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除臭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污水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些气味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除臭技术应运而生。

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将恶臭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方法。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除臭方法相比,生物除臭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生物除臭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呢?简单来说,生物除臭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恶臭气体的吸附、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首先,恶臭气体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生物除臭装置中的填料层。

填料层通常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材料组成,如活性炭、陶粒、泥炭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恶臭气体分子,为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接下来,吸附在填料表面的恶臭物质会被微生物群落所降解。

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功能。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硫酸盐,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真菌则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利用恶臭物质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了恶臭物质的去除。

最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无害或低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会随着气流排出生物除臭装置,从而完成了整个除臭过程。

在生物除臭技术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结构对除臭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的恶臭物质具有不同的降解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恶臭气体的成分和浓度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培养条件。

此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 值、氧气含量等。

为了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除臭效果,需要对这些环境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优化。

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等。

生物滤池异味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异味处理技术
目前,
7.2 菌种的驯化 生物滤池净化异味气体的菌种驯化方法如同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其主要方 法主要是异养生物将有机污染物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通过新陈代谢过程降解了 有机污染物,在处理废气中氨和硫化氢等污染物物质时,微生物以自养型为主。 菌种一般由城市污水污泥或相关石油化工废水中的微生物经驯化而得。驯化方法 是优势菌种筛选的重要因素,驯化方法一般有:一次性投加高浓度化合物及定时 定量补充浓度相对较低的有机化合物。有研究指出,第二种方法为较好的驯化方 式。
高生物量,从而尽可能大地提高单位体积的有机污染物降解量; 填料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隙率,以防止滤床中微生物的快速增长而引起填
料堵塞和压降升高,进而会引起短流,降低填料的利用率和提高出气口 污染物的浓度; 填料应具有较好的持水性,以保持生物滤池在间断运行后,保持微生物 的液体环境,使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在重新启动后能较快地恢复; 填料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和防腐蚀能力; 自身的气味少; 价格便宜; 运行时间长、养护周期长 实验室小试使用丝网填料、纤维粘附活性碳(ACOF)、聚丙烯多面空心小 球和炉渣为载体构建生物滤池系统处理有机性固液废气,通过测定 4 种材料在空
7.7 设计负荷 合理的设计负荷有利于降低生物过滤系统的投资,保持运行的稳定性。生物 过滤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滤料表面负荷一般为 30~250m3/m2·h。
5
8 国内提供生物滤池处理系统的厂商
法远建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陶朗德异味处理系统烟草、食品行 业的中国总代理。
无锡通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能提供处理量为 1000~10000 m3/h 的异味 处理系统。
7.6 废气停留时间 废气在生物过滤系统中的停留时间直接影响了其处理效果。如果停留时间过 短,废气成分还未充分被生物膜吸收,就被排除床体,无法使最大量的废气被转 化;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则会使床体体积过大,增加投资。因此在生物过滤的设 计时有必要确定合理的停留时间,以去除肉食加工厂废气为主的生物过滤系统停 留时间为 15s;以去除三氯酚为主的生物过滤系统停留时间为 3h;以去除 H2S 为主的生物过滤系统停留时间为 23 s;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气,生物过 滤系统停留时间一般为 2~8.5 min。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一体化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具有前级喷雾洗涤吸收处理、多级生物滤床吸收分解吸收功能,生物填料保湿喷淋、保温层、加热系统、自来水与循环水可切换等辅助系统;,配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连续运行。

它就是一种既能治理某些特定恶臭气体,又能灵活的仅通过变换洗涤吸收药剂,生物滤床填料与微生物菌种来治理复杂的混合臭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

洗涤-生物滤床过滤联合除臭装置,包括前级洗涤区与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除臭装置在横向分为几个区域,自前而后分别就是:臭气的导入区、前级洗涤区(可按实际情况添加中与药剂)、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净化气体排出区(该区与外界相连)。

在前级洗涤区与生物滤床过滤区之间、后级洗洗区与净化气体排出区分别装有气液分离装置。

在竖向前后两级洗涤区设置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就是:位于上部的喷淋区;位于中部的填料层;位于底部的就是储水槽。

前级洗涤区的填充层,充满了高效气、液相接触的有机填料。

底部的储水槽就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排污功能,出水槽内的水通过水泵可以循环使用。

前后储水槽及水泵循环系统各自独立,并设有补水阀。

装置的除臭原理臭气经导入口先平流进入洗涤区,经前级水或低浓度化学洗涤液洗涤,在洗涤区完成了对臭气的水或化学药剂的吸收、除尘及加湿的预处理。

未清除的恶臭气体再进入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通过过滤层时,污染物从气相中转移到生物膜表面。

恶臭气体喷洒水的作用下与湿润状态的填充材料(生物填料)的水膜接触并溶解。

进入生物膜的恶臭成分在填充材料(生物填料)中,在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下被降解。

微生物把吸收的恶臭成分作为能量来源,用于进一步的繁殖。

以上三个过程同时进行。

确保整个系统排放达标。

前级喷淋的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HNO3+NaOH-NaNO3+H2OHCl+NaOH-NaCl+H2O微生物降解恶臭成分时的反应式:甲硫醇:2CH3SH+7O2-2H2SO4+2CO2+2H2O甲基化硫:2(CH3)2S+5O2-H2SO4+2CO2+2H2O三甲胺:2(CH3)3N+13O2-2HNO3+6CO2+8H2O洒水方式及时间前级洗涤去设计为连续循环洒水,对进入的恶臭气体进行预处理,多级生物滤床过滤设计为时间间歇式洒水,洒水量为容器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范围。

生物滤池过滤法去除污水站恶臭气体的应用(修改版)

生物滤池过滤法去除污水站恶臭气体的应用(修改版)

微生物种群优化:微生物种群 是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重 要因素之一。未来可以研究如 何优化微生物种群,以提高微 生物对恶臭气体的降解能力
5 生物滤池过滤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控制:目前生物滤池的运 行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缺乏智能 化控制手段。未来可以研究如何 将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生物滤 池的运行过程中,以提高生物滤 池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10
11
--
THANK YOU
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在处理恶臭气 体的过程中,有时可以回收和再利 用其中的有用物质。未来可以研究 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技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提到的研究方向,生物 滤池过滤法的未来发展还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5 生物滤池过滤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强化生物滤池的抗冲击能力:在污水处理站中,恶臭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
5 生物滤池过滤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生物滤池过滤法在去除污水站恶臭气 体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未来的发展方向包 括新型生物滤料的研发、微生物种群优化、智能
化控制、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针对生物滤池的抗冲击能力、 与其他处理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效与节能技 术、环保与安全问题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的优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生物滤池的环保与安全问题:在生物滤池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与安全问题。未来可以研究如
8 何减少生物滤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减少噪音、异味等,同时确保生物滤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9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物滤池优化管理: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滤池的运行数据 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生物滤池的优化管理,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生物除臭系统说明书

生物除臭系统说明书

生物除臭系统说明书一、系统概述生物除臭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它利用生物菌种在特定环境下分解、转化污染物,以去除空气中的臭味和有害气体。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农场所等产生臭气的场所。

二、系统组成生物除臭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生物滤池:这是系统的核心部分,由生物滤料和滤床组成。

生物滤料上附着有大量的生物菌种,这些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会迅速繁殖,形成生物膜。

2、臭气收集装置:用于将臭气引入系统,一般包括吸气罩、管道和风机等设备。

3、臭气预处理装置:对收集到的臭气进行预处理,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以创造适宜的生物处理环境。

4、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设备的启停、运行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

三、工作原理生物除臭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臭气经过收集装置被引入到生物滤池中。

2、在预处理装置中,臭气被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经过预处理的臭气进入生物滤池,与生物滤料接触。

4、生物菌种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形成生物膜,将污染物分解、转化。

5、处理后的空气经过排放口排出,完成除臭过程。

四、使用方法在使用生物除臭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开启收集装置和预处理装置,将臭气引入系统。

2、检查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观察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流量等,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4、定期检查生物滤料的更换情况,保证系统的净化效果。

5、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检查。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生物除臭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系统的运行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2、避免在滤料上形成干燥区域,以免影响菌种的繁殖。

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在更换生物滤料时,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指导进行操作。

5、如遇到停电等突发情况,应立即关闭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生物滤池除臭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的环保设备,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气,达到除臭、净化空气的目的。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生物滤池除臭技术1、相关技术背景国内外现有无组织废气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过滤法等。

热氧化法:利用高温下的氧化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CO2、H2O和其它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方法。

此方法对几乎所有污染物都能有效地进行处理。

但产生二次污染是此方法的缺点。

物理化学法:将无组织废气收集、输送到装有一系列化学处理剂的容器中,使污染成分进行中和反应、氧化反应、物理吸附等过程,消除污染物。

此方法具有处理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运行费用偏高。

低温等离子法:利用螺旋微波低温冷光技术产生的高能离子束和电子束形成的低温等离子体,以每秒300万次至3000万次的速度反复轰击无组织废气分子,去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份,从而发生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再经过多级净化,将污染物转化为洁净的物质释放至大自然。

工艺简洁、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是此技术的优点。

但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并且电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生物过滤法: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当无组织废气经过生物表面时被特定微生物捕获并消化掉,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

此法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

2、生物滤池除臭技术说明生物除臭工艺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臭气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

生物滤池法除臭效率高,适合大气量低浓度的废气处理。

微生物成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产物环保、无害,效率高,对各个浓度的臭气处理性能优越。

2.1生物滤池除臭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过滤工艺采用了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

生物除臭原理及操作维护

生物除臭原理及操作维护

生物除臭原理及操作维护生物除臭是利用生物技术原理,通过引入一定的微生物菌种来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臭味。

其操作维护包括菌种培养、设备清洗和调节条件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生物除臭的原理是通过微生物菌种将有机物分解成无臭的无害物质。

常用的菌种有厌氧菌、好氧菌和嗜氧菌等。

厌氧菌主要在缺氧条件下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好氧菌则在充氧条件下进行分解,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嗜氧菌则生活在氧气负荷较低的环境中,能分解一些较难降解的有机物。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菌种组合和调整温度、pH值等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臭味。

其次,生物除臭的操作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菌种培养:选用适宜的菌种进行培养是生物除臭的关键。

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种,并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培养。

培养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保证培养环境的洁净。

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等因素,以保证菌种的正常生长。

2.设备清洗:生物除臭设备一般是由反应池、通风系统和排放系统组成。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是必要的,以防止堵塞和降解效果的降低。

反应池的清洗可以使用酸碱洗涤剂进行清洗,注意清洗剂的浓度和清洗时间不要过长。

通风系统和排放系统一般通过喷淋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洗,可以使用清洗剂进行喷洒和冲洗。

3.调节条件:生物除臭设备一般需要调节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等条件来保证菌种的活性和降解效果。

温度非常重要,一般在30-40摄氏度之间比较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但不同的菌种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pH值的调节主要根据菌种对pH值的要求,一般在7左右比较适宜。

氧气含量一般通过通风系统来控制,在有氧和无氧生活条件下选择不同的菌种。

综上所述,生物除臭通过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有机物来去除臭味。

在操作维护方面,需要进行菌种培养、设备清洗和调节条件等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维护,可以保证生物除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降解效果的最大化。

生物除臭系统原理

生物除臭系统原理

生物除臭系统原理
生物除臭系统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来减少或消除恶臭物质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和恶臭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

以下是生物除臭系统的基本原理:
1. 微生物降解:生物除臭系统利用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和酵母等,来分解恶臭物质。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恶臭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减少或消除恶臭。

2. 适宜环境创造:生物除臭系统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这包括调控温度、pH值、湿度、氧气供应等因素,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和恶臭物质的转化效果。

3. 恶臭物质的转化:恶臭物质通常是有机化合物,如硫化物、氨、酮类物质等,它们具有刺激性气味。

微生物通过降解恶臭物质的分子结构,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和无臭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

4. 微生物种类选择:根据恶臭物质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处理。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降解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5. 监测和调控:生物除臭系统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以确保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和处理效果。

这包括监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恶臭物质的浓度和环境参数的调节,以及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系统运行。

生物除臭系统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恶臭治理方法,它具有高效、经济和安全的特点。

然而,生物除臭系统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调节运行参数和监测处理效果,以达到最佳的除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一、生物滤池构成
生物滤池是填料床滤池。

要处理的气体首先进行预湿,然后在敞开式滤池中,气体由下向上通过装满有机填料滤料床进行处理。

在密闭式的滤池中,气体可经吹送或抽吸通过填料床。

当臭气通过滤池填料时同时发生二个过程:吸着作用(吸和吸收)和生物转化。

臭气被吸收入填料床的表面和生物膜表面,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氧化吸附/吸收的气体。

要保持微生物的活性的关键因素是填料床内的湿度和温度。

生物滤池的缺点是占地较大。

其优点是较经济,来自天然的富含有机成分的多孔渗水填料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液体循环系统。

二、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生物滤池除臭法主要包括污染场所密封系统、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和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为混凝土矩形池,池底为布气系统,由带有多个滤头的模压塑料滤板组成,上层为无机滤料其厚度根据处理气量的多少来确定。

从各种处理构筑物收集的臭气通过鼓风机鼓入滤板下,由滤板均匀分布扩散至滤池,通过滤池内滤料达到去除臭气化合物的目的。

三、生物滤池设备的选择
生物滤池设备是生物除臭法的核心所在。

不管是传统的生物过滤法还是生物洗涤法都需要用到生物滤池。

正因为生物滤池的质量关系到生物除臭法的效率,因此选择生物滤池设备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的
实际需求来,先要看企业选择什么方法除臭,另外要看成本大概多高,然后还要看设备的质量。

臭气化合物,主要是硫化氢和有机气体,向上流动穿过生物滤池内的滤料,生物滤料为经优化加工的无机滤料,将恶臭污染物彻底降解为H2O和CO2,实现总臭气浓度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