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糖监测PPT课件

手指消毒
手指酒精消毒干透后实施采血 消毒面积为直径1--2cm
➢ 在酒精还没有完全挥发的情况下就进针: 酒精浸入针眼后会导致疼痛。
➢ 容易出现酒精混入血液,会降低血液血
禁忌用力挤压指尖 挤压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皮下组织内细胞内液被挤
压出来,并与血液混合在一起。这样就可能导致不正确 的测量结果。 选择合适深度进针。 手指血运差可采用温水洗手、反复揉搓准备或在采血前 将手臂下垂摆动10~15秒,使指尖充血。 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无名指指腹血 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相对不痛而且出血充分。 采血前确保血液聚集指尖。用力处距离取血点>0.5cm。
血糖仪监测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2.向病人解释测血糖的目的、方法,取得病人的合作。确认是否空腹或餐后2小时。 3.病人取舒适体位。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 4. 快速从试纸瓶内取出试纸,并快速盖紧瓶盖。插入试纸条,查看血糖仪试纸代 码与血糖试纸型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予以调整。 5.指导病人手臂下垂5~10秒。
操作图一
插入试纸,开机。
对比代码
操作图二
下垂准备采血的 手10-15秒
操作图三
采集血样:1微升
操作图四
脱去的一次性乳 胶手套,置医疗
废物桶内。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血糖试纸的保存
血糖试纸的保存 (1)试纸应放置在防潮及避光的原装瓶内,并储存
在温度不超过摄氏30度的干爽阴凉处,切勿将试纸放入 冰箱内或在阳光下直射。或将瓶盖一直开启。
血糖仪监测
终末质量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 。 2.与病人交流有效。 3.患者及家属对您操作满意。
血糖仪监测
血糖血压监测PPT课件

2. 白大衣效应或蒙面高血压 血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
除了最常见的高血压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 白大衣效应及蒙面高血压。所谓“白大衣高血压”,即 患者在医生那儿测血压都很高,但是在家里测血压都正 常。而蒙面高血压指的就是那种在家测血压都很高,但 是一到医院量血压都正常。是不是很神奇!!!那怎么鉴别 呢,家庭自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
10
3. 已经有高血压的人 已经有高血压的人,大多需要长期 服药控制血压,而药物是需要根据血压调整的,但是如果 仅仅根据您在医院就诊时量的血压调整药物,显然会存在 很大偏差,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在家测血压, 并做好记录,就诊时带给医生一看就行了,这样,既能加 快就诊速度,也能让医生更全面的把握您的血压。
2.口渴。口渴是高血糖的症状之一,因此在喝水前最好搞清楚,到底是 因为血糖高还是因为体内缺水。
3.疲劳。血糖波动时,患者易感疲劳。所以,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应测 一下血糖,采取相应措施。
4.开车。患者在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时开车都是很危险的。如果血糖过低, 可以先吃点糖,15分钟后再检测一下,确认正常后再上路。如果测出 来血糖过高,最好请别人开车。
.
12
怎样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1. 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 30 分钟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抽烟、喝酒、
咖啡、茶等,并提前上个厕所, 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或沙发,坐着 平静休息 5 分钟。对于高血压病人,测血压评估的是控制的效果, 所以药还是得按时吃,不要因为测量而耽误。 2. 测量动作 测量的时候,手臂要放松,放在与心脏齐高的桌面上,背 靠椅子或沙发靠垫,双腿放松,平静测量。手臂的位置不对、手臂 用力等均会让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
4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自我监测血糖:
除了最常见的高血压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 白大衣效应及蒙面高血压。所谓“白大衣高血压”,即 患者在医生那儿测血压都很高,但是在家里测血压都正 常。而蒙面高血压指的就是那种在家测血压都很高,但 是一到医院量血压都正常。是不是很神奇!!!那怎么鉴别 呢,家庭自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
10
3. 已经有高血压的人 已经有高血压的人,大多需要长期 服药控制血压,而药物是需要根据血压调整的,但是如果 仅仅根据您在医院就诊时量的血压调整药物,显然会存在 很大偏差,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在家测血压, 并做好记录,就诊时带给医生一看就行了,这样,既能加 快就诊速度,也能让医生更全面的把握您的血压。
2.口渴。口渴是高血糖的症状之一,因此在喝水前最好搞清楚,到底是 因为血糖高还是因为体内缺水。
3.疲劳。血糖波动时,患者易感疲劳。所以,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应测 一下血糖,采取相应措施。
4.开车。患者在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时开车都是很危险的。如果血糖过低, 可以先吃点糖,15分钟后再检测一下,确认正常后再上路。如果测出 来血糖过高,最好请别人开车。
.
12
怎样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1. 测量前准备 测量前 30 分钟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抽烟、喝酒、
咖啡、茶等,并提前上个厕所, 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或沙发,坐着 平静休息 5 分钟。对于高血压病人,测血压评估的是控制的效果, 所以药还是得按时吃,不要因为测量而耽误。 2. 测量动作 测量的时候,手臂要放松,放在与心脏齐高的桌面上,背 靠椅子或沙发靠垫,双腿放松,平静测量。手臂的位置不对、手臂 用力等均会让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
4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宜自我监测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PPT课件

• 急性卒中时更加积极的高血糖控制策略目前正在 随机试验中进行验证。
•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
.
27
急性心梗
•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7》
.
28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 控制目标:餐前血糖5.0-7.2mmol/L(90130mg/dl),餐后小于10mmol/L(180mg/dl )
• Do not use HbA1croutinel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E)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
.
21
5、围手术期病人血糖控制目标
• Offer monthly HbA1c • Advise women to aim for an HbA1c below 6.1%, if
safe. • Inform women that any reduction in HbA1c may
reduce risks. • Advise women with HbA1c above 10% to avoid
•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
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尽管血
糖控制是重要的,但减少其心脑血管风险
和事件的治疗,如控制血脂,血压以及阿司
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所获得的益处甚至大于
严格控制血糖。
•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
10
• 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特别在病程长
,已有高危心脑血管风险的老年患者,低
Blood glucose targets and monitoring
• ——《成人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2007年更新版》
.
27
急性心梗
•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7》
.
28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 控制目标:餐前血糖5.0-7.2mmol/L(90130mg/dl),餐后小于10mmol/L(180mg/dl )
• Do not use HbA1croutinel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E)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
.
21
5、围手术期病人血糖控制目标
• Offer monthly HbA1c • Advise women to aim for an HbA1c below 6.1%, if
safe. • Inform women that any reduction in HbA1c may
reduce risks. • Advise women with HbA1c above 10% to avoid
•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
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尽管血
糖控制是重要的,但减少其心脑血管风险
和事件的治疗,如控制血脂,血压以及阿司
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所获得的益处甚至大于
严格控制血糖。
•
——《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版》
.
10
• 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特别在病程长
,已有高危心脑血管风险的老年患者,低
Blood glucose targets and monitoring
血糖检测ppt课件

13
操作流程
• 6.背带一次性乳胶手套(避免血源性污染) • 7.选择手指两侧任意部位( 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
富部位,减轻疼痛),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 8.选择合适采血针。 • 9.采血(1微升)。不要挤压出血点局部,以防组
织液析出。弃去第一滴血,用第二滴血进行测试 • 10.将血滴轻触试纸顶端,确保血样完全填满是指
3
血糖监测的方法
• 实验室监测 • 动态血糖连续监测 •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
4
• 电脑快速测定的方法即血糖仪的使用
5
血糖正常值参考
• 空腹血糖:3.9--6.1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 8h内无热量摄入)
• 餐后2h≤7.8mmol/L
• 低血糖:≤2.8mmol/L
目前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23
实验检测
• 尿糖测定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糖化血浆清蛋白测定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4
动态血糖连续测定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佩戴一到三天 就能够记录近千个血糖动态变化资料的检 测手段,可以像电影一样,回顾血糖情况。
• 动态血糖仪,每隔五分钟记录,一个血糖 值通过分析系统了解72小时内的血糖波动 普。
确认窗口。倒计时开始,同时,干棉棒按压采血 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14
操作流程
• 11.读取血糖值,将血糖值告知病人,让患 者看到血糖值结果
• 12.将试纸条弹入医疗废物桶内。脱去一次 性手套,置资料废物桶内。
• 13.再次查对,并记录血糖结果、测量日期, 时间于化验单上,检验者签名。
• 14.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交 代注意事项。
夜间(2am或3am)
7
血糖监测时间点的意义
操作流程
• 6.背带一次性乳胶手套(避免血源性污染) • 7.选择手指两侧任意部位( 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
富部位,减轻疼痛),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 8.选择合适采血针。 • 9.采血(1微升)。不要挤压出血点局部,以防组
织液析出。弃去第一滴血,用第二滴血进行测试 • 10.将血滴轻触试纸顶端,确保血样完全填满是指
3
血糖监测的方法
• 实验室监测 • 动态血糖连续监测 •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
4
• 电脑快速测定的方法即血糖仪的使用
5
血糖正常值参考
• 空腹血糖:3.9--6.1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 8h内无热量摄入)
• 餐后2h≤7.8mmol/L
• 低血糖:≤2.8mmol/L
目前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23
实验检测
• 尿糖测定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糖化血浆清蛋白测定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4
动态血糖连续测定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佩戴一到三天 就能够记录近千个血糖动态变化资料的检 测手段,可以像电影一样,回顾血糖情况。
• 动态血糖仪,每隔五分钟记录,一个血糖 值通过分析系统了解72小时内的血糖波动 普。
确认窗口。倒计时开始,同时,干棉棒按压采血 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14
操作流程
• 11.读取血糖值,将血糖值告知病人,让患 者看到血糖值结果
• 12.将试纸条弹入医疗废物桶内。脱去一次 性手套,置资料废物桶内。
• 13.再次查对,并记录血糖结果、测量日期, 时间于化验单上,检验者签名。
• 14.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交 代注意事项。
夜间(2am或3am)
7
血糖监测时间点的意义
血糖监测 ppt课件

5.凌晨血糖:了解空腹血糖高是否因为黎明现象或苏木吉现象。
ppt课件
8
为什么提倡七段血糖监测?
• 三餐前后血糖的监测有利于调整药物的剂量、种类和用药 时间。
• 睡前/夜间血糖的监测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 空腹血糖产生的原因。
• 七段血糖便于了解全日是否整体控制在一定目标内。
ppt课件
9
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流程
ppt课件
25
检查血糖检测仪
血糖仪定期检查、清洁、校准
• 试纸瓶体条码与血糖仪内一致 • 测试区不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以免损坏仪器
血糖试纸的保存
(1)试纸应放置在防潮及避光的原装瓶内,并储存在温 度不超过摄氏30度的干爽阴凉处,切勿将试纸放入冰箱内 或在阳光下直射。或将瓶盖一直开启。 (2)每次开启新试纸时,请立即将开瓶日期写在瓶上, 有效期为开启日起三个月内,已过期试纸请立刻丢弃。 (3)切勿将试纸连同漂白液或含漂白物质一同使用,试 纸或仪器测试区切勿沾染酒精及碘氟。 (4)各款仪器试纸不可共用。
ppt课件
3
血糖监测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 动态血糖连续测定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
ppt课件
4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方法: 即血糖仪的使用
ppt课件
5
血糖正常值参考
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餐后2小时:≤7.8毫摩/升 低血糖: ≤2.8毫摩/升
目前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毫摩/升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毫摩/升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毫摩/升。
终末质量
3
准备质量
ppt课件
8
为什么提倡七段血糖监测?
• 三餐前后血糖的监测有利于调整药物的剂量、种类和用药 时间。
• 睡前/夜间血糖的监测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 空腹血糖产生的原因。
• 七段血糖便于了解全日是否整体控制在一定目标内。
ppt课件
9
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流程
ppt课件
25
检查血糖检测仪
血糖仪定期检查、清洁、校准
• 试纸瓶体条码与血糖仪内一致 • 测试区不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以免损坏仪器
血糖试纸的保存
(1)试纸应放置在防潮及避光的原装瓶内,并储存在温 度不超过摄氏30度的干爽阴凉处,切勿将试纸放入冰箱内 或在阳光下直射。或将瓶盖一直开启。 (2)每次开启新试纸时,请立即将开瓶日期写在瓶上, 有效期为开启日起三个月内,已过期试纸请立刻丢弃。 (3)切勿将试纸连同漂白液或含漂白物质一同使用,试 纸或仪器测试区切勿沾染酒精及碘氟。 (4)各款仪器试纸不可共用。
ppt课件
3
血糖监测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 动态血糖连续测定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
ppt课件
4
电脑血糖快速测定方法: 即血糖仪的使用
ppt课件
5
血糖正常值参考
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餐后2小时:≤7.8毫摩/升 低血糖: ≤2.8毫摩/升
目前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毫摩/升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毫摩/升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毫摩/升。
终末质量
3
准备质量
2024血糖的ppt课件完整版

血糖调节机制
01
详细阐述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及
其相互关系。
糖尿病诊断标准
02
介绍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
红蛋白等指标。
糖尿病并发症
03
列举了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等,并强调了早期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新型降糖药物研究进展
SGLT2抑制剂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血糖进行实时 监测,具有无创、连续等优点。
连续血糖监测系统介绍
系统组成
包括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等部分 ,实现对血糖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
临床应用
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可帮 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工作原理
传感器植入皮下组织,与皮下组织间 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 信号进行传输。接收器接收信号后转 化为血糖数值。
未来糖尿病管理将更加注重综合管理,包 括饮食、运动、药物、心理等多方面的干 预。
新型降糖药物的研发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 将有更多新型降糖药物问世,为糖尿病患 者提供更多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将在糖尿病管 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预后。
2024血糖的ppt课件完整版
目 录
• 血糖基本概念与生理作用 • 血糖检测方法与技术 • 高血糖诊断标准与分类 • 低血糖危害与处理措施 • 药物治疗选择与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血糖基本概念与 生理作用
血糖定义及正常范围
血糖定义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血糖的自我监测 PPT课件

夜间血糖 指凌晨1点—3点血糖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利于发现夜间的低血糖或高血糖,区别黎明现象和苏木 杰现象,指导治疗
监测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 [1]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血糖未达标时,每天至少5次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后每天2-4次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1]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 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 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2]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 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 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
餐前后和睡前)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3]
胰岛素治疗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 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
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
值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
养成每天记录血糖的好习惯
血脂也有“好”和“坏”
坏的成分:促进动脉硬化
− 甘油三酯 − 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
好的成分:抑制动脉硬化
− 高密度脂蛋白
自我感觉
以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病情发展,请及时就医 心慌、胸闷、胸口疼——心脏病变 心痛、说话不清、手脚麻木——脑血管病变 小腿疼、脚疼、脚肿——下肢血管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感到眼胀、眼前有黑影——视
高血压是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要强化血压控制
糖尿病患者血压的达标标准为: <130/80毫米汞柱
自我血压监测频率
监测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频率 [1]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血糖未达标时,每天至少5次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后每天2-4次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1]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 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 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2]
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 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 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
餐前后和睡前)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3]
胰岛素治疗者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 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
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
值 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
养成每天记录血糖的好习惯
血脂也有“好”和“坏”
坏的成分:促进动脉硬化
− 甘油三酯 − 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
好的成分:抑制动脉硬化
− 高密度脂蛋白
自我感觉
以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病情发展,请及时就医 心慌、胸闷、胸口疼——心脏病变 心痛、说话不清、手脚麻木——脑血管病变 小腿疼、脚疼、脚肿——下肢血管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感到眼胀、眼前有黑影——视
高血压是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要强化血压控制
糖尿病患者血压的达标标准为: <130/80毫米汞柱
自我血压监测频率
血糖监测-ppt课件.ppt

5.凌晨血糖:了解空腹血糖高是否因为黎明现象或苏木吉现象。
ppt课件
7
为什么提倡七段血糖监测?
• 三餐前后血糖的监测有利于调整药物的剂量、种类和用药 时间。
• 睡前/夜间血糖的监测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 空腹血糖产生的原因。
• 七段血糖便于了解全日是否整体控制在一定目标内。
ppt课件
8
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流程
ppt课件
13
终末质量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 。 2.与病人交流有效。 3.患者及家属对您操作满意。
ppt课件
14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正确保存试纸 2、检查血糖检测仪 3、手指酒精消毒干透后实施采血 4、禁忌用力挤压指尖 5、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6、采血针勿重复使用
ppt课件
ppt课件
25
手指酒精消毒干透后实施采血
消毒面积为直径1--2cm
➢ 在酒精还没有完全挥发的情况下就进针: 酒精浸入针眼后会导致疼痛。
➢ 容易出现酒精混入血液,会降低血液中的 葡萄糖浓度,出现血糖值偏差
ppt课件
26
禁忌用力挤压指尖
挤压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皮下组织内 细胞内液被挤压出来,并与血液混合在一 起。这样就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血糖>3.9毫摩尔/升,表示有黎明现象 血糖<3.9毫摩尔/升,表示为苏木吉反应所致
ppt课件
19
图一
插入试纸,开机。
对比代码
ppt课件
20
图二
下垂准备采血的 手10-15秒
ppt课件
21
图三
采集血样:1微升
ppt课件
22
脱去的一次性乳 胶手套,置医疗
ppt课件
7
为什么提倡七段血糖监测?
• 三餐前后血糖的监测有利于调整药物的剂量、种类和用药 时间。
• 睡前/夜间血糖的监测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和判断早晨 空腹血糖产生的原因。
• 七段血糖便于了解全日是否整体控制在一定目标内。
ppt课件
8
血糖监测操作规范流程
ppt课件
13
终末质量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 。 2.与病人交流有效。 3.患者及家属对您操作满意。
ppt课件
14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正确保存试纸 2、检查血糖检测仪 3、手指酒精消毒干透后实施采血 4、禁忌用力挤压指尖 5、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6、采血针勿重复使用
ppt课件
ppt课件
25
手指酒精消毒干透后实施采血
消毒面积为直径1--2cm
➢ 在酒精还没有完全挥发的情况下就进针: 酒精浸入针眼后会导致疼痛。
➢ 容易出现酒精混入血液,会降低血液中的 葡萄糖浓度,出现血糖值偏差
ppt课件
26
禁忌用力挤压指尖
挤压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皮下组织内 细胞内液被挤压出来,并与血液混合在一 起。这样就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血糖>3.9毫摩尔/升,表示有黎明现象 血糖<3.9毫摩尔/升,表示为苏木吉反应所致
ppt课件
19
图一
插入试纸,开机。
对比代码
ppt课件
20
图二
下垂准备采血的 手10-15秒
ppt课件
21
图三
采集血样:1微升
ppt课件
22
脱去的一次性乳 胶手套,置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糖尿病并发症时体内的代谢紊乱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昏 迷:严重失水、代酸、电解质紊乱、Hco3-减低、昏迷
2 3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
4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使蛋白质发生非酶促 糖基化反应,引起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
二、糖尿病的分型
基于病因学糖尿病共分成四大类型: 1. 1型糖尿病:包括免疫介导糖尿病和特发性1型 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 3.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4. 妊娠糖尿病(GDM) 另外: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 作为DM的前期阶段,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空腹血糖损伤和糖耐量减退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损伤(IFG)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1~7.0mmol/L(110~ 126mg/dl)内时,即可诊断。 糖耐量减退(IGT) 1.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126mg/d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在7.8~11.1mmol/L(140~200mg/dl)。检测结 果同时满足以上两项时,即可诊断。
(二)血糖的去路
1 有氧氧化:是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
2 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 3 转换成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衍生物如:PRO、 TRIG、AA 4 从尿排出: 另外,在糖代谢途径中还有磷酸戊糖旁路,可生成 NADPH。是生物合成的还原剂。
总结
氧化分解
CO2+H2O
食物糖 肝糖原 非糖物质
消化吸收
胰岛素的降解
胰岛素的降解:半衰期为5~10min
胰岛素作用的机制:(自学)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主要有IGFⅠ和IGFⅡ。 IGFⅠ 缺乏可引 起生长迟缓。
(二)、升高血糖的激素
1 胰高血糖素 2 肾上腺素 3 生长激素 4 皮质醇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注:*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降低IFG诊断标准的上 限为 5.6mmo/L(100mg/dl)。
六、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和监控
一、血清葡萄糖测定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三、血清胰岛素测定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四、血清C-肽测定 五、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六、糖类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一)、葡萄糖测定(glucose,Glu)
分解 糖异生
血 糖
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
其它糖
磷酸戊糖途径等
脂类、氨基酸代谢 脂肪、氨基酸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 质醇和生长激素。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 胰岛素(insulin) 是胰岛β 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靶器官:肝、骨骼肌和脂肪; 生理作用: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肝糖原的 合成或转换成脂肪储存,抑制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 成并抑制蛋白质分解,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三、几种类型糖尿病主要特点
1.2 特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症状与1型DM相 同,但血清中检测不出免疫抗体,也无HLA基 因型相关特点。 2.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 不足是主要发病机制。 2.2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缺陷所致靶细 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低下,不能将胰岛素信息转 换为生物效应的现象。
临床上常见的糖代谢紊乱主要是血糖浓度过高 (高血糖症)和过低(低血糖症) 重点: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症及相关的实验室 检查;简述低血糖症和先天性糖代谢异常
第一节 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的检测 主要就是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
空腹血糖:3.9-6.1mmol/L,邻甲苯胺法: 3.9-6.4mmol/L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是指 至少8h内不摄入含热量食物后测定的血浆葡萄糖。
尿糖测定: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血糖测定对于糖代谢情况的判断及糖代谢紊乱相关疾 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最常用检测项目。
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升高: 轻度增高为7.0-7.8mmol/L,中度为8.410.1mmol/L,重度为>10.1mmol/L;肾糖阈值为8.88mmol/L。 1、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 2、内分泌疾病: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 甲亢、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病 3、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塞 4、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 5、其他: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 6、生理性增高: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
教学目的
掌握: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生物化学 检测,糖尿病的分型 熟悉: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的来源与 去路
主要内容
1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
2 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分型; 3 低血糖的定义和分类
4 糖原累积病的分型及其临床体征;
概述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保持动态平衡。血糖 (Glucose)是反映体内糖代谢状况的常用指 标
妊娠期糖尿病
指在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包括任何程度的糖耐量 减退或糖尿病发作,但已知糖尿病伴妊娠者不属此型。 在分娩6周后,应按复查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诊断标 准重新确定为: 糖尿病; 糖耐量减退(IGT); 空腹血糖损伤(IFG); 正常血糖。
四、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 (一)糖尿病时体内的代谢紊乱
建议进行FPG或OGTT筛查的人群
1.所有年满45周岁的人群,每三年进行一次筛查。 2.对于较年青的人群,如有以下情况,应进行筛查: (1)肥胖个体,体重≥120%标准体重或者BMI*≥27kg/m2; (2)存在与糖尿病发病高度相关的因素。 (3)糖尿病发病的高危种族(如非裔、亚裔、土著美国人、 西班牙裔和太平洋岛屿居民)。 (4)已确诊GDM或者生育过>9kg体重的胎儿。 (5)高血压症患者。 (6)HDL胆固醇水平≤0.90mmol/L (35mg/dl)或TG水平 ≥2.82mmol/L(250mg/dl)。 (7)曾经有IGT或者IFG的个体。
胰岛素(insulin) C肽(C-peptide)
胰岛素的释放
(1)刺激胰岛素分必的因素:高血糖、氨基酸、胰高血糖素、 和药物 (2)抑制胰岛素分必的因素:低血糖、生长抑素和各种药物 (3)胰岛素分泌呈两时相脉冲式:静脉注射葡萄糖后1-2min 内是第一时相,10minn内结束。呈高而尖的分泌峰;第二时相 持续60-120min,直到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代表了胰岛素的合 成和持续释放能力。 (4)2型糖尿病只保留第二时相反应,而1型糖尿病患者两个 时相反应均没有.
(三)其他影响糖代谢的激素
1、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
2、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rowth inhibiting hormone;GIH) hormone release
第二节 糖尿病
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定义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 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DM 临床以高血糖症为主要表现。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的一种含29个 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也促进肝脏 生成酮体;可促进脂肪分解。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调节,如果 胰岛素不足又继发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将增 加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发生的风险。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而升高血糖。
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合成
(1)人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000,由A、 B两条肽连组成,肽连之间由二硫键连接而成。 (2)常用从猪、牛胰腺提取纯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患者,现考虑到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提倡使用重组 胰岛素,1964年我国 首先合成胰岛素成功。
(3)前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proinsulin)
肾上腺素在胰高血糖素分泌受损时,是上调血糖水平 的关键激素。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促进糖异生和脂 肪分解,拮抗胰岛素的促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作用。
皮质醇(cortisol)
皮质醇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 分解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可致高血糖症。
三、几种类型糖尿病主要特点
2.3 2型糖尿病的特点: (1)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 (2)起病较慢,有的甚至患病多年仍不能确诊,这加大了 并发症的风险 (3)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高 (4)自身抗体呈阴性 (5)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 (6)很少出现自发性酮症酸中毒,常因感染等应激因素而 继发酮症酸中毒, (7)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
取决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的平衡。血糖的来源受到机体是否进食 的影响,血糖的去路则主要受制于机体 能否很好地利用血糖。
(一)血糖的来源
1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单糖的吸收:是糖的主要来源。
2 3 4 糖原的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 糖异生: 其他己糖(果糖、半乳糖)转变葡萄糖。
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降低 轻度3.4-3.9mmol/L,中度2.2-2.8mmol/L, 重度<1.7mmol/L
1、胰岛素过多:胰岛素用量过多、口服降糖药过量、胰 岛B细胞瘤、胰腺腺瘤 2、缺乏抗胰岛素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3、肝糖元贮存缺乏性疾病: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4、其他:长期营养不良、饥饿、急性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