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课程习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_试题_复习资料(1)

下列工作内容中( a )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ae )。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B、确定排水干管位置、走向、服务范围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E、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热电厂附近的堆放灰渣场地大小按( d )年排灰量考虑。
A、2B、5C、8D、10~15小城市水源的选择规划中,应设( b )个以上取水口。
A、1B、2C、3D、4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垃圾的收运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垃圾的处理方式B、垃圾的收运过程复杂,耗资巨大,通常占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50%~70%C、垃圾的收集运输方式受到城市地理、气候、经济、建筑及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影响D、在城市垃圾的收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封闭作业,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下( c )关于取水点和取水构筑物布局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A、地下水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布置B、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C、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河流的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D、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关于调压站的布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B、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C、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级制为中压(B)的调压站与重要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为15mD、调压站应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E、调压站应远离负荷中心下列四项内容中,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acd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发展目标。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
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
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
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
城市规划概论 复习参考【整理版】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复习题一基本概念1.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字义上的理解“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市”是交易的场所。
但是有防御作用的墙垣并不是城市,仅是市集也不能称为城市,因此,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城市最初是由剩余产品交换的商市而产生的·西周奴隶社会,出现的“宫市”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春秋末叶到战国时期,打破“宫市”,出现了各阶层共同享用的“市”·汉长安城设有集中的九市;隋唐长安城设有集中且规模很大的东市和西市·北宋中叶以后,汴州出现了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城市集中的“市制”也逐渐废弃·现代城市“超市”兴起,以合理的服务半径布置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2.现代意义上的理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工业、第三、第四产业经济比例),行政(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意义。
3.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1.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指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4.城市群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5.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6.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暑、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部分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7.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对象系统的系统特性和运动规律,从而最佳的处理问题。
8.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9.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
10.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是由美国学者A·D·霍尔等人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于1969年提出的,其内容反映在可以直观展示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内容的三维结构图中,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11.模型:模型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由于描述现实世界,因此必须反映实际;由于它的抽象特征,又应高于实际。
12.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揭示的过程。
13.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课程习题

第二章习题:证明题1:设(X1,X2,…,Xn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EX=a , DX=σ2则(1)X E =a ,X D =σ2/n (2)ES 2=σ2证明题2:∑∑-<-22)()(a x x x a 是x 以外的任何数值,即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第三章习题:1.证明题:对于平均中心(中项中心)的离散程度222b d d d +=ϖd ------ 标准距离ϖd ------ 区内标准距离 b d ------ 小区间标准距离 2.求1v 到7v 最短路径,并写出步骤第四章习题:1.例如在某地理区域取得个169个某要素的地理数据,算得平均数为131.7x=,标准差1 2.5s=;又在相邻的另一地理区域,测得99个数据,算得平均数228.8x=,标准差2 2.6s=。
问两个地理区域可否看成同一类型(同一母体)2.如有上海1873-1972年一百年降水资料(见下表),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0123456789 187188 013311085189 014167099351v2v3v4v6v5v7v 27155351573219019114801921931602912 1941405195 011951477101719611431973.某市交通管理部门将一天分为三个时段,其中4时到12时为商务,12时到20时为下午,20时到次日4时为夜间,对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进行了观测,集体数据见下表要求:(1)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判断,在显著性水平α=下,上午、下午和夜间这三个交通时段里的交通流量是否存0.05在显著性差异。
(2)试采用T统计量的假设检验方法对上午、下午和夜间这三个水平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多种比较。
第五章习题:1.以一元线性回归为例,证明①S U Q=+总②2r U S(r—相关系数)=总2.某城市人口密度(万人/2km),与市中心距离以公里(km)计,抽样调查如下:2)求非线性回归方程(用指数模型)。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_复习题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1.城市交通集散广场的用地总面积,可按城市规划人口每人()计算。
AA.0.07~0.10平方米B.0.09~0.12平方米C.0.1~0.2平方米D.0.15~0.25平方米2.道路的走向及坐标是通过()控制的。
AA.道路红线B.道路交叉路口形式C.地形地貌D.道路性质、功能3.老年人设施场地内建筑密度不应大于(),容积率不宜大于()。
AA.30%;0.8B.40%;0.8C.30%;1D.40%;14.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用地适宜最小坡度为(),最大坡度为()。
DA.0;2B.0.2;2C.0.2;5D.0.2;85.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的确定是()。
DA.按城市人口人均0.9-1.2平方米B.按规划人口人均0.9-1.2平方米C.按城市人口人均0.8-1.0平方米D.按规划人口人均0.8-1.0平方米6.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DA.20%B.25%C.30%D.40%7.220KV城市高压电力架空线路走廊宽度为()米。
BA.20~30B.30~40C.40~50D.60~708.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场地出入口距离人行道、地铁出入口应大于()米。
B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9.生活垃圾转运站周边设置的绿化隔离带最小不能低于()米。
BA.2B.3C.4D.510.受让方在()情况下,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给予适当提高容积率的补偿。
DA. 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外为城市公共事业提供便利的B. 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外获得了外部空间效益的C. 向城市建设需要时,无偿转让给国家部分已获得的土地的D. 符合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的11.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一般地区不应大于()。
BA.150米;250米B.200米;300米C.300米;400米D.400米;500米12.下列城市规划的几项强制性内容,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1-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A.土地利用B.交通规划C.建筑设计D.环境保护答案:C2.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B.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历史文化遗产D.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答案:D3.以下哪个不是城市规划的层次之一?A.总体规划B.详细规划C.专项规划D.项目规划答案:C4.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公园和广场B.街道绿化C.河流和湖泊D.都市森林答案:A、B、C、D5.以下哪个不是城市规划的常用工具和技术?A.交通模型B.土地利用评价C.景观设计D.环境影响评估答案:C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答案:正确2.城市规划一般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三个层次。
答案:正确3.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答案:正确4.城市规划师需要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答案:正确5.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布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序和可持续的规划和管理。
其目标是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繁荣、保护环境资源和文化遗产等。
2.请列举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答案: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交通模型、土地利用评价、环境影响评估、空间分析技术等。
3.简述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空间布局。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四、综合题某市计划进行城市更新项目,请你以城市规划师的身份,以50字左右的标题和正文的形式回答以下问题:标题:某市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方案正文:我市计划进行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并促进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证明题1:设(X1,X2,…,Xn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EX=a ,DX=σ2则(1)X E =a ,X D =σ2/n (2)ES 2=σ2证明题2:∑∑-<-22)()(a x x x a 是x 以外的任何数值,即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第三章习题:1.证明题:对于平均中心(中项中心)的离散程度222b d d d +=ϖd ------ 标准距离ϖd ------ 区内标准距离 b d ------ 小区间标准距离 2.求1v 到7v 最短路径,并写出步骤第四章习题:1. 例如在某地理区域取得个169个某要素的地理数据,算得平均数为131.7x =,标准差1 2.5s = ;又在相邻的另一地理区域,测得99个数据,算得平均数228.8x =,标准差2 2.6s =。
问两个地理区域可否看成同一类型(同一母体)2.如有上海1873-1972年一百年降水资料(见下表),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123 4 5 678 9 1870947.81806.3 1588.1769.8 1008.91206.8 1271.4 1880 1101.9 1340.2 133110851184.4 1113.4 1204.9 1170.7 975.4 1462.3 1890 947.1 1416 709 1147.5 935 1016.3 1031.6 1105.7 849.9 1233.4 1900 1008.6 1063.8 1004.9 1086.2 1022.5 1330.9 1439.4 1236.5 1088.1 1288.7 19101115.81217.51320.7 1078.11203.41480 1269.9 1049.21318.41191.81v 2v3v4v6v5v7v27155351573219201015.51507.11159.61021.3986.1794.71131.51170.61161.7791.2 19301143.81602951.41002.5859.4870.69121025.21264.21196.5 19401140.71659.3942.71123.3910.214051208.71305.51167.21225.9 19501402.51256.11285.9984.811951062.31287.3147710171217.7 19601191.111431018.81243.7909.31030.31124.4811.4820.91184.1 19701107.5911.4901.73.某市交通管理部门将一天分为三个时段,其中4时到12时为商务,12时到20时为下午,20时到次日4时为夜间,对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进行了观测,集体数据见下表要求:(1)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判断,在显著性水平0.05α=下,上午、下午和夜间这三个交通时段里的交通流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试采用T 统计量的假设检验方法对上午、下午和夜间这三个水平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多种比较。
第五章习题:1. 以一元线性回归为例,证明 ①S U Q =+总②2r U S =总 (r —相关系数)2. 某城市人口密度(万人/2km ),与市中心距离以公里(km )计,抽样调查如下:求非线性回归方程(用指数模型)。
3. 证明题 多元线性回归① 1ni iy i U b l ==∑ (()()iy ki i k kl x x y y =--∑)② yy l U Q =+4. 城市用水量y 和工业产值(1x )、工业门类结构(轻工比例)(2x )、城市人口规模(3x )及居民用水标准(4x )四个主要因素有关,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5.以收集到的某地18口钻井资料(Z 2层 的厚度变化如下表)为例,对Z 2层厚度变化进行趋势面分析((求三次趋势面数学函数模型))第六章习题:1. 假定某市某个时期对某种消费品的销售量为y ,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x ,该类消费品的价格指数为2x ,社会保有量为3x ,其他消费品的价格指数4x ,试研究该市对这种消费品的需求函数。
原始数据如下:用逐步回归方法求最优回归方程。
第七章习题:1. 已知一批样本数据如下:要求:(1).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2).使用逐步判别分析,求fisher 总则判别函数,并对样本39,40,41分类; (3).求Bayes 总则判别函数,并对样本39,40,41分类。
第八章习题:1.证明主成分载荷(,)k i p z x =(i=1,2,..,p;k=1,2,…,m )p是主成分k z与变量i x之间的相关系数ik2.以两个变量主成分为例证明主分量y和2y是无关的(正1交)。
3.证明p个主分量的总方差与原p个变量的总方差相等4. 对下表数据进行如下操作(1).求前三个主成份得分系数距阵(2).写出各变量的因子表达式X1X2X3X4X5X6X7X8X9272.5104.626.90.3764856944591746.9 281.1112.328 1.0311465839465.115.169.7 282.2113.528.1 2.313085894490.515.273.1 285.6124.230.4 2.4712196008492.714.758.3 309.3135.632.9 5.4610536096509.716.463.6 319.1138.232.5 6.8610806188515.616.152 333180.543.417.163245552503.515.840.5 327.9173.942.418.282145487473.215.564.1 311.5156.740.324.553835672473.815.259.7 288.5139.838.835.56754584950216.169.4 283.9137.838.844.6512566042523.916.861.9 27812836.867.9715246227552.415.855.7 260.6120.437119.5416986413574.816.328.3 270.9133.539.4105.2517286627587.41562 259.1126.739.158.7215846875600.114.285.6 258.112639.198.5316297115605.216.474.6 262.5130.939.9123.316107356617.513.649.4 269.3139.641.5168.415397567641.716.333.6 290.3166.445.9168.151898777064115.471.6 297.7173.646.7208.381974800263317.183 295.7173.749.9205.8118958205625.115.862.7 291.117250.2231.3818078402615.216.138.5 306185.651.6243.9617548504601.913.842.1 310.9187.254.2365.2818318566582.315.481 336.120454.6479.2321558575594.815.938.4 350.5228.558.7542.862736859462615.451.5321.3217.460.95703100861562715.239.2 299.1203.7805803200867062713.553.95.某地区35个城市2004年的7项经济统计指标数据见下表。
(1)试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4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画出聚类谱系图;(2)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5个城市7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分析其综合实力;(3)以第一、二、三主成分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又怎样呢?城市编号总人口(单位:104人)非农业人口比例(单位:%)农业总产值(单位:108元)工业总产值(单位:108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单位:108元)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单位:108元)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单位:108元)1 1249.90 0.60 184.34 1999.97 279.09 2680.66 577.332 910.17 0.58 150.11 2264.55 112.81 1130.19 225.433 875.40 0.23 291.87 688.58 35.23 709.59 75.894 299.92 0.66 23.60 273.78 20.33 394.31 65.405 207.78 0.44 36.53 81.65 10.58 139.66 30.936 677.08 0.63 129.54 582.67 56.79 901.70 115.287 545.31 0.49 187.97 842.64 70.92 755.68 96.598 691.23 0.41 185.32 596.63 35.71 480.37 88.449 927.09 0.46 266.39 418.61 48.14 645.00 130.9210 1313.12 0.74 206.90 5452.91 431.85 2597.12 560.5411 537.44 0.53 98.92 1307.27 66.43 568.05 135.7912 616.05 0.36 141.47 1200.08 44.96 742.60 118.0913 538.41 0.25 142.82 1062.29 50.17 524.64 82.4014 429.95 0.32 62.88 251.41 23.36 162.29 36.9615 583.13 0.27 215.23 655.54 46.75 503.02 68.0616 128.99 0.49 33.34 575.11 41.88 210.83 65.7517 424.20 0.40 68.83 230.59 16.77 264.05 47.9618 557.63 0.41 148.63 628.59 46.07 412.70 75.6719 702.97 0.37 238.23 1149.20 65.84 497.80 96.1720 615.36 0.34 67.74 528.76 38.73 513.53 69.6821 740.20 0.59 121.13 750.61 60.47 574.81 131.4822 582.47 0.31 114.64 309.82 32.37 346.12 59.7023 685.00 0.62 160.07 2334.81 176.15 2040.18 304.7624 119.85 0.79 29.97 2036.83 184.79 951.99 189.0325 285.87 0.41 72.05 114.97 14.97 219.09 37.1826 54.38 0.84 4.48 71.75 11.52 162.68 19.8127 3072.34 0.21 416.88 858.55 89.89 909.10 160.6828 1003.56 0.34 193.56 589.43 56.12 747.97 120.0729 321.50 0.46 36.21 224.79 19.79 178.77 41.9730 473.39 0.39 79.34 360.57 52.42 412.79 84.2331 674.50 0.41 73.99 366.59 40.89 586.40 88.5232 287.59 0.54 25.94 294.09 16.95 264.16 55.0933 133.95 0.52 6.58 71.13 4.91 85.51 21.9334 95.38 0.57 17.16 66.12 7.48 81.41 17.8635 158.92 0.82 7.85 184.72 25.49 236.55 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