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

PV=nRT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

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

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

314帕·米3/摩尔·K。

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

0814大气压·升/摩尔·K。

R为常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

4L把p=101325Pa,T=273。

15K,n=1mol,V=22。

4L代进去得到R约为8314帕·升/摩尔·K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p v=mRT/M……②和pM=ρRT……③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根据①式:nA=nB(即阿佛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

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

阿佛加德罗定律推论。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也可以理解为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对物体的撞击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重要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产生1.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层,大气层由气体分子组成,并且被地球的引力所束缚,形成一层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围层。

2.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受到重力作用,向地球表面靠拢,造成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大气压强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大气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2.典型的大气压强数值:在地球海平面上,典型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25帕斯卡(约等于1标准大气压)。

三、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1.海拔高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层的气体压强逐渐减小,因为高海拔处离地球的质心更远,所受重力相对较小。

2.温度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对于冷气体,热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较大,因此压强相对较小。

3.湿度变化:湿度的增加能够使气体内的水蒸气质量分数增大,相对而言分子间的平均间距也会增大,从而降低气体的密度和压强。

四、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1.水银柱法:利用水银在大气作用下上升的高度来测定大气压强。

水银柱法的原理是大气压强与柱上高度成正比。

2.空气压力计:利用弹性变形的气体体积与气体压强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变形后的体积或压强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1.大气压强在气象预报中起到重要作用,天气系统的变化与大气压强的变化密切相关。

2.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需要对大气压强进行测量,以确保飞机在空气的支持下能够顺利起飞和降落。

3.物理学中,大气压强常用于描述气体在容器内的状态,以及气压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影响。

总结: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层,大气层中的气体受到引力作用,形成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大气压强受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水银柱法和空气压力计等方法进行测量。

大气压强在气象学、航空领域和物理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一个标量。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关于初中物理的压强知识点,下面给大家进行总结简述。

1、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

在物理学中,用P表示。

计算公式为:
P = F / A
其中,P表示压力,F是力,A是面积。

3、气体的压强
气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气体分子的碰撞力。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引起了气体
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

气体分子的速度越大,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力就越
大。

气体的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V = nRT
其中,p表示气体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气体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温度。

液体的压强是指液体的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高度以及重力加
速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例。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5、空气压力
空气的压强也受到重力的影响,空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标准大气压强是指
在海平面上,温度为15℃时,空气压强为101325帕斯卡。

常用的气压单位有帕斯卡、巴、毫米汞柱等。

6、液体压力的应用
液压系统是以液体为介质,利用压力传递原理传递动力的系统。

液压系统可以提高传
递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航天、船舶等领域。

大气压强知识点

大气压强知识点

大气压强知识点气象学中,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层内由大气分子对单位面积上物体施加的压力。

理解大气压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于预测天气和了解自然界的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计量单位、测量方法以及其在气象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和计量单位: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由大气分子对物体施加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计量单位。

帕斯卡是国际单位制中用于测量压力和应力的单位,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在气象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还包括毫巴(hPa)和标准大气压(atm)。

测量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可以通过气压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气压计是一种利用液体压力平衡测量气压的装置。

常见的气压计包括水银气压计和青铜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是最常用的,利用水银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平衡来测量大气压强。

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大气压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海拔高度、气温、湿度和气流。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压力逐渐减小,因为大气层的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大气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气压强。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水蒸气的压力也会对大气压强产生影响。

气流是指大气中的气体运动,气流的存在会使大气压强产生变化。

大气压强在气象学中的应用: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压区表示大气层内的气压较高,通常意味着晴朗的天气和较好的气象条件。

低压区则表示大气层内的气压较低,通常意味着阴雨天气和不稳定的气象条件。

通过观测和分析不同地区的大气压强分布,气象学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发展趋势和气候变化。

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在气象学中的应用,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例如,在登山或高海拔地区活动时,了解当地的大气压强可以帮助人们预防高山病等高原反应。

在飞行中,了解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可以帮助飞行员做出飞行计划,确保飞行安全。

此外,大气压强还对气压锅、气压计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和使用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层内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压力,是气象学研究和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1、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压力压强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意义物体表面所承受的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力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公式F=pSP=F/S单位牛顿(牛)1帕斯卡(Pa)=1牛顿/米2(N/m2)大小有的情况下与物重有关,一般情况下与物重无关不但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液体对容器底部F=pSP=ρ液gh (h:容器中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2、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3、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大气压强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概念1. 大气压强:大气由气体分子组成,气体分子在空间中不断运动并与容器壁碰撞,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了压力,称为大气压强。

2. 大气压:指在地球上某一点上空,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

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二、公式1. 大气压强公式:大气压强 = 大气压 / 受力面积,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大小。

2. 大气压和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 = 液体密度 × g ×液柱高度,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3. 大气压和液体高度关系:液体高度越高,液体压强越大;液体高度越低,液体压强越小。

三、实验1. 常见实验:如使用玻璃管和水银柱实验,可以观察到水银柱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2. 吸水实验:将一根塑料管一头插入水中,用嘴吸住另一头,水就会被吸上来。

这是因为吸入水管时,口腔内的气压降低,外部大气压强将水射入了水管中。

四、应用1. 气压锅:气压锅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增加锅内压强来提高水的沸点,加快烹饪过程。

2. 气压计: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强测量天气的仪器,根据气压计的读数可以预测天气情况。

3. 气象预报:气压的变化对天气有重要影响,气象预报中常使用大气压力等数据来预测天气。

综上所述,大气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读者对初中物理中的大气压强有更全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Pressure)是物体受到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液体压强是液体受到的压力在液体内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

液体压强的概念最早由帕斯卡(Pascal)提出,他发现液体在不同深度会受到不同大小的压力。

根据液体的统计性质和新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深度。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

随着液体高度或密度的增加,液体压强也会增加。

液体压强的大小对于液体中的物体是均匀的,即液体内的任何一个点受到的压强都相同。

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使用压力计可以测量液体压强;水中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利用液体压强来解释;液压系统利用液体压强的传递来实现机械的工作。

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

最早有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的方法。

大气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scal),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大气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2.基本单位是帕斯卡;3.一般情况下随着海拔增加而逐渐减小;5.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气象现象和生活环境有关。

液体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液体压强是液体受到的压力在液体内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2.基本单位是帕斯卡;3. 根据液体的统计性质和新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深度;4.液体压强随液体高度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5.液体压强的大小对于液体中的物体是均匀的;6.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总结起来,压强是物体受到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液体压强是液体受到的压力在液体内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和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强知识点范文

大气压强知识点范文

大气压强知识点范文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量,是大气压力的一种表征形式。

下面是关于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点。

1.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单位: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量。

常用的单位有帕斯卡(Pascal,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还常用毫巴(hPa)作为大气压强的单位,1hPa等于100帕斯卡。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可以通过气压计进行。

常用的气压计有汞柱气压计和无水银柱气压计。

汞柱气压计是利用汞在管道中的高度变化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无水银柱气压计则是使用无水银液体的密度和管道中的液面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强的。

3.大气压强的变化因素:大气压强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气温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根据查理定律(Charles's Law),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时气体的体积扩大,因此气压降低;温度降低时气体的体积收缩,气压增加。

此外,海拔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的密度减小,气压也随之降低。

4.大气压强的垂直变化: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变化。

在地球表面,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

这是因为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减小而逐渐降低,从而使得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量减小。

这一变化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的温度和分子数一定的假设有关。

5.大气压强的气象影响:大气压强对气象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压梯度是指单位距离内的大气压强变化率,其大小与风的强度成正比。

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会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此外,大气压强还与天气系统的形成和移动密切相关,如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形成与大气压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量,是气压力的一种表征形式。

大气压强的测量可以使用气压计进行,大气压强的变化受到气温和海拔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熟记标准大气压值: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还要掌握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常见考法
本部分属于理解层次的考点,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这部分的考查,基本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综合性不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一是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

误区提醒
1. “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 托里拆利实验需注意:
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典型例题】
例析:
压强
一、压强
1.压强:(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1900px。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
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1900px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四、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分子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分子知识点总结
扬声器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扬声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扬声器知识点总结(一) 1.喇叭怎么会发出声音?由收录机转过来的音频电信号通过喇叭的音圈使纸盆随之振动产生与电信号相同频率的声音(声重放)。

2.为什么声音听起来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振动次数来决定的,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用赫兹来表示,每秒振动几次就是几赫兹。

声音越粗、越低,赫兹数越少。

声音越高、越尖,赫兹数越大。

男低音大约 8...查看详细密度知识点汇总,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
密度知识点汇总(一)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
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查看详细质量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质量知识点
质量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总结质量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个物理量,他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我们要掌握质量的常用单位及换算10-3t=1Kg=103g=106mg,1千克=2斤。

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主要是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仪器(托盘天平)。

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查看详细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查看详细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