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习题(word无答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基本概念知识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知识点2:物理变化的特点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3: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二、典型例题例题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 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B. 有颜色变化C. 有新物质生成D. 状态发生了变化例题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不物理性爆炸的是()A.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 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 锅炉爆炸D. 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例题3:下列诗句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习题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气体放出B.放热、发光C.有新物质生成D.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3.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产生黄色火焰C. 发光、放热D.纸张的面积变小4. 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司马光砸缸B. 铁件磨成钟C. 火烧赤壁D. 凿壁偷光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 需要加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发光、发热B. 有气体或沉淀产生C. 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D.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7.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燃烧B.苹果榨汁C.粮食酿酒D.食物腐败8. 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9. 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就可以判断它是化学变化变化B. 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九年级上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0.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与其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铅笔B.用煤作燃料C.用金刚石切割坡璃D.用氦气充填探空气球1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 可燃冰用作燃料12.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B.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D. 金刚石可用于制钻头13. 物质变化分为和,其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变化时叫化学变化.14. 化学变化其特征是,常伴随的现象有、、、等.15. 独具特色的“广州腐乳”是由豆腐发酵而成,发酵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019秋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练习和答案

2019秋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练习及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是()A.发光放热B.生成气体C.生成沉淀D.生成新的物质【答案】D2、.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C. CO2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 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答案】C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参考答案】B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颜色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C.一定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答案】B5、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火焰分三层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 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D. 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6、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参考答案】D7、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D.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D8、请根据下图回答,(假设装置内空气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 型管A、B 两处的液面会()A. A、B两处都不变B. A、B两处都下降C. A处下降,B处上升D. A处上升,B处下降【答案】D9、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存在错误的是( )A.加热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 B.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C.让试管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 D.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参考答案】D10、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小树“变”大树【答案】D11、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回答: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 火焰为什么向上?回答: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回答: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回答: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答案】D12、下列有关仪器连接和洗涤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用试管刷清洗试管时,应转动着或上下移动着,进行洗刷,并冲洗干净C.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蘸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参考答案】C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电解水C.天然气燃烧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答案】D14、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 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答案】D1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仪器内壁没有附着可溶于水的脏物 B.仪器内壁一点水都没有附着C.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D.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1、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能量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电能.【答案】光能,热能2、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2019年精选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七
![2019年精选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七](https://img.taocdn.com/s3/m/5d6f209bb14e852459fb5709.png)
2019年精选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同学们进入初三了,除了用“洪荒之力”好好拼搏一年外!还要讲学习方法。
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化学的方法是( )A、进行化学实验B、进行科学探究C、使用化学符号D、使用占卜手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B、蒸馏海水获取淡水C、以葡萄为原料酿酒D、酒精挥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蒸气C、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B、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C、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能够燃烧D、铁会生锈,水能够结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丝弯曲B、石蜡熔化C、酒精挥发D、烟花燃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______叫物理变化,______叫化学变化,也叫______.A、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C、化学反应【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该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变化.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生嘶嘶声,并立即熔成一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1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

绪言及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2.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山喷发B.房屋倒塌C.冰雪融化D.山体滑坡3.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磨浆B.西瓜榨汁C.猪肉切块D.木瓜酿酒4.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5.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B.水汽化C.汽油燃烧D.脂肪酸败6.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 )A.水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植物的呼吸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锅炉爆炸、燃放鞭炮7.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8.在下列某种气体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没有气味D.可以燃烧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有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尤,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酒体;胆矶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何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要注明条件。
如: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就会变成酒态的水,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谁就会沸腾。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零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
如:当我们间到一种物质的气味时,这种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质的气味这种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一练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玻璃杯破碎C.蔗糖溶于水D.水结成冰块2.下列所涉及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潮解B.中和C.吸附D.挥发3.下列图示中涉及的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 烟花燃放C.石蜡熔化D.活性炭吸附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A B.B C.C D.D7.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A.菜刀生锈、牛奶变酸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玻璃杯摔碎、米饭变馊8.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B.由铁矿石变为铁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10.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铁生锈C.活性炭吸附有色气体D.铜片在空气中加热11.某化工厂以石灰石、纯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取烧碱。
在制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
上述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下列物质久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浓硫酸质量增加C.生石灰质量增加D.铁钉生锈质量增加二、综合题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食盐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中有调节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作用。
资料一:食盐的加工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盐湖水、盐井水煮盐,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这样制得的氯化钠含有较多的杂质,称为粗盐。
粗盐经下图所示主要流程可成为精盐。
资料二:食盐的种类市面上食盐制品种类繁多,现简要介绍几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基础训练题 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判断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铁丝变短 B.火星四射 C.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 D.放出大量热量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菜刀生锈3. 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4.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5.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6.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受热生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7. 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可燃性、酸碱性D.熔点、沸点8. 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9. 下列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H2)、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B.氧气(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碳(C)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0.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信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11.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B.铜能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C.硫酸铜溶液呈蓝色D.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变化和性质提高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变化和性质提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轮胎爆炸C.玻璃破碎D.食物腐烂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线B.胆矾研碎C.石蜡燃烧D.酒精挥发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C.盐酸除铁锈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4、化学的应用改写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下列应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矿石冶炼钢铁B.原始人钻木取火C.用粮食酿造食醋D.商代用铜、锡和铅熔铸成青铜器5、化学中的很多行为和操作涉及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下有一种变化与众不同的是()A.利用石油的分馏制取液化石油气B.利用煤的干馏制取煤焦油C.旺旺雪饼中放置的生石灰做干燥剂D.美味的粽子礼盒里放着一小袋铁粉做干燥剂6、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7、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主要涉及的是化学变化或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利用空气作原料制作电光源B.渔民使用波尔多液给鱼塘消毒C.锰钢用来制作高铁钢轨D.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8、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C.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9、下列食材的制作中,属于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鲜橙榨汁B、酿制酸奶C、三文鱼切片D、晒烤腊肉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制可口可乐汽水B.稀有气体作霓虹灯光源C.含稀氨水的绿药膏治蚊虫叮咬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11、河南省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深厚。
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①汝州--烧制汝瓷②灵宝--苹果酿醋③南阳--剪纸艺术④安阳--玉石雕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鸡蛋壳加入食醋中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C.自制汽水D.用蜡烛制取炭黑1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放于水中产生大量热B.打开浓盐酸瓶盖,涌出白雾C.利用稀有气体做电光源D.淀粉在人体内水解为葡萄糖14、生活中处处存在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节日燃放焰火
B.木炭烤熟食物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檀树皮制成宣纸
3.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雕刻石像
预报地震4.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
化的是(
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6 •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粉的质量减少了
7.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C•云变成雨
D.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8.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A.颜色改变
B.发光放热
C.物种减少
D.体积膨胀
9.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就可以判断它是化学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D . F 〜龟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12.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盐酸易挥发B.金属具有导电性 C.
酒精易溶于水 D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13.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
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 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 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1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中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盐酸除去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干冰人工降雨D .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15. 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的变 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 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 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 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 盐酸的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
c.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
生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 等现象.
17.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变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_________________ , 变化时_______ 叫化学变化.
18.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 变化.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樟脑丸消失②蜡烛燃烧③铁生锈④铜铸成铜器⑤食物腐烂⑥电灯发光⑦光合作用⑧西瓜榨汁⑨海水晒盐=10⑩葡萄酿酒.
20.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
是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 ,由此说明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
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 ,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
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手摸烧杯壁有_______ ;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 .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_________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___ (填“ 1或“2)正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I. B 2. C 3. A 4. D 5. A 6. C 7 C 8 C 9 D 10. B
II. B 12 . D 13 . B 14 . C 15 . A
二 .填空题(共5小题)
16.有新的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17.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8.物理;化学.
19.①④⑥⑧⑨;②③⑤⑦ ⑩.
20.物理变化;不一定;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解:【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与分析】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3)发烫;物理;【实验结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