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8年秋季《政治学原理》形考填空题选择题目及标准答案

电大2018年秋季《政治学原理》形考填空题选择题目及标准答案
电大2018年秋季《政治学原理》形考填空题选择题目及标准答案

电大2018年秋季《政治学原理》形考填空题/选择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53、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56、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58、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60、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63、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

6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70、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7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78、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79、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83、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84、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8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89、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0、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93、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4、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9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9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97、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暴民统治的典型。

98、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9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100、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题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B德治C礼治 D 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 法自然

C 无为而治

D 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 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C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BCD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

B 阶级状况

C 政治力量分布

D 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C术 D 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D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 阶级分析方法

B 经济分析方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 治民之术

C 合法性

D 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无政府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D )。

A 自由

B 民主

C 法律

D 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B )。

A 皇权政治学B伦理政治学 C 政治社会学 D 政治经济学

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B )。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BD )。

A 隐性价值问题

B 价值中立问题

C 经费问题

D 数据问题

25、( 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26、(A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 理想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科学主义

D 多元主义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 D )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 经济学

B 生物学

C 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 ABCD )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 公共权力

B 民主

C 利益

D 人性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BCD )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 政府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选民

31、( B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

B 利益

C 阶级

D 国家

32、政治权力具有(ABCDE )的特性。

A 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 D 强制性 E 支配性

33、( B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 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34、( D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 说服方式 D 压力方式

35、( B )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托克维尔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 君权神授论

B 人民主权论

C 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BCD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CD )。

A 民主权

B 财产权

C 生存权

D 自由权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 A )。

A政治权利 B 财产权 C 平等权 D 自由权

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 D )上。

A 财产权

B 平等权

C 自由权

D 参政权

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C ),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 直接选举

B 普遍选举

C 村民自治

D 监督制约

42、马克思主义认为( D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 集体B政党 C 民族认同 D 利益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4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 AC )。

A 自由权

B 社会经济权

C 公民权

D 社团和群体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AC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 政府

B 行业协会

C 市场

D 政党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ABD )。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D )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49、议行合一原则是( A )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 社会主义

B 奴隶制

C 资本主义

D 封建制

50、( D )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 共产党领导制度

B 首长负责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

A 欧洲共同体

B 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 ABCD )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 专制君主制

B 立宪君主制

C 共和制

D 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CD )。

A 苏维埃政权形式

B 联邦政权形式

C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 )的产物。

A 私有制

B 社会契约

C 社会共同体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 权威性

B 有机组织性

C 阶级性

D 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 )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 汉密尔顿

B 华盛顿C杰斐逊 D 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 杰斐逊

B 潘恩

C 汉密尔顿

D 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 )为特点。

A 制度化

B 平等性

C 组织化

D 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 )政治发展的产物。

A 二元君主B君主立宪 C 共和民主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

A 第一国际

B 社会工人党

C 共产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D )。

A 在野党

B 反对党

C 执政党

D 参政党

66、(A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 法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D )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公民个人

B 政府

C 社团D政党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 ABCD )。

A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 政党和议会党团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A )。

A 多党制

B 两党制

C 一党居优制

D 一党制

7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ABCD )。

A 示威抗议

B 政变

C 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71、英国政府一直在(AD )的轮流执掌之下。

A 保守党

B 共和党

C 民主党

D 工党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BCD )。

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 组织政府的手段

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73、两党制以(CD )最为典型。

A 加拿大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D 美国

7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 B )。

A 德国B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75、美国政治学家( D )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A 罗尔斯

B 布坎南

C 亨廷顿

D 达尔

76、社会主义将( D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 司法独立

B 三权分立

C 党的领导

D 议行合一

7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D )。

A 政治妥协

B 政治改良

C 政治革命

D 政治改革

78、( A )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 罗尔斯

B 韦伯

C 托克维尔

D 亨廷顿

7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C )的理解。

A 政治妥协

B 政治治理

C 政治合作

D 竞争

80、( 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81、( A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 哈耶克 C 罗尔斯 D 诺齐克

8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C )。

A 布丹

B 霍布斯

C 马克斯·韦伯

D 孟德斯鸠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 D )精神的结果。

A 法制

B 法治

C 民主

D 平等协商

8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 B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 公开性

B 自愿

C 责任性

D 一致同意

85、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 ABCD )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8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 BCD )。

A 责任性

B 制度效率

C 回应性

D 管理效率

87、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 AC )。

A 效率精神

B 民主精神

C 契约观念

D 法治观念

88、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D )认同之上的合作。

A 法律

B 平等

C 公共利益

D 市场原则

89、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 D )的形式来实现的。

A 意识形态

B 宣传教育

C 国家强制

D 重叠共识

90、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 D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91、( A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92、(AD )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 法国

B 美国

C 德国

D 阿根廷

93、在现代社会中,( B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弹劾

B 选举

C 监督

D 罢免

94、马克思主义对于( D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 政权建设

B 普选

C 人民当家作主

D 政治参与

95、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ABD )关系。

A 义务

B 责任C权力 D 权利

9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B )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 监督

B 选举

C 弹劾

D 罢免

9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D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 咨询权

B 知情权

C 罢免权

D 普选权

98、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CD )。

A 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B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D有助于经济发展

9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 ABCD )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

B 制止行为

C 否决议案

D 选举权利

100、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 )。

A平等选举原则 B 直接选举原则 C 间接选举原则 D 普遍选举原则

101、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102、一般来讲,( A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103、( B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 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 C 政党监督 D 社会团体监督

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D )。

A 对政治参与权的保护

B 平等的参政权

C 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 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105、舆论监督以其( ABCD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 评价性

B 广泛性

C 及时性

D 公开性

106、( A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 《公民文化》 B《政治文化》 C 《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 AD )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 新社会民主主义

B 保守主义

C 自由主义

D 后社会主义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D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 伯恩斯坦 C 马佐尼 D 葛兰西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 )。

A代议制 B 民主制 C 法治 D 法制

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C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 合作 C 竞争D团结

111、( A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 保守主义 C 社会主义 D 无政府主义

11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B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 无政府主义

B 自由主义

C 保守主义

D 法西斯主义

113、( A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

D “第三条道路”

114、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 C )为特点。

A 自由贸易

B 自由经济

C 国家干预

D 政府改革

115、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

A福利改革 B 经济干预 C 自由经济 D 自由贸易

116、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 CD )这样的观念。

A政治平等 B 法律平等 C社会平等 D 收入平等

117、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C )。

A 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 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 反对暴力革命

D 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118、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 D ),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A 生态主义

B 无政府主义

C 理想主义

D 实用主义

119、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 D )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 德国革命

B 美国革命

C 英国革命D法国革命

120、1970年代以后,( C )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A 生态主义

B 社群主义 C新右派 D 女权主义

12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 AD )。

A自由经济 B 弱国家 C 干预经济 D强国家

12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A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划

D 法制化

123、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D )。

A 政治制度化

B 法治化

C 民主化

D 减少政治参与

124、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 ABCD )。

A 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 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 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 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5、( D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126、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C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127、( AD )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A 宽容

B 民主

C 法治

D 理性

128、( D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 布坎南

B 哈耶克

C 罗尔斯

D 亨廷顿

129、宪政的核心是( D )。

A 形成公民社会

B 依法治国

C 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130、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 D )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A 国家元首

B 立法机关

C 政党

D 政治秩序

131、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 D )。

A 法制

B 民主

C 平等

D 秩序

132、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 ABD )。

A 技术革命

B 各国的制度变革

C 文化趋同

D 跨国公司

133、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 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134、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 ABCD )。

A 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

B 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 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 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35、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 D )正义。

A 法治

B 形式

C 结果

D 程序

136、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 ABCD )。

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137、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 ABD )。

A 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B 权力结构的稳定

C 社会稳定

D 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

13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D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139、( B )是天生的民主派。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40、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 ACD )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 有限政府

B 廉洁政府

C 高效政府

D 法治政府

141、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 A )民主制。

A 代议制

B 一元

C 直接参与

D 精英

142、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 B )。

A 19世纪

B 20世纪

C 19世纪末

D 18世纪末

143、多元民主理论认同( A )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

A 精英

B 代议制

C 传统

D 自由

144、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 B )的民主化改造。

A 政府职能

B 政府体制

C 政府结构

D 政府管理

145、人们把古希腊( A )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46、民主的限度包括( ACD )。

A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47、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 ABD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148、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 B ),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49、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BD C )

A经济市场化 B 文化世俗化 C 政治文明化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150、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 C )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 直接民主

B 间接民主

C 宪政民主

D 人民民主

151、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 文化

B 经济

C 政治

D 道德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国际公法01-0007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A. 任意法的性质 B. 强行法性质 C. 国法性质 D. 硬法的性质 满分:2 分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 A. 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均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 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国要接受这一原则 C.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 D. 如改变该原则,须经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满分:2 分 3. ( ) 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A. 政变引起的政权更迭 B. 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 C. 领土主权被限制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满分:2 分 4.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A. 克林顿 B. 格老秀斯 C. 普芬道夫 D. 瓦特尔 满分:2 分 5. 在国家继承中,与被继承国对继承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被继承国的国家动产应转属继承国, 叫做()。 A. 白版原则 B. 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C. 领土转移协定原则 D. 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满分:2 分 6. 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 确定的领土

B. 政府 C. 固定的居民 D. 主权 满分:2 分 7.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 B. 《万国公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8.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国际联盟的成立 B. 《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9. 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 A. 法律上的承认 B. 简单承认 C. 事实上的承认 D. 宣告承认 满分:2 分 10.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B. 一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C. 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创造国际法 D. 大国可以创造国际法 满分:2 分 11.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 实在法学派 B. 规法学派 C. 格老秀斯派 D. 自然法学派 满分:2 分 12. 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其中之一是() A. 宣告说 B. 平行说

2018年电大《汉语基础》练习题答案题库及答案

电大汉语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1.老国音和新国音老国音是指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国语标准音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新国音是指1924年由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的国语标准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2.中响复韵母由两个以上元音构成的复韵母根据韵腹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三类中响复韵母就是韵腹在中间位置上的复韵母例如iao iou uai uei等3.韵基韵基是构成韵母的成分韵母除去韵头就是韵基所以韵基就是韵母中由韵腹和韵尾构成的成分有些韵母只有韵基韵基成分中一定有韵腹例如韵母iang其中i是韵头剩下的ang就是韵基韵母ia其中i是韵头a就是韵基这个韵基就没有韵尾4.隔音字母隔音字母是分隔音节界限的字母包括y和w两个5.强辅音强辅音就是发音时有强烈气流呼出的辅音送气音就是强辅音二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 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词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推广普通话 3.我国20世纪的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4.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拼写方言的拉丁化拼音方案 5.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推行的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 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国语罗马字是政府批准的第一套音素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和是唯一的一对清浊相配的辅音 11.从语音四要素角度看可以把一个表义的音节分为音质成分和非音质成分 12.根据韵头的不同韵母可以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类根据韵尾的不同韵母可以分开尾元音尾鼻音尾类 13.韵尾影响到韵腹使韵腹音质向韵尾方面靠近这种同化现象叫做逆同化 14.普通话语音系统一共有6个元音音位22个辅音音位4个调位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对2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错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手书时连写中断和书面上符号过多引起的不美观的状况3iouueiuen 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错韵腹皆应省略韵头不能省略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对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错ü上的两点在拼写注音时当声母为jqx时则要将上面的两点省略而与辅音声母ln相拼时上面的两点不能省略6为了使读准字音给汉字注音时必须把变调标出来错汉字注音应当注本调7清浊构成的音位对立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错送气与否8用严式标音法韵母ia和ua中的a是同一个音素iao和uai中的a 是一个音素这两组韵母中的a要各用不同的音标表示错ia和ua是Aiao是ɑuai 是a都不是同一个音素9宽式标音中哪些音素可以合并出一类关键是在于音素之间差别的大小错关键是在于这种差别是否跟语义的表达有直接关联10普通话语

2018宪法考试试题(答案)

2018宪法知识竞赛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年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州的人民法院 C、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D、自治旗的人民代表大会 3、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席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之前,应由谁临时代替主席的职位( ) 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国务院总理 4、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哪些条件( ) A、赔偿 B、补偿 C、兑换 D、支付金钱 5、我国采取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 A、“一国两制” B、统一的多民族 C、复合制 D、单一制 6、下列选项的制度中最能反映我国的政治生活全貌的是( )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 7、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是什么时间公布施行的( ) A、2004年2月28日 B、2004年3月4日 C、2004年3月14日 D、2004年3月15日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法定多数通过。

这个法定多数是指下列哪一项( ) A、3/4以上 B、2/3以上 C、3/5以上 D、1/2以上 9、根据宪法第91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在下列那一主体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 A、国务院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审计署 10、根据宪法第107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批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 A、市一级人民政府 B、县、市级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1、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对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机构提出质询案(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央军委 12、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法定机关的许可不受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性质的审判( ) A、民事审判 B、刑事审判 C、经济审判 D、行政审判 13、我国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下列哪一项原则( ) A、首长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分工协作制 D、议行合一制 14、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 )向党中央报告。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 C、人大主席团 D、最高人民法院 1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由主席团以公报的形式公布 B、所有的行政法规都必须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C、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以决议形式公布 D、单行条例经批准后由制定该条例的自治地方政府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2018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

2018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修辞是依据题旨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2.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3.成语的修辞作用是意蕴深厚、文字精练、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颖别致。 4.我曾看过一幅对联:“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口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一句使用了引用、对偶和顶真的修辞格。 5.叠用的修辞特点是整齐一致、集中突出和清晰醒目。 1.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道望著的《修辞学发凡》。 3.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双声,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叠韵。 4.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 词语的数量多,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5.从内容着眼,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运用了对偶(正对)和比喻辞格。 7.“不占不贪,理得心安”中的“理得心安”的用法属于成语活用方式中的易序。 1.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4.“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5.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6.现代汉语中,声调分为四类,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7.“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 2+2+2+1 ”式。 8.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 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4.“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 5.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7.“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排韵。 8.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陈骙著的《文则》。 2.在撰文时对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和生 动形象。 3. 押韵是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 征。 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辞格。 5.“他写的字看上去龙飞凤舞的”中的 “龙飞凤舞”的用法属于成语活用方式 中的易色。 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 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 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2.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文 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书面语句:指主要以文字形式出现的 句子,广泛用于各种语体。 2.押韵: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 后一字运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便 使得音调和谐优美。 3.对偶: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 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 两个句子或词组。 4.回文:回文是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 同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 之间的关系。 5.修辞格: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 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 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 化的方法、手段。 1. 修辞: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 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的一种活动。 1.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 效果规律的科学。 2.散句:散句是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 不齐的句子。 3.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句 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为双重否 定句。 4.夸张:夸张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加以 夸大或缩小。 5.顶真: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 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 递下接。 2.别指: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 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 的方式叫别指。 3.排比: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 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 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4.交韵: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 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 式叫交韵。 5.仿词: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 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这种修 辞方法叫仿词。 1.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 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 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 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 及一定的题旨。 2.易色: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 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3.叠用: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 有意识的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 词组。 4.四字格: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 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 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2.整句: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 整齐的句子。 3.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单句中的某个(些) 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某个(些)分句颠倒 了通常的顺序,这样的句子称作倒装句。 4.双关:双关就是借助于语境的特定条 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 实际上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即所谓言 在此而意在彼。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 的。 5.拈连: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 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 连用于本来不适用于该词语的后一事 物。 三、判断题(下列各个说法,正确的画 “√”号,错误的画“×”号,每小题1 分,共5分) 1.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的出版 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2.“春雪舞津城”中的“舞”用的不好, 应改为“落”。(ⅹ) 3.副词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但表示 情态的副词一般修饰的是单音节动词或 形容词。(ⅹ) 4.“解放军把土匪打得夹着尾巴逃跑 了.”一句使用了比喻辞格。 (ⅹ) 5.“阴谋鬼计”“计日程功”“情不自尽” “坐无虚席”四个成语都有错别字。 (ⅹ) 1.“老气横秋”“老牛破车”“老弱残兵” 都是成 语.(√) 2.“津城如画,游人如潮”是对偶句中 的正 对.(√) 3.“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的春天最美 丽”“让我们拥抱春天吧”这里用的都 是拟人辞格.(ⅹ) 4.押韵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后 一字运用的韵母相同的字,以便使得音 调和谐优美.(ⅹ) 5.“我们写文章切忌不要胡编乱造”,这 句话说的对.(ⅹ)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 D、 十种)文体。 2.解放后,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专著 是(B、《语法修辞讲话》)。 3.《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

2018年宪法习题及答案

1、(单选题)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国家(),担负着审判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能。 ?A.党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司法机关 ?D.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2、(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规定。 ?A.法律 ?B.部门规章 ?C.民政部门 ?D.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C 3、(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选举。 ?A.选民直接 ?B.同级上一届人大 ?C.下一级人大 ?D.上一级人大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A.国家根本任务 ?B.国家根本制度 ?C.公民具体义务 ?D.公民基本权利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5、(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有权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低一级是()。 ?A.乡级 ?B.市级 ?C.省级 ?D.县级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6、(单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B.宪法是一切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单选题)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行使的职权不包括()。 ?A.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B.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C.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 ?D.撤销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 8、(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A.地方各级党委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大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中央电大网上形考03任务部分参考答案

03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C )。 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2. 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B)。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总预算 D. 期间费用预算 3. 成本报表属于( B )。 A. 对外报表 B. 对内报表 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决定 4. 可比产品降低额与可比产品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C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同方向变动 D. 无直接关系 5.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A )。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6.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 )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7.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C )。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8. 成本考核的目标是(D )。 A. 符合国家法令 B. 符合国家计划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现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405 课程代码:01599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行地域最广的方言是(A)。 A.北方话 B.闽方言 C.湘方言 D.赣方言 2.用汉语拼音拼写“指示”的声韵母,正确的是(C)。 A.zishi B.zhisi C.zhishi D.zisi 3.从现代汉字角度看,(C)组汉字形旁与字义基本上已没有联系。 A.海洋江河 B.打拖拉推 C.奸妒妖婪 D.桌桂柜椅 4.下列词语只有(D)是陈述式合成词。 A.信息 B.通信 C.书信D.自信 5.下列句子使用的词语,(B)有歧义。 A.箱子上真没有一把锁B.这个箱子确实没有锁 C.一个箱子挂了两把锁 D.出门注意把箱子锁好 二、综合分析题 6.指出下面古诗中的韵脚字,写出它们的韵母并分析其异同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韵脚字是“闾、山、关”,韵母分别是ian、an、uan。 (2)这几个韵脚字的韵母相同点是韵腹和韵尾相同,不同点是韵头不同。 7.指出下列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

(1)罗马 (2)骏马 (3)飞马 (4)华沙 (5)泥沙 参考答案: (1)单纯词 (2)合成词 (3)合成词 (4)单纯词 (5)合成词 8.分析下列词语意义派生的方式 解题提示:词义派生方式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三种。 (1)射手:本义指射箭或放枪炮的人,派生义指足球等比赛中射门技术熟练的运动员。( ) (2)结晶:本义是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派生义指珍贵的成果。( ) 参考答案: (1)直接引申 (2)比喻引申 9.改正下列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词语 (1)这架敌机多次侵占我国领空。 (2)好久没有看见你令尊了,他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3)这个院子人烟稀少,杂草丛生。 (4)由于少数人的鼓动,导致了这场风波。 (5)午夜时分,大街上已是万人空巷,十分冷清。 参考答案: (1)“侵占”改为“侵犯”。 (2)“令尊”改为“父亲”。 (3)“人烟稀少”改为“人迹罕至”。 (4)“鼓动”改为“煽动”。 (5)“万人空巷”改为“空无一人”。 三、简答题 10.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不是等于北方话? 参考答案: 第一,普通话不等于基础方言,要在方言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剔除一些生僻的成分。 第二,普通话还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使之符合交际需要。 11.辅音声母z和zh在发音上有什么异同?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刑法二.docx

刑法学#-0002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分) 聚众犯罪都属于共同犯罪。 √ × 2.(1分) 甲与乙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在殴斗过程中,甲拿刀朝乙肚子上猛刺一刀后逃走,致乙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直接故意。 √ × 3.(1分) 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4.(1分) 李四被抓获归案后,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李四不成立自首,不可以从轻处罚。 √ × 5.(1分) 丁某基于杀害的意思,对被害人李某使用暴力,后者重伤后昏迷,丁即将其扔下深渊。事后查明:李某是在被抛弃时碰上巨石而摔死的。丁某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 × 6.(1分)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 × 7.(1分) 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 × 8.(1分) 甲以杀人的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乙藏在附近的水沟里,离开现场。后经鉴定,乙是溺水死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 × 9.(1分) 甲在他人的诱骗下参与了绑架,对其应以胁从犯论处。 √ × 10.(1分) 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公务人员的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 × 11.(1分)

犯罪分子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并且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属于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 × 12.(1分) 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案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 × 13.(1分) 家住A县的甲被判处管制,在其远在B县的亲属死亡时,甲也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去参加葬礼。 √ × 14.(1分) 甲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到ATM机上提款2万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 15.(1分) 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 ×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2分)

中央电大金融学形考任务第一章参考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属于贸易融资的行为。 选择一项: A. 信用证 B. 公司债权 C. 购买外国企业债券 D. 股票 反馈 知识点提示:贸易融资的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四节。正确答案是:信用证 题目2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有的总体是盈余的,有的总体是赤字的,他们之间主要通过( )活动来实现平衡。 选择一项: A. 金融 B. 财政 C. 救济 D. 调整消费 反馈 知识点提示:社会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及其关系。参见教材本章引言。 正确答案是:金融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来反映。 选择一项: A. 资产负债表 B. 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表 C. 资金流量表 D. 现金流量表

反馈 知识点提示:资金流量表的功能。参见教材本章引言。 正确答案是:资金流量表 题目4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居民的赤字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弥补( )。 选择一项: A. 购买债券 B. 消费贷款 C. 发行股票 D. 购买保险 反馈 知识点提示:居民赤字的弥补方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消费贷款 题目5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 选择一项: A. 现代货币制度 B. 现代信用制度 C.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D. A和B 反馈 知识点提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参见教材本章第五节。正确答案是:A和B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8.00

2018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310 课程代码:02513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填空题 1.章太炎认为,把研究汉字的学问与训诂学和音韵学一并称为,这样名不副实,应改称之为。 小学;语言文字之学 2.传统的汉字学研究,以、、字义为研究对象,民国时期唐兰写的,对文字学的范围重新晃定,只限于。 (字)形;(字)音;《古文字学导论》;形体 3.汉字学有多个分支,其中探讨汉字形体的理据构成和演变规律的学问为,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学科称之为。 汉字构形学;汉字文化学 4.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成为学科的奠基之作。 《说文解字》;汉字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5.唐兰、陈梦家、裘锡圭提出的“三书说”具体名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唐兰的“三书说”是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 (2)陈梦家的“三书说”是象形字、声假字、形声字。 (3)裘锡圭的“三书说”是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或意符字、表音字(或音符字)、半表意半表音字(或意符音符字)。 6.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对字形的感知要求字形要容易识别,即容易看清楚字形的形状,这就要求文字必须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要清晰,就要做到: 第一,字不宜笔画太多,写得不易过小。如果字形过于繁富,写得过小,就不容易看清。 第二,部件的分布要相对地集中,这就使汉字形成了二维结构的块形文字。 第三,字形之间的区别度要明显。 7.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2018年法学成人本科期末考试《宪法学》发在线考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综合作业 1. ( 单选题 ) 下列不属于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是()(本题1.5分) A、货币发行权 B、财政独立权 C、防务独立权 D、司法终审权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2. ( 单选题 ) 根据1982年宪法,具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1.5 3. ( 单选题 ) 根据2006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本题1.5分) A、十五日内 B、三十日内 C、四十五日内 D、两个月内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4. ( 单选题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本题1.5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学生答案:B

解析: 得分:1.5 5. ( 单选题 ) 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本题1.5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1.5 6. ( 单选题 )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 法性文件()(本题1.5分)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央电大网上形考04任务部分参考答案.doc

04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支出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有( B )。 A. 被没收的财物 B. 机物料消耗 C. 捐赠支出 D. 违约金支出 2. 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B )。 A. 成本开支范围 B. 费用开支标准 C. 成本项目 D. 费用要素 3.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B )。 A. 产值质量成本率 B. 销售基数 C.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D. 质量成本利润率 4.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B )。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集中制 D. 非集中制 5.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D )。 A. 生产工时 B. 作业目的 C. 总量标准 D. 成本动因 6.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 B )。 A. 客户需求 B. 作业分析 C. 作业重构 D. 作业考评 7.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首先是( B )。 A. 确认计划目标、时间和范围 B. 划分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C. 搜集与作业有关的资料 D. 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8.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B.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 C.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 9.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C )。 A.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受到适用条件的限制 B. 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C. 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D. 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问题 10. 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B )。 A. 材料购进时 B. 产品生产完成时 C. 材料领用时 D. 会计期末时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BCD )。 A. 预防成本 B. 鉴定成本 C. 内部故障成本 D. 外部故障成本 E. 标准成本 2. 质量管理成本包括( CD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外部故障成本 C. 预防成本 D. 鉴定成本 E. 定额成本 3.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CDE )。 A. 成本计算基础不同 B. 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C. 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D. 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E. 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4. 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E )。 A. 制造费用比重相当大 B. 产品种类很多 C. 作业环节较多 D. 生产运行数量相差很大并且生产准备成本昂贵 E. 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 5.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BCD )。 A. 产品的种类 B. 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C. 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D. 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E. 执行者的判断经验 6. 下列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即成本动因为采购单数量的有(AC )。 A. 购入材料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现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406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现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全部都是非谓形容词的是(B)。 A.伟大高大 B.主要大型 C.重大自大 D.严重厉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句子的性质决定了句子具有表述性 B.词和短语能构成句子,所以都具有表述性 C.短语的性质决定了短语具有表述性 D.除了语素外,其它语言单位都具有表述性 3.下列句子的数词,表达的意义属于精确意义的是(B)。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气温达到了摄氏四十度,是近二十年少有的 C.你这样对工作三心二意的可不行啊 D.我走过万水千山追寻着历史的痕迹 4.下列句子符合短句、整句条件的是(A)。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对句子预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他去年曾到南美洲旅游”。这句话预设是:南美洲风景不错 B.“林华会说意大利语了”。这句话预设是:林华原来不会说意大利语 C.“万里长江万里长”。这句话预设是:长江比黄河长 D.“他家原来很有钱”。这句话预设是:他家里现在很富有 二、综合分析题 6.下面的短语有歧义,请简要分析说明。 研究鲁迅的作品 答:这个短语第一层可以理解为述宾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分析如下: 7.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 a.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不值得骄傲。 b.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值得骄傲。 答:a.这句话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实际情况,已经证实。 b.这句话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假定情况,实际上还没有取得成绩。 8.分析下面一段话中句式特点和辞格综合运用情况。 我虽是一朵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我虽是一滴水,却汇不成澎湃的江河;我虽是一棵树,却组不成茫茫的森林;我虽是一块石,却不具备泰山的巍峨。 答:第一,这段话使用了整句,构成了排比句,具有整齐美,具有艺术感染力。 第二,辞格综合运用是套用,总体看是排比,排比中套用了四个比喻和四个比拟。 三、简答题 9.同一句类的句子,句型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同一句类的句子,句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句类是从语气角度划分的句子类别,句型是从结构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网上形考任务试题 及答案 适用专业:法学、汉语言文学、护理、社会工作、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园艺。 单元自测1 试题及答案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题目]–Do you think I can borrow your bike for a few hou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sorry, but I really need it this afternoon. I don't think so. I am afraid you can. [答案]I'm sorry, but I really need it this afternoon. [题目]–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the ti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s three thirty by my watch. You'd better buy a watch. Can you see the clock?[答案]It's three thirty by my watch. [题目]–Good afternoon. Can I help yo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I think so, too. I need to buy a birthday present for my son. I don't think I need any of your help. [答案]I need to buy a birthday present for my son. [题目]–Hello, may I speak to Joh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are wanted on the telephone. Can I leave a message for him?Just a second, please. [答案]Just a second, please. [题目]–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国际公法010007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国际公法010007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A. 任意法的性质 B. 强行法性质 C. 国内法性质 D. 硬法的性质 满分:2 分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 A. 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均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 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大国要接受这一原则 C.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 D. 如改变该原则,须经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 满分:2 分 3. ( ) 能够引起国家继承。 A. 政变引起的政权更迭 B. 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 C. 领土主权被限制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满分:2 分 4.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A. 克林顿 B. 格老秀斯 C. 普芬道夫

D. 瓦特尔 满分:2 分 5. 在国家继承中,与被继承国对继承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被继承国的国家动产应转属继承 国,叫做()。 A. 白版原则 B. 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C. 领土转移协定原则 D. 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满分:2 分 6. 国家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 确定的领土 B. 政府 C. 固定的居民 D. 主权 满分:2 分 7.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 B. 《万国公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8.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A. 国际联盟的成立 B. 《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C. 《陆战法规惯例公约》的签订 D.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 满分:2 分 9. 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 A. 法律上的承认 B. 简单承认 C. 事实上的承认 D. 宣告承认 满分:2 分 10.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B. 一国能够创造国际法 C. 第三世界国家能够创造国际法 D. 大国能够创造国际法 满分:2 分 11.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 A. 实在法学派 B. 规范法学派 C. 格老秀斯派 D. 自然法学派 满分:2 分 12. 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A. 宣告说 B. 平行说

中央电大形考答案《入学指南》

中央电大形考及参考答案(上)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sin lim 0=-→x x x x .答案:0 2.设 ? ?=≠+=0,0,1)(2x k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________=k .答案:1 3.曲线x y =在)1,1(的切线方程是 .答案:2121+= x y 4.设函数52)1(2++=+x x x f ,则____________)(='x f .答案:x 2 5.设x x x f sin )(=,则__________)2π(=''f .答案:2π- (二)单项选择题 1. 函数2 12-+-=x x x y 的连续区间是( )答案:D A .),1()1,(+∞?-∞ B .),2()2,(+∞-?--∞ C .),1()1,2()2,(+∞?-?--∞ D .),2()2,(+∞-?--∞或),1()1,(+∞?-∞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答案:B A.1lim 0=→x x x B.1lim 0=+→x x x C.11sin lim 0=→x x x D.1sin lim =∞→x x x 3. 设y x =lg2,则d y =( ).答案:B A .12d x x B .1d x x ln10 C .ln10x x d D .1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答案:B A .函数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中央电大形考电算会计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央电大形考电算会计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 1.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账簿的特征是(B) A.采用平行登记方式来登记 B.没有具体格式由用户自己来设定 C.严格划分为总账、明细账 D.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格式 2.下列对于会计科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已制过单的科目不能直接修改 B.已录入期初余额的科目不能直接修改 C.已有余额的科目可以直接删除 D.没有余额的末级科目可以直接删除 3.会计报表按照以编制日期为标准可以分为(B) A.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 B.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编制的报表和企业为某种特定的需要编制的一次性报表 C.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D.简单报表和复合报表 4.在编制报表时确定表元的数据来源的公式是指(C) A.报表审核公式 B.报表舍位平衡公式 C.报表运算公式 D.总帐函数 5.当输入的科目名称有重名时系统会(B) A.不能通过 B.自动提示重名科目供选择 C.提示修改重名科目 D.任选一个输入 6.就是将报表中选定的数据以图形方式显示使用户直观地得到数据的大小或变化的情况(B) A.视图分析法 B.图形分析法 C.形表分析法 D.视表分析法 7.单元属性是指(B) A.单个单元、区域或组合单元 B.单元内容的性质如数字、字符还是表样 C.数据单位 D.数据的显示格式 8.部门档案用于设置部门相关信息一般不包括(D) A.部门编码 B.部门名称 C.部门属性 D.部门位置 9.以提供经营、管理服务为主会计信息系统层次是(B) A.核算信息层次 B.管理信息 C.预测信息层次 D.决策信息层次 10.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购销存部分一般以(D)核心。 A.采购计划 B.采购管理 C.销售管理 D.库存核算和管理 11.(B)架起了报表处理子系统与其他系统、同一报表文件中不同报页之间、不同报表文件之间以及同一报表内部数据传递 的桥梁。 A.函数 B.自变量 C.表达式 D.运算符 12.在用友畅捷通软件中银行存款科目必须设置为(B)辅助核算才能进行银行对账工作。 A.日记账 B.银行账 C.明细账 D.多栏账 13.在报表处理子系统中格式状态下输入内容的单元均默认为(B) A.数值单元 B.表样单元 C.字符单元 D.关键字 14.在编制报表时发生数据溢出是因为表栏的宽度(B)数据长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15.下列有关报表删除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可以删除编制得到的数据表 B.可以删除表结构 C.不能删除表结构 D.报表结构一旦删除若需要使用只有重新设置 16.下列(D)不是账务处理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内容。 A.凭证审核 B.凭证记账 C.期初余额录入 D.凭证输入 17.(A)余额在计算机内用负数表示。 A.红字 B.蓝字 C.借方 D.贷方 18.在报表软件中报表项目包括(C) A.表头内容、表体项目、关键字 B.表头内容、关键字、表尾项目 C.表头内容、表体项目、表尾项目 D.关键字、表体项目、表尾项目 19.(C)是报表数据之间关系的检查公式。 A.报表运算公式 B.报表舍位平衡公式 C.报表审核公式 D.表达式 20对于结账操作每月可进行(A) A.一次 B.多次 C.二次 D.三次 21.(C)是对各个部门或部分部门指定期间内的收入情况和费用开支情况汇总分析的报表。 A.部门总账 B.部门明细账 C.部门收支分析表 D.部门计划执行报告 1、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任务是(C) A.减轻会计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 B.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C.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D.减少会计人员的数量 2、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手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和流程(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