的一般程序包含如下几项,它们是:(查重描述复核输入系统)5、主题标引包含三种基本方法,它们是:(抽词标引赋词标引分类标引)第四章自检自测21、信息组织的对象是指:(信息的外在特征信息的内容特征)3、信息资源的采集方法有:(采购法交换法调查法网络法)1、信息组织也称信息有序化或信息整序。

( 对)2、信息组织的内涵包含两层意思分别是序化与重组。

( 对)3、信息管理的目的是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相对滞后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

(对)4、信息组织的对象只有信息的外在特征。

( 错)5、信息组织的对象只有信息的内在特征。

( 错)6、信息组织的对象包含信息的外在特征和信息的外在特征。

( 对)7、信息组织在信息管理流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 对)8、信息的采集是指信息的选择和提取的过程,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从信息中搜索、选择和提取的连续过程。

( 对)9、信息描述采用的是ISBDs的著录标准。

( 对)10、信息揭示是根据一定的描述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

( 错)11、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描述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

(对)12、信息揭示是信息组织的中级形式,即对信息的内容特征进行深层揭示并转换成主题标识,形成科学的逻辑概念标识系统。

(对)13、信息揭示的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对)14、自然语言包括主题法、分类法和代码法。

(错)15、主题法分为标题法、关键词法、叙词法、单元词法。

(对)16、分类法分为标题法、关键词法、叙词法、单元词法。

(错)17、信息分析具有整理、评价、预测和反馈四项基本功能。

(对)18、数据库方法属于传统印刷型媒体阶段的信息存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