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为了确保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准确、快速的测定,本研究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

HPLC是一种高效、高分辨率、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和试剂1. 仪器:采用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2. 色谱柱:采用C18色谱柱,规格为250mm×4.6mm,5μm颗粒度3. 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

4. 试剂:甘草酸标准品、乙腈、甲酸、水等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清肺颗粒10g,加入100 mL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用乙醇定容至100mL,过0.45μm的微孔膜。

2. 色谱条件设置:打开色谱仪电源,启动色谱软件,设置初始条件为60% A溶液和40% B溶液。

流速1.0 mL/min。

3. 样品进样:取适量的甘草酸标准品,用乙酸乙酯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标准溶液。

4. 色谱分析:将步骤1中制备的清肺颗粒提取液经过适当的稀释后进样,以甘草酸标准曲线来计算甘草酸的含量。

5. 数据处理:利用色谱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峰面积积分,计算出甘草酸的含量。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HPLC方法分析,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为Xmg/g。

经过重复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该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该方法对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进行监测,保证产品质量。

本研究的方法还可以为其他中药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氢噻唑_2_硫酮_4_羧酸的光学纯度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氢噻唑_2_硫酮_4_羧酸的光学纯度

不同反应时间取样进行 HPLC分析 , 0. 21 g甲苯作内标物 ,产品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对时间作图 , 发现反应 2 h以上 ,这个比例不再改变 。所以反应时间定为 2 h。
3 结果与讨论
3. 1 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和在线旋光检测仪对 TTCA 衍生物检测 在流动相为正己烷 ∶乙醇 ( 93 ∶7, V /V ) 、柱温为 35℃的 HPLC 条件下 , DNB 2Leucine手性柱对 TTCA
第 4期
余 荔等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氢噻唑 222硫酮 242羧酸的光学纯度
5 47
定不同温度下 TTCA 衍生物在 DNB 2Leucine拆分情况 ,结果如图 3所示 。温度对 TTCA 衍生物在手性固 定相上的分离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降低 ,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传质速度变慢 ,两对映体 保留时间延长 ,分离因子 α也增大 。但是温度低时 ,保留时间较长 ,不适合于分析 。所以 ,确定实验温 度为 35℃。
1. 56 1. 49 1. 44 1. 37 1. 28 1. 15
正己烷 ∶异丙醇 Hexane∶isop ropanol
95 ∶5 90∶10 85∶15
13. 160 6. 651 3. 794
14. 776 7. 462 4. 220
1. 122 1. 123 1. 112
1. 32 1. 24 1. 09
衍生物对映体的拆分能达到基线分离 。用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 ,两个对映体峰的相关度 (0. 9998)很高 ,说明这两个峰可能是一对对映体峰 (如图 1) 。在线旋光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证实这两个 峰是对映体峰 (如图 2) 。
图 1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 TTCA衍生物的检测结果 Fig. 1 Chromatogram of 22thiothizaolidine242carboxylic acid ( TTCA ) derivative detected by photo2diode array de tec to r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ppt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ppt

3.固定相及分离柱
气相色谱中的固定液原则上都可以用于液相色谱,其 选用原则与气相色谱一样。但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分离柱 的制备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一般很少自行制备。
二、分离类型选择
choice of separation types
三、 HPLC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HPLC
影响分离的因素与操作条件的选择 一、影响分离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ed separation
1.

影响分离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 液体的扩散系数仅为气体的万分之一, H=A+Cu 故液相色谱H-u曲线与气相色谱的形状不同,如图所示。
则速率方程中的分子扩散项B/U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即:
3. 流动相选择
在选择溶剂时,溶剂的极性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采用正相液-液分配分离时:首先选择中等极性溶剂, 若组分的保留时间太短,降低溶剂极性,反之增加。 也可在低极性溶剂中,逐渐增加其中的极性溶剂,使 保留时间缩短。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 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法。
五、 离子对色谱(Ion pair chromatography)
原理: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 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 水性离子对化合物,使其能够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 阴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铵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或氢 氧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对离子; 阳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作为对 离子; 反相离子对色谱:非极性的疏水固定相(C-18柱),含有 对离子Y+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试样离子X-进入 流动相后,生成疏水性离子对Y+ X -后;在两相间分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散中芍药苷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散中芍药苷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散中芍药苷含量【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和胃散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使用HYPERSIL-C18<?sub>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晴-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

结果该方法测定芍药苷在75~12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 0.999 0)。

平均回收率为99.5%,100.2%,99.7%;RSD为0.44%,0.42%,0.45%(n=3)。

结论该测定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测定和胃散中芍药苷含量的可行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ng paeoniflorin in Hewei powder by HPLC.Methods HYPERSIL-C18column (150 mm×4.6 mm,5 μm) was used,an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0.1%H3PO4 solution (14∶86).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 and the determination wavelength was at 230 nm.Results A good linearity was obtained within the range of 75~125 μg/ml of paeoniflorin ( r=0.9990).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re 99.5%,100.2% and 99.7%;RSD ware 0.44%,0.42% and 0.45%(n=3).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paeoniflorin contents in Hewei powder.【Key words】Hewei Powder;Paeoniflorin;HPLC;Content determination和胃散是本院研制的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制剂,由肉桂、白芍、香附、当归、陈皮等10 味中药组成,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它们混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相关仪器的操作流程。

3.通过谱图分析,掌握运用谱图数据处理目标物质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色谱分析是运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它是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并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

二、实验内容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四者混合物的色谱,熟练仪器的相关操作流程,能从检测的谱图中定性的指认四者峰的归属,并能定量的描述四者混合物中各自的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此时可准备待测样品;2、待仪器运转正常,打开测试软件,先用甲醇清洗柱子(在Load状态下进样,分析时在Inject状态下);3、进样状态下插入微量注射器,切到装填状态,注入样品,切回到进样状态。

4、点击分析按钮,输入分析的样品名;5、数据分析,通过软件查看积分面积。

五、实验结果液相色谱图0.00.51.01.52.0 2.53.0 3.54.0 4.55.0 5.56.0min0.01.02.03.04.05.06.0mV(x100)Detector A:254nm1.722/156063.034/11168863.383/7097684.037/25429775.046/7069594(2)联苯0.01.02.03.04.05.06.07.08.09.0min0.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mV(x100)Detector A:254nm1.7312.5784.1475.2130.01.02.03.04.05.06.07.08.09.0min0.00.51.01.52.02.53.03.54.04.55.0mV(x10)Detector A:254nm1.7213.0433.4084.0845.152(4)甲苯0.01.02.03.04.05.06.07.0min0.00.51.01.52.02.53.03.5mV(x10)Detector A:254nm1.7213.0565.193(5)菲0.01.02.03.04.05.06.07.0min0.01.02.03.04.05.06.07.0mV(x100)Detector A:254nm1.7303.4065.075谱图分析:依据各个物种标样的色谱图可以知道他们各自的出峰时间大致为:菲:5.075min ;联苯:4.147 min ;萘:3.408 min ;甲苯:3.032 min ;故此可以判断混样中出峰位置所对应的物种,5.046 min 对应为菲,4.037 min 对应为联苯,3.383 min 对应为萘,3.034 min 对应为甲苯。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所有零件是否安装和连接正确。

b.检查每个必需的溶液和试剂是否充足并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c.检查色谱柱是否装配完好,并根据要进行的分析校准适当的流量和压力范围。

d.打开色谱软件,并设置所需的分析方法和参数。

e.开始预热色谱柱直到达到所需的温度。

2.样品制备:a.准备待检测样品的溶液或提取物,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固相萃取、浓缩、稀释或离心等。

b.将样品溶液通过0.22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杂质、微粒和可能堵塞色谱柱的颗粒。

3.样品进样:a.打开进样器,并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模式(如定量进样或自动进样)。

b.使用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注入进样器,并确定进样量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4.色谱柱选择:a.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如反相、离子交换、大小排阻等),尺寸(长度和内径)和填充材料等。

b.根据样品的pH值调节移动相的酸碱度,以满足分析要求和保护色谱柱。

5.色谱条件设置:a.设置流量速率,根据色谱柱的额定最大流速和样品的分离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高的流速可提高分离速度,但也会降低分离效果。

b.设置柱温,并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的分析条件下。

c.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灵敏度等,以适应待测试样品的检测需求。

6.分析运行:a.开始进样和运行色谱,确保流量和压力稳定。

b.监测色谱峰形的变化和信号强度,以评估分离速度和效果。

c.记录每个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高(面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7.数据处理:a.使用色谱软件导出和处理分析数据,如生成色谱图、峰面积测定、峰高度测定、定量计算等。

b.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校正和解释。

c.对数据进行结果汇总、报告撰写和存档。

8.后期维护:a.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如清洁色谱柱、更换零件、校准仪器、更换溶液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b.对废液和废品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6、烟酰胺和泛酸钙
Abstract: T he method of R P- H PL C w as applied to simultaneo us deter minat ion o f v itamin B6 , nico tinamide
and calcium pentot henate in some v itamin nutr iments. T he sample was extr acted ultraso nically w ith an ext ractant co nta ining pho sphate buffer solution ( pH 3. 0) and methanol fo r 5 min and then heat ed at 65- 70 e in a w ater bath for 10 min. T he ext ract obtained was used for the H PL C analysis. T he Inertsil pH- 3 Phenyl column was used as stat ionary phase, and a mix ed solution of 0. 05 mol # L - 1 K H2 PO 4 , methanol and acetonit rile mix ed in the ratio o f 90 t o 6 to 4 by vo lume, w as used as mobile phase. U V detection w as made at the wav elength of 210 nm. Linear ity of the st andard curves betw een the values o f peak area and concentr ation o f the 3 co mpo unds was checked by reg ression ana lysis, giving values of cor relat ion co eff icient s g reater than 0. 999 9. T est for r eco very w as made by standard addition met ho d w ith a substantial sample as the matr ix, the results o f reco very w ere fo und to be 97. 4% for v itamin B6, 100. 3% fo r calcium pento thenate and 102. 4% for nico tinamide.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的吡虫啉资料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的吡虫啉资料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的吡虫啉陈成龙(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040312班江西抚州 344000)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三相中空纤维磁力搅拌的新型液相微萃取(LPME)模式,采用磷酸二氢钾作接受液,快速分离富集稻谷、稻叶、水和土壤中吡虫啉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检测手段。

系统地优化了LPME技术的有机溶剂、搅拌速率和萃取时间等条件。

最佳色谱条件为:SB-Phenyl C18(250mm×4.6mm i.d.,5μm)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三乙胺(80:20:1,v:v)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270 nm波长下检测。

得到方法的线性范围0.0001~0.2 µg/ml,相关系数0.9997,最低检出限为5ng/m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加标回收率98. 3%~101. 5%,富集倍数19.2倍。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环境友好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关键词:吡虫啉农药残留中空纤维前处理液相微萃取The Determination of Imidacloprid i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ree-phase Hollow Fiber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hen chenglong(Applied Chemistry Department ,Eastchina Institute of Techonology ,Fuzhuo,JX344000)Abstract: A novel method for fast separate and enrichment imidacloprid in paddy,leaf,water and soi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oupled with a three-phase hollow fiber based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TP-HF-LPME) techniqu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Parameters related to TP-HF-LPME (organic solvent,stirring speed,pH of donor and acceptor phase,extraction time) were also optimized experiment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integrates extraction,enrichment and clean-up into a single step.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chromatography was carried out on an SB-Phenyl C18 (250mm ×4.6mm i.d.,5μm ) column,methanol-water –triethylamine,(80∶20:1, V :V) as mobile phase and detection at 270nm.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very fast,effective and virtually “green”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which provided a good linear range (0.0001~0.2 μg/ml) with r2= 0.9997,a low detection limit(5 ng/ml, S/N = 3),RSD=1.2% and the addition recovery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98.30-101.5%. The proposed method integrates extraction, enrichment and clean-up into a single step,which is a simple,effective,veracious and environmental method for detecting pesticide residue.Keywords:imidacloprid pesticide residue hollow fiber pretreatment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目录1.前言.. (5)1.1 吡虫啉简介. (5)1.2 液相微萃取(LPME) (5)1.2.1 液相微萃取的发展历史 (5)1.2.2 液相微萃取的萃取模型 (6)1.2.2.1直接液相微萃取(Direct-LPME) (6)1.2.2.2 液相微萃取/后萃取(LPME/BE) (6)1.2.2.3 顶空液相微萃取(HS-LPME) (7)1.2.3 液相微萃取的萃取原理 (7)1.2.3.1 两相LPME萃取原理 (7)1.2.3.2 三相LPME萃取原理 (8)1.2.4 液相微萃取的萃取参数的优化 (8)1.2.4.1 萃取溶剂 (8)1.2.4.2 盐效应 (8)1.2.4.3 给出相PH值 (8)1.2.4.4 温度 (8)1.2.4.5 搅拌速度 (8)1.2.4.6 萃取时间 (9)1.2.4.7 液滴大小 (9)2 实验部分 (10)2.1 仪器设备 (10)2.2 试剂 (10)2.3 样品处理 (10)2.3.1 样品的制备 (10)2.3.2 样品的保存及处理 (10)2.4 色谱条件 (10)2.5 吡虫啉标准储备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10)2.6 萃取步骤 (11)3结果与讨论 (12)3.1 萃取条件的选择 (12)3.1.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12)3.1.2有机溶剂的选择 (12)3.1.3 给出相和接收相组成 (12)3.1.4 萃取时间的选择 (13)3.1.5 搅拌速度的选择 (13)3.1.6 实验中三相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TP-HF-LPME)条件 (14)3.2 方法学参数考查 (14)3.2.1精密度 (14)3.2.2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 (14)3.2.3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 (15)3.2.4 富集倍数 (16)3.3 样品的测定 (16)4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1)1.前言1.1 吡虫啉简介吡虫啉( Imidacloprid),又叫灭虫精,中文通用名咪蚜胶,是1984年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共同开发的高效杀虫剂[1],化学名称1 - (6 - 氯-3 - 吡啶基甲基) - N - 硝基亚米唑烷- 2 - 基胺,系具内吸、触杀、胃毒作用的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2,3],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蓟马、粉虱等[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
1. 高效液相色谱仪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
2. 高压输液系统
往复泵原理示意图
往复泵
? 梯度洗提
? 梯度洗提
即程序控制流动相的组成,使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溶剂 强度按照特定的变化规律增加。 优点:分离复杂混合物,使所有组分都处在最佳的k值范 围内。 缺点:检测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取决 于流速的稳定性。柱子需进行再生处理。
? 溶解度参数δ:衡量溶剂极性强度的指标,δ越大, 极性越强。是溶剂和溶质分子间色散力、偶极力、接 受质子或给予质子能力的总和。所以δ相近的混合溶 剂,它的选择性α不同。
荧光检测器
结构
响应特性
? 选择性检测器。如 PAH ,蛋白质 ? 高灵敏度,比紫外高约 1000倍 ? 适合梯度洗提
应用举例
电导检测器
结构
响应特性
? 选择性检测器,对离子型化合物有响应 ? 灵敏度高 ? 受温度的影响 ? 不能梯度洗提
讨论:液相色谱检测器的选择
1. 葡萄糖产品的含量测定 2. 地下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3. 矿泉水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4. 痕量氨基酸的分析 5. 去痛片中有效成分的分析 6. 链烷基磺酸盐的测定 7. 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丹参的HPLC指纹图谱
二、高效液相色谱理论基础
1.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方程
? H=A+B/u+Cu ? A=2λdp ? B→0 ? C=?
迁移的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滞留的流动相的传质阻力
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方程
H
?
2?d p ?
CdDm u
?
(
C
m
d
2 p
?
Dm
C
sd
2 p
?
C
sd
2 f
)u
常用固定相
类型 C-18
C-8 C-3,C-4 苯基
-CN
分离方式 反相、离子对
反相、离子对 反相 反相
反相、正相
应用特点
普适性好,保留值大。溶于水的高极性化合 物、中等极性化合物
与C-18类似,保留值略小 保留值小,适合肽类和蛋白质
保留适中,选择性不同。非极性、中等极性 化合物
选择性与硅胶类似,保留小,用途广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2. 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
GC
HPLC
应用范围
热稳定、低沸点的 热不稳定、高沸点、
物质
离子型的物质
热力学理论
较成熟
正在发展中
分析成本


分离能力 与柱的类型有关
较高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粒径(μm) 柱前压力(atm) 分析时间 (h) 色谱柱长度(cm) 柱效(块/m) 样品用量(g)
Dm
Ds
涡流扩散项 纵向扩散 流动相传质 滞留区传质 固定相内传质
2. 对速率方程的讨论
? 选用细颗粒填料可获高柱效 ? 流动相流速低,有利于达到高柱效 ? 选用黏度小的流动相 有利于提高柱效 ? 温度的影响 ? 液膜厚度的影响
3. 柱外效应
? 由于色谱柱之外的因 素引起的色谱峰的展 宽,例如进样系统、 连接管路及检测器的 死体积等。
5.检测系统
? 紫外检测器 ? 示差折光检测器 ? 荧光检测器 ? 电导检测器
(1)紫外检测器
? 固定波长的紫外检测器 ? 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固定波长的紫外检测器
Z型流通池结构
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之三维图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之 Isoabsorbance Plot
经典液相色谱法 75-600 0.01-1.0 1-20 50-200 2-50 1-10
高效液相色谱法 3-50(常用5-10)
20-300 0.05-1.0
2-30 104-105 10-6-10-2
4.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 高压 ? 高速 ? 高效 ? 高灵敏度
5. 应用举例
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1.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1)分离机理
? 正相键合相色谱法 :固定相的极性 大于流动相的极
性,适用于分离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极性或强极性化
合物。
分配机理:分配系数
[ [ K p ?
SiO2 ? R ? NH 2 ?x] x ?M ]
x为溶质,M为溶剂
?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固定相的极性 小于流动相的极 性,适于分离非极性、极性和离子性化合物。 应用 最广泛
(5)几种检测器特性比较
应用范围 可否梯度淋洗
线性范围 最小检测量 对温度敏感度 溶剂使用情况
示差折光 紫外

通用 选择性
不可

104
105
μg
ng
敏感

无限制 受限制
荧光 高选择
性 可 103 pg 低
受限制
电导 选择性
不可 104 ng 敏感 受限制
四、HPLC主要类型及其选择
?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 液固色谱法 ? 离子对色谱法 ? 离子色谱法 ? 体积排阻色谱法
? 梯度洗提流程
溶剂A
溶剂B
电磁阀A
电磁阀B
溶剂A
溶剂B
高压泵A
高压泵B
混合室
混合室

低压溶剂梯度方框图
高压溶剂梯度方框图
应用举例
3. 进样系统
六通进样阀结构示意图
4. 分离系统——色谱柱
包括柱管与固定相两部分 一般色谱柱长 5~30cm,内径为4~5mm 凝胶色谱柱内径 3~12mm 微柱内径 1-2mm ,长1-5cm 制备往内径较大,可达 25mm 以上
响应特性
? 选择性检测器,如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 ? 灵敏度高,可检测 10-9g/mL 的物质 ? 线性范围宽, 104-105 ? 对温度及流动相的改变不敏感 ? 适合梯度洗提 ? HPLC 常规检测器
应用举例
波长的选择
(2)示差折光检测器
结构
响应特性
? 通用性检测器 ? 低灵敏度 ? 基线易受温度的影响 ? 不适合梯度洗提
-NH2
二醇基 醚基
反相、正相
正相 反相、正相
分离糖类、核苷酸、固醇等
分离有机酸、排阻分蛋白质等 分离酚类、芳硝基化合物,保留比 C-18强
聚苯乙烯基 反相
pH使用范围广,对部分分离峰形好,寿命长
应用举例
(3)流动相
? 表征溶剂特性的重要参数
? 溶剂强度ε°:溶剂分子与吸附剂的亲合程度,ε° 越大,亲合力约大。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 疏溶剂 机理:
溶质进入极性流动相后,排挤 部分溶质分子,其疏水基团由 于流动相的斥力推动而直接与 非极性固定相上的烷基缔合, 构成单分子吸附层,这种作用 时可逆的。当流动相极性减小 时,这种疏溶剂斥力下降。
(2)固定相
疏水基团 如不同链长的烷烃(C8和C18)和苯基等 极性基团 如氨丙基,氰乙基、醚和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