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活性污泥法毕业论文
啤酒厂啤酒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总说明本设计为某啤酒厂啤酒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啤酒废水水质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故其生化需氧量也较大。
该啤酒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为5000 m3/d。
原污水中各项指标为:BOD浓度为1200 mg/L,COD浓度为2000 mg/L,SS 浓度为700 mg/L。
因该废水BOD值和COD值较大,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故要求处理后的排放水要严格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即:BOD≤20 mg/ L,COD≤100 mg/ L,SS≤70 mg/ L。
经分析知该处理水质属易生物降解又无明显毒性的废水,可采用两级生物处理以使出水达标。
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无机物。
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法,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法中的UASB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中的SBR法,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BOD、COD。
本设计工艺流程为:啤酒废水→ 格栅→ 污水提升泵房→ 调节沉淀池→ UASB反应器→预曝气沉淀池→ SBR池→处理水(污泥)整个工艺具有总投资少,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占地面积省,运行稳定,能耗少的优点。
关键词:啤酒废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UASB法,SBR法General information of designThis design is the brewery water treatment of a Beer Company. The main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brewery water is that it contains massive organic matters and it belongs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so it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is also high. Them/3. The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which needs to be treated in the beer wastewater is 5000 dBOD, COD and SS are 1200 mg/L, 2000mg/L and 700 mg/L, respectively. For the high value of BOD and COD for the brewery water, it can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if it is dischargedwithout disposal. So it is required to be strictly meet the secondary discharge standard of National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s which requests BOD≤20 mg/ L, COD≤100 mg/ L, SS≤70 mg/ L.After the analysis, the brewery water can biodegrade easily and has no obvious toxicity, so we use two levels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to treat the drained water meet the designated standard. The first level of processing mainly uses the physical methods, which remove the suspended matter and the inorganic substance in the wastewater. The second level of processing is the biological methods, contains UASB (Up flow anaerobic sluge blanket) of anaerobic oxygen biology methods and SB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of demand oxygen biology methods, which could reduce BOD and COD in the waste water.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this design is:Beer wastewater → Screens →Swage lift pump house → Regulates sendimatation tank →Tank of UASB →pre-aer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 Tank of SBR →Treatment water (sludge) .The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low investment, high efficiency, simple process, less occupied area, steady running and energy saving.Keyword: Brewery Water,Hig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Wastewater,UASB Process,SBR Process1 前言啤酒是当今风靡世界最流行的饮料之一,我国啤酒厂的吨酒耗水量较大,一般为8 t~12 t,部分厂家可达10 t~20 t,每生产1 t啤酒将产生废液4 mL,而西方先进国家每产1 t啤酒废水排放量约4 mL,废水排放接近于耗水量的90%。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地表水净化等领域。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环境的改善。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和反应,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形成高浓度的微生物附着层,通过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固定化生物膜法具有生物膜对水质的稳定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工艺进行联合处理,如好氧-厌氧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然后将产生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全面去除。
总体来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
合理应用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将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需要采用针对性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选择合适 的微生物等手段,降低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案例分析:某化工厂废水处理站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针对废水中的苯胺、酚等有机物进行降解,有效降低废水毒性,减 轻对环境的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应用好氧生物处理 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等工艺,去除污水中的 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达 到国家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
VS
案例分析: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通过曝气池、 沉淀池等设施,有效去除污染物,使 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为城市水环 境治理做出了贡献。
详细描述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 质,如二氧化碳和水。在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并通过曝气、沉 淀和分离等步骤,实现污水的净化。
生物膜法
总结词
一种利用生物膜净化污水的技术,通过在固体介质上附着微生物实现有机物的去除。
详细描述
生物膜法中,微生物在固体介质(如滤料或载体)上附着生长,形成一层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有机物 被微生物降解,同时生物膜起到过滤作用,使净化后的水流出。常见的生物膜法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 触氧化池等。
详细描述
氧化沟是一个封闭的环形沟渠,污水在其中循环流动并不断曝气。在氧化沟中, 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同时,通过控制曝气量、 水流速度和微生物浓度等参数,可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
04
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重 要因素之一。在适宜的溶解氧浓度范 围内,好氧微生物能够得到充足的氧 气,从而有效地降解有机物。
污水的好养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

污泥负荷 固比
单位时间内,通过气浮池断面的干固体 量,单位为kg/(m2.h)或kg/(m2.d)
水力负荷
回流比
2021/2/4
1
26
气浮池污泥负荷:
污泥种类
空气曝气的活性污泥 空气曝气的活性污泥经沉淀
后 纯氧曝气的活性污泥经沉淀
后 50%的初沉污泥+50%的活性
污泥经沉淀后 初次沉淀池污泥
负荷/(kg.m2.d-1) 25~75
解: 设计一座矩形的平流气浮浓缩池
污泥流量qv=240m3/d=10m3/h 1. 气浮浓缩池面积A
2. 污泥负荷取75kg/(m2.d),污泥密度为1000kg/m3,则
A 2 4 10 0 (1 0 90 .3 9 % 2 ).4 2 (m 2 )
2021/2/4
1
75
31
2. 回流比R 据经验,气固比As取0.02。 采用装设填料的压力罐,溶解效率f=0.9。
消化污泥 化学污泥 栅渣、沉砂池沉渣
城市污水厂所产生 的污泥量约为处理 水体积的1%左右 (0.5%~1.5%),含 水率99.2%左右。
降低含水率,使其变流态为固态, 同时减少数量
处理目的 稳定有机物,使其不易腐化,避免
2021/2/4
1 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2021/2/4
1
二沉池栅滤5
二、污泥的特性 1.污泥中的固体
污泥负荷 气固比
水力负荷 回流比
2021/2/4
加压溶气水量与需要浓缩的污泥量的 体积比,通常以R表示,用于污水处 理时取25%~50% ,用于污泥浓缩需 计算确定
1
30
例:某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量为240m3/d, 含水率为99.3%,泥温20ºC。现采用回流加压溶气气 浮法浓缩污泥,要求含固率达到4%,压力容器罐的表 压p为3×105Pa。试计算气浮浓缩池的面积A和回流比 R。若浓缩装置改为每周运行7d,每天运行16h,计算 气浮池面积。
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首先阐述了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机制。
接着详细介绍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自然生物处理法等主要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运行原理、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此外,还分析了影响生物处理技术效果的因素,如微生物群落结构、污水水质特性、环境条件等。
同时探讨了生物处理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化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微生物;工艺优化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污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一)微生物的代谢过程1. 好氧代谢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例如,异养细菌通过呼吸链将有机物逐步氧化,释放出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
2. 厌氧代谢在无氧或缺氧环境中,微生物进行厌氧代谢。
厌氧代谢过程包括水解、发酵、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等阶段。
首先,大分子有机物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接着,发酵细菌将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醇等中间产物;然后,产氢产乙酸菌将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等;最后,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氢气等产生甲烷。
(二)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机制1. 协同作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例如,在活性污泥中,细菌主要负责有机物的降解,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则通过捕食细菌来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同时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我们平常说的悬浮物。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LVSS = M a + M e + M i ;(有机部分)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 0.75~0.85③ 污泥沉降比(SV 30):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污水成为一大难题。
而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方法,好氧生物处理越来越成为处理污水的首选方案。
好氧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最终将污水转变为优质的水资源,以此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对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类型、工艺和优势进行详细介绍。
一、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好氧生物处理利用氧与有机物质反应的原理来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
在好氧条件下,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质和氨氮等营养物质作为能量来源和碳源,进而将其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不含污染物质的无害物质。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的视为有机物质的氧化过程。
此外,好氧生物处理还可以通过混合固液方式来去除固体颗粒,提高水的清洁度。
二、好氧生物处理的类型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传统好氧生物处理和活性污泥法。
传统好氧生物处理是将污水引入池中,然后注入氧气。
氧气会刺激微生物菌群分解有机物质,从而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活性污泥法又分为好氧污泥法和好氧-厌氧污泥法。
好氧污泥法是将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混合在一起,再将其注入到好氧生物反应器中。
在这里,微生物会迅速繁殖,消耗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当污水经过反应器的时间足够长后,微生物数量会达到一个峰值,此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会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最终,微生物会沉淀,并被再次注入反应器作为下一轮处理的初始菌苗。
好氧-厌氧污泥法与好氧污泥法类似。
最大的区别在于反应器的内部具有好氧区和厌氧区。
此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水的营养物质浓度,并更好地降低化学需氧量。
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流程:1.预处理在输入反应器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细菌消毒、水解和厌氧治理,以确保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平衡。
2.好氧处理阶段在反应器内,注入氧气以滋养好氧菌群。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水。
3.沉淀阶段处理后的水被放入一个沉淀池,以使栖息在水中的微生物得以沉淀。
污水处理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污水处理毕业论文绪论1、课题来源及意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我国现在新建城市或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但老城市或老城区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许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体.而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受现状条件限制大,许多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旧合流制改分流制难度较大。
合流污水的一大特点是旱季和雨季的水质、水量变化大,雨季污水BOD浓度低,不利于生化处理。
国家提出,2010的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40%,因此,研究有效的合流污水处理方法,对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二级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却普遍存在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问题,且不能去除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
归纳起来,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工艺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
(2)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较高,传统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多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往往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势必要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3)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从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活性污泥法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基本概念 (4)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4)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5)第三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6)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6)第二节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6)第三节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6)第四节活性污泥法的评价指标 (8)第四章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 (9)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现状 (9)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12)第三节活性污泥法发展产物—膜生物反应器 (12)第五章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绪论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该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 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经济的处理手段。
几十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随着生产上的应用和不断改进及对污水生化处理的机理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 活性污泥法取得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多种工艺流程。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几种现有的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并简单的阐述了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一节活性污泥法一、基本介绍⑴活性污泥:由好氧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能力,显示生物化学活性。
其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
⑵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这种生物絮体就叫做活性污泥。
二、活性污泥的形态⑴形态气味:颜色黄褐色,絮绒状,稍有土腥味。
⑵特点:①颗粒大小:0.02-0.2mm;②具有很大的表面积;③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④比重1.002-1.006,比水略大,可以泥水分离。
三、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⑴细菌: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如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种类多、数量大、体积微小,生殖速率高,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具有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在活性污泥培养的初期,细菌大量游离在污水中,但随着污泥的逐步形成,逐渐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如菌胶团、丝状菌等。
污泥絮粒以菌胶团细菌为骨架,穿插生长丝状菌,但丝状菌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
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
菌胶团有球形、分枝状、蘑菇形、垂丝形等。
⑵原生动物: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
它捕食游离细菌,使水进一步净化。
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
原生动物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
⑶后生动物:吞食原生动物和细菌,使水进一步净化。
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
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关键是活性污泥中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要使细菌能稳定快速的生长,应控制以下影响因素。
⑴有害物质:水中含有一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酚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或抑制作用。
它们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浓度围是没有影响的。
若浓度过高应进行污水的预处理。
⑵温度:温度是细菌能否旺盛繁殖的重要因素 ,一般水温最好在30 ℃左右。
细菌体的原生质和酶多由蛋白质组成。
温度过高 ,蛋白质就会凝固 ,酶的作用受到破坏。
水温过低 ,虽不会导致细菌很快死亡 ,但会使细菌停止繁殖。
⑶ PH值: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使细菌体的酶的活力降低 ,甚至丧失活力。
正常情况下 PH值应控制在 6.5~8.5 之间。
⑷溶解氧:只有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 ,好氧细菌的新代谢才会旺盛 ,分解有机物的效率才高。
但供氧过多 ,又会促使污泥中的微生物自身氧化分解;供氧过低,微生物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处理效果差。
一般污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2mg/L~4mg/L为宜。
⑸营养平衡: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微生物,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的污水中吸取其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某些生长素等。
待处理的污水中必须充分含有这些物质。
碳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物质,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微生物对碳源需求量较大,一般以BOD5计,不应低于100mg/L。
(BOD就是生物需氧量,指的是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的有机物被降解后消耗的氧的量。
但是生物完全降解有机物所需时间较长。
为了规和提高检测效率,国家规定以5日生物需氧量为说明水质的标准,也就是说用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5天所消耗的氧的总量。
)一般三大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磷源)比例关系为BOD5:N:P=100:5:1。
第三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⑴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
池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主体。
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
⑵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
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⑶回流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⑷剩余污泥排放系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每天都会随着进入的污水产生一部分活性污泥,使系统总的污泥量增多。
要使总的污泥量保持基本平衡,就必须定期排放一部分剩余活性污泥。
第二节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要使活性污泥法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⑴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⑵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⑶活性污泥连续回流,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⑷活性污泥在池呈悬浮状态;⑸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第三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最早采用的是普通活性污法(又称习惯活性污泥法或传统活性污泥法),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多种运行方式, 象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法), 延时曝气活性泥法和完全混合性污泥法等。
下面以普通活性污泥法来论述其基本的工艺流程(图1 )。
一、基本工艺流程图1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经过适当预处理的污水不断进入曝气池,和回流的活性污泥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能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成悬浮状态。
在曝气池中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吸附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第二阶段,氧化、分解阶段(稳定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
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一同流入二次沉淀池 , 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上层澄清的污水作为处理水不断流出,沉淀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处理污水,有时污泥回流曝气池前应先在再生池中进行再曝气。
另外 ,应在适当的时候将剩余污泥排除。
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点:⑴优点:①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②有机物去除效率高,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⑵缺点:①需氧与供氧矛盾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②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③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第四节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包括: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污泥体积指数(SVI)],泥龄(θ)。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的活性污泥固体的总重量,表示单位为mg/L混合液。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较准确的表示其中活性成分。
以上两项指标都不能精确地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而表示的是活性污泥的相对值。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放在1000mL或100mL量筒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指数、污泥容积指数)曝气池出口处出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每单位质量干泥所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污泥体积指数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泥龄(θ):也称细胞平均停留时间(MCRT)或污泥滞留时间(SRT)指曝气池活性污泥平均停留时间。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现状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多种运行方式, 象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接触稳定法), 延时曝气活性泥法和完全混合性污泥法等。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一、阶段曝气法(多点进水法)多点进水法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简单改进, 主要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第一个缺点来改进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废水并不是集中在池端进入曝气池,而是沿池长分段投入。
多点进水法的流程见图 2。
图2 多点进水法的流程本方法的特点如下:⑴有机污染物在池分配均匀,减小了供氧与需氧的矛盾,提高了空气利用效率;⑵供气的利用率高,节约能源;⑶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便于处理水质不均匀的状态;⑷曝气池混合液中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步降低,流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的污泥浓度较低,可提高二沉池的固液分离效果;⑸曝气池体积更小.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 曝气池容积可以缩小30%左右, 生化需氧量去除率一般可达 90%。
二、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法应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有机污染物进入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后立即与混合液充分混合,曝气装置常采用鼓风曝气装置或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见图 3 和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