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语意义及造句
中考必掌握俗语

俗语知识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形成的。
示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3、吃一堑,长一智: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总结经验教训示例:吃一次亏,就要吃一堑长一智。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尺也有不足的时候,一寸也有多余的时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示例:古人云:“~。
”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
5、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做敢为。
一般形容年轻人示例: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是~啊!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示例: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7、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成语示例:我们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使功夫日益纯熟。
造句:我们学习上要做到~。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示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9、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例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10、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例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小学语文30个常用俗语

小学语文30个常用俗语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造句: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上我们要互相交流、补缺自己的不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造句:为了完成这次的艰巨任务,长官决定派小王去当卧底。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信这次任务一定能完成。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造句:虽然这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争取在下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这道题我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而你一下就做出来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抓好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7、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造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知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造句:这个山村风光优美,农民淳朴,这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10、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造句:因为买劣质产品吃了不少亏,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再也不买劣质产品了。
11、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造句:我们学校刚组建的篮球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完成了比赛。
语文30个常用俗语 解释+例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造句: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上我们要互相交流、补缺自己的不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造句:为了完成这次的艰巨任务,长官决定派小王去当卧底。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信这次任务一定能完成。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造句:虽然这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争取在下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这道题我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而你一下就做出来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抓好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7、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造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知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造句:这个山村风光优美,农民淳朴,这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10、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造句:因为买劣质产品吃了不少亏,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再也不买劣质产品了。
11、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造句:我们学校刚组建的篮球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完成了比赛。
100个俗语

41.滚雪球。 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42.过电影。 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43.过干瘾。 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44.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45.好了伤疤忘了痛。 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4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47.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4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 49、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比心喻,提从出而多让次人要对求你或格者外要恩求惠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处世之中,以弱示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别人的同情 5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
71.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72.朝里无人莫做官。 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73.墙内开花墙外香。 人赏才不或 已技了术。发比明喻等成不绩为不本受土本所部重门视重而视流,誉却它为处其。它人部做门出赏了识成。绩,内部还并不怎么知晓或不以为然,外面的人却耳闻而欣 74.清官难断家务事。 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于判处。 75.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76.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 77.山不转水转。 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7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79.上台阶。 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80.抬轿子。 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小升初语文必备30个常用俗语,解释+例句

小升初语文必备30个常用俗语,解释+例句.DOC 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造句: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上我们要互相交流、补缺自己的不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造句:为了完成这次的艰巨任务,长官决定派小王去当卧底。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信这次任务一定能完成。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造句:虽然这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争取在下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这道题我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而你一下就做出来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抓好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7、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造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知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造句:这个山村风光优美,农民淳朴,这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10、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造句:因为买劣质产品吃了不少亏,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再也不买劣质产品了。
11、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常用俗语大全及意思

常用俗语大全及意思俗语大全及意思天不语自高,地不语自厚。
本指天地因为没有语言而显得崇高。
后来也用来形容做事光明正大,无须借助外力。
有时又引申为不需要说什么而别人也能明白。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此时,竖儒之见,良足以移人。
然足下东向而称寡人,此连横之计也。
今寡人欲伐魏,魏听寡人,此其势不俱在魏,而在秦耳。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你这是书生之见,怎能挽救大局?真乃~。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近义词:不言而喻、心照不宣、有目共睹反义词:口是心非、讳莫如深造句:天不语自高,地不语自厚。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
造句: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国。
造句:只有端正了思想,才能有更好的创新。
造句: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就不信这样的大学还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造句:百闻不如一见,说得多不如见得多。
造句:我们知道物体越重,压力越大,冲力越大。
造句:过去生产队里每家分一头牛,牛栏里只关着一头牛,村里人都说是一牛栏两头牛。
要说人的思想,最难琢磨的就是心灵。
因为它最容易受到肉体与金钱的诱惑。
但这种诱惑对那些勤奋刻苦的人来说似乎并不存在。
造句:当身边的亲人或朋友遇到困难时,应尽力相帮,千万不要冷漠视之。
造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令世界瞩目,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开始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造句:有利于实现青年愿望的工作是劳动,创造性的劳动。
造句:即使明知失败,我们也决不放弃努力,因为成功不仅靠运气,还要靠实力。
造句:革命老区既有贫穷的根源,也有发展不够的原因,更有精神状态不够振奋的问题。
造句:有志者事竟成。
造句:真理和谬误往往只是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常常被人们忽略。
造句: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知道自己该怎样走下去。
不同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由此带来不同的结果。
造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造句:要明辨是非,才能判断对错。
常用俗语及解释50条

常用俗语及解释50条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8、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9、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
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0、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12、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含诙谐意)。
1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17、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
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4、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25、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作文素材积累】小学语文100个常用俗语(附解释+例句)

【作文素材积累】小学语文100个常用俗语(附解释+例句)俗语,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生活经验、智慧和愿望。
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点缀话语、活跃气氛,甚至可以指点迷津、令人警醒。
1.八竿子打不着【释义】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例句】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2.拔出萝卜带出泥【释义】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例句】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释义】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例句】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释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例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5.不管三七二十一【释义】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例句】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释义】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例句】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释义】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例句】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
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8.闭塞眼睛捉麻雀【释义】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例句】‘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俗语意义及造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解释: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造句: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上我们要互相交流、补缺自己的不足。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释: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
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造句:为了完成这次的艰巨任务,长官决定派小王去当卧底。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信这次任务一定能完成。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造句:虽然这学期她取得了好成绩,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争取在下学期也取得好成绩。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这道题我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而你一下就做出来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我们做事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犯相同的错误。
2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释: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抓好培养人才这件大事。
7、书到用时方恨少
解释: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感到太少了。
造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知识,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解释: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造句:这个山村风光优美,农民淳朴,这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这些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10、吃一堑长一智
解释: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用于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造句:因为买劣质产品吃了不少亏,吃一堑长一智,我以后再也不买劣质产品了。
3
11、初生牛犊不怕虎
解释: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造句:我们学校刚组建的篮球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完成了比赛。
1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解释: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大的恩情报答。
造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人的话不该忘记;我们在困难时候受过谁的恩惠,就要去加倍报答。
13、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解释: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造句:再学习上,我们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使学习扎实。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解释: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造句:老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15、众人拾柴火焰高
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
造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的道理。
4
16、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解释:大意是说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解决各种问题。
造句:①“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并不高,只要准备充分,我们谁也不怕。
”
②几乎所有的留言都是“前程似锦”,“大展宏图”之类的东西,相比之下,“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倒是另有一番意味。
17、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解释:大意是说一个人贪欲过强,一边占有着,另一边还想着继续占有。
造句:①人天生只会珍惜失去的和没有得到的东西, 这话实在精辟。
换个民间通俗的说法人的本性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②已成全国三强的苏宁电器还不满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着地里。
18、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解释:大意是说一个人善于见风使舵,阳奉阴违,随时改变自己对策。
造句:①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经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来比喻写文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到了上海,生活环境变了,但我认为人应该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尽快适应。
19、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的借鉴。
造句:①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日本政府应以史为鉴, 用实际行动消除教科书问题造成的影响。
②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理性面对已发生的事情,及时汲取教训,才会警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20、磨刀不误砍柴工
解释:简单说也就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造句:①累了就先休息一下,等精神状态好了再学。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却很难坚持去做。
5
21、大意失荆州
解释: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造句:①每次我去参加考试,母亲嘴边总爱挂上一句:“答题时千万别大意失荆州。
”
②关羽“大意失荆州”, 然后“败走麦城”, 父子同死, 让人不胜欷觑。
22、独木不成林
解释: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造句:①人生活在这世上,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
正所谓“独木不成林”。
②一个优秀的个体只有存在于一个成功的团队中,才会更出色,所谓独木不成林嘛。
23、行百里者半九十
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 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造句:日前在上海结束的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韩国队后来居上第三次蝉联桂冠。
功亏一篑的中国队不幸应验了领队华以刚赛前说的话——“行百里者半九十”。
2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释: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造句:①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的成绩。
②律师犯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当事人不堪其苦。
25、玉不琢,不成器
解释: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造句:①这时我悟出了老话说的“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原来只有一块优质的玉料是远远不够的,配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才十全十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炼不成才”,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我们往往没有下意识地去磨练自己,在不经意间浪费了美好的时光。
6
26.香饽饽
解释: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造句:记者昨天采访中也发现,从本月27日开始销售的第七届国际车展门票,已经成了车迷眼里的‘香饽饽’。
27.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解释: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
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造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高中毕业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再过3天就要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
做好高考前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
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解释: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造句: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
29.一锤子买卖
解释: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造句: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就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
30.有眼不识泰山
解释: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造句:在公交车上,三个小偷互相掩护伺机行窃,没想到跟踪目标竟是警察,他们刚一出手即被擒拿。
在公安公交分局二大队,三人沮丧地埋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