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天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习题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习题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 B.刺史C.太尉 D.节度使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C.汉高祖 D.汉景帝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B.五铢钱 C.铲币D.刀币8.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

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1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推行“分封制”B.开创削藩政策C.颁布“推恩令”D.设立行中书省 2 .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在每州设置了()A.御史大夫B.刺史C.司隶校尉D.东厂3 .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他所说的“董 生”与“对策”是()A .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主父偃、“推恩令”D .主父偃、“削藩”4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济南郡一 - 密 高 国 ii //芽一 s.\./ :厂郡口 海一圄---- 州级政区界郡国界)6 .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 ”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A .蒙恬B .主父偃C .霍去病D .王昭君7 .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8 .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 .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8 .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D .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9 .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 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捍卫皇权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A. 道家B. 墨家C. 法家D. 儒家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建立皇帝制度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实行“推恩令”C. 连年征战D. 开拓西域4.《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佛教思想5.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A. 秦汉B. 西汉东汉C. 汉三国D. 三国西晋6.汉朝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7.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

据以上材料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该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B. 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该政策导致更多人弃农经商D. 该政策导致人们不再经商8.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

”“大风气”指的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尊孔复古D. “打倒孔家店”9.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A. 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B. 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C. 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D. 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10.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某部电视剧的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3.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其主要的目的是 ( )A.实现民族和解B.发现和推荐人才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边疆地区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 ) A.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5.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6.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B.咸阳C.长安D.开封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因为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8.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A.贝B.五铢钱C.半两钱D.交子9.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10.“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及其“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C.李冰修筑都江堰D.屈原创作《离骚》11.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推行“分封制” B.开创削藩政策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行中书省2.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在每州设置了(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司隶校尉 D.东厂3.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他所说的“董生”与“对策”是()A.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主父偃、“推恩令”D.主父偃、“削藩”4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5.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了一枚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应是( )A B C D6.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7.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8.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9.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捍卫皇权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推行“分封制” B.开创削藩政策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行中书省2.为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汉武帝在每州设置了(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司隶校尉 D.东厂3.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他所说的“董生”与“对策”是()A.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主父偃、“推恩令”D.主父偃、“削藩”4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5.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了一枚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应是( )A B C D6.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

这里的“他”是指()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7.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8.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9.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捍卫皇权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平抑物价
加强了中央集权, 1. 颁布“推恩令” 政治: 削弱诸侯国势力 维护了国家统一, 2.设立刺史制度 实现政治上的大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 一统。
材料分析: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50 40 30 20 10
0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颁布推恩令,削 弱诸侯国的势力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 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 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 蛮的破坏。汉武帝独尊儒 术,以儒学为正统。 汉代讲经图 “经”主要是《诗》《书》 《礼》《易》《春秋》(《五
三、盐铁专卖
那时候,私人铸币 汉武帝的烦恼3 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 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的?
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回中央,统 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五 铢 ” 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 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 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
到了汉武帝时候,经济发展起来了, 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为而 治”的思想,已不适合统治者要求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实行法治导致暴政横行,最后使秦 朝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显然吸取了 这一教训,不会采取法家思想。

【文库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卷 新人教版

【文库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练习卷 新人教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

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答案】D2.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增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

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

弟子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公元146年),太学已多至三万人。

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完善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答案】C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4.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A.惩治地方豪强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察举制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答案】B6.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行“推恩令”B.“以德化民”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北击匈奴【答案】C7. 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铸造五铢钱【答案】B8.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A.贝 B.五铢钱C.半两钱 D.交子【答案】B9.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A.洛阳 B.咸阳C.长安 D.开封【答案】C二、非选择题10.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施“推恩令”
(1)采纳的“”建议,下诏规定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由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
3.汉武帝建立制度,把全国划分为个州部,每州部派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学%科网
(2)还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机构。
3.影响: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1.背景: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重要的命脉。这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018年广东东莞模拟)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的
A.秦始皇B.汉武帝
C.汉高祖D.汉景帝
B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西汉初,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混乱。
4.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
( 1)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支柱。
2.目的:加强朝廷对的控制。
3.措施
(1)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4.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5.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汉武帝从、、等方面巩固了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时期。
3.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经济上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①②当选。题干所述措施属于经济措施,与文化、思想无关,排除③④。故选A。学*科网
每日一题之2018快乐暑假七年级历史人教版
专题下载链接:/a766928.html
A.管仲B.主父偃C.董仲舒D.蒙恬
考古学家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多枚五铢钱,据此可推断,此墓的主人最早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商朝B.春秋C.秦朝D.西汉
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④加强了思想控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
一、“推恩令”的实施
1.诸侯王豪强地主社会秩序
2.(1)汉武帝主父偃推恩诸侯王嫡长子侯国皇帝
(2)一蹶不振
3.刺史13刺史
4.地方
三、盐铁专卖
1.豪强经济
2.社会经济
3.(1)中央五铢钱
(2)煮盐冶铁官营专卖
(3)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经济
5.政治思想经济大一统鼎盛
王可在课堂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剧情中,他要向“汉武帝”建议实施“推恩令”。由此可以判断,王可扮演的角色是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Biblioteka 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2、复制链接到网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