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地下工程复习资料

地下工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洞门: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2、隧道衬砌:是指施作在隧道洞身,对开挖坑道进行支护的结构。

开挖坑道后,由于坑道所在范围内的岩体被挖掉被挖掉,这部分被开挖的岩体对周围岩体这部分被开挖的岩体对周围岩体的支撑作用被解除,周边岩体发生向洞内净空的收敛变形净空的收敛变形,此时除了稳定性特别好的围岩,一般都应做支护。

3、围岩压力:围岩对隧道结构形成的压力。

4、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5、收敛:隧道开挖无支护时,围岩向洞室内挤入而产生的变形;6、预裂爆破:实质上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其爆破原理与光面爆破相同,只是分区起爆顺序不同是分区起爆顺序不同: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7、初始应力场: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在应力,主要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地温作用引起。

(在开挖隧道前岩体中就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地应力场。

)8、隧道建筑限界: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部的轮廓线。

即要比“基本建筑限界”大些,留出少许空间,用于安装通讯信号、照明、电力等设备。

9、围岩:隧道开挖后对周围地层发生扰动的那一部分岩体。

10、弹性抗力:由于支护结构发生向围岩方向上的变形而引起的围岩对支护结构的约束反力。

11、新奥法: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维奇教授命名。

它是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喷锚支护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

12、复合式衬砌:衬砌结构不止一层,而是两层、三层或更多的层,在不同的时间上先后施作的。

目前大多使用外衬和内衬两层。

基本组成:外衬、防水层、内衬。

二、填空题1、目前铁路隧道围岩分级采用以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2、隧道主体建筑物有、。

3、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不同将隧道分为、。

4、隧道运营通风机械式通风方式有、、、四种。

地下工程施工-复习提纲

地下工程施工-复习提纲
11.水下沉管隧道的整体结构由管段基槽、基础、管段、覆盖层等组成。
二、名词解释
1.地下工程P1
2.地下工程支护技术P4
3.明挖法P7
4.桩锚式支护结构P15
三、简答
1.简述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P13
定位-预拌下沉-制备水泥浆-提升喷浆搅拌-重复搅拌下沉和喷浆提升-清洗-移至下一根桩
2.桩锚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P15
6.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排桩支护结构主要包括板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和深层搅拌桩等形式。
7.钢板桩沉桩的布置方式一般有:插打式、屏风式及错列式。
8.土层锚杆由外露的锚头、拉杆和锚固体三个部分组成。
9.土钉墙的基本结构包括土钉、面层、必要的防排水系统以及被加固土体。
10.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护壁泥浆主要作用有:护壁作用、携渣作用、冷却和润滑作用。
3.超前锚杆
4.超前地质预报
三、简答题
1.矿山法和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P54
2.隧道施工中常用的分部开挖法有哪些?P59
3.简述钻眼爆破的基本要求。P62
4.简述隧道复合衬砌的组成。P88
5.简述浅埋暗挖法施工的技术特点与施工原则。P101
四、论述题
1.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与传统矿山法有何异同?P54-55
5.管片是隧道预制衬砌环的基本单元。
6.管片拼装工艺可归纳为先下后上、左右交叉、纵向插入、封顶成环。
二、名词解释
1.盾构P107
三、简答题
1.简述盾构掘进的5个阶段。P108
2.简述盾构工法的“三大要素”及盾构掘进控制的“四要素”。P109
3.盾构选型应遵守哪些原则。P122
4.盾构法修建隧道常用的衬砌方法有哪些?

地下工程复习资料

地下工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洞门: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2、隧道衬砌:是指施作在隧道洞身,对开挖坑道进行支护的结构。

开挖坑道后,由于坑道所在范围内的岩体被挖掉被挖掉,这部分被开挖的岩体对周围岩体这部分被开挖的岩体对周围岩体的支撑作用被解除,周边岩体发生向洞内净空的收敛变形净空的收敛变形,此时除了稳定性特别好的围岩,一般都应做支护。

3、围岩压力:围岩对隧道结构形成的压力。

4、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5、收敛:隧道开挖无支护时,围岩向洞室内挤入而产生的变形;6、预裂爆破:实质上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其爆破原理与光面爆破相同,只是分区起爆顺序不同是分区起爆顺序不同: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7、初始应力场: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在应力,主要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地温作用引起。

(在开挖隧道前岩体中就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地应力场。

)8、隧道建筑限界: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部的轮廓线。

即要比“基本建筑限界”大些,留出少许空间,用于安装通讯信号、照明、电力等设备。

9、围岩:隧道开挖后对周围地层发生扰动的那一部分岩体。

10、弹性抗力:由于支护结构发生向围岩方向上的变形而引起的围岩对支护结构的约束反力。

11、新奥法: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维奇教授命名。

它是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喷锚支护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

12、复合式衬砌:衬砌结构不止一层,而是两层、三层或更多的层,在不同的时间上先后施作的。

目前大多使用外衬和内衬两层。

基本组成:外衬、防水层、内衬。

二、填空题1、目前铁路隧道围岩分级采用以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2、隧道主体建筑物有、。

3、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不同将隧道分为、。

4、隧道运营通风机械式通风方式有、、、四种。

地下工程施工期末复习提纲

地下工程施工期末复习提纲

地下工程施工提纲一、选择题(单选20%多选10%)第一章明挖法1、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7m时,就需要考虑设置支护结构。

2、钢板桩沉桩的布置方式一般有三种:插打式、屏风式及错列式。

3、插打式沉桩法是将钢板桩一根根地打入土中;屏风式沉桩法是将多根板桩插入土中一定深度,使桩机来回锤击,并使两端1-2根桩先打到要求深度再将中间部分的桩顺次打入;错列式沉桩法是先每隔一根桩进行打入,然后打击中间的桩。

4、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称为“四搅两喷”,即四次搅拌、两次喷浆。

5、土钉是土钉墙支护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长度一般不超过12m。

6、护壁泥浆的主要作用:①护壁作用;②携渣作用;③冷却和润滑作用。

7、盖挖顺作法:开挖至基底后,自下而上,逐层修筑地下结构。

盖挖逆作法:与顺作法相反,从上往下依次开挖和构筑结构本体。

8、盖挖半逆作法和盖挖顺作法相似,也是在开挖地面、完成顶层板及恢复路面后,向下挖土至地下结构底板的设计标高,先浇筑底板,再依次向上逐层浇筑侧墙、楼板。

但与盖挖顺作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盖挖顺作法所形成的顶板是将来要拆除的临时性盖板,不是永久性结构的顶板;而盖挖半逆作法所形成的顶板就是地下结构的顶部结构。

第二章矿山法与新奥法1、新奥法的正确实施,应加强如下工作:(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调查;(2)加强现场监控和量测;(3)加强施工设计修正。

2、长台阶法的上、下两个面相距较远,一段上台阶超前下台阶50m以上或大于5倍洞跨。

短台阶法的上、下两个断面相距较近,一般上台阶长度小于5倍但大于1~1.5倍洞跨。

超短台阶法的上台阶仅超前下台阶3~5m。

3、掏槽爆破技术,炮眼的种类有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4、掏槽方式:①锥形掏槽②楔形掏槽③单向掏槽④平行龟裂掏槽⑤角柱式掏槽⑥螺旋式掏槽5、超前地质预报可分为:①短距离预报。

0 - 15m,与施工同步进行,相当于临灾预报或防灾处理阶段。

②中距离预报。

15 - 50m,相当于成灾预报的短期预报。

[工学]地下工程概论-大题部分西南交通大学

[工学]地下工程概论-大题部分西南交通大学
围岩级别 单线隧道覆盖深度(m) 双线隧道覆盖深度(m) Ⅲ 5~7 8~10 Ⅳ 10~14 15~20 Ⅴ
表 2 浅埋隧道覆盖层厚度(深浅埋分界的统计数据) 18~25 30~35
2018/11/20
7
所以,隧道宽6.0m时,
埋深为2.35m时,h1 <ha , 为超浅埋, 埋深为9m时,h1 >5~7m, 为深埋
(提示:对于为深埋和浅埋的分界,可以用表2 判断,若用表2 难于判断时,可用下面方法判 断。 即 埋深h1 >(2~2.5)ha时,深埋 h1 <(2~2.5)ha ,浅埋)
2018/11/20
12
所以,隧道宽12.0m时, (1)埋深为2.35m的竖向压力和水平压 力均和隧道宽6.0m时一致。 (2)埋深为9m的竖向压力为: q=γ ×ha=24 ×3.06=73.44KPa 水平压力:e<0.15q=11.02KPa 可见,由于超浅埋(2.35m处)的围岩压力只与 其上覆围岩的厚度(h1)有关,所以隧道宽 度的变化,不影响其围岩压力。 。
2018/11/20 13
而深埋(9m处)时,由于围岩压力与竖直 荷载计算高度有关,竖直荷载计算高度随 隧道宽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埋时,围 岩压力随隧道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2018/11/20
14
2018/11/20
8

(1)埋深为2.35m时, 竖向压力: q=γ ×h1=24 ×2.35=56.40KN 水平压力: 侧压力系数: =0.0491
洞顶水平压力:
e1=γh1λ=24 ×2.35 × 0.0.0491=2.77KPa 洞底水平压力:
2018/11/20
e2=γ(h1+ht)λ=24 ×(2.35+8.0) × 0.0491=12.20KPa

地下工程复习题

地下工程复习题

《地下工程》复习提纲1. 地下工程:它泛指修建在地面以下岩层或土层中的各种工程空间与设施,是地层中所建工程的总称,通常包括矿山井巷工程、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水工隧洞工程、交通山岭隧道工程、水电地下硐室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军事国防工程、建筑基坑工程等。

2. 地下工程按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水平式、倾斜式和垂直式;按埋置深度可分深埋式和浅埋式;按建筑方式可分明挖和暗挖。

3. 地下空间发展的宏观背景(即为什么要发展利用地下空间?)(1)人口背景:2000年,我国人口--12.8亿,占世界人口的22%,城镇人口4.56亿;预计2030年,将达16亿,城镇人口将占60%,达9.6亿。

土地却在逐渐减少。

(2)土地资源背景:我国人均耕地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

(3)水资源背景: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列世界第88位,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城市缺水相当严重,有一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座。

且我国降水季节性差异很大。

可以把丰水期多余的水通过地下空间保存起来。

(4)能源背景:我国能源不够丰富,有些能源已接近枯竭。

可以利用地下空间把收集起来的天然能源(如空气和水中的热能、冷能、太阳能、风能)储存起来。

(5)环境背景:城市建设使得植被破环严重,绿地面积减少。

(6)灾害背景:我国是多震的国家,国土的70%处于季风的影响范围,水、旱、风等灾害频繁;世界仍处于复杂动荡的局势之中,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地下空间天然具有防护功能。

4.地下空间具有哪些特性?构造特性:空间性、密闭性、隔离性、耐压性、耐寒性、抗震性物理特性:隔热性、恒温性、恒湿性、遮光性、难透性、隔音性化学特性:反应性5.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是什么?(1)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可实现城市空间的三维式拓展,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2)在同样的前提下,环节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3)早同样前提下,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4)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防灾空间体系,保障城市在发展自然和人为灾害时的安全;(5)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大幅度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资料,达到高度现代化。

地下工程复习提纲

地下工程复习提纲

地下工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

(重点:抗御外部灾害的能力)P19-P21
第二章
1、围岩(岩体)结构的分类。

P34
2、地下工程围岩失稳破坏形态。

P35
3、围岩的初始应力场类型及其量测方法。

P36,P40-43
4、国标《工程岩体分极标准》岩体的基本质量的确定因素。

P51
第三章
1、隧道方案的比选(重点:单线隧道方案与双线隧道方案的比较;隧道纵断面设计)。

P75
2、交通隧道主体结构的构造形式。

p89
第四章
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

P95
第五章
1、主动围岩压力、围岩被动反力的概念。

P106
2、地层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的概念.P107
3、地层的成拱作用(天然拱)的概念。

P110
4、地下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P121
4、围岩的二次应力状态。

134
第六章
1、收敛于约束的概念p144
2、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

P148
3、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P149
第七章
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70
第十三章
1、明挖法概念。

P355
2、逆作法概念;逆作法的使用条件。

P383-P384
3、新奥法施工方法概念;新奥法施工的主要特点。

P388
5、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

P395
第十四章:隧道或地下洞室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418。

西南交大地下施工与管理期末复习

西南交大地下施工与管理期末复习

工程实例(成都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比选)工程地质条件:上部为人工填筑层、粘土或粉土、下部为卵石土(含少量漂石)、下部为泥岩(埋深14~30m)明挖法:成都市地铁一期工程线路一般位于主干道下或居民密集区域,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增加了明挖法施工的困难矿山法:车站埋深需加大,增加造价;施工中降水会引起地面沉降,对管线及建筑造成危害盾构法:适用于埋深较大,不宜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地段,环保性好;但需要选用适合成都地质条件的机型,并能处理漂石比选结果:除南北两端的高架段外,绝大多数地下线路的施工方法只能在矿山法和盾构法中进行选择;由于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断面较单一,因此在渡线段、两线之间联络通道(兼作排水泵房)以及天府广场南端长约230m的存车线还必须采用矿山法施工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1、理论松弛荷载理论”: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

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

2、岩承理论”: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

“岩承理论”是一种比较现代的理论,更接近于地下工程实际,近半个世纪以来已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奥地利方法(简称新奥法)遵循这样一个原理,即通过发挥围岩承载环的主动作用使围岩(岩土体)成为承载结构”。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少扰动:隧道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

早喷锚: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地下工程(或地下空间)?地下工程是一个泛指的技术领域。

凡在地层内部天然形成或人工建筑的地下建筑物(或空间)均称为地下工程(或地下空间)。

对人类来说,地下空间也是一种资源。

2.从宏观上说,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地下资源、地下能源、地下空间的开发。

3.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每一类说出若干种具体利用式)(1)、满足人类生存、安全的地下空间。

粮食的地下存储、地下式住宅(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下水道、电力及瓦斯管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3)、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利用的地下空间。

地下水力发电站、地下能源发电站、地下工厂、地下核能发电设施(4)、大规模国土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

城市间、国家间的交通设施(5)、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空间。

人防避难工程、各种储备设施、防御洪水灾害的地下坝、地下河、防灾型城市的构思4.开发地下工程的原因:大城市空间的严重不足;为了保护历史建筑物和城市景观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挥地下空间的优越性5.典型的地下空间类型:开挖出来的空间、开挖后覆土的空间、明挖空间6.地下工程的空间特性:易封闭性,热稳定性,高防护性地下空间的优点: 1.被限定的视觉影响 2.地表面的开放空间 3.有效的土地利用 4.有效的往来和输送方式 5.环境和利益 6.能源的节省和气候的控制 7.地中的季节湿度的差异 8.自然灾害的保护 9.市民防卫 10.安全 11.噪声和震动的隔离 12.维修管理地下空间的缺点: 1.获得眺望和自然采光的机会有限 2.进入和往来的限制3.能源上的限制7.利用地下空间储存的能源有哪些?石油、液化石油、液化天然气、压缩空气、超导能等8.能源地下储藏措施的方法有哪些?金属贮槽埋入地下;利用废弃油库、汽库坑道等地下坑道在岩盐层中溶解出地下空间;用开挖方法修建地下空洞形成贮藏空间。

(居多)9.水封式贮槽原理:(p27)地下水充满于空洞,在空洞中储藏石油类物质时由于油水不相容,地下水的压力比石油压力大,可防止石油的泄漏分类:(p29)按贮藏压力:常压贮藏、加压贮藏按水床分类:变动水床法、固定水床法10.地下街的基本类型:广场型,街道型,复合型11.地下街的修建原则:(1)店铺面积一般不要大于通道面积;(2)设置简易诱导标志,解决紧急情况下利用者的的避难及疏散;(3)与地面站前广场、道路等相配合,形成一体化,充分发挥其功能。

(4)原则上禁止地下街与其它建筑物的地下室相连接;(5)应具有比地面建筑要求高的防灾系统,每200平方米设置防火墙。

12. 地下街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建立在现状调查与未来预测的基础上,其内容包括:(1)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2)周围地区的交通(3)周围地区的商业(4)现场的状况13.地下停车场的类型:公路地下停车场、公园式地下停车场、广场型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地下停车场14.地下停车场的升降道形式15.地下停车场的动线规划:汽车的交通动线、利用者的步行动线、停车场管理者的动线16.地下式停车场设计的基本原则(1)、汽车停车场的构造基准:车道宽度;梁下有效高度;弯曲段的回转半径;坡道(2)、地下停车场的平面设计17.地下铁道的优越性运量大,行车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安全、舒适、可靠,保护城市景观18.地下铁道线路网的组成:区间隧道(双线、单线)、车站、附属建筑物19.地铁车站的分类:20.车站的平面组成:出入口、站厅、站台、升降设备、辅助用房站厅区域划分:付费区:非付费区:站台型式: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混合式站台(书上缺)21.地铁区间隧道断面型式明挖法:箱形结构盾构法:图形结构暗挖法:马蹄形结构不同施工方法的费用与埋深的关系22.铁路隧道:隧道位置的选择(1)、越岭隧道位置选择选择垭口(平面),确定隧道高程(立面)(2)、傍山隧道位置选择宁里勿外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基本思想“早进晚出”)(1)、洞口位置应尽量设在山体稳定、地质较好、地下水不太丰富的地方(2)、洞口不宜设在排水困难的沟谷低洼处(3)、在岩壁陡峭,稳定无落石或坍方时,可采用贴壁进洞方式(4)、应尽量避免大挖方和大刷坡,破坏地层稳定状态(5)、考虑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应尽可能与地形等高线大体相垂直(6)、隧道洞口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包含波浪高)以上0.5m(7)、隧道洞口应考虑生产活动的场所23.铁路隧道平面设计隧道尽量采用顺直线路。

因为曲线隧道具有很多缺点:•增加开挖和衬砌的工程量;•空气阻力加大,使洞内通风条件恶化;•钢轨磨耗严重,增加线路维修工作量;•支护和衬砌技术上较为复杂。

隧道内必须采用曲线时,最好采用较短的曲线,或半径较大的曲线,并在曲线两端设缓和曲线;在一座隧道内最好不设一个以上的曲线,尤其是设置反向曲线或复合曲线。

24.铁路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内限制坡度的折减:原因:(1)机车动轮与钢轨间的粘着系数减小,机车牵引力不能充分发挥;(2)列车在隧道内运行的活塞作用,空气阻力削弱了列车的牵引力。

(3)隧道长度小于400m时,上述影响不甚显著。

25.铁路隧道净空定义:•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

“建筑限界”是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基本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直线隧道净空26.曲线隧道的净空加宽原因:(p80)列车在曲线行驶时,为了克服离心力的作用,线路外轨要设置超高,使车辆产生内倾和平移,造成车辆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不重合,车辆两端向线路外侧偏移,中间部分向内侧偏移,同时引起车辆在垂直位置倾斜,造成限界向线路内侧产生偏移。

为保证列车在曲线隧道内运行安全,隧道中曲线段净空必须作适当的加大。

27.铁路隧道洞门洞门作用:保持洞口边坡的稳定和仰坡的安全,引离地表水流,减少洞口的土石方开挖量,装饰洞口。

洞门形式:环框式、端墙式、翼墙式铁路隧道技术规范的治水原则:“防、截、排、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28.公路隧道29.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有:(1)公共利用性:(2)空间固定性:(3)空间闭锁性。

30.地质调查的流程,一般分为下述几个阶段:(1)规划阶段的调查:(2)设计阶段的调查:(3)施工阶段的调查:(4)维修、管理阶段的调查。

31.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书上缺)分级思路:铁道隧道围岩分级方法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围岩的坚硬程度和围岩的完整程度两个因素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在此基础上确定围岩的基本分级,再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和初始地应力的状态等因素进行修正。

32.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先来认识地下结构:地下结构是由周边围岩和支护结构两者组成共同的并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即地下结构=支护结构+周边围岩;围岩既是地下结构承载的主体,又是造成荷载的主要来源,其承载能力必须充分加以利用。

结构力学方法;岩石力学方法;经验类比方法;情报化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两类计算模型,“荷载—结构”模型“围岩—结构”模型33.主动荷载模型——松动围岩压力的计算1)围岩松动压力的形成坑道开挖后的成拱作用:a.坑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过程中,顶板开始沉陷,并出现拉断裂纹。

b.顶板中间部分的裂纹发展并张开,石块变松动、掉落,支护压力急剧增加。

c.顶板向上继续坍落,石块与围岩母体分离,其界面多为拱形。

此时垂直压力稳定在一定的数值内,但侧向压力增加,即地层中原始应力沿两侧传递。

d.顶板停止塌落,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都趋于稳定。

自然拱(塌落拱):将坑道上方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拱形范围,称为自然拱,其过程也称为“成拱作用”。

围岩压力:坑道开挖后,欲松动变形的岩体作用在衬砌支护上的压力。

影响因素:围岩地质条件,支护架设时间、刚度、接触状态,坑道形状与尺寸,坑道埋深,施工因素。

围岩压力计算略34.铁路隧道的支护结构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由内外层复合而成,外层为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单一或组合而成;内层为二次衬砌,一般采用模筑混凝土。

35.明挖法基本概念:明挖法是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在预定位置修筑结构物方法的总称。

适用条件:埋深在 30 m以内的城市地下工程中,特别是在浅埋的地下铁道工程中;特点: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但造价、工期都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

对地面交通和沿线的环境影响大。

结构形式:一般以箱形的、纵向连接的矩形结构。

明挖顺筑:底板—中板—顶板—恢复盖挖顺筑:临时恢复—底板—中板—顶板—恢复盖挖逆筑:顶板—恢复—中板—底板盖挖半逆筑:顶板—恢复—底板—中板36.沉管法基本概念:在水底预先挖好沟槽,把在陆上预制的适当长度的管体,浮运到沉放现场,顺序地沉放沟槽中,并回填覆盖而成的隧道。

此工法称为沉管法,用此法修建的隧道称沉管隧道。

这是修建水底隧道通常采用的方法。

沉管隧道的施工方式:钢壳方式、干船坞方式37.矿山法,也称钻爆法。

分为一般矿山法和浅埋暗挖法。

经历的理念转变:松弛理论-----岩承理论(传统矿山法)-(新奥法)38.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新奥法的原理虽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支护,但最为适用的是喷锚支护。

因此喷混凝土、锚杆、量测被认为是新奥法的三大要素。

39.隧道施工的基本作业与辅助作业40.隧道支护结构的作用(Page173)(1)保持坑道断面的使用净空;(1)防止围岩质量的进一步恶化;(2)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3)是坑道支护体系有足够的安全度。

喷射混凝土、锚杆的基本作用喷射混凝土作用:支承围岩作用;“卸载”作用;填平补强围岩;覆盖围岩表面;阻止围岩松动;分配外力。

锚杆作用:支承围岩;加固围岩;提高层间摩擦力,形成“组合梁”;“悬吊”作用。

41.浅埋暗挖法是在新奥法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发展起来的。

城市浅埋地下工程的主要特点:覆土薄、地质条件差、自稳能力差、承载力小、变形快,特别是初期增长快,稍有不慎极易产生坍塌或出现过大的下沉,而且在隧道附近往往有重要的地面建筑物或地下管网,为施工提出了严格的更高要求等。

浅埋暗挖法施工应贯彻原则:(P181)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42.盾构法是使用所谓的“盾构”机械,在围岩中推进,一边防止土砂的崩坍,一边在其内部进行开挖、衬砌作业修建隧道的方法。

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称为盾构隧道。

通常盾构法是在软弱地层中采用的。

盾构钢壳:切口环、支承环和盾尾三部分组成盾构隧道衬砌(P188)分为一次衬砌(管片)和二次衬砌(一般不做)装配衬砌管片环的组成:标准块A、邻接块B、封顶块K封顶块的插入方式:径向插入、纵向插入43.辅助工法基本概念:在隧道开挖和支护时,把主要使掌子面稳定的任何手段,都统称为“辅助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