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设计意图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该试卷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接近教材及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了答题的信心,口语交际部分及习作部分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所以很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阅读是小学语文的一项主要考察内容。

目的是考察学生阅读的习惯、语言的积累、创新的品质、学以致用的能力。

该试卷阅读题的设计,直接考察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的得到了升华,开放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的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本次检测注意了学生语言积累的考察,试题中写词语、古诗、格言等目的就在于检测学生语文常识的积累。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一:积累运用1、A C E G M O O QG I J L L N H J2、(骇)人听闻静(谧) (抽)泣( 蔑)视细(腻) 炫(耀)3 (1)kàn kān (2)zhuóchǔ(3)tāng4、略5、(1)神机妙算(2)完璧归赵负荆请罪6(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他今晚要批这些文件。

我们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

(2)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3)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运动场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子。

(4)我是最高的。

7.(1)疑是银河落九天(2)春来江水绿如蓝(3)勿施于人(4)勿以恶小而为之(5) 泰山移二:(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2)原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一只小马驹,厌倦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要离开那里,去别的地方生活。

过程中的困难,让他意识到了“享受太多,就会厌烦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就必须适度节制。

”3、C4、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

(完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完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完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加点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在拼音下面画“X”。

(12分)(每对一个得2分,判断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1题主要考查容易读错的字音;第2小题主要考查固定读轻声的词和多音字音。

)1.A眷(juàn)顾B阻挠(ráo) C魁梧(wú) D追悼(dào)2.A咳嗽(sòu) B畜(chù)生C风筝(zheng)D要(yào)挟二、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2分)(每找对一个得1,写出正确的字每个得2分,写错了不得分,如果把正确的字改错了扣1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一行为音近形近字;第二行为音近形异字。

)3.A玩耍B驰骋C锻练D再接再厉_____________4.A坚苦B廉洁C以经D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24分)(第5题B得6分、D得3分、A得1分;考查对意思相近但有相对固定搭配词(如,刮目相看、令人瞩目、引人注目)的辨别,即对词语的敏锐感觉;第6题C得6分;考查对同一字构成的词但意思相差较大的词语的辨别;第7题B 得6分;主要考查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能力,隐含“学习方法”;第8题B得6、C得3分、A得1分;既考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又考查学生的阅读面,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

) 5.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业取得令世界______的成果。

A 刮目B瞩目C仰目D注目6.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敌人杀害,亲人和同志们都_____悼念。

A沉默B沉重C沉痛D沉思7.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___ 。

A胡思乱想B异想天开C想人非非D冥思苦想8.我们班的同学都善于思考,讨论问题时总是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笔试卷命题意图及评分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笔试卷命题意图及评分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笔试卷命题意图及评分参考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加点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在拼音下面画“X”。

(3分)(每对一个得1分,判断错误扣0.5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1题主要考查容易读错的字音;第2小题主要考查固定读轻声的词和多音字音。

)1.A眷(juàn)顾B阻挠(ráo)XC魁梧(wú)D追悼(dào)2.A咳嗽(sòu)XB畜(chù)生C风筝(zhenɡ)D要(yào)挟X二、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4分)(每找对一个得0.5,写出正确的字每个得0.5分,写错了不得分,如果把正确的字改错了扣0.5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一行为音近形近字;第二行为音近形异字。

)3.A 玩耍B驰骋C锻练D再接再厉驰炼4.A坚苦B廉洁C以经D受益匪浅艰已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8分)(第5题B得2分、D得1.5分、A得1分;考查对意思相近但有相对固定搭配词(如,刮目相看、令人瞩目、引人注目)的辨别,即对词语的敏锐感觉;第6题C得2分;考查对同一字构成的词但意思相差较大的词语的辨别;第7题B得2分;主要考查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能力,隐含“学习方法”;第8题B得2、C得1.5分、A得1分;既考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又考查学生的阅读面,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

)5.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业取得令世界B(DA)的成果。

A刮目B瞩目C仰目D注目6.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敌人杀害,亲人和同志们都 C 悼念。

A沉默B沉重C沉痛D沉思7.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B。

A胡思乱想B异想天开C想入非非D冥思苦想8.我们班的同学都善于思考,讨论问题时总是B(CA)。

A各执一词B各抒己见C各不相让D各行其是四、古诗文积累。

最新六年级语文命题意图

最新六年级语文命题意图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命题意图一、拼音意在考查学生的拼音水平和词语的识记能力,还有对学生的多音字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二、字词句1、意在考查学生对查字典知识的巩固情况;2、意在考查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对有相对固定搭配词的辨别,即对成语、词语的敏锐感觉;3、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语法知识,能按要求改写各种句式。

三、课文回顾意图:一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记情况;二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三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的理解;四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进行整合的能力;五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进行判断的能力。

四、阅读1、意在考查学生做出解释和判断的能力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考查学生提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3、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即概括能力。

五、习作意图:考查学生“记实作文”的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一、Excel操作题(10分)姓名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评委6 平均分魏丽65 69 74 59 83 59陈海林76 93 71 67 94 68薛大海49 73 80 76 73 75王芳69 71 80 85 51 78刘闽83 85 65 70 83 81操作要求:1、给表格加内、外边框。

(3分)2、添加表格标题“演讲比赛成绩”,并相对表格水平居中;(3分)3、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考生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结果保留1位小数;(4分)二、Excel操作题(10分)考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总分60101001 张金转110 78 110郭洪梅97 81 100宋顺利90 66 91李倩倩95 36 93田红燕82 46 100于学娟89 57 100徐伟伟96 65 93李新星101 83 96吴凤英111 83 115王永波80 61 73阚玉更99 110 100操作要求:1.将每个考生按“60101001,60101002,60101003……”的顺序输入考号。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编写说明及论证: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编写说明及论证: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编写说明及论证: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是考查小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的一次水平测试。

因此,本次测试的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现学生使用的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我镇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在了解小学毕业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同时我们意图通过测试进一步发挥其导向功能,使一线教师了解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命题的原则基础性——命题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规定的学习水平。

切实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着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的考查,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综合性——命题将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将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的情境中。

人文性——命题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力求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既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也注重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实践性——命题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所选材料将注意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的有机统一,恰当控制难度及篇幅。

阅读的测试材料将从教材以外选择,所选材料的水平应相当于或略低于教科书文本水平。

生活性——作文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与儿童趣味,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日B. 月C. 明D. 早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3.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恨歌》。

()4.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形容的是思念之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史称“______”。

2. “______,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3. “______”是指春天的景色,常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

4. “______”是指雨后的天空,常用来比喻经历挫折后的美好。

5. “______”是指文章的立意和构思,也可以指人的心思和谋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问三不知”的含义。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解释“春风化雨”的含义。

5. 请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春天”、“花朵”、“绽放”。

2.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老师”、“教诲”、“感激”。

3.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友谊”、“珍贵”、“长久”。

4.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出一个句子:“勇敢”、“困难”、“克服”。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命题意图与分析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命题意图与分析

您现在看到我手上的思维导图就是我们六年级年级组探讨而来的,很明显我们把试卷分为了五部分。

它们依次是听读题、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作文。

接下来我为您详细介绍:一、听读题:它是为了考查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进而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的品质,所以我们选择的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量中找到关键词,联系问题用完整的语言组织问题答案.二、积累运用在这一板块,我们又分了四小板块。

(一)、由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形近字组词组成。

这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其中第一小题我们改掉以往给学生两个拼音让学生写汉字,而是用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文还考查了学生的生字。

(二)、第二板块是由学会成语要自己归纳,请按要求写出以下成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根据提示,创编新诗组成。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其中成语题我们一开始是出了ABCC/ABAC类似这样的形式,但经过讨论。

我们采用了现在的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类能力。

(三)、第三板块我们由仿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组成。

这样比直接给句子让学生写是什么修辞手法提升了一个难度,也提升学生的能力.(四)根据课文填空一题,我们精选了本学期重点课本让学生对其映像更深并学习主人公的品质。

三、口语交际新课标对于高年级的要求是学生可以连贯、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如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家长也想从孩子的日记当中了解孩子现在都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所以想通过这个口语交际让孩子与家长多沟通达成与他们的共识。

四、阅读这个版块我们分了两个小的版块,一个是课内阅读一个是课外阅读。

考查学生小的知识点有关联词、成语等等,最重要的是想对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一篇文章能否抓住主题回答问题能力的考查.五、习作教语文的老师一定知道,如果让学生写一篇感动的事好多学生会写父母背着发烧的我冒着风雪去医院.现在的孩子明明比以前的孩子生活的更多姿多彩,为什么文章却不精彩呢?是因为学生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我们此次习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

小学六年级语文命题思路

小学六年级语文命题思路

小学六年级语文命题思路
一、命题依据及范围:
1.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
2.(人教版)第12册教材为主。

二、命题思路1.遵循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考查内容力求全面,覆盖面广,重在考查能力。

2.试题在基础和阅读方面,强调积累,重在运用,并在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积累情况;对学生的读写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如: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有利于激励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和更好地促进我校的课程改革。

3.口语交际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在交流中是否能尊重对方,能否讲清自己的意思,表达是否有条理。

命题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表达兴趣的主题。

4..关于习作部分:试题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范围、内容和要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修订教学大纲提出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并且“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
定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加点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在拼音下面画“X”。

(12分)(每对一个得2分,判断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1题主要考查容易读错的字音;第2小题主要考查固定读轻声的词和多音字音。

)
1.A眷(juàn)顾B阻挠(ráo) C魁梧(wú) D追悼(dào)
2.A咳嗽(sòu) B畜(chù)生C风筝(zheng)D要(yào)挟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2分)(每找对一个得1,写出正确的字每个得2分,写错了不得分,如果把正确的字改错了扣1分,扣完为止。

意图:第一行为音近形近字;第二行为音近形异字。

)
3.A玩耍B驰骋C锻练D再接再厉_____________
4.A坚苦B廉洁C以经D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24分)(第5题B得6分、D得3分、A得1分;考查对意思相近但有相对固定搭配词(如,刮目相看、令人瞩目、引人注目)的辨别,即对词语的敏锐感觉;第6题C得6分;考查对同一字构成的词但意思相差较大的词语的辨别;第7题B 得6分;主要考查学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能力,隐含“学习方法”;第8题B得6、C得3分、A得1分;既考学生对词意的理
解,又考查学生的阅读面,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

) 5.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航天业取得令世界______的成果。

A刮目B瞩目C仰目D注目
6.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敌人杀害,亲人和同志们都_____悼念。

A沉默B沉重C沉痛D沉思
7.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___ 。

A胡思乱想B异想天开C想人非非D冥思苦想
8.我们班的同学都善于思考,讨论问题时总是______。

A各执一词B各抒己见C各不相让D各行其是
四、古诗积累。

(12分)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第9题B,第l0题A;意图:一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二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的理解;三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的情感或思想的揣摩。

)
9.下面诗句中,描写农民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

A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0.下面诗句中,表达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