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版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护理服务项目

合集下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健康保险的一种,是指当被保险人由于年老患病、伤残或是身故,以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侧重于提供经济补偿和护理服务保障的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承担老年人家庭护理等护理费用的。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有助于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的。

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保险责任1、老年护理保险金:被保险人在60岁之后就能按照保险规定领取一定的保险金;2、长期护理保险金:被保险人在遭受意外等损害后,如果因此失去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就可以按照规定领取该项保险金;3、老年疾病保险金:只有被保险人的疾病是初次发作的,并且该疾病属于合同规定的疾病,被保险人才能得到该笔保险金;4、癌症保险金:要求被保险人的癌症是初次发作的,并且该癌症在保险责任范围内;5、身故保险金: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公司依照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和社会面对着巨大的养老负担。

截止2019年,中国6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已经超过4000万,如何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是上千万个家庭正在面临的困境,也是国家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

伴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2020年9月10日印发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被誉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吸引大众的关注。

所谓“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是当被保险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可以获得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方面的服务或经济补偿。

目前在国内,长期护理保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地医保局等政府相关部门经办的社会保障,例如北京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或社会互助共济,由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或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失能人员护理服务。

另一类是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由个人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付费,当满足保险理赔责任时,用保险公司的理赔费用进行服务购买或者直接由保险公司合作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深入实施引起社会热议的同时,作为新事物也会有人存在着各种疑问,存在不同的质疑。

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项目的管理,更好落实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护理服务项目是指为经评估达到一定失能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解决基本生活护理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需求的服务项目。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和机构护理服务。

第三条符合长护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参保人员接受定点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由长护险基金按标准支付:1.接受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的。

2.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中养老机构长护险护理床位接受护理服务的。

第四条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人员,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开展居家上门项目护理服务或机构护理服务,长护险支付范围及支付标准以内的费用,不设起付线,由长护险基金按比例支付:1. 接受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提供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的,长护险基金分居家照料服务和上门项目护理服务按标准按月定额支付,其中居家照料服务仍按500元/月现金待遇享受;上门项目护理服务(护理包)定额标准为500元/月,基金支付80%,个人支付20%,个人支付部分委托银行在照料服务补助中签约代扣,未享受长护险现金补助或自行增加服务及自负支付扣除不足的,由长护险待遇人员自行支付。

2.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内居住,长护险护理床位接受护理服务的,按定额结算,每月护理服务费标准为1200元(每月按30天计,不足30天的按实际天数[40元/天]计算),长护险基金支付80%,个人自负20%。

在非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内居住,长护险待遇视同居家护理。

第五条在护理服务机构内享受24小时连续服务的,长护险基金待不再发放居家护理500元/月的现金补助。

享受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待遇人员的现金补助标准部分,不得与残疾护理补贴和民政养老补贴叠加享受;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人员可以叠加享受护理服务,个人自负部分由待遇享受人员自行支付。

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内长护险基金支付部分,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与长护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居家照料护理服务现金补助部分由长护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给待遇享受人员;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基金支付部分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与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

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

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是一种用来支付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长期护理费用的保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凸显,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

一、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和目的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意外事故而无法独立生活、需要日常照料和监护的人提供长期医疗和生活服务的保险。

其目的是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和协助,帮助其生活更加便利、独立和舒适。

二、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护理、药品费用等。

具体涵盖的内容可以根据被保险人的需求和保险计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日常生活照料:包括个人卫生、进食、穿着、洗漱、如厕、移动和交往等方面的帮助和监护。

2. 医疗护理:包括疾病或病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等。

3. 康复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护理服务,旨在帮助被保险人恢复或维持独立生活能力。

4. 药品费用:包括长期用药费用的报销。

三、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服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公司可以提供评估服务,通过专业评估人员对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能力、护理需求等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具体的保险需求和保费金额。

2. 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包括提供护工、家庭护理、居家机构等,为被保险人提供个人卫生、进食、穿着、洗漱、如厕、移动和交往等方面的帮助和监护。

3. 医疗护理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包括疾病或病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等。

保险公司可以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合作,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康复护理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护理。

保险公司可以与康复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合作,为被保险人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指南(试行)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指南(试行)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指南(试行)参保人员篇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试点期间参保人员办理长护险相关业务。

二、参保人群试点期间,长护险参保人群为本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参保人员。

三、待遇享受条件正常享受职工医保待遇且已在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以下简称长护定点机构)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手续的参保人员,经长护险护理需求鉴定评估(以下简称长护评估)符合条件的,在长护评估结果有效期内可按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享受相应的长护险待遇。

四、鉴定评估流程(一)提出申请。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基本稳定的参保人员,需在长护定点机构先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续。

参保人员可由本人或亲属、代理人携带参保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险凭证(广州市社会保障卡或医疗保险卡)、申请表及有效的疾病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向长护定点机构提出长护评估申请。

参保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长护定点机构不予受理长护评估申请:1. 患有急需治疗的各种危重疾病,病情不稳定的;2. 患有重度精神类疾病的;3. 距上次长护评估不通过结果作出之日起不足半年,且参保人员病情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变化的。

(二)机构初评。

申请人提交的基本信息、参保信息及申请项目在通过长护定点机构审核后,长护定点机构按规定安排评估小组对申请人病情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初步评估,通过初评的申请人资料由长护定点机构进行网上申报。

(三)现场评估。

通过机构初评的申请人按照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安排接受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专家小组的现场评估。

(四)集体评审。

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组织长期护理需求评审专家小组对现场评估结果进行集体评审。

(五)结果公示。

评审结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及长护定点机构内公示。

公示期内,申请人或长护定点机构等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经长护定点机构向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广州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广州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广州市养老保障的意义和作用
促进社会稳定
02
通过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医疗系统的压力,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也体现了广州市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
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0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包括养老院、护理院、家庭护理服务等。这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满足了老年人对不同层次护理的需求。
护理服务机构与人员管理
03
实施效果分析
VS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区共有5000人参保,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覆盖率
该试点区的覆盖率较高,表明该地区的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较大。
参保人数
参保人数及覆盖率
在试点期间,共接到了5000多份保险赔付申请,其中90%以上的申请获得了赔付。
该试点区的赔付效率较高,大多数申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保险赔付。
广州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其他地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借鉴广州市的经验,制定符合本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广州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金筹措、服务质量和标准制定等。其他地区可以吸取广州市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本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广州市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01
02
03
02
政策内容与实施
参保对象
广州市户籍或居住在广州市的居民,且已参加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
参保条件
符合年龄要求(如60岁以上),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长期失能,需要长期护理的居民。
参保对象与条件

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护理服务方案

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护理服务方案

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护理服务方案概述该社区护理服务方案旨在提供长期护理保险受益人需要的高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

本方案旨在满足长期护理保险受益人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服务内容本社区护理服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定期家访:定期派遣护理人员上门进行健康评估和护理服务,包括测量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状况等。

2. 日常生活援助: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援助服务,包括个人卫生、饮食照料、清洁、购物等。

3. 医疗护理支持:提供医疗护理支持,包括药物管理、胰岛素注射、伤口护理等。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受益人处理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

5. 康复训练:根据受益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等。

服务流程本社区护理服务方案的服务流程如下:1. 社区护理评估:受益人申请社区护理服务后,将进行社区护理评估,评估护理需求和服务计划。

2. 服务计划制定:根据社区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频率。

3. 护理服务实施:按照服务计划,派遣合格的护理人员上门提供护理服务,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4. 报告和记录:护理人员将每次服务的情况进行报告和记录,以便跟踪和评估服务效果。

费用和支付本社区护理服务方案的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支付,受益人无需承担额外费用。

具体费用和支付方式根据长期护理保险条款而定。

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本社区护理服务方案,请联系以下机构:- XXX-XXXXXXX本文档仅用于参考,请以实际政策和条款为准。

广州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分析

广州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分析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与长期护理保险需求长期护理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及意外伤害,失去部分或全部日常生活能力,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专业护理机构服务或在家中接受护理,对由此产生的服务费进行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1]。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加深,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护理需求大幅上升。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7603万,占人口总数的12.6%[2]。

且该比例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2050年,我国高龄失能老人将达到1875万之多,随即衍生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广州市发布的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显示,2018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数169.27万,占户籍人口的18.25%。

按照老龄化率划分,人口老龄化率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广州市已有3个区进入中度老龄化[3],如表1所示。

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数已达175.5万,占户籍人口的18.40%。

其中,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的3个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老龄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

市区内不少80岁以上的重度失能老人的家庭,正面临着照护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亟需专业匹配的照护服务资源。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高龄失能老人的传统护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单纯依靠家庭成员无法长期承担照护责任,且长期护理所需费用高,大部分家庭难以负担。

在此背景下,我国把设立长期护理保险方案提上日程。

广州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8月开始在长护险的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并逐步建立为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服务的制度体系,有效减轻了失能群体的负担,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有益于养老及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全市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53万,政策范围内的费用长护险基金支付率为84%左右。

表1 2017—2019年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状况市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进入中度老龄化地区老年人口数(万人)占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2017年161.85越秀区28.917.86%海珠区25.1315.53%荔湾区19.6912.17% 2018年169.27越秀区29.9317.68%海珠区26.4215.61%荔湾区20.6912.22%2019年175.51越秀区30.7117.50%海珠区27.4815.66%荔湾区21.5112.26%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市发布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整理。

2023年广州市长护险支付的待遇标准

2023年广州市长护险支付的待遇标准

2023年广州市长护险支付的待遇标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期护理保险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护理保险旨在为有长期护理需求的人提供经济支持,缓解其生活压力。

而广州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其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标准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2023年广州市长护险支付的待遇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来看一下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情况。

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政策,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标准将发生调整。

具体来说,待遇标准将根据参保人员的护理等级和护理方式来确定,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增加床位费报销、护理用品费用、医疗护理费用等内容。

这些调整将进一步提高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在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中,护理等级将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护理等级将对待遇标准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护理等级分为几个等级,从轻度到重度不等。

参保人员的护理等级将根据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等情况来确定。

根据护理等级的不同,待遇标准也会有所不同,重度护理等级的参保人员将享受更高的待遇。

护理方式也将对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标准产生影响。

广州市将提供多种护理方式,包括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

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应的待遇标准也不尽相同。

居家护理的参保人员将享受家庭护理服务费用和护理用品费用报销,而机构护理的参保人员将享受床位费用报销、医疗护理费用报销等待遇。

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标准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这将为广州市的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长期护理保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心。

在本文的我将共享一下对2023年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标准的调整,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参保人员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使用冰帽时要随时注意头皮情况,定时进行头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头皮压疮发生;
3.置于颈部外侧的冰块不易过重,以免影响呼吸和颈静脉回流;
4.若有苍白、青紫、灰白、颤抖、疼痛或有麻木感须立即停止使用;
5.禁忌: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放置冰袋。

16
低流量给氧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2.擦浴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
3.擦浴30分钟后复测体温;
4.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禁忌擦拭;
5.血液病患者禁忌使用酒精擦浴,对酒精过敏及皮肤有破损、糜烂不宜酒精擦浴。

15
冰袋降温
包括冰帽降温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附件3
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护理服务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基本要求
除外内容
计价单位
1
口腔护理
1.评估患者情况;
2.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3.用湿棉球或湿棉签擦拭患者口唇;
4.按擦拭顺序擦拭口腔各部位,一支棉签或一个棉球擦拭一个部位;
5.检查口腔是否擦拭干净以及有无口腔炎症、溃疡;
6.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及牙龈。
1.执行无菌操作,评估患者伤口情况;
2.选择合适的敷料,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3.敷料潮湿时,必须立即予更换。

13
小换药
创面15(含)cm²以下或长度10(含)cm以下
1.执行无菌操作,评估患者伤口情况;
2.选择合适的敷料,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3.敷料潮湿时,必须立即予更换。

14
酒精擦浴

21
运动疗法
包括全身肌力训练、各关节活动度训练、徒手体操、器械训练、步态平衡功能训练、呼吸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技术;
2.运动强度、时间与频度合适。
45分钟/次
22
减重支持系统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40分钟/次
23
电动起立床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进食训练初期进食宜用胶冻状食物,不宜饮水或流食,以免呛咳。

28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2.对Biblioteka 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3.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指导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注意训练或采用代偿方法。

29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长期抗菌材料

4
鼻饲管置管
1.插管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胃管应充分润滑,避免损伤食道黏膜;
2.为防止食管反流置入深度延长8~10厘米;
3.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药物和一次性
胃肠管

5
灌肠
包括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1.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
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

2
吸痰护理
含叩背、吸痰,不含雾化吸入
1.执行无菌操作;
2.吸痰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3.调节负压(成人40-53.3kPa,小儿33-40kPa),插入深度适宜(经口插管深度14-16cm,经鼻腔22-25cm,气管套管10-20cm,气管导管10-25cm),动作轻柔,吸痰干净,每次不超过15秒;
4.有效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通畅。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
40分钟/次
30
截瘫肢体综合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3.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指导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注意训练或采用代偿方法。
40分钟/次
备注:以上项目按照本市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执行。
2.选择合适的敷料,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3.敷料潮湿时,必须立即予更换。

11
大换药
创面30(不含)-50(含)cm²或长度15(不含)-25(含)cm
1.执行无菌操作,评估患者伤口情况;
2.选择合适的敷料,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3.敷料潮湿时,必须立即予更换。

12
中换药
创面15(不含)-30(含)cm²或长度10(不含)-15(含)cm
4.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保暖,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一次性扩阴器、一次性冲洗器

9
肛管排气
1.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
2.将肛管插入深度深度为15~18cm保留时间<20min;
3.观察患者腹胀减轻情况。

10
特大换药
创面50(不含)cm²以上或长度25(不含)cm以上
1.执行无菌操作,评估患者伤口情况;
2.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训练的目的、要求及内容;
3.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指导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注意训练或采用代偿方法。
支具

26
作业疗法
含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意识不清、严重认识障碍不能合作者、危重症、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等禁止开展。
自助具
45分钟/次
27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一次性吸痰管,
一次性吸引瓶内胆

3
糖尿病足护理
指导患者足部皮肤保养、足部运动、预防足外伤、剪趾甲等措施,正确处理鸡眼、脚癣级局部溃疡,不含换药
1.每日对足部进行检查,保持足部卫生;
2.正确修剪趾甲:沿趾甲缘修剪趾甲,不宜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甲沟皮肤。慎用热水袋保暖,以避免烫伤;
3.保持脚趾间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家庭巡诊
包含了解服务对象健康状况、指导疾病治疗和康复、进行健康咨询
1.1.评估患者及环境情况;
2.测量生命体征;
3.进行康复咨询及康复治疗。

20
关节松动训练
包括关节被动活动、持续被动运动训练(CPM)、小关节(指关节)、大关节
1.评估患者全身及关节情况;
2.帮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及训练;
3.对关节肿胀、骨折、恶性肿瘤及严重骨质疏松等禁止训练。
4.按时更换湿化瓶;
5.观察氧疗效果。
湿化瓶、吸氧管、面罩等材料
小时
18
高流量给氧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2.使用单/双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4~6L/min;3.指导家属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4.按时更换湿化瓶;
5.观察氧疗效果。
湿化瓶、吸氧管、面罩等材料
小时
19
3.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各严重疾病晚期病人严禁灌肠。

6
导尿
包括一次性导尿和留置导尿
1.执行无菌操作;
2.动作轻柔,以免尿道损伤;
3.为尿潴留病人导尿时,第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
4.观察病人反应,观察尿液颜色、性质。
导尿包、尿管、
尿套及尿袋

7
膀胱冲洗
1.执行无菌操作;
2.冲洗液温度35℃-37℃,膀胱内出血时应使用4℃左右的冷冲洗液;
逐渐调高起立角度,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观察面色,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45分钟/次
24
平衡功能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护,以免发生跌倒;
3.对严重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感染、严重痉挛等禁止训练。

25
手功能训练
1.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2.使用单/双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1~2L/min;
3.指导家属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4.按时更换湿化瓶;
5.观察氧疗效果。
湿化瓶、吸氧管、面罩等材料
小时
17
中流量给氧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2.使用单/双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2~4L/min;3.指导家属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3.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颜色调节;
4.冲洗过程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询问有无膀胱憋胀感、痉挛痛或尿道痛等;
5.观察患者情况。
一次性膀胱冲洗
材料

8
会阴冲洗
包括会阴抹洗
1.评估患者情况,告知患者操作过程;
2..按擦拭顺序分别冲洗会阴各部位;
3.进行会阴抹洗时,每抹洗一处需要变换毛巾部位,如用棉球抹洗,每抹洗一处更换一个棉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