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矿井通风方法与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

作业点,同时把污浊的风流按照规定的路 线排出地表,就需要对井巷中的风流加以 控制,不能任其自然分配。要对风流进行 控制,需要在井下一些地方安装风流控鲜风流和污浊风流
交汇的构筑物,一般设置在通过新鲜风流 和污浊风流的两条巷道的交叉处。 风桥的构造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风量超过20m³ /s时应开绕道式风桥,风 量为10—20m³ /s时,可用砖、石、砼砌筑, 风量小于10m³ /s时,可用铁风筒。 ②木制风桥只准临时使用。 ③风桥与巷道的连接出应做成弧形。
4.当工作面有二氧化碳涌出或放炮产生二氧化碳时, 应采取喷雾洒水的方法,使其溶解在水中。若在水 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或一些药剂,效果会更好。
三、矿井通风系统
规程6.4.2.1规定:矿井应建立机械通风管 系统。对于自然风压较大的矿井,当风量、风 速和作业场所空气质量能够达到规程6.4.1要求 的规定时,允许暂时用自然通风替代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条件产生的通风压力促使空气在 井下流动的通风方法。自然条件产生的通风压力称为 自然风压。 矿井产生自然通风压的原因是由于进风井筒与出风井 筒的空气柱的重量不同,从而产生了自然压力差。 自然压力的大小与两井筒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矿井 深度及标高等有关。两井筒的空气温度是影响自然风 压大小的主要因素,温差越大,则空气柱的重量差也 越大,矿井的自然风压也越大。
3、局部通风
无论在新建、扩建或生产矿井都需要开掘
大量的井巷工程,为了稀释和排除爆破生 成的炮烟和矿尘,以及保持良好的气候条 件,必须对工作面进行通风,即向工作面 送入新鲜风流、排除含有烟和尘的污浊空 气。这种通风称为局部通风。其分为两大 类:一是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二是使用 局扇通风。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一、矿井通风概述(一)矿内空气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
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
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
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 矿内空气主要成分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 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 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
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
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
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
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 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
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
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
矿井通风方法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井通风方法有哪些?
矿井内的空气之所以能够流动,是由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存在着压力差。
造成这种压力差,促使矿井内空气流动的动力,称为通风动力。
按通风动力不同,可将矿井通风方法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
1)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扇风机)来促使井下空气流动。
季节变化对通风影响不大,风流方向及风量可以调节,是一种可靠的通风方法,为绝大多数矿山所采用,而且安全规程规定,地下矿山必须建立机械通风系统。
矿井用的扇风机,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图1 为轴流式扇风机工作原理图,其进风和出风方向成一直线,并与轴平行。
当工作轮不停转动时,由于叶片呈机翼形,与旋转面成一定的夹角,因此,在叶片前进的后方产生低压区吸入空气;叶片前进的前方产生高压区,驱动空气前进。
轴流式扇风机效率高,重量轻,动轮叶片可以调整,在金属矿山得到广泛应用。
其缺点是噪声大,维修复杂。
图2 为离心式扇风机工作原理图,其特点是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相互垂直,当工作轮在螺旋型的机壳内旋转时,由于叶片产生的离心力,使机壳内的空气沿着叶片运动的路线,向工作轮的切线方向流动。
这样,在工作轮的中心部分产生低压区吸入空气;轮缘部分产生高压区,把空气从扩散器压出。
离心式扇风机由于风量小,笨重等缺点,仅在部分小型矿山使用。
图1 轴流式扇风机图2 离心式扇风机2)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靠自然压差促使空气流动的。
当进风井筒与出风井筒地表位置的高度不同时,往往两个井筒中空气柱的质量不同,产生自然压差,也称自然风压。
如图3 所示,平窿口与井口标高不同,冬季地面温度低于井下温度,地面。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㈠概念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㈡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1. 抽出式通风(也称负压通风):是将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出风井井口附近,并用风硐使它和出风井筒连接,同时将出风井口封闭。
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造成风硐中空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迫使空气从进风井口进入井下,再由出风井排出,井下空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如图3-1-1(a) 所示。
图3-1-1 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图2. 压入式通风:将主要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井井口附近,并用风硐和进风井筒连接,如图3-1(b)所示。
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将地面空气压入井下,迫使空气从出风井排出。
进风井口一般采用密闭式井口房,使井下空气和地面空气隔开。
井下任意一点的压力都高于大气压力。
3. 抽出和压入混合式通风:它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
主要应用于通风距离大、通风阻力大的矿井。
在管理上比较复杂,应用很少。
五、矿井漏风及其危害㈠矿井漏风的含义矿井漏风是指在矿井通风中,进入井巷的风流未达到用风地点,而通过通风构筑物的缝隙、采空区、煤柱裂隙及地表塌陷裂缝等直接渗透到回风巷或地面的现象。
㈡矿井漏风的危害1. 漏风使工作地点风量减少,可能造成瓦斯积聚、空气温度升高、气候条件恶化,这不仅影响工人的劳动效率,而且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
2. 漏风使矿井通风系统复杂化, 降低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影响井下风流控制和调节效果。
3. 大量漏风会造成矿井通风费用增大, 甚至使主要通风机能力不足。
4. 采空区等处的漏风易造成煤炭自然发火, 而地表塌陷区风量的漏入, 会将采空区有害气体带入井下, 直接威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六、采区通风㈠采区通风系统的构成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矿井风流从主要进风巷进入采区, 流经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后, 排至矿井主要回风巷的整个线路。
1. 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采区通风系统:新风由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下部车场T轨道上山T采区中部车场T区段运输平巷T回采煤工作面T (输送机上山)7采区回风石门排出矿总回风巷(井)。
矿井通风

从通风系统讲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自然条件产生的风压则称为自 自然通风-------自然条件产生的风压则称为自 然风压,叫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是因为进风井与出风井之间 机械通风--------是因为进风井与出风井之间 存在着压力差,也就是说,通过机械造成的机械 风压,叫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不存在自然通风的缺点,它产生的 压力能克服自然风压,使风流在井巷中不停的流 动,并且稳定。 自然通风能实现的前提是必须有自然风压, 而自然风压的产生是由进风侧与出风侧的密度等 造成空气重量差。主要原因是进、出风侧的温度 不同。自然通风的风流方向常随着季节变化,夜 间温差大时,矿内空气就发生变化,所以,通风 安全稳定性差。
CO--------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重 CO--------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重 0.97。浓度达到13---75%会爆炸,当浓度 0.97。浓度达到13---75%会爆炸,当浓度 达到 0.4%时,短时间内停止呼吸及死亡。“规程”规 0.4%时,短时间内停止呼吸及死亡。“规程”规 定0.0024%。 0.0024%。 H2S-------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重 -------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重 1.17%,当达到0.05%时,半小时内失去知觉、 1.17%,当达到0.05%时,半小时内失去知觉、 死亡。规定浓度0.00066%。 死亡。规定浓度0.00066%。 NO2--------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比重 --------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比重 1.59%,当达到0.05%时,短时间内死亡,规定 1.59%,当达到0.05%时,短时间内死亡,规定 浓度0.00025%。 浓度0.00025%。 SO2---------有刺激性臭味及酸味,比重2.2%, ---------有刺激性臭味及酸味,比重2.2%, 当浓度达到0.05%时,短时间内死亡。规定浓度 当浓度达到0.05%时,短时间内死亡。规定浓度 0.0005%。 0.0005%。 以上气体的检测使用气体检测管。
矿井通风讲解

第一节
矿井通风安全
矿井空气和风流
1.地面空气和矿井空气的区别 地面空气主要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它们在空气中 所占的体积百分率氧为20.96%,氮为79.00%,二氧化碳为 0.04%。另外地面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和微量粉尘等,但一般不 计入干空气的成分中。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就称为矿井空气,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 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将产生变化: (1)氧气含量减少;(2)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3)混入煤尘 和岩尘;(4)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发生变化。 2. 井下空气中主要成分 (1)氧气(o2)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稍重,相对密度为 1.11,微溶于水,它能助燃,易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是井下 人员呼吸和物质燃烧必需的气体。 因此,井下应阻止空气进入采空区和火区,以防止采空区煤炭 自燃及火区复燃;在正常通风的井巷中要保证充足的氧气,否则可 能会造成井下局部地点缺氧而发生危险(见案例1:某矿12.6窒息事
第五章
矿井通风安全
一般来讲,在矿井的进风线路上有冬暖夏凉的现象; 在采掘工作面及回风线路上变化不大。 (2)湿度 一般来讲,所说的湿度是指相对湿度。通常在矿井的 进风线路上有冬干夏湿的现象;在采掘面和回风线路上, 因温度常年变化不大,其湿度也变化不大,且都接近 100%。 (3)风速 风速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向外的散热,但人体向外散 热过快或过慢都是有害的。根据这一条件并结合其他限制 井巷风速的因素,《规程》在第101条对不同巷道的最高、 最低风速作了规定。
第五章
矿井通风安全
第二节 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方式(进出风井在井田内的布置形式) (1)中央式 进出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风流在井下的流动路线是折 返式的。 Ⅰ.中央并列式(济二、济三煤矿) 进、回风井均布置在井田走向、倾斜方向的中央。该方式具有 键井工期短、投产快的优。但其井底车场附近漏风大,通风管理比 较困难。适用于井田走向长度不大、瓦斯和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 井。 Ⅱ.中央分列式(北宿矿) 进风井在井田走向与倾斜方向的中央,而回风井一般位于井田 走向的中央沿倾斜方向的上部。该方式较中央并列式漏风有所改善, 通风线路有所缩短。适用于井田走向长度不大,瓦斯与自然发火比 较严重的矿井。
煤矿企业与生产概况:矿井通风方式及方法

21041综掘工作面
2102高档普采工作面
总回风巷 盘区联络巷
回风立井
风硐
盘区水仓
溜煤眼
盘区回风巷 盘区皮带巷
盘区轨道巷
2101综采工作面
地
质
轨
展
道
示
大
消防材料库
平
巷
巷
带
副斜井井底车场
式
副立井
中
井底车场
央 水
输 送 机
泵
房
大
巷
副斜井
副立井 主斜井
平硐
图3-1-8 教学矿井通风系统图
谢谢大家!
但此种通风方法因使用的风机设备多,动力消耗大,通风管理复杂, 一般很少采用。
二、 实例介绍
三、实例介绍
教学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 风方式,位于井田中央南侧的主 斜井、副斜井、副立井及平硐均 为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北侧的 回风立井为回风井。通风方法为 抽出式。
21041综掘工作面
2102高档普采工作面
3、区域式通风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
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的
通风系统。
N
No4
No2 2
4
No1
No3 1000m No 5
1
3
8
5
7
6
图3-1-5 区域式通风
一、矿井通风方式
4、混合式通风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 如:中央分列式与两翼对角混 合式、中央并列式与两翼对角 混合式等;
二、 矿井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风网络与 矿井通风设施的总称。
知识点一 矿井通风方式 与方法
授课内容
一、矿井通风方式 二、矿井通风方法 三、实例介绍
矿井通风

通风设施: 风门 风桥
风墙
风窗
3、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 巷,实行分区通风。 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 开采容易自燃的煤层的采区及煤层群或分层开采 的每个上山和下山采区,采用联合布置时,都必 须至少设置一条专门的回风巷。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或高度。 严禁将一条上山、下山或盘区的风巷分为两段, 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
1、概述 定义:是向矿井各用风地点供给新鲜空气、
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 风网络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
2、构成 通风方式 通风方法
通风网络
通风设施
通风方式:是指进回风井在井田内的们置
不同可以划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 式
采 区
中央式布置示意图
对角式布置示意图
5)矿工个体防护
6.矿井通风的目的 (1)供给矿井新鲜风量. (2)冲淡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3)保证井下风流质量和数量符合国家安全 卫生标准; (4)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各种伤害; (5)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 国家资源和财产.
二、矿井通风系统
3.矿内有害气体及安全卫生标准 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 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氮 (NO2)、二氧化硫(SO2)、氨气 (NH3)、氢气(H2)等。这些有害气体 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 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5)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
对密度为0.596,易溶于水,空气中浓度达 到30%时有爆炸危险。 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 引起喉头水肿。 氨气的主要来源是:爆破工作;煤岩层中 涌出、用水灭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风井
回风井
采区
进风井 主井
(c) 两翼对角式
图14-2(c)
采区
一水平
二水平
2.分区对角式 如图14-2(d)所示。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
每个采区的上部边界各掘进一个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回风井
回风井
回风井
采区
进风井 主井
采区
一水平
二水平
图14-2(d)
(三)区域式 在井田的每一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 的通风系统。如下图所示。
第13讲 矿井通风方法与通风方式
授课教师:汤其建 授课班级:07级矿井通风
一、矿井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是指主要通风机对矿井供风的工作方法。按主要通 风机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及混合式三种。
(一)抽出式通风
如下图所示。抽出式通风是将矿井主通风机安设在出风井一侧的 地面上,新风经进风井流到井下各用风地点后,污风再通过风机排 出地表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度小于4km,煤层倾角大,埋藏 深,瓦斯与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
2.中央边界式 优点:安全性好;通风阻力比中央并列式小,矿井内部 漏风小,有利于瓦斯和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业广场不受主要 通风机噪声的影响和回风流的污染。 缺点:增加一个风井场地,占地和压煤较多;风流在井 下的流动路线为折返式,风流路线长,通风阻力大。 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度小于4km,煤层倾角较小,埋 藏浅,瓦斯与自然发火都比较严重的矿井。
抽出式通风示意图
1、抽出式通风的特点是: (1)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内空气处于低于当地大 气压力的负压状态,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风从 地面漏入井内。 (2)抽出式通风矿井在主要进风巷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 行人和通风管理。 (3)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若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 转,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内可以防止瓦斯从采空区涌 出,比较安全。
5.区域式 优点:既可以改善矿井的通风条件,又能利用风井准备 采区,缩短建井工期;风流路线短,通风阻力小;漏风少, 网路简单,风流易于控制,便于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缺点:通风设备多,管理分散,管理难度大。 适用条件:井田面积大、储量丰富或瓦斯含量大的大型 矿井。
6.混合式 优点:有利于矿井的分区分期建设,投资省,出煤快, 效率高;回风井数目多,通风能力大;布置灵活,适应性 强。 缺点:多台风机联合工作,通风网路复杂,管理难度 大。 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度长,老矿井的改扩建和深部 开采;多煤层多井筒的矿井;井田面积大、产量大、需要 风量大或采用分区开拓的大型矿井。
采区 进风井
主井
进风井 主井
区域式通风示意图
进风井
一水平
主井
二水平
(四)混合式 混合式是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因此混合式的进风 井与出风井数目至少有3个。 混合式可有以下几种: 1、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 2、中央边界与两翼对角混合式; 3、中央并列与中央边界混合式等。
混合式一般是老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所采用的通风方式。
总之,矿井的通风方式,应根据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煤 层赋存条件、地形条件、井田面积、走向长度及矿井瓦斯等 级、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情况,从技术、经济和安全等方面 加以分析,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2)压入式通风矿井中,由于要在矿井的主要进风巷中 安装风门,使运输、行人不便,漏风较大,通风管理工作较 困难。
(3)当矿井主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压力降 低,有可能使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聚,对安 全不利。
因此,在瓦斯矿井中一般很少采用压入式通风。
2、压入式通风的使用条件: (1)矿井浅部开采时,由于地表塌陷出现裂缝与 井下沟通,为避免用抽出式通风将塌陷区内的有害气 体吸入井下,可在矿井开采第一水平时采用压入式通 风,当开采下水平时再改为抽出式通风。 (2)当矿井煤炭自然发火比较严重时,为避免将 火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抽到巷道中,有时也可采用压 入式通风。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一般多采用抽出式通风。
(二)压入式通风 如下图所示。压入式通风是将矿井主通风机安设在进风
井一侧的地面上,新风经主要通风机加压后送入井下各用 风地点,污风再经过回风井排出地表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压入式通风示意图
1、压入式通风的特点是:
(1)在矿井主通风机的作用下,矿内空气处于高于当地 大气压力的正压状态,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 风从井内漏向地面。
二、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方式。 按进、回风井的位置不同,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 式和混合式四种。
(一)中央式
1.中央并列式 如下图所示。进、回风井均并列布置在井田走向和倾 斜方向的中央。
采区
回风井
进风井
采区 一水平
二水平
(1)
(2)
中央并列式通风
2.中央边界式(又名中央分列式) 如下图所示。进风井仍布置在井田走向和倾斜方向的中 央,回风井大致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回风井 的井底标高高于进风井底标高。
(五)各种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中央并列式
优点:初期开拓工程量小,投资少,投产快;地面建筑 集中,便于管理;两个井筒集中,便于开掘和井筒延深;井 筒安全煤柱少,易于实现矿井反风。
缺点:矿井通风路线是折返式,风路较长,阻力较大, 特别是当井田走向很长时,边远采区与中央采区风阻相差悬 殊,边远采区可能因此风量不足;由于进、回风井距离近, 井底漏风较大,容易造成风流短路;安全出口少,只有2个; 工业广场受主要通风机噪声影响和回风风流的污染。
(三)混合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是在进风井和回风井一侧都安设矿井主要
通风机,新风经压入式主要通风机送入井下,污风经抽 出式主要通风机排出井外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1、混合式通风的特点是: (1)进风井口地面附近安设压入式通风机,出 风井口地面附近安设抽出式通风机。 (2)井下空气压力与地面空气压力相比,进风 系统一侧为正压,回风系统一侧为负压。 优点:适应较大的通风阻力,矿井内部漏风小。 缺点:通风设备多,动力消耗大,管理复杂。一般 很少采用。
4.分区对角式 优点:各采区之间互不影响,便于风量调节;建井工 期短;初期投资少,出煤快;安全出口多,抗灾能力强; 进回风路线短,通风阻力小。 缺点:风井多,占地压煤多;主要通风机分散,管理 复杂;风井与主要通风机服务范围小,接替频繁;矿井反 风困难。 适用条件:煤层埋藏浅或因煤层风化带和地表高低起 伏较大,无法开凿浅部的总回风巷,在开采第一水平时, 只能采用分区式。另外,井田走向长,多煤层开采的矿井 或井田走向长、产量大、需要风量大、煤易自燃,有煤与 瓦斯突出的矿井也可采用这种通风方式。
3.两翼对角式 优点:风流在井下的流动路线为直向式,风流路线短, 通风阻力小;矿井内部漏风小;各采区间的风阻比较均衡, 便于按需分风;矿井总风压稳定,主要通风机的负载较稳定; 安全出口多,抗灾能力强;工业广场不受回风污染和主要通 风机噪声的危害。 缺点: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长;管理分散;井筒安全煤 柱压煤较多。 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度大于4km,需要风量大,煤易 自燃,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回风井
采区
(b) 中央图分14列-2式(b)
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井
采区
一水平
主井
二水平
(二)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布置于井田的中央,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 沿走向的两翼上。根据回风井沿走向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和 分区对角式两种。
1.两翼对角式 如图14-2(c)所示,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在井田上部 沿走向的两翼边界附近或两翼边界采区的中央各开掘一个出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