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教中文——自学中闹的笑话

合集下载

能让人笑出眼泪的笑话

能让人笑出眼泪的笑话

能让人笑出眼泪的笑话笑话 1:德国人翻译中文菜单有一天,一个德国人来到中国旅游。

当他去餐馆吃饭时,服务员递给他一份中文菜单,他完全看不懂。

于是他开始用他的翻译工具翻译菜单。

第一道菜是“蚂蚁上树”,翻译成英文是“Ants Climb Trees”,但德国人一看,不禁大笑:“蚂蚁能爬到树上吗?”接着,他翻译了“宫保鸡丁”,英文是“Kung Pao Chicken”,但德国人看到后又笑翻:“有什么鸡能跳得过宫啊。

”最后一道菜是“麻辣烫”,德国人翻译成英文是“Spicy Hotpot”,他突然想起,自己脑子里还有一句中文:“烫也太热了吧。

”笑话 2:警察找老酒鬼一天,警察找到一个老酒鬼,问他:“你知不知道这个城市中的所有酒馆?”老酒鬼一脸得意地回答:“当然知道,全部都是我的客人。

”警察愁眉苦脸地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要找的是城市中的所有酒馆。

”老酒鬼瞪大眼睛想了想,然后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我知道一家在左边,一家在右边,一家在前面,一家在后面。

”警察问:“那你知道还有哪些酒馆吗?”老酒鬼说:“剩下的我都没去过。

”笑话 3:一个哲学家的糊涂事一天,有一个哲学家在走路时,碰巧看到了一个师傅在砍柴。

哲学家问:“师傅,你在干什么?”师傅回答:“我在砍柴。

”哲学家又问:“你为什么要砍柴呢?”师傅回答:“我要生火做饭。

”哲学家听到这里,停了下来,陷入沉思了很久,最后说:“我想我明白了。

”师傅好奇地问:“你是明白我的生活吗?”哲学家答道:“不,我是明白为什么我糊涂了。

”笑话 4:红绿灯之歌一天,一个小男孩站在路口,对红绿灯唱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变,问题何在?”正在路上经过的一位路人听到后,就问这个小男孩:“哇,你是哪个大人发明的?”小男孩回答:“这不是大人发明的,这是我妈咪教我的。

”路人有点吃惊:“是吗?那你的妈咪是谁啊?”小男孩无奈地看着这位路人,说道:“你这个傻叉,当然是黄灯变的时候呀。

”。

老外学中文的笑话

老外学中文的笑话

老外学中文的笑话哪里哪里(先来个老掉牙的)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

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早点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中国人喜欢打架一位美国友人回国,请他谈谈观感。

他说:“在你们这儿吃一餐饭,要打三次架。

”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无法控制一位外国留学生在大陆某地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诸位女士、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

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我很爱它,却又无法控制它。

”外国人的好与更好有一个刚来中国不久的外国人,他只会说两句中国话:“很好”、“更好”。

一天,手下员工说:“我要请假两星期。

”外国人说:“很好。

”手下员工说:“因为我父亲死了。

”外国人说:“更好。

”不是东西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等,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等等,所以,你和他都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外国人看麻球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中国太奇妙了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

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

老外学汉语闹出的笑话

老外学汉语闹出的笑话
老外学汉语闹出的笑话

老外学汉语弄出了不少笑话,早安老师总结了几个笑话,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轻松一下。

老外学汉语笑话一:有位老外一见面就自豪地卖弄起自己的汉语学问来:“你嚎( 好)小姐刘,我恨歌星(很高兴)扔死你(认识你)。”

老外学汉语笑话二:有位老外学习汉语时很珍惜与中国人的对话机会,笑话便层出不穷,比如他告诉秘书:“我的媳妇 (西服)在皮包里。”

为了谈协议,我们约好八点种在我办公室见面。“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 ’”他的好友回国了,于是这位外国友人经常念叨 的是:“一个火人(好人),飞去了(回去了)。” 老外学汉语笑话三:

老外学汉语开始的时候和她的秘书说了一句:“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秘书:“怎见得?”源自这位外国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老外学汉语笑话四:有位老外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诸位女士、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话说 得不好。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我很爱它,却又无法控制它。”

老外学中文笑话,笑死人不偿命

老外学中文笑话,笑死人不偿命


蒂娜到北京旅行,她很风趣,一次饭局上告诉我 们她的奇特经历每每想起都会让我忍俊不禁。她 提醒大伙说,“亲爱的们, 北京这地方人不错, 但是公交车就不行了,欺负我们外国人中文不好, 给大家举个例子。说着便站起来拿起盘中的栗子 开口了,这家伙还真是举了个“栗子”大伙顿 时 笑声绵绵。她说,”前门到了,请您从后门下车; 北京西站南广场东到了请您从前后门下车,你们 谁能一下反应出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听完我也 乐了,对于外国 朋友来说听到这话还真是难为了。 出现这样的老外学习中文笑话,也真不能怪我们 的外国朋友。

老外学中文时常会碰到让他们头痛的发音难问题,很多字对他们来说 很拗口,很多时候分不清该捋直了舌头还是卷着舌头说。有一次吃早 点 的时候,同事菲利普就说,“我要吃婊子!”我一听脸都快绿了, 估计店主得想着这老外怎么这么没礼貌,我立马给店主翻译过来说, “他要吃饺子!”菲利普好像 也觉察到什么,赶紧改口说,“对对, 我要吃饺子,不是婊子!”

老外学习中文笑话既是让我们发现他们的错误的关键点,也是学习过 程中的一大娱乐。

老外学习中文笑话,笑死人不偿 命
老外学中文的趣事 早安汉语推荐

老外学习中文笑话举不胜举,来看看上海早安汉语中文学校的老师经 历的是哪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克是美国人,是一名资深记者,按说文字功底也不差的,但是几年 前的他说中文,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他可能知道中文里近义词这一 说。一次外出活动中,他的 手机没电了但是需要打一电话,于是自 作聪明地跟我说,“哥们,我的爪机没电了,你的借给我吧,我要打 电话”。听完立马我就觉着天雷滚滚了,就问他,“怎么 是爪机 了?”他说,“中国的手和爪不是一个意思么?那手机就是爪机了” 有时候老外的思想也是挺有意思的吧!

老外学汉语常闹的10个最经典的笑话

老外学汉语常闹的10个最经典的笑话

老外学汉语常闹的10个最经典的笑话奥运会,其实也是一次世界语言交流大会。

这几天,在北京的奥运村,外国朋友学说汉语成了新闻,有关方面也及时安排了这方面的志愿者。

由此我想到找点外国朋友学汉语的趣闻,与外国朋友一起捧腹。

对外国朋友来说,真的要学会汉语,并非易事。

在包括雅利安语、闪米特语、含米特语、图兰语、印第安语、班图语等各大语系在内的人类语言中,汉语(中国话)在西方人眼里是最难学的。

外国朋友如何形容汉语难学?在欧洲曾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学生调皮,老师惩罚他的方式是,让他去学汉语。

最偏激的反应应该是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学者H.G.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其经典作品《世界史纲》中,威尔斯把中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归结为语言原因——因为太难学,中国人都把精力用在语文学习上了。

原话是这样的——“在中国,文字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读书人阶级,也就是官吏。

他们也就是统治和官僚阶级。

他们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于文字和古典文学格式,胜过集中于思想和现实;尽管中国相当太平,它的人民的个人智慧很高,但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看来却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像到的原因。

”(吴文藻、冰心、费孝通译本)外国朋友觉得汉语难学,难在哪?主要是语言习惯和所使用的语系完全是两个概念。

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都属雅利安语系,学起来自然方便。

更麻烦的是,汉语一字多义、一词多义和多字一义、多词一义现象很普遍。

如有人专门就“我”(“I”)的不同用法作过研究,竟然有多达108不同说法。

如此繁杂,连以汉语为母亲的中国人有时也很难搞清楚,对外国朋友来说,就难上加难了。

再加上外国朋友喜欢用他们单一、简单、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汉语,忽视汉语字、词结构的复杂、多义性,常常会闹出大笑话。

最全的老外学汉语笑话

最全的老外学汉语笑话

我的留学生学汉语的笑话几则
摩洛哥的阿米娜第一次课学了“你叫什么名字?”,可是跟陌生的中国人认识时,一紧张说成了“我叫什么名字?”,弄得别人莫名其妙。

来自利比亚的巴卡在街上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很想跟她搭讪,决定先赞美一下她。

可是冲口说出的是“小姐,你很便宜。

”结果当然是——小姐恼羞成怒,骂了他。

来自巴基斯坦的夏真,有一次想买点水果,可是还不知道用汉语怎么说,就用英语问小贩:“what’s this?”小贩摇摇头说:“什么?听不懂”。

于是夏真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要买一个听不懂”。

来自非洲的同学伊斯哈卡刚学写汉字,听写时把“大使馆”写成了“大便馆”。

老师指出来以后,他还迷惑了好一阵。

课堂上,老师教“安”字,想帮助学生记住这个汉字的写法,就启发学生想象成屋子里有一个女人,女人在屋子里,所以很安全。

没想到有一个约旦学生穆哈马德摇头笑着说:“老师,不安全”。

外国人学中文的几则笑话故事

外国人学中文的几则笑话故事

外国人学中文的几则笑话故事〈中文字的奧妙〉外國人學中文,確實不容易。

中文字的奧妙,常常讓學中文的老外暈倒,說幾個聽來的段子:一、方便一位剛學過一點中文的美國人來到中國,中國朋友請他吃飯。

到了飯店落座,中國朋友說:「對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那老外沒聽明白,「方便」是哪裡?見老外疑惑,中國朋友告訴他說「方便」,口語裡是「上廁所」的意思。

哦,老外意會了。

席間,中國朋友對老外說:「我下次到美國,希望你能幫忙提供些方便。

」老外納悶了:他去美國,讓我提供些廁所幹嗎?道別時,另一位在座的中國朋友熱情地對老外說:「我想在你方便的時候請你吃飯。

」見老外驚訝發愣,中國朋友接著說:「如果你最近不方便的話,咱們改日……」老外無語。

「咱找個你我都方便的時候一起吃飯吧。

」老外隨即暈了。

二、乳一位老師向老外學生解釋「乳」字的含義:乳即是小的意思,比如乳鴿、乳豬等。

講解完,老師要求老外學生用「乳」字造句。

老外學生造句說:「現在房價太高了,所以我家只能買得起20平方米的乳房。

」老師聽了,冒著冷汗說:「再造一個!」老外學生:「我年紀太小,連一米寬的乳溝都跳不過去。

」老師冷汗如雨下,說:「再造一個!」老外學生說:「老師我真的想不出來了,我的乳頭都快想破了!」三、意思某老外苦學漢語10年,到中國參加漢語考試。

試題之一:請解釋下文中每個「意思」的意思:阿呆給領導送紅包時,兩個人的對話頗有意思。

領導:「你這是甚麼意思?」阿呆:「沒甚麼意思,意思意思而已。

」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這老外聽了,一頭霧水。

中文的「意思」太深奧了,於是他交白卷回國。

外国人普通话发音不准闹出的笑话

外国人普通话发音不准闹出的笑话

外国人学习中文,尤其是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常常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他们发音不准,用错了音调,或者是直接造成了面对面的语言障碍,这些情节看似搞笑,但同时也反映了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困难,也给我们中文母语者一些启发。

下面我们就来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剖析外国人普通话发音不准闹出的笑话。

1. 带着老鼠去饭店有一次,一位外国朋友带着他的我国朋友去饭店吃饭。

当点菜的时候,他想要点一道菜,但他的中文发音不准,结果服务员听成了"老鼠"而不是他要的菜名。

我国朋友尴尬的笑了起来,他急忙解释,最后误会才被解开。

这件事情成了大家之间的笑料,外国朋友也因此记住了更多的正确发音。

2. 老太太坐大巴车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我国旅游,她想坐大巴车去景点。

她几次向路人询问如何乘坐大巴车,但她的发音不准确,很多路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她找到了一位懂英文的年轻人,通过他的帮助,她才知道应该到哪个车站,坐上了正确的大巴车。

3. 外国老师教书时的发音问题有一位外国老师在我国教书,她的中文发音一直不准确,学生们经常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有一天,她想要表扬一个学生的作业,但她的发音问题造成了学生误会,结果学生反而以为是批评他的作业。

这让她非常尴尬,她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中文发音。

4. 其他的笑话示例除了上面的例子,外国人在学习中文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笑话还有很多,比如:(1) 一个外国人念"肉夹馍"时,把"夹"念成了"结",结果服务员听不懂他要什么。

(2) 一位外国人念"兔子"时,把"兔"念成了"土",结果听音的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3) 一位外国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但他的发音问题让其他同学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导致了一场误会。

总结以上这些例子只是外国人学习中文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它们给我们带来了笑料,同时也让我们对学习中文的困难有了更深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庭 ” 。我不 知道 这样 的解 释是 否科学 ,但 学 生们
倒 也觉 得有趣 ,而且 这个 词也很 容 易被记 住 。不 过 遇上 那些 “ 死 缠烂 打 ”的学 生 ,非要想 弄懂 一 个 词 多个 意义之 间 的联系 ,我 也 只得拿 出一 有
多项意 义 的德语 词来 举例 ,说 明有 些语 法和 语言
房 ” ,如 “ 我 家在 重庆 ” ;又可指 “ 家庭 ” ,如 “ 我 家有 五 口人 ”。所 以说 到 “ 我 家很 大 ” ,德
准确 的 ,可我 实在 没弄 明 白他想说 的是什 么 ,第

是 不 知 道他 到底 在 说 哪 个 “ t a i ” 字 ,第 二 也
想 不 到 哪个 “ t a i ”字 和 性 格 温 和 有 什 么 联 系 。 马 丁急 了 ,站起来 就想 在黑 板上 写 。我顺 势把 笔
教育观察
2 0 1 3 年7 月( 第2 卷第2 1 期)
记得当年学 习德语 的时候 ,老师总是提醒我们 少用 电子词 典 ,多用纸质 的字典 ,越详细 的越好 ,
因为详细 的字典 中常常给 出一个词 的多种意思和例 句 。可惜那 时候 不知道这些例句 的重要 性 ,为 了阅 读和理解速度往 往只想知道一个词 的简单意思 。可 真正使用这些词 汇的时候就容易犯错 ,因为有时一 个德语词有 多个 中文意思 ,有时 多个德 语词只能用
以常常学生会说 : “ 蒋 老师 ,你可 以帮忙 我吗?”
其 实这里应该用 “ 帮助” ,而不是 “ 帮忙 ” ,可学 生一 般是 先想 德 语然 后 在脑 子里 翻 译成 中文 说 出 来 ,所 以对他们来说 ,其 实只是想用 “ 帮”这 个动 词 。所 以后来在课 堂上 ,遇到学生用错 “ 帮忙 ” , 宾结构, “ 忙 ”是 名 词 ,这个 结构 是可 以分 开用 的 ,也 就 是说 ,中间 可 以加 定 语 ,比如 说 “ 帮一
要 去一家公 司采访 。”我其实知道他们想说 的是去
“ 面试 ” ,但有 时也会开开玩笑 ,问他们 的工作是

海外视角 … …
系 。其实 对这个 问题我 之前 也没有 仔 细考虑 过 ,
想想 之后 告诉 学生 说 ,中 国人 比较热情 ,有句 俗
话叫 “ 四海之 内皆兄弟 ” ,都是 自家 人 ,所 以看 到 一群 人 的时候 ,就称 呼所 有人 为一 个 “ 大 的家

个 中文词来解 释 。这才让我渐渐体会 到要真正掌
握一个词 ,必须把它套在句子 和上下文 中使用 。 学 中文也 是 一样 。学生 常 常只 看 到一个 词 的 其 中一个意思 ,用 在句子 中,有 时就会 出错 。 比如 “ 帮忙 ”和 “ 帮助 ”两个词 ,是几乎每个 学到这两 个 词 的学生都会混 淆的 ,因为直接用德语 翻译 ,只 能是 “ h e l f e n ” ,简单来讲 就是 “ 帮 ”的意思 。所
比较杂 ,加上如果没有 固定 的中国语伴 ,也没有 中 文环境 ,说 出来 的中文常常令人啼笑 皆非 。今天上
汉学 系的 口语课 ,我就遇见 了这么一位 。
不是记者 ,因为记者才去 “ 采访 ”,而要找工作和
未来老板见面是 “ 面试 ”。 这都 是一 个德语 词 对应 多个 中文 词 的情 况 。
法大相 径庭 ,这 就让 学生 在学 习 中无法 联想 ,有
候 ,说吃 素使人 性格 温 和 ,马丁就 冷不 丁地 说 出 这么 一个 单音节 词来 。我 没 听清 ,就要 求他 再说

遍。 “ 泰 !”马 丁又 大声 说 。他 的发音是 极 其
时 必 须 死 记 。 比如 说 “ 家 ” ,既 可 指 “ 住 家 住
递 过去 。他 在黑板 上工 工整 整地 写下 这个 大字 , “ 泰 。” “ 什么 意思 ?泰 山的泰 ? ”我 问 。马丁
也 被我 弄得 有点不 确定 了 ,说: “ 我 觉得 ,是 平 所 以德语 Me i n e F a m i l i e i s t g r o 的中文说法是 “ 我家 有很 多 人 ”。很 多学生 第一 次看 到 “ 大家 ”这 个 词 的时 候 ,第 一 反应也 是 “ 大 家庭 ” ,而等我 解
国学 生 常常理解 为有一个 大 家庭 ,因为这句 话 中 每个 字 都 可 以有对 应 的翻译 :Me i n e F a m i l i e i s t
g r o ,直译过 来也是 “ 我家很 大 ”。可我 们用 这句 话 时是 指住房 面积 大小 ,而不是 家庭 成员 多少 。
个忙”, “ 帮什 么忙 ” , “ 帮 我 的忙 ”等 等 。还 有 “ 面试 ” 和 “ 采 访 ”这 两个 词 ,德语 里 面都是
“ I n t e r v i e w ” ,所 以有 时候学生造句 说 : “ 我今 天
我都会抽 出时 间来讲 这两个词的 区别 : “ 帮助”是 动词加动词 的结构 , “ 帮”和 “ 助 ”两个字 意思相 近 ,组合 起来 也 是 “ 帮 ” 的意思 ,两个 字合 起来 作 为 一个 动词 用 ,不 可 以分 开 ;而 “ 帮 忙 ”是 动
“ 泰 。”马丁 突然 冒出来一 个词 。我正讲 到 素食 的好处 ,前 面 已经讲 了有 利于 身体 健康 、排
毒 养颜 、避 免 禽 流 感 ,讲 到 最 后 一 个 好 处 的 时
同样地 ,一 个 中文词 对应 多个 德语 词 的情 况 也不 少 。其 实有 的中文词 本身 就多 义 ,而且 意思 和用
习 惯 是 老 祖 宗 定 下 来 的 ,要 学 中 文就 得 “ 照 规
矩 ”来 。
在 带初 级班 的 时候 ,学 生们犯 的 都是 初级 错 误 ,也都 与课 文上 出现 的词 相关 。慢 慢走 到 中高
级 ,来上 课 的学生 就不 一定 是 自己一 手带 起来 的
了 ,也有好些是 自学多年的 。他们看 的书 比较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