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布置燃烧器炉膛的燃烧调整试验

合集下载

同电宝鸡发电公司四角对冲同心正反切圆燃烧锅炉两侧汽温偏差分析与对策

同电宝鸡发电公司四角对冲同心正反切圆燃烧锅炉两侧汽温偏差分析与对策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国电宝鸡发电公司#5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SG-2066/25.4-M977型超临界参数、四角对冲同心正反切圆并辅助墙式燃烬风直流锅炉,此形式的锅炉也是上海锅炉厂首次设计与制造。

国电宝鸡发电公司#5机组于2010年12月正式投产。

从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着两侧汽温偏差较大的问题,两侧汽温偏差有时可达30~40℃。

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负荷下,不同的燃烧器运行方式,有时左侧汽温高于右侧汽温,有时右侧汽温高于左侧汽温,从表面上来看,无规律可总结。

运行人员在调整汽温方面,对于二次风的配比无指导性资料,也无共识性经验,主要依靠减温水控制两侧汽温偏差。

经常存在一侧减温水开度过大,另一侧无减温水运行,尤其对于再热器,经常保持一定减温水,也影响机组效率。

1两侧汽温偏差主要原因分析1.1该锅炉燃烧器特点四角对冲同心正反切圆燃烧方式是结合了四角对冲燃烧和切圆燃烧技术结合一种新型燃烧方式,其采用复合式空气分级低NOx 燃烧技术。

具有低负荷稳燃能力性能强,在防止炉内结渣、高温腐蚀和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降低NOx 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效果。

其一、二次风不再是以同一角度进入炉膛,一次风和部分二次分为四角对冲,其余二次风则一定比例以正反两个同心切圆进入炉膛,如下图所示。

图1该燃烧器每角燃烧器风箱分成26层,从燃烧区域从下至上共配置以下一、二次风口:AA、A1、A、A2、AB、B1、B、B2、BC、C1、C、C2、CD、D1、D、D2、DE、E1、E、E2、EF、F1、F、F2层和LOFA-Ⅰ、Ⅱ层。

其中,所有的一次风和周界风以及AB、CD、EF 层二次风均为直吹式,A2、B1、B2、C1、C2、D1、D2、E1、E2、F1二次风与中心线呈-22度夹角进入炉膛,从炉膛顶部俯视以顺时钟方向旋转形成假想切圆,称之为启旋二次风。

AA、BC、DE、F2二次风以及LOFA-Ⅰ、Ⅱ与中心线呈13°夹角进入炉膛,从炉膛顶部俯视以逆时钟方向旋转形成假想切圆,称之为消旋二次风或偏置二次风。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贴壁还原性气氛现场试验研究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贴壁还原性气氛现场试验研究

发赵沒禺POWER EQUIPMENT第!4卷第4期2020年7月Vol. 34, No. 4Jul. 2020[运行与改造!性V «««««««« «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贴壁还原性气氛现场试验研究姜 宇,李德波,周杰联,陈 拓,冯永新,钟 俊,苏湛清(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510080)摘 要:针对某320 MW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燃燃烧器,分别在锅炉60%和100%额定负荷下,测试主燃 烧器区域贴壁气氛中H 2S 、CO 、NO 、O 2的体积分数,并通过调整工况获得了贴壁气氛随运行工况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不同配风方式下,在炉膛水冷壁区域均检测出高体积分数CO,说明炉膛水冷壁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烈还原性气氛,这是水冷壁产生高温腐蚀的重要原因&建议在运行过程中增加运行氧量,同时控制入炉煤含硫量,加强配煤掺烧,避免水冷壁长期处于还原性气氛下运行而造成高温腐蚀&关键词:锅炉;四角切圆燃烧;贴壁还原性气氛;高温腐蚀;燃烧调整中图分类号:TK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6X(2020)04-0268-06DOI :10.19806/ki. fdsb. 2020.04.010Field Test Research on the Near-wall Reduction Atmosphere in a Tangentially Fired BoilerJiang Yu, Li Debo, Zhou Jielian, Chen Tuo, Feng Yongxin, Zhong Jun, Su Zhanqing(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080, China)Abstract : The near-wall volume fractions of H 2S , CO , NO and O 2 in the main burner area of a 320MW tangentially fired boiler were measured at 60% and 100% boiler load , while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near-wall reduction atmosphere was analyzed by adjust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highvoumefractionofCOisdetectednearwaterwa 7inthefurnaceatdifferentboier oadsandindifferentair distribution modes , indicating that strong reduction atmosphere exists in that area , whichisthemaincauseof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it is suggested increasing the boiler operationoxygen , contro l ngthesulfurcontent,nthecoalbyproperlyblendng wthotherkndsoffuel , soasto preventthe water wa l from hgh-temperature corroson resulted from beng exposed ,n reducton atmospheresforalongtme.Keywords : boiler ; tangential firing ; near-wall reduction atmosphere ;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combustionadjustment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进行低氮技术改造后,炉膛主燃烧器区域处于还原性气氛,导致水冷壁高 温腐蚀,严重影响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开展主燃烧器区域贴壁气氛测量,准确评估锅炉 水冷壁运行安全&国内一些研究者在防止锅炉高温腐蚀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 试验等工作&肖琨等*1+进行了 600 MW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防高温腐蚀方案研究&贺桂林等*〕进行了 600MW 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炉膛高温腐蚀分析研究&李德波等旧开展了对冲旋流燃烧煤粉锅炉 高温腐蚀现场试验与改造的数值模拟研究&国内其他研究者开展了现场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 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1+。

锅炉运行值班员职业技能试卷(154)

锅炉运行值班员职业技能试卷(154)

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0 分):【1】通常固态排渣锅炉燃用烟煤时,炉膛出口氧量宜控制在()。

A.2%~3%B.3%~5%:C.5%~6%D.7%~8%【2】电力生产中,死亡人数达()人及以上者,为特大人身事故。

A.3B.5C.7D.10【3】汽轮发电机真空严密性试验应在()进行。

A.机组启动过程中B.机组在额定负荷时C.机组在80%额定负荷时D.机组在60%额定负荷以上【4】皮托管装置是测量管道中流体的()。

A.压力B.阻力C.流速D.流量【5】在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位移的地方,应装()。

A.固定支架B.滚动支架C.导向支架D.弹簧支架【6】炉膛容积热强度的单位是()。

A.kJ/m³B.kJ/(m³•C.D.kJ/(m²•E.F.kJ/m²【7】工作票延期手续,只能办理(),如需再延期,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注明原因。

A.—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引出管中进入汽包的工质是()。

A.饱和蒸汽B.饱和水C.汽水混合物D.过热蒸汽【9】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吹灰器投入前,应将吹灰系统中的()排净,保证是过热蒸汽后,方可投入。

A.凝结水B.汽水混合物C.空气D.过热蒸汽【10】填写热力工作票时,不得()。

A.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清楚,无涂改B.用铅笔填写C.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楚,无涂改D.用圆珠笔填写,字迹清楚,无涂改【11】工作介质温度在540~600℃的阀门,属于()。

A.普通阀门B.髙温阔门C.超高温阀门D.低温阀门【12】冷态下,一次风管一次风量最大时,各一次风管最大风量相对偏差(相对平均值的偏差)值不大于()%。

A.±2B.±3C.±5D.±10【13】锅炉漏风试验的目的主要是()。

A.检查锅炉燃烧室及风门挡板的严密性B.检查锅炉尾部风烟系统的严密性C.检查锅炉本体、制粉系统各风门挡板的严密性D.检查锅炉本体、制粉系统的严密性【14】RP型磨煤机的磨辊为圆锥形,碾磨面较宽磨辊磨损极不均匀,磨损后期辊套型线极度失真,沿磨辊母线有效破碎长度变小,磨辊与磨盘间隙变小,对煤层失去碾磨能力,磨辊调整是有限度的,所以在运行中无法通过调整磨辊与磨盘间的相对角度和间隙来减轻磨损的()。

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1、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工作原理直流燃烧器一般布置在炉膛四角上。

煤粉气流在射出喷口时,虽然是直流射流,但当四股气流到达炉膛中心部位时,以切圆形式汇合,形成旋转燃烧火焰,同时在炉膛内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旋涡状气流。

1.1、直流燃烧器的工作过程:(1) 煤粉气流卷吸高温烟气而被加热的过程;(2) 射流两侧的补气及压力平衡过程;(3) 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4) 煤粉与二次风空气的混合过程;(5) 气流的切圆旋转过程;(6) 焦碳的燃尽过程。

上述几个过程虽然有先后顺序或某几个过程同时进行,但各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主气流卷吸高温烟气的过程。

从燃烧器喷口射出的气流仍然保持着高速流动。

由于气流的紊流扩散带动周围的热烟气一道向前流动,这种现象叫“卷吸”。

由于“卷吸”,射流不断扩大,不断向四周扩张。

同时,主气流的速度由于衰减而不断减小。

正是由于射流的这种“卷吸”作用,将高温烟气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运输给进入炉内的新煤粉气流,煤粉气流才得到不断加热而升温,当煤粉气流吸收足够的热量并达到着火温度后,便首先从气流的外边缘开始着火,然后火焰迅速向气流深层传播,达到稳定着火状态。

1.2、邻角气流的撞击点燃作用。

在切圆燃烧炉中,四股气流具有“自点燃”作用。

即煤粉气流向火的一侧受到上游邻角高温火焰的直接撞击而被点燃。

这是煤粉气流着火的主要条件。

背火的一侧也卷吸炉墙附近的热烟气,但这部分卷吸获得的热量较少,此外,一次风与二次风之间也进行着少量的过早混合,但这种混对着火的影响不大。

1.3、煤粉气流接受辐射加热。

煤粉气流着火的热源部分来自炉内高温火焰的辐射加热,但着火的主要热源来自卷吸加热,约占总着火热源的60~70%。

1.4、热源不足时的着火。

当煤粉气流没有足够的着火热源时,虽然局部的煤粉通过加热也可达到着火温度,并在瞬间着火但这种着火不能稳定进行,即着火后还容易灭火。

这样的着火极易引起爆燃,因而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着火工况。

1.5、煤粉气流从着火到燃尽的各阶段。

350 MW机组锅炉燃烧优化调试

350 MW机组锅炉燃烧优化调试

350 MW机组锅炉燃烧优化调试王嘉奇;宋大勇;张正元;王恩宝;冯兆兴【摘要】某发电厂350 MW机组的锅炉一直存在水冷壁超温、再热汽温偏差、排烟温度高和NOx排放浓度高等问题,因此对该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造成水冷壁温度偏差的原因是四角燃烧器组动量能量及燃烧过程存在偏差,炉膛火焰中心向右墙偏移,且3#角煤粉较浓偏高,导致欠氧燃烧,影响温度场.优化调试后,热效率显著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NOx排放量.【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15)002【总页数】5页(P126-130)【关键词】四角切圆;火焰中心;水冷壁;热效率【作者】王嘉奇;宋大勇;张正元;王恩宝;冯兆兴【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36;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沈阳 110102;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36;沈阳工程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 110136;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9.6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因其采用直流煤粉射流的风粉组织,实现邻角点燃、四角相互支撑的燃烧方式,具有良好的着火稳定性、炉膛火焰充满度高、锅炉的可靠性和性价比高等特点。

随着燃煤价格不断上涨和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发电成本逐年上升,环保压力与日俱增。

因此,电力行业对锅炉燃烧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2]。

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为对象,展开燃烧优化试验,解决再热汽温偏差、排烟温度高、水冷壁超温和NOx排放浓度高等问题。

第一阶段主要利用停炉机会进行冷态试验和热态摸底试验;第二阶段主要根据摸底试验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试验,改善炉膛火焰中心位置和煤粉浓度分布情况,解决欠氧燃烧所引起的热负荷分布不均问题,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并降低由于锅炉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保证锅炉能够长期稳定、安全、经济的运行[3-6]。

关于240t/h燃煤锅炉燃烧调整及运行优化的研究

关于240t/h燃煤锅炉燃烧调整及运行优化的研究
投资与创业 21. 02 5
工业 技术
关于 2 0/ 4 th燃煤锅炉燃烧调 整及运行优化 的研 究
李 敏
东营 2 78 ) 5 0 7 ( 利石 油管 理局胜 利发 电厂 山东 胜
摘 要: 本文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巴陵分公司动力事业部 20 h 4t 锅炉为研 究对 象, / 介绍 了 20 h 4t 煤粉锅 炉 /
对锅炉热效率的影 响规律 。
5试 验 结 果及 分 析
对同类 型小 型煤 粉锅 炉经 济运行 及燃烧 优化方 式有 着重要 指
导意义 。
2理 论 依 据
51不 同 负荷 下 测试 结果 及 分 析 .
在不同负荷下测试 钙 炉试验热效率及结果见表 1 。 表 1# 3炉试验热效率计 算结果
温度及飞灰和炉渣含碳量 等多项参 数 .不能靠某一项 参数 的变
化来分析影响锅 炉热效率 的因素 , 所以不能定性 10 0 %额定负荷
巴陵石化动力事 业部 # 3炉 为 武 汉 锅 炉 厂 生 产 的 WG 20 Z4/
1. 1 03 型锅 炉 , — 本锅炉属 于高温高压 、 单汽包、 中下 降管 、 集 自然 循环 Ⅱ 型布置的 固态排渣煤粉炉 , 锅炉布置形式为露天 n 型布
0 大风 量 38 1 3 43 54 1 . O 2. - 8 6 . 6 0 17 9. . 24 7 0
本 文热效率 试验方法 主要依据 我国 国家标 准 G 1 14 8 B 08— 8 《 电站锅 炉性 能试 验规程 》 。锅炉热效率试验方法及煤质分析 内
容, 由于篇 幅限制 , 本文不再赘述 。我们在现场进行大量 的研究 试验 , 重点分析试验数据 , 对不 同运行工况进行 比较 。运行工况

6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深度调峰试验调整及优化

6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深度调峰试验调整及优化

6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深度调峰试验调整及优化摘要:随着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火电机组面临日益严峻的调峰形势。

参与深度调峰是火电机组顺应电力发展的必然,提高锅炉的稳燃能力是深度调峰的重要方面。

以某台6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对象,开展了深度调峰稳燃能力试验。

在不同负荷下,通过调整低挥发分的比重,找出了锅炉稳燃时低挥发分煤对应负荷下的掺烧比例上限。

经调整优化煤粉细度、风煤比、运行氧量、燃尽风率、燃烧器组合方式、燃煤热值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等参数,将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控制在229MW。

通过试验发现:低负荷时锅炉燃用煤质的挥发分应不低于设计煤质,同时找出了约束锅炉深度调峰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深度调峰;四角切圆燃烧;煤种适应性;稳燃能力;调整;改造措施0前言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水平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战略需求[1]。

随着特高压跨区域输送电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大力发展,而社会用电负荷增速逐渐减缓,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将会逐年下降,面临的调峰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供暖季,为保民生,“以热供电”模式大幅降低了供热机组的调峰能力,这使得用电负荷低谷时纯凝机组的电负荷更低,锅炉甚至需要投油助燃[2]。

具有随机性、不连续性和逆调峰特性的风电大规模并网,进一步加剧了系统调峰压力,也给承担电网系统调峰的煤电机组带来了新的挑战[3]。

火电机组特别是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现已成为电网主力调峰机组并频繁参与负荷调节[4]。

提高燃煤锅炉的低负荷稳燃能力是火电机组提高自身调峰能力的重要方面。

为此,很有必要在不投油的情况下,对锅炉进行深度调峰试验,并进行精细化燃烧调整,摸索出锅炉安全、环保运行的负荷下限,并掌握低负荷时锅炉的燃烧性能、煤种适应性等,并为锅炉侧的灵活性改造提供基础数据[5]。

1试验对象概述文中以某600MW纯凝机组的锅炉为试验对象。

该锅炉为某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的直流锅炉,四角切圆燃烧、单炉膛、尾部双烟道、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全钢架悬吊结构、П型露天布置,炉底采用风冷固态排渣。

浅谈锅炉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浅谈锅炉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浅谈锅炉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摘要: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耗主要方式之一,其在燃煤火力发电机组中占据主力地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渐深化推行,使得研究燃煤锅炉炉膛内部的流动特性、燃烧方式、传热特性等更具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锅炉类型多,所用的燃煤种类多,使得锅炉容易产生燃烧不稳定、结渣和爆管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锅炉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基于此,文章以某火电厂2 350MW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锅炉为例,该锅炉为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直流锅炉,锅炉采用单炉膛、燃烧器四角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全悬吊结构、型布置,主要针对该35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燃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定性的分析锅炉的燃烧特性和运行规律,以期对锅炉调整试验和运行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350MW燃煤锅炉;燃烧方式;模型分析1锅炉燃烧机理及数学模型分析1.1煤粉炉燃烧过程机理对于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主要包括:(1)伴有传热的气相湍流流动机理;(2)气相湍流燃烧:(3)辐射传热;(4)多相湍流机理;(5)颗粒表面的液体蒸发;(6)颗粒挥发份析出;(7)颗粒氧化;(8)烟灰及污染物的形成:(9)积灰结渣。

风粉混合物由一次风携带经燃烧器射入炉膛,经过湍流扩散和回流,可以卷吸周围的高温烟气,另外接受炉内高温火焰的辐射传热,而被迅速加热,煤粉达到着火温度后被点燃。

整个燃烧过程受多方面影响,包括烟气的湍流流动、传热方式和燃烧化学反应等。

炉内化学反应涉及挥发份的燃烧、煤粉颗粒的燃烧以及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和化学反应。

锅炉内煤粉燃烧过程极其复杂,在剧烈的燃烧化学反应中进行,同时还有流动、传质、动量和能量传递等物理过程。

在此过程中,质量、能量、动量、化学元素等都是守恒的。

1.2煤粉燃烧模型(1)挥发份析出模型有关煤热解过程的试验研究,已经得到了许多实用的热解模型。

本文采用双步竞争(Two-Competing-Rates)模型,虽然该模型不适用于专门研究煤热解反应,但作为描述炉内燃烧过程己足够准确,其反应方程表示为:图1燃烧器布置方式成熟的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能够保证沿炉膛水平方向均匀的热负荷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角布置燃烧器炉膛的燃烧调整试验
发表时间:2012-12-14T10:13:45.170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朝建
[导读] 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性社会的发展,研究四角布置燃烧器炉膛的燃烧调整试验。

王朝建(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性社会的发展,研究四角布置燃烧器炉膛的燃烧调整试验。

关键词:四角布置燃烧器炉膛;燃烧调整;试验
1 四角切圆燃烧的主要特点及其原理
1.1四角切圆燃烧的主要特点
(1)四角射流着火后相交,相互点燃,使煤粉着火稳定;
(2)由于四股射流在炉膛内相交后强烈旋转,湍流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交换十分强烈,故能加速着火后燃料的燃尽程度;
(3)四角切圆射流有强烈的湍流扩散和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结构,炉膛充满系数较好,炉内热负荷均匀;
(4)切圆燃烧时每角均由多个一、二次风喷嘴所组成,负荷变化时调节灵活,对煤种适应性强,控制和调节手段也较多;
(5)炉膛结构简单,便于大容量锅炉的布置;
(6)便于实现分段送风、分段燃烧,从而抑制N0X的排放。

燃烧器保持适当的一,二,三次风出口速度,是建立正常的空气动力场和稳定燃烧所必须的;一次风速过高会推迟着火;过低则容易烧损燃烧器,并在一次风管内造成煤粉沉积;二次风速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破坏气流的正常混合扰动,从而降低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燃烧器出口断面的尺寸及气流速度决定了一、二、三次风量的百分率;一次风率与着火过程密切相关。

一次风率愈大,为达到气粉混合物着火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就愈多,因而达到着火所需要的持续时间就愈长。

这对挥发分低的燃煤来讲很不利的,当一次风温较低时尤为不利;对高挥发分的燃煤来讲,维持着火并不困难,而着火后为保证挥发分的及时燃尽却需要较高的一次风率。

1.2 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一、二次风出口速度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调整
(1)改变一、二次风率百分比;
(2)改变各层喷嘴的风量分配,或停掉部分喷嘴;
(3)有的燃烧器具有可调的二次风喷嘴出口挡板,可以用来调节出口速度而保持风量不变;
(4)还可以用改变喷口截面尺寸的方法来改变出口速度。

1.3 试验注意事项
(1)调整试验可以在经济负荷或常用负荷下进行,其他负荷可以根据一般规律推导;
(2)判断风速或风率是否是适宜的标准,首先,是燃烧的稳定性,炉膛温度分布的合理性,及对过热汽温的影响;其次是比较经济指标,主要是排烟损失和灰渣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2+q4)的数值;
(3)调整燃烧器风速的各项试验,可以和冷态空气动力场的观测结果相印证,并进行燃烧效果的分析;
(4)为求得燃烧器一,二,三次风的风率和出口速度,在进行这类调整试验时应同时测定炉膛的风平衡,即在锅炉的风系统上安装一些必要的风量测点,从而确定一,二,三次风的风量及风速;
(5)在降低一次风量进行试验时,应考虑到不致引起一次风管道中发生煤粉堵塞(管内平均风速一般不应小于20米/秒);
(6)如果采用制粉系统废风作为一次风时,最佳的一次风量应根据燃烧条件及制粉系统的出力和经济性综合考虑。

2 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空气动力结构
四角直流燃烧器设计时,假想切圆直径为:对固态排渣煤粉炉d0=(0.05~0.1)A,A为炉膛横断面长短边长的平均值。

实际运行时的切圆直径可膨胀至假想切圆直径的7~8倍。

真正切圆直径并非是一个常数,实际上它是一个倒锥形的旋涡核心,即上大下小,特别是当离开燃烧器作用平面后,旋转速度逐渐衰减,旋涡的直径不断增大。

实际切圆直径的大小与假想切圆直径、各喷口出口气流动量、多层燃烧器各层速比、炉膛断面形状等有关。

3 直流燃烧器射流的刚性
所谓射流的刚性,是指射流喷入炉内后射流的轨迹偏离假想射流轴心线的程度。

射流刚性越小越容易偏离,严重时还会产生气流贴墙、冲墙、引起堆灰结焦。

直流燃烧器射流喷出后产生偏离现象的主要原因:
(1)射流卷吸使两侧产生压差所引起的射流偏转;
(2)射流自燃烧器喷出后受邻角气流的冲击挤压以及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射流偏轴线,这是实际切圆直径比假想切圆大好几倍的主要原因;
(3)直流燃烧器结构对射流偏转的影响。

主要影响参数为直流燃烧器的高宽比h/b,各燃烧器间的相对间隔△/b及燃烧器总面积与炉膛截面积F之比。

4 燃烧器的负荷分配及投停方式
4.1 原理及注意事项
(1)一般是将投入运行的主燃烧器负荷尽量分配均匀,即将各燃烧器的风量和给粉量调整一致。

但有时为了调整燃烧中心,改变火焰的偏斜现象,避免结渣,调节过热汽温分布或提高运行经济性等原因,常有意识地改变各燃烧器之间的风粉分配比;
(2)对于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为了减少火焰偏斜,避免结渣,当风道及喷口布置以至气流射程不对称时,将一侧或两侧的风粉量降低运行也有可能有些效果;
(3)改变四角布置燃烧器给粉量或二次风量也是调整燃烧中心,改善气粉混合及增加燃烧效果的常用措施:例如有所谓“正塔形”送风(即上二次风小,下二次风大)或“反塔形”送风(即上二次风大,下二次风小)等配风方式;
(4)当进行这类调整时,判断调整措施的好坏,除了燃烧的稳定性,炉膛出口烟温及炉内的温度分布和燃烧经济性之外,还应注意炉膛两侧的燃烧产物(RO2,飞灰可燃物,炉渣沉淀物等)是否均衡,以及锅内过程方面的均匀性(如过热汽温分布,汽包两侧炉水浓度
及水位等);
(5)有些锅炉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喷嘴是可以摆动的,它对调节燃烧中心的位置,改变汽温和煤粉燃烧的完善程度是相当起作用的。

一般在保证正常汽温的条件下,多尽量增加其下倾角,以取得较高的燃烧经济性,但需注意冷灰斗不应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结渣;(6)为考察对所有燃烧器供粉的均匀性,可以从各一次风管等速抽取煤粉样,比较其样品的相对重。

(7)为保持燃烧器一、二、三次风的出口风速,有时要停一部分燃烧器,在低负荷运行时尤属必要;
(8)制粉系统为直吹系统时,与备用磨煤机或检修中的磨煤机相连的燃烧器也必然要停掉。

除了被迫停用的情况外,在正常工况下,或在低负荷运行时,停哪个为好,需要通过试验分析来确定。

燃烧器的投停对锅炉运行更较甚于燃烧器负荷分配。

4.2 燃烧器调整试验时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
(1)停用燃烧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锅炉参数和稳定燃烧,经济性方面的考虑常是次要的;
(2)停上投下,降低火焰中心,以利燃尽;
(3)停用部分燃烧器时,应停用上排的,保留下排的,且对角停用,定时切换,以利水冷壁受热均匀;
(4)停主燃烧器,必要时应投入点火枪或点火炉加以助燃。

停用的燃烧器应通以少量的空气,以保证喷口安全。

(5)切换燃烧器时,应先投入备用的,待调整正常后再停用运行的,以防止燃烧减弱或中断;
(6)在改变燃烧器运行方式时,必须全面考虑对燃烧,汽温,水循环等各方面的影响,不可以随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