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也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一)固体废物来源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表5-3列出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二)固体废物种类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表5-3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矿业废石、尾矿、金属、废木、砖瓦和水泥、砂石等冶金、金属结构、交通、机械等工业金属、渣、砂石、陶瓷、涂料、管道、绝热和绝缘材料、粘结剂、污垢、废木、塑料、橡胶、纸、各种建筑材料、烟尘等建筑材料工业金属、水泥、粘土、陶瓷、石膏、石棉、砂、石、纸、纤维等食品加工业肉、谷物、蔬菜、硬壳果、水果、烟草等橡胶、皮革、塑料等工业橡胶、塑料、皮革、纤维、染料等石油化工工业化学药剂、金属、塑料、橡胶、陶瓷、沥青、油毡、石棉、涂料等电器、仪器仪表等工业金属、玻璃、木、橡胶、塑料、化学药剂、研磨料、陶瓷、绝缘材料等纺织服装工业纤维、金属、橡胶、塑料等造纸、木材、印刷等工业刨花、锯末、碎木、化学药剂、金属、塑料等居民生活食物、纸、木、布、庭院植物修剪物、金属、玻璃、塑料、瓷、燃料灰渣、脏土、碎砖瓦、废器具、粪便等商业、机关同上,另有管道、碎砌体、沥青及其他建筑材料,含有易爆、易燃腐蚀性、放射性废物以及废汽车、废电器、废器具等市政维护、管理部门碎砖瓦、树叶、死禽畜、金属、锅炉灰渣、污泥等农业秸秆、蔬菜、水果、果树枝条、人和禽畜粪便、农药等核工业和放射性医疗单位金属、含放射性废渣、粉尘、污泥、器具和建筑材料等注: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132。
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

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来源固体废物(solid waste),亦称废物,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提取有用的组分后,被弃去的固状物质和泥浆状物质。
实际上所谓废弃物一般是指在某个系统内不可能再利用的部分物质,例如植物的枯枝败叶、动物的骨骼排泄物、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工业生产过程的排出物等。
但这些废弃物中有些属有机物,经过适当处理可作优质肥料供植物生长,工业废料经过挑选加工可成为有用之物或可重新用作原料,也就是说固体废物可以重新资源化。
(一)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分类1.固体废物的产生:固体废物大部分来自人类生产活动的许多环节,其中也包括来自各种废物处理设施的排弃物,其余部分则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主要为生活垃圾、粪便的排放,下表列出了各类发生源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其发生量一般约为工业固体废物的10%。
据有关资料反映,美国每年产生城市垃圾18000万吨,苏联4000万吨以上,日本3700万吨。
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急剧增加,1982年工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市政垃圾产生量为5.5亿吨,其中市政垃圾约占20%,1985年,仅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即达5.23亿吨。
近几年,我国城市垃圾量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6%,全国300多个城市每年产生垃圾5183万吨。
2.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一般可分为固体的(颗粒状、粉状、块状)和泥状的(污泥)。
通常为便于管理,可按来源进行分类,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五类。
矿业废物来自矿物开采和矿物选洗过程;工业废物来自冶金、煤炭、电力、化工、交通、食品、轻工、石油等工业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城市垃圾主要来自市镇居民的消费、市政建设和维护、商业活动;农业废弃物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禽畜饲养;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核工业和核电的生产、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医疗和核能应用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等。
固废的名词解释

固废的名词解释背景介绍: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其中,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的处理和管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是固废?固废,即固体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或难以回收以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物质。
它包括了各种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等。
这些废弃物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固态、质量相对稳定、不能自行降解或分解。
二、固废的分类与特点1.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食品残渣、包装材料、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
生活垃圾的特点是质量轻、体积大,且易腐化。
处理生活垃圾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利用分类回收、焚烧和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砖块、混凝土、木材、钢材等。
建筑垃圾的特点是体积大、质量重且复杂性高。
有效处理建筑垃圾是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回收再利用、填埋和焚烧等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3. 工业废料工业废料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和废渣等。
工业废料的特点是种类繁多、污染程度不同。
有效处理工业废料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固废处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挑战固废处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处理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存在部分非法倾倒和处理不当的情况;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 解决方案固废处理需要多方合作及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 强化废物分类与回收,通过分类回收减少固废在填埋场和焚烧场的数量。
- 推广绿色循环生产,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发展固废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和堆肥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完善固废管理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提高固废管理水平。
关于固废的管理知识

关于固废的管理知识一、引言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它们在环境中的排放和处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合理、科学地管理固体废物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等方面介绍固体废物的管理知识。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等。
其中,生活垃圾是指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食品残渣、纸张、塑料等;工业固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
正确分类固体废物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基础。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理包括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减量化是通过节约、循环利用等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资源化是通过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无害化处理是通过处理方法将固体废物进行消毒、稳定化等处理,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固体废物的处理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来源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的处置固体废物的处置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
填埋是将固体废物埋入地下,通过厌氧发酵和厌氧分解降解有机物质;焚烧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通过燃烧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堆肥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积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
固体废物的处置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
五、固体废物的管理策略固体废物的管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政策法规制定、技术研发、宣传教育等方面。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社会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固体废物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实现固体废物管理的有效与可持续发展。
固废分类及处理方法

固废分类及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废弃物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是其中一种会对其价值的负面影响,如不当处理,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开始实施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固体废物分类及处理方法。
一、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1.按污染物种类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按物理状态分:可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和半固态垃圾。
3.按来源分: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和农业垃圾。
4.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混合垃圾。
5.按资源利用潜力分:可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可再生利用垃圾和不可利用垃圾。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1.堆肥处理:堆肥是通过微生物生长,将有机废弃物转换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用面积,也可以减少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甲烷气体排放,有益于环境保护。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将废弃物通过高温焚烧转化为灰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可以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但是焚烧产生的废气和灰烬中的有害元素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填埋处理:填埋处理是将垃圾填埋到地下的方法,塑料、玻璃和金属等无法分解的物质不可填埋。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
4.压实处理:压实处理是将固体废弃物压缩成小块,降低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铁、铝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垃圾填埋场的占用面积。
5.再生利用处理:再生利用处理是将可回收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纸、玻璃、铁、铝等可回收垃圾,通过资源再利用,达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挑战1.企业贡献度不足:企业不按照分类规定正确处理固体废弃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危险垃圾等极有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2.废物处理费用高:对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需要花费大量费用,一些地区负担不起高昂的处理费用,这极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和公众健康问题。
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

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具有粘附性的废物。
这些废物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产生的。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1.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加工业、能源生产等行业。
2.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3.农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农作物残留物、农药包装物、畜禽粪便等。
4.其他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
三、固体废物的特性1.物理特性:固体废物的形状、大小、密度、硬度等物理特性各异。
2.化学特性:固体废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
3.生物特性: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菌、病毒等有害生物。
四、固体废物的危害1.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
2.健康危害: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如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3.经济损失: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五、固体废物的处理1.压实和压缩:通过压实和压缩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
2.破碎和磨碎:通过破碎和磨碎技术将大块废物变为小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3.分选和分离:通过分选和分离技术将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将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
4.固化:将废物与固化剂混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如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等。
5.化学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的物质。
6.焚烧和热解:通过高温焚烧或热解技术将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或燃料。
7.填埋:将无法处理或无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安全填埋。
固体废物来源与分类

编号
废物类别
HW01 医院临床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HW17 表面处理废物废物
编号
废物类别
HW33 无机氰化物废物
HW02 HW03 HW04 HW05 HW06 HW07 HW08 HW09 HW10 HW11 HW12 HW13 HW14 HW15 HW16
医药废物 废药物、药品 农药废物 木材防腐剂废物 有机溶剂废物 热处理含氰废物 废矿物油 废乳化液 含多氯联苯废物 精(蒸) 馏残渣 染料、涂料废物 有机树脂类废物 新化学品废物 爆炸性废物 感光材料废物
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组分、形态、危险性、燃烧物性 等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物、生活垃圾等; 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污泥、油泥、粪便
等)和液态、气态废物(如废酸、废油、有机溶剂)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燃烧特性可分为可燃废物、不可燃烧废物。
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 等成分。
2005年修订后的《固废法》将原“城 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修订为
“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即,将 生活垃圾的管理范围扩至了农村。
(2)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Industrial Solid Waste)是指在 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 称为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HW18 HW19 HW20 HW21 HW22 HW23 HW24 HW25 HW26 HW27 HW28 HW29 HW30 HW31 HW32
焚烧处置残渣 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含铍废物 含铬废物 含铜废物 含锌废物 含砷废物 含硒废物 含镉废物 含锑废物 含碲废物 含汞废物 含铊废物 含铅废物 无机氯化物废物
固体废物定义及分类

固体废物定义及分类1.固体废物定义人类在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会产生和排出大量无法继续利用的物质,这些排出物质中包括各种形态的物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是废水和废气。
所以人类在对环境污染的最初认识是从对废水和废气开始的。
但是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也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之一。
所谓固体废物,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RCRA)对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垃圾,废料,废物处理厂、给水处理厂、空气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污泥以及其他废弃材料,包括产生于工业、商业、采矿业和农业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固体、液体、半固体或装在容器内的气体材料,但是不包括市政污水或灌溉水和满足排放要求的点源工业排放废水中的固态或溶解态材料,以及根据原子能法定义的核材料和副产品。
”日本《废弃物处理与清扫法》对废弃物(固体废物)的定义为:“所谓‘废弃物’是指垃圾、粗人垃圾、燃烧灰、污泥、粪便、废油、废酸、废碱、动物尸体以及其他污物和废料,包括固态和液态物质(不包括放射性物质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质)。
”在1975年颁布的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关于废物的指令(75/442/EEC)》对废物(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废物’是指那些被所有者丢弃或者准备丢弃或者被要求丢弃的材料或者物品。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所谓固体废物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废”,即这些物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如废汽车、废塑料和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或者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就没有明确的生产日的和使用功能,是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粉煤灰、水处理污泥等大部分工业废物;二是“弃”,即这些物质是被其持有人所丢弃,也就是说其持有人已经不能或者不愿利用其原有的使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也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物的特点:
1、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
从时间方面讲,它仅仅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无法加以利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要求变化,今天的废物可能成为明天的资源。
从空间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
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
一种过程的废物,往往可以成为另一种过程的原料。
固体废物一般具有某些工业原材料所具有的化学、物理特性,且较废水、废气容易收集、运输、加工处理,因而可以回收利用。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不同于废水、废气和噪声。
固体废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气和土壤进行的。
其中污染成分的迁移转化,如浸出液在土壤中的迁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其危害可能在数年以致数十年后才能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气造成的危害严重得多。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