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1)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小学作文指导教案篇一:评讲目的:1、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2、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评讲重点:1、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2、能把一个景物写具体完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
上节课,大都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好吗?二、习作成功之处,师生共同评讲。
1、出示习作,并让该文作者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好在哪里?2、学生评讲,教师加以鼓励、肯定、引导,并板书主要优点,描写细致,倾吐真情,突出对家乡的热爱。
3、小结:成功习作的`特点:不仅具体描写了家乡的美景,也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归功于他们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对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
4、继续展示成功这处,其他同学点评。
5、小结:实际上每个同学的文章都有精彩之处、得意这笔,下面就请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三、修改不足之处。
1、示例文:描写不够细致,没有突出家乡的美丽文章。
2、指名读这篇文章。
小组讨论:怎样把这篇文章写得更具体、更具体。
3、各组交流修改意见。
四、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
1、启发谈话:经过刚才的交流,互相启发,大家一定发现了别的同学写得更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来取长补短,修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2、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反馈修改情况,教师总结指导。
刚才大家修改了自己的习作,现在谁想让大家欣赏一下你修改后最满意的地方?1、读修改后的习作片段。
2、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吸收到自己的习作中。
我非常赞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课余时间你们还可以继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同学或者朋友听。
篇二:习作讲评评讲目的:1、表扬写得好的同学2、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欢。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4.通过观察、调查家乡的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
发
展
性
评
价
立意
构思
语言
情感
描写对象清楚;景物特征鲜明。
构思精巧、新颖;条理清晰、井然。
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联想丰富。
情景交融,
不死板,
不矫情。
【文法储蓄】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条理井然;
(2),有声有色;
(3),生机盎然;
(4),回味无穷;
(5),文采斐然。
【名家之言】
细节:“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
”(屠格涅夫)
形象:“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袁鹰)
特色:“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
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老舍)
感受:“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
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碧野)
体验:“写景最好是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经历些个风晨雨夕,寒往暑来,一句话,得在认识上下一番功夫。
”(吕叔湘)。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文档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导学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质地以及、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按一定的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a) 。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 。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 如:、,、等。
(b)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的景物特点。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准确,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
[5]“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还要学会。
【赏析品评】花园秋晨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学习描写景物写作导学案

习作内容:学习描写景物学习目标: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重难点:学会调动五官、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
第1课时一、习作题目请选择你家乡任意的美景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要求:(1)题目自拟(如:我爱这一村乡土、充满诗意的山村、家乡的白杨树、乡间美景、村中的那条小路、陕北文化卷、新路·心路……)(2)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2)字数不少于600。
二、习作指导★欣赏优美的写景片段: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3、老渔民的脸上挂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的沟壑。
深邃的眼神总是喜欢坚定的望着前方,偶尔被海水侵蚀了的双手搓个不停,那干涸的嘴唇还是喜欢说那两句:向前走吧,始终会看到大陆的……★请写出你所积累的一至两个精彩的写景片段: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导学案:特征写景导学目标:1.了解写景的特征;2.掌握写景的基本技巧;3.提高写景的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特征写景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导学难点: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导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次课学过的写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写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明确特征写景的概念:特征写景是指通过描绘景物独特的特点,使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独特之美。
2.引导同学们思考与分享:什么是特征?写景时如何抓住特征来进行描写?3.给出示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下面的景物,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个景物的特征。
(示例景物:夕阳下的海岛,瀑布,春天的花朵)4.教师点评和解析示例:夕阳下的海岛可以描写它的金光闪耀、美丽如画;瀑布可以描写它的水流湍急、如银河倒悬;春天的花朵可以描写它的缤纷多彩、芬芳扑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给出练习题: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利用特征写景的方法,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进行描写。
2.让同学们展示作文,并进行简单点评和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10分钟)1.分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写景作品,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挑战任务:请同学们用特征写景的方法,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景物,如雷雨中的山林、雪山上的奇景等,以1200字以上进行描写。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对特征写景的概念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写特征写景时,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2.教师总结:特征写景是一种突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要善于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
六、布置作业(2分钟)1.请同学们在家里继续练习特征写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要求1200字以上。
2.下节课请同学们带上自己的写景作品,我们将进行互评和分享。
导学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方法》导学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和方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2)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并选择特定的景点。
【课前预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自选喜爱的景物,花一定的时间实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多写观察日记,以求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积累】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以下有二种途径供你参考:(一)定点观察—三大步骤定点观察的意思就是说锁定某一个目标,选择一个角度观察一个具体的景物或者某一个角落的景色。
定点观察要分为三大步骤:1.选择最佳视角。
选择你要描写的一角或一部分的景物,找一个最好的观察角度,确保将一切收入眼底,并且这个切能够表现出最美的状态。
2.锁定中心景物。
我们要描写一幅画,不能够把这幅画中的每种事物都写得淋漓尽致,不但是篇幅所限,没有主次和详略地描写景物也会让人觉得繁琐而无趣。
所以每幅图景都有最惹眼的中心景物,定点观察时先应抓住主体景物来实行描写,记住周围的景物仅仅陪衬。
3.抓住中心景物的中心特点。
每一个景物必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我们要抓住这个最显著的特点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描绘,其余的特点能够略写或者不写。
三大步骤是让我们的观察点从大到小,从一个角度——中心景物——中心特点。
(二)移步换景观察——两种方式、空间顺序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定点观察往往不能窥知事物全貌,要想全面、整体地写景,还须用“移步换景”法观察。
“移步换景”观察有下面两种方式:1.对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
例如观察长城,能够远眺,能够近瞻,能够仰望,能够俯视,还能够身处长城上观察。
因为观察点或角度变化了,同一景物在人的眼中会表现不同的情状。
2.对不同景物作移动观察.这种观察法通常是闲庭信步式的观察,即边走边看,人的脚步在移动,观察的景物也在变换。
比如观察香山秋景,从山脚走向山上,选择其中自己所到的地方的一些特殊的美景(注意要攫取最好的或者最具有风格的景色,万不可一揽子像记流水帐般把登山全过程写下),存入脑海中的记忆库,然后将这些画面连接组合,就是一幅美丽的香山秋景画卷。
高中语文必修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目标导学】1、学习目标了解发现自然之美,感受生活,表达情感。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学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情感,做到融情于景。
2、重点难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多种手法写景。
学会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1、主动亲近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
2、积极思考感悟,从经典文章或片段中揣摩、领悟写景技巧,学会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
【合作研究】1、课时重点知识①什么是景物特征?②怎么样抓住特征描写景物?③学习反思2、以小组为单位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景物描写的文字。
【知识积累】写景方法:1、写景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心理(上下、远近、主次)。
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形象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
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2、写景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借代、通感等。
3、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4、虚实结合:发挥想象与联想,将虚景与实景结合起来描写,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烘托渲染:在整个景物画面中各个景物点都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还应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景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衬托景物。
在描绘景物时为了使景物更真切、具体,更有利于烘托人物,可以把正面描写与侧面的烘托结合起来。
7、情景交融:怎样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呢?通常有触景生情、寄情于景等方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课时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合作讨论细致表达课前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假期你们一定都去了很多地方,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景物?(照三—四名学生)大家去的地方真的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做小导游。
来介绍“一处景物”板书:一处景物二、讲授新课1、了解什么是景物。
2、欣赏(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学生观察并回忆云雾在山上不同位置时的状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3、学生分析得出云雾在“山顶—山腰—山谷—山峰”时的不同状态。
4、写景要按着一定顺序来写,课件呈现一定顺序。
写景文章的顺序: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5、根据空间顺序结合,找生充分说,仿写。
6、欣赏西湖的范文,并分析描写的顺序。
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
理解概念基础上,结合进行仿写。
7、描写景物时“抓特点”通过范文分析景物的特点。
结合节日的烟火,进行仿写。
8、在进行仿写时,为了让景物更美,生动,形象,可以适当的采取修辞手法。
说一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暇的白云。
有的;有的;有的。
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
9、描写景物的内容较多时,要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文导学案
日期: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 评价:_________
【训练目标】
学会观察生活,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作前准备】
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作文要求】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文章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147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
【课中交流】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
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
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峡》表现了
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6]作品欣赏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
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
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
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
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
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
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
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
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
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
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
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你认为有哪些佳词妙句值得学习?
【自主作文】请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