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8万吨杨成

合集下载

年产8万吨聚苯乙烯工艺设计

年产8万吨聚苯乙烯工艺设计

聚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在建筑、包装、电子、汽车、家具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一个年产8万吨聚苯乙烯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聚合反应、脱溶剂、脱水、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下面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是原料处理,聚苯乙烯的原料主要是苯乙烯。

苯乙烯通常通过蒸馏的方法从原油中提取得到。

提取后的苯乙烯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以保证产品质量。

处理后的苯乙烯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是聚合反应。

这一步骤中,苯乙烯与催化剂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反应过程通常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

催化剂的选择对聚合反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选择高效和稳定的催化剂。

聚合反应结束后,得到的聚苯乙烯是液态的。

第三步是脱溶剂。

在脱溶剂步骤中,通过加入溶剂和进一步的提纯,将聚苯乙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脱溶剂的过程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变化,使聚苯乙烯从溶解状态转变为固态,随后通过过滤分离固态聚苯乙烯和溶剂。

第四步是脱水。

脱水步骤主要是将聚苯乙烯中的水分去除,使其达到规定的含水量。

水分的去除一般通过蒸馏或真空干燥的方法进行。

第五步是造粒。

在造粒步骤中,将干燥的聚苯乙烯颗粒化处理。

该步骤的目的是使聚苯乙烯便于储存和运输。

造粒过程中需要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最后是包装,将造粒后的聚苯乙烯包装成适当的包装材料,以便于存储和销售。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卫生要求。

除了以上主要步骤,还需考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在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以及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保证工艺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和指标,以及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综上所述,年产8万吨聚苯乙烯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原料处理、聚合反应、脱溶剂、脱水、造粒和包装等步骤。

PET生产工艺流程分解

PET生产工艺流程分解

PET聚合主反应方程式
CP生产工艺流程图
酯化系统
主要任务以完成酯化反应为主,使PTA 和MEG转化为PET的缩聚单体BHET。 酯化反应是在加压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 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有摩尔比、温度、压 力、停留时间及原料性质。
酯化Ⅰ
酯Ⅰ采用搅拌设计,其 优点可以使酯化内物 料充分混合,同时反 应温度较无搅拌设计 要低,因而可有效降 低DEG生成。
固相缩聚工艺简介
固相缩聚(SSP)概念
固相缩聚,即固体状态下进行缩聚反应。将 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酯切片保持固相加热到玻 璃化温度(Tg)以上熔点(Tm)以下(一般为 熔点以下 10 ~40℃),通过惰性气体的保护并 带走小分子产物,和内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缩聚 反应得以进行,达到增粘、脱醛和提高结晶度 的目的。由于反应温度低于熔融缩聚,降解反 应和副反应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
PET生产工艺介绍
——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线 别 1 2
生产线产能 四万吨 八万吨
CP主工艺 NOY NOY
SSP主工艺 布勒 NOY
3
4
十五万吨
二十万吨
NOY
吉玛
布勒
布勒
PET聚合工艺简介
PET聚合的概念
将小分子PTA和MEG在酸性和压力条件下经 酯化反应生成单体BHET,单体在催化剂作用 和真空条件下缩合成聚合度达100的大分子 PET。整个反应过程全部在液相熔融状态下进 行,故称为熔融聚合。
预加热器利用氮气缓慢加热,使切片结晶度 更加均一,进而提高切片的最低熔点,避免在 后道工序中粘结,同时在此过程中切片粘度略 有增加。 预加热器采用布勒特有的结构设计,确保切 片作柱塞流,保证产品特性均一。
主反应器 切片在主反应器中停留时间最长,通 过氮气带走反应生成的低分子物,使反 应提高聚合度,达到所需粘度。 主反应器锥底部特殊结构保证物料以 柱塞流出料。

PET高分子材料介绍

PET高分子材料介绍

PET高分子材料介绍一、主要原料制备PET的主要原料是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这三种原料主要是以石脑油为原料制得的,其工艺过程如下:二、聚合方法PET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缩聚法、吉玛法和固相缩聚法。

(1)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按照一定配比加入酯交换反应器内,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对苯二甲酸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生成PET树脂。

该法的反应过程可以用下式表示:(2)直接酯化法首先将对苯二甲酸在乙二醇中配成淤浆料,然后再在220℃-250℃、加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直接酯化法需要较多的乙二醇,并且在高温下生成的二乙二醇的量也比较多,容易使聚合产物的熔点降低。

为此,可以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弱碱性物质和控制对苯二甲酸的粒度,以减少乙二醇的用量和抑制二乙二醇的生成。

采用这些措施后,可以使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摩尔比达到接近于1:1的程度。

(3)缩聚法经过精制的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在高真空和熔融状态下,在缩聚釜中进行缩聚反应。

釜内压力应控制在266Pa以下,反应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270-280℃。

如果低于270℃,则反应不易进行;而高于280℃,聚合物将会发生热分解。

该反应必须在强烈搅拌下进行。

为了提高熔融聚合产物的热稳定性,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等。

该缩聚反应的反应程度会随着乙二醇的不断蒸出而增大,体系的粘度也不断提高,一般经4-6h后,不再有乙二醇蒸出,反应结束。

(4)吉玛法PET的现代化生产方法是吉玛(Zimmer),TPA连续直接缩聚工艺。

该法从浆料配制到最终缩聚为止,整个过程按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一般可分为三个工艺段:酯化段、预缩聚段和后缩聚段,下图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示意图:(5)固相缩聚法由于吉玛法到后缩聚时体系的粘度已经非常大了,传热和传质效果都不好,反应速度越来越慢。

为了解决后缩聚的技术困难及满足生产高粘度PET的需要,固相聚合技术应运而生。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

pet生产工艺流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包装行业、纤维行业和建筑行业等。

PET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准备:PET的主要原料是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

这两种原料需经过精细处理,以确保产出的PET质量合格。

酯交换反应:将PTA和MEG放入酯交换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产物纯度。

反应过程中,PTA和MEG会发生酯交换反应,形成聚酯分子链。

聚合反应:将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聚酯分子链放入聚合反应容器中,加入聚合催化剂和其他辅助剂,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分子链的生长速度和提高产物的分子量。

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链会逐渐增长,形成PET。

预干燥:经过聚合反应后,产出的PET含有相当数量的水分。

为了降低PET中的水分含量,需要对其进行预干燥处理。

预干燥通常通过加热PET并通过空气流动来完成,使其水分挥发。

挤出成型:将预干燥后的PET放入挤出机中,加热并挤出成型。

挤出机会将PET熔化,并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所需的PET制品。

拉伸定型:将挤出成型后的PET制品进行拉伸定型处理。

拉伸定型的目的是增强PET制品的强度和透明度,使其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

冷却和切割:经过拉伸定型后,PET制品需要进行冷却和切割处理。

冷却可以使PET制品快速固化,切割可以将PET制品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包装:经过冷却和切割后,PET制品经过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

常用的包装形式有袋装、盘装、箱装等。

质检:对包装后的PET制品进行质检,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以上就是PET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还会有一些中间步骤和辅助工序,如颜料添加、阻燃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等,以满足特定产品的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环保要求进行控制,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pet工艺流程

pet工艺流程

pet工艺流程一。

PET 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PET 工艺流程可不简单,这当中有好多门道。

1.1 原材料准备。

首先得把原材料准备好,这就像做饭得先有米一样。

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这俩玩意儿得精挑细选,质量得过关,不然生产出来的 PET 产品可就容易出岔子。

1.2 酯化反应。

原材料弄好了,就得让它们发生酯化反应。

这一步就像是把不同的食材混合在一起,让它们开始产生变化。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相互作用,形成酯化物。

二。

2.1 缩聚反应。

酯化反应完成后,就进入缩聚反应阶段啦。

这就好比把初步混合的东西进一步加工,让它们变得更加紧密和优质。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让小分子物质跑出去,大分子链不断增长,PET 聚合物的分子量逐渐增加。

2.2 切片生产。

经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得切成片,这就是 PET 切片。

这个过程得精细操作,确保切片的大小、形状和质量都符合要求。

2.3 质量检测。

生产出来的 PET 切片可不能直接就用,得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这就像考试一样,不达标的可不能过关。

检测项目包括分子量、熔点、特性粘度等等。

三。

3.1 加工成型。

质量合格的 PET 切片就可以进行加工成型啦。

可以通过注塑、挤出等方法,把它们变成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瓶子、薄膜、纤维等等。

3.2 后处理。

加工成型后的产品还需要一些后处理,让它们更加完美。

比如进行表面处理,增加光泽度或者提高耐磨性。

PET 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只有严格把控每一个步骤,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 PET 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PET的介绍及合成

PET的介绍及合成

介绍:热塑性聚酯是由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线性聚合物。

根据二元酸和二元醇的不同,可以合成多种热塑性聚酯。

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品种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甲醇酯(PC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r)等。

在这几个品种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是PET和PBT。

尤其是PET。

国外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开始了PET的研究,英国于1946年发表了第一个制备PET的专利。

美国Dupont公司于1978年首先研制出解决PET作为工程塑料低温快速结晶的技术。

我国将PET作为工程塑料开发利用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并且国内很多研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书本或实验室研究阶段,真正工业化的产品很少,这也是国内PET工程塑料开发中的致命弱点。

因此,国内市场急需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PET工程塑料的工业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原料是对苯二甲酸(肌~)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

PET单体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DMT与EG的酯交换法;P7rA与EG的直接酯化法。

在聚酯生产工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以下几方面:对于直接酯化法生产工艺的改进工艺、条件的优化嘲、PTA法反应精馏工艺模拟以及DMT酯交换法的改进。

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缩聚反应的催化剂种类繁多,元素周期表中除卤族元素和惰性元素外的大部分主副族元素化合物均可选用作催化剂原料。

目前工业上应用、研究较多的催化剂是锑、锗、钛系催化剂。

近年来乙二醇锑、乙二醇钛催化剂引起人们的重视。

锑系催化剂由于活性适中、价格低廉的特性在聚酯工业中普遍使用;锗系催化剂价高,应用较少;钛系催化剂活性高,缺点是催化副反应明显。

合成:PET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缩聚法和固相缩聚法。

聚酯涤纶PET生产工艺过程介绍

聚酯涤纶PET生产工艺过程介绍

聚酯涤纶PET生产工艺过程介绍第一节聚酯生产的工艺方法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是由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两个步骤组成。

其中酯化过程可以分一段酯化、二段酯化或者三段酯化,而缩聚又可以分为预聚和最终缩聚等几个阶段。

从整体上看,从酯化到缩聚,反应温度由低到高,反应压力由高到低,PET得高分子量PET产品,在最终缩聚阶段往往采用高真空技术,使缩聚反应平衡向目标产品方向移动。

一、聚酯生产工艺流程(略)二、酯化1.酯化系统工艺流程(略)2.酯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3.酯化过程的分段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酯化过程可分一段、二段、三段来完成。

以二段酯化较普遍,也有采用一段酯化的工艺技术,少数老厂则采用三段酯化。

不管酯化过程的分段数量是多少,在酯化反应结束时,总要求其酯化率大于95%。

在实际过程中,每段酯化过程需要一个反应器,所以,一段酯化工艺要比三段酯化工艺少两只反应釜,在工艺流程上前者就显得十分紧凑,而且反应所需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要求酯化反应器的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工艺参数选择适当。

例外,吉玛公司在长征厂设计三段酯化,而仪化聚酯则改成二段酯化,从反应器结构上看,仪化装置的酯化釜由于使用了环形隔板,物料运动的情况仍可以看作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理想混合流-平推流-理想混合流):①PTA-EG浆料先在10R01内室呈理想混合流混合升温反应;②反应物料进入10R01环形外室呈平推流运动,再进入10R02外室呈平推流运动;③10R02外室又溢流至内室呈理想混合流反应。

三、预聚物1.预缩聚工艺流程(略)2.预缩聚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经过酯化反应,虽然PTA的酯化率已达到95%以上,但仍有部分羧基未完成酯化反应。

为了使这部分羧基进一步发生反应,缩聚过程往往采用逐步提高真空度的方法,达到既充分完成酯化反应,又尽快加速缩聚反应的目的,所以,将缩聚过程分为预缩聚和最终缩聚。

在预缩聚阶段,真空度控制较低,可适当保持物料中有较多的EG含量,促使其与羧基充分反应,而最终缩聚阶段,真空度控制较高,以便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酯产品。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聚酯切片的生产工艺介绍百科名片聚酯切片聚酯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

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

聚酯PET 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简介聚酯切片PET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简称:PET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分类1、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聚酯切片等;2、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3、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

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

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发现与发展目前,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聚酯系列产品的最早历史,可以说,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了研究,并最早用聚酯制成了纤维。

1931年秋天,卡罗瑟斯(Carothers)在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

该纤维具有丝的光泽,强力和弹性均可和蚕丝媲美,但是由于其熔点低、易水解不耐碱,而无实用价值。

但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

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CPA)的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在卡罗瑟斯(Carothers)工作的启发下,继续研究聚酯,1942年CPA取得了专利权。

可以说,聚酯(PET)是在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
用精制后的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或它与苯甲酸混合的反应物进行缩聚反应,分离出乙二醇后即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反应如下:
2.1.2
基于以上对合成路线及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再结合设计的需要,最后本次设计采用酯交换法的连续缩聚法。由于酯交换法中其原料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可用较容易的蒸馏和重结晶方法精制,连续生产较易,所以酯交换法应用最广。目前,世界上多数工厂仍以此法为主,后两种制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合成方法。
2
PET可由单体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缩聚反应而成。工业生产中,按其合成路线可分三种。
(1)直缩法
PTA与EG直接酯化生成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或称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简称BHET),再由BHET经缩聚反应得PET,其反应如下: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脂;PET;Auto CAD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eightythousand tons of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process design.In this paper, the PET study,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production, expounds its role and position chemical in industry.And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ET and set the PET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determining the PE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s,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process piping e Auto CAD software draw the main equipment figure, process flow diagram and workshop layout figure.The paper also for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safety,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imply explained.
a. 单体乙二醇形成二氧六环
温度越高,反应越明显。
b. 乙二醇的脱水反应
如果催化剂为醋酸锌,此种反应更为明显。
此外,乙二醇还可进行二聚反应。
而二元羧酸单体,在反应温度较高时也会发生脱羧反应。
(3)聚合物的副反应
a 大分子链端基的裂解与环状齐聚物的形成
HO(CH2)2O(CH2)OH→CH2=CHO(CH2)OH + H2O
聚酯的另一大非纤维应用是生产聚酯薄膜,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防潮性、耐化学性、阻隔性和较高的透明度及硬度,且易于运输,因此聚酯薄膜可用作包装、印刷、磁记录、感光、绝缘材料等,其中尤以食品包装用途最为广泛。另外,根据对产品性能的要求,通过复合等措施,聚酯薄膜的性能还能有进一步的改进。
然而当时对苯二甲酸的精制工艺尚未工业化,首先工业化的是对苯二甲酚二甲酯(DMT)生产工艺,因此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DMT一直是PET生产的主要原料。
随着高纯度对苯二甲酸(PTA)工艺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替代了DMT成为生产PET的原料。采用高纯度的PTA不需回收,也不用回收甲醇,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预聚合物的酯化过程比酯交换反应快得多,酯交换反应是由DMT作原料生产PET的第一步反应。
(2) 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Mobil法,Kodak-Eastman法和东丽法)
为了进一步改革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采用氧化促进剂进行氧化,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钴作催化剂,在100~150℃下进行氧化,不用钛材,但工艺流程较复杂,设备台数多。
Mobil法使用的氧化促进剂为甲乙酮,压力为15atm,时间为2h,收率为98%。Eastman法采用乙醛为氧化促进剂,压力10kg/cm2,收率为95%。东丽法用三聚乙醛做氧化催进剂,压力28~35kg/cm2,收率为95%。
(3) 对二甲苯分段氧化法(Hercules-Witten法)
整个工艺过程为二步氧化和二步酯化,又称四步法,反应式如下: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结构式为: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是芳香族的一种,在常温下,外观为白色晶体粉末,无毒、易燃,其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能发生爆炸。物性常数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194.18
由于反应为可逆平衡,在生成大分子的同时,还有若干副反应产生,这些可看作逆反应,PET合成的副反应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1)单体或低聚物的环化反应
环化物的含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往往生成通式为
的环化物(n一般为2)。当温度有210℃升到340℃时,其含量由1%增加到5%。
(2)单体的副反应
由于熔融缩聚的反应温度较高,在缩聚过程中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副反应。
12
13
灰分(不含TiO2)
凝聚粒子>10µm
5~10µm
铁含量
wt%
个/mg
个/mg
ppm
≤0.04

0.4
≤3
1.1.3
PET合成采用高纯度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阶段和缩聚反应阶段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缩聚反应过程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和界面缩聚等方法。PET的合成采用的是熔融缩聚,即在反应中不加溶剂,使反应温度在原料单体和缩聚产物熔化温度以上(一般高于熔点10~25℃)进行的缩聚反应。熔融缩聚法的特点是反应温度高(一般在200℃以上)。温度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低分子副产物的排除。此法一般用于室温下反应速率很小的可逆缩聚反应。熔融缩聚生产工艺简单,由于不需要溶剂,减少了溶剂蒸发的损失和省去回收溶剂的工序,减少污染,有利于降低成本。
相对分子质量 62.07
熔点 -13℃
沸点 197.6℃
闪点(开口) 116℃
相对密度 1.1154
黏度(20oC) 20.93
折射率 1.4316
膨胀系数 0.00062
介电常数 38.66
乙二醇主要由环氧乙烷水合制得。
1
PET分子可表示为:
若原料中不含有官能度ƒ=3的杂质,或合成时不发生副反应而支化,则PET大分子是具有对称性芳环结构的线型大分子。由于分子中C-C键的内旋转,PET分子中可有两种构象,即有顺式(无
聚酯的非纤维应用包括薄膜、容器和工程塑料。聚酯非纤维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制造充装饮料、食品等的包装容器。由于聚酯有较好的结晶性、刚性和强度,对非极性气体的阻隔性高,耐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线膨胀系数小,这些优良性能使其很适用于做包装材料。与玻璃瓶和一般的塑料瓶相比,聚酯瓶具有透明性好,易于回收,力学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故,为防止这类副反应,必须在无氧及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缩聚反应。另外,还可添加稳定剂等添加剂,以提高其热稳定性。
1.2
聚酯的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类。聚酯开发初期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占PET消耗量的70%左右),以聚酯为原料生产的聚酯纤维因其极佳的纺用性能,能很好地替代天然纤维中的棉花、羊毛、真丝、麻类纤维等,其用量很快超过尼龙纤维,成为合成纤维中的主导产品。
CH2=CHO(CH2)2OH→2CH3CHO
由于大分子链中酯键的裂解作用,或分子内、分子外的酯交换作用,使缩聚过程中生成环状齐聚物。
b 大分子链的热裂解与链交换作用
PET大分子链中的酯基()能与体系中存在的水、酸、醇等进行裂解反应,且链节之间进行交换。这种酯键的热裂解反应是一种亲电子的异裂反应,羧基上的氧原子向位于酯键β位的氢原子进攻,形成羧基和烯烃,这种热裂解反应可在任意位置的酯键上发生。
近几十年来,由于聚酯在纤维和非纤维领域的发展都较快,需求日益扩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的聚酯生产飞速发展,同时也促进和带动聚酯上下游产业的成长。
PET聚酯可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反应而得,也可由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反应而得,但较为常见的方法还是用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缩聚制得。
对苯二甲酸的结构式为:
定形)和反式(结晶态)两种。
顺式(重复周期为1.09nm)
反式(重复周期为1.075nm)(其能量低于顺式构象)
这种大分子长链既对称,又规整,所有的苯环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沿着分子长链方向拉伸时能互相平行排列,故能紧密敛集而易于结晶。
表1聚酯切片的质量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1
特性黏度(在20℃苯酚/四氧乙烷1:1,0.5%液中测得)
对苯二甲酸是芳香族二元羧酸的一种,在常温下,外观为白色晶体,无毒,易燃。稍溶于水,不溶于氯仿、乙醚、醋酸,能溶于碱。物性常数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166.13
相对密度1.55
熔点 384~421℃
升华点 402℃
自然点 680℃
升华热 9方法较多,就是现在使用的方法也还在不断改进,主要的方法有下面三种[2]。
Keywords: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Auto CAD
第一章绪论
1
聚酯是热塑性饱和聚酯的总称,它包括PET、PEN、PCT及其共聚物等。其中PET是开发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简称PET),1941年由英国的J.R.Whenfield和J.T.Dikson采用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直接酯化缩聚而得。最初是作为合成纤维的原料而开发的,1950年,美国Du Pont公司以它为原料,首次开发了聚酯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