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归纳

第一、主题概述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的搭配和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范文的阅读和写作。

这些内容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第二、词语的搭配和造句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学习了如何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来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以及如何运用所学词语来构建规范的句子。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示范句子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如何使用正确的词语搭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够通过造句来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第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接触了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语文表达中起到了丰富语言形式和增强语言表达力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且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生动和形象感。

第四、范文的阅读和写作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阅读了一些优秀的范文,通过分析这些范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优秀作文的基本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句式运用。

通过反复阅读和模仿这些范文,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这些范文来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如排比、对仗等,这些技巧能够让学生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总结与个人观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涵盖了词语的搭配和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范文的阅读和写作。

这些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我看来,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和反复训练,通过多写多读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学生也应该注重思维的培养,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

以上就是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归纳和理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英语第二单元三年级上册

英语第二单元三年级上册

英语第二单元三年级上册1. 主题介绍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成员”。

我们将学习如何介绍家庭成员和他们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词汇学习以下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词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 关系词汇:我的、爸爸的、妈妈的、爷爷的、奶奶的、叔叔的、阿姨的等。

* 其他词汇:喜欢、不喜欢、和……一起玩等。

3. 语法重点本单元将学习使用“I have a/an……”句型来介绍家庭成员,以及使用“He/She is……”句型来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或职业。

4.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含两篇课文,第一篇是介绍家庭成员,第二篇是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或职业。

课文中涉及的词汇和句型将用于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解析本单元的练习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等类型。

下面将逐一解析练习题。

选择题:选择题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不熟悉或者没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点。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合适的单词或短语,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这种题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6. 学习建议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建议学生多读多练,加强口语和听力训练。

同时,学生可以尝试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英语知识面。

7. 相关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通常只有父母和子女,很少有复杂的亲戚关系。

因此,在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时,通常只需要介绍父母和子女即可。

此外,在西方文化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比较简单,通常只有“Dad”、“Mom”、“Son”和“Daughter”等称呼。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全面解析》一、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的概述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课文、诗词和阅读等内容。

2.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生字词学习1. 本单元的生字词主要包括三年级学生常用的词汇,如“叔叔”、“阿姨”、“漂亮”、“风筝”等。

2. 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之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三、课文学习1. 课文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主要通过故事、寓言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道德、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四、诗词欣赏1. 本单元的诗词主要以儿童诗歌为主题,通过朗诵、赏析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美、善、真、情等内容。

2. 通过诗词欣赏,学生能够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阅读训练1. 单元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2. 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增强语感和表达能力。

六、回顾与总结1.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了词汇、阅读与写作等多个方面,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七、个人观点与理解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既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

2.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注重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人生智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我对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的全面解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对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写日记(优秀范文9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写日记(优秀范文9篇)

第二单元:写日记(优秀范文9篇)目录范文1:秋天真冷范文2:观察绿豆发芽范文3:绿豆“变形”记范文4:小兔子范文5:晨跑范文6:打扫卫生范文7:帮妈妈洗衣服范文8:包饺子范文9:做家务范文1: 10月19日星期三晴秋天真冷早晨,我透过门缝往外一看,外面呼呼地刮起了冷风。

秋天的树叶五彩缤纷,黄的如金,绿的如玉,红的如火,把秋姑娘打扮得格外妖娆。

一阵凉风吹过,金黄的树叶,摇曳着一把把小扇子,从空中飘飘而下,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童话。

看着美丽的秋天,我不禁走神了,妈妈叫我,我才缓过来。

背上书包,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想起了《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范文2:观察绿豆发芽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9月21日星期五晴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

”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

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9月22日星期六晴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易读错的字。

包括“寒”、“径”、“霜”、“挑”等字的正确
读音。

2.易写错的字。

例如,“寒”字的右边的部分第二笔是点,“霜”
字的上面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挑”字的第七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

3.多音字。

例如,“挑”字有“tiāo”和“tiǎo”两个读音,分别表
示用细长的物体逗引和用锐器把东西切断、挑出等意思。

4.重点词语。

包括“寒冷”、“石径”、“斜着”、“霜叶”、“赠
与”、“姓刘”、“盖住”、“菊花”等。

5.近义词和反义词。

例如,“凌乱”的反义词是“整齐”,“增添”
的反义词是“减少”,“仔细”的反义词是“马虎”。

6.词语搭配。

例如,“动词搭配”有“加紧挖洞”、“睡大觉”,
“形容词搭配”有“明朗的天空”、“多彩的海洋”。

考点提示。

包括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等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以及用正确的格式写日记等。

以上只是对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简单梳理,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学习和掌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教案。

一、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在词语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把一个句子中的词语正确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多花些心思,尽可能地运用丰富、准确的词语,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汉字的认识和使用
在汉字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结构、笔画和读音,让学生明白汉字的重要性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师还应该教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认识和掌握汉字,例如通过拼音、偏旁部首等多种方法来掌握汉字的读音和意义,以便于日常生活或者写作中的运用。

三、标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在标点符号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准确含义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常见标点符号。

通过讲解、阅读和写作的练习,让学生对标点符号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有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掌握。

四、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在正确使用常用词语方面,教学的内容一般会涉及到“的、地、得”等常用词语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透彻地讲解其语法和语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并透彻掌握这些常用的词语。

五、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在课文的讲解、阅读以及分析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发现文章中的美感和价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帮助孩子理解与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引导孩子勤于思考、学习和实践,以便让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上】第二单元知识盘点

第二单元知识盘点一、字词盘点1.易读错的字钥.匙(yào√yuè)石径.(jìnɡ√jǐnɡ)赠.送(zènɡ√zēnɡ)骄傲.(ào√áo)蟋蟀.(shuài√shài)辽.阔(liáo√láo)勾.画(ɡōu√ɡòu)韵.律(yùn√yìn)2.易写错的字赠:左右结构,左边略窄,右边略宽,左边“贝”最后一笔点画要短小。

寒:上下结构,“宀”下面横画间隔均匀。

刘:左右结构,左部末笔为长点。

斜:左右结构,左边“余”写的时候略窄一点,第二笔由捺变成点。

则:左右结构,“贝”撇为竖撇。

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登”上半部分笔画依次是横撇、点、撇、撇、捺。

紧:上下结构,“幺”的两个撇折要平行。

颜:左右结构,注意左部的“产”的撇宜长,包住内部。

闻:半包围结构,“门”方正,“耳”略小。

3.多音字挑tiāo(挑拣)曲qū(弯曲)铺pù(店铺)tiǎo(挑战)qǔ(歌曲)pū(铺展)扇shàn(扇子)觉jué(视觉)好hǎo(好人)shān(扇动)jiào(睡觉)hào(爱好)把bǎ(把手)当dānɡ(当时)觉jué(觉得)bà(刀把儿)dànɡ(上当)jiào(睡觉)撒sā(撒欢)sǎ(撒种)4.重点词语水泥放晴明朗亮晶晶金黄雨珠落叶闪闪发光尽头平展排列规则歌唱迟到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石径图案寒山霜叶橙黄院墙好闻油亮亮5.近义词明朗—晴朗潮湿—湿润平展—平整规则—规整增添—增加愉快—快乐温柔—温和留意—留心颜料—涂料炎热—酷热告诉—告知欢乐—快乐凉爽—清凉频频—频繁振动—抖动告别—告辞叮咛—叮嘱丰收—收获辽阔—广阔掠过—拂过歌吟—吟唱亮晶晶—亮闪闪湿漉漉—湿淋淋五彩缤纷—五光十色6.反义词明朗—阴沉潮湿—干燥凌乱—整洁增添—减少愉快—悲伤小心—粗心仔细—马虎温柔—粗暴炎热—寒冷凉爽—闷热雪白—乌黑加紧—放慢丰收—歉收辽阔—狭窄匆忙—缓慢道别—重逢撒下—收起美丽—丑陋欢乐—痛苦7.辨字组词掠(掠夺)径(小径)残(残留)霜(霜降)仙(仙女)凉(凉爽)经(经常)溅(飞溅)雪(下雪)灿(灿烂)斜(斜飞)盒(文具盒)泥(泥土)辽(辽阔)曲(歌曲)抖(发抖)盆(花盆)呢(呢喃)疗(治疗)由(由于)铺(铺路)棕(棕树)凌(凌乱)勾(勾画)吟(沉吟)捕(追捕)综(综合)棱(棱角)钩(鱼钩)今(今日)8.词语搭配(背)书包(穿)雨靴(吹)喇叭(衔)树枝(找)松果(穿)衣裳(打开)大门(抖抖)手臂(掠过)田野(送来)歌吟(撒下)叮咛(愉快)地歌唱(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潮湿)的地面(红红)的枫叶(金色)的海洋(美丽)的菊花(香甜)的气味(彩色)的地毯(丰收)的歌(辽阔)的音乐厅(金色)的小喇叭(亮晶晶)的水洼(潮湿)的地面(金黄)的叶子(油亮亮)的衣裳(五彩缤纷)的颜料(暖暖)的叮咛9.词语归类(1)ABB式的词语:亮晶晶湿漉漉油亮亮红彤彤静悄悄香喷喷(2)AABB式的词语:舒舒服服跌跌撞撞叮叮当当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嘟嘟囔囔客客气气(3)AABC式的词语:闪闪发光频频点头步步为营草草收兵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高升二、佳句积累1.佳句赏析(1)比喻句①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好词好句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好句1、荷花像闭月羞花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的那洁白无暇的裙角。

2、夏天的早晨,迎着微风风向大自然走过去,是多么清静,美丽,使得这一天又充满了朝气。

3、雪落在乡间的小径上,好像给小径铺上了一条长地毯。

4、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5、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6、春天校园里到处盛开着鲜艳的花,像一位位美丽的仙子般迎风起舞。

7、运河是民族的慈母亲,它哺育着千千万万的好儿女。

8、我疲惫已极,极想睡觉,便在草地上躺了下来,一觉睡去,记忆所及真是前所未有的酣甜香沉。

9、我爱你,美丽的荷花!我真希望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在阳光下穿着白色或粉色的纱裙,伴着微风翩翩起舞,和你们一同唱歌。

10、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泥土的芳香里,在花草的芬芳里,在晴朗的天空里。

11、纷纷扬扬,一场瑞雪,清晨,遍地皆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12、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13、远处的几棵松树穿上了白白的“大棉衣”,寒风拂过松树,松树摆了摆树枝,在向人们招手,好像叫人们来陪它玩。

14、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15、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16、到了夏季,麦香扑鼻,整个麦田仿佛变成了金色的海洋。

17、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那样眨着眨着,仿佛在诉说一个小秘密。

18、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19、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20、牛群吃草是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21、冬天季节,大雪如鹅毛一般,压在松枝上,好像托着白云。

22、这条金鱼的身体是红色的,一条薄纱般的大尾巴布满了红色的花纹,远处看,就像一团红艳艳的大绒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4)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0+40+3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2)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3)一个数的百位是5,十位是8,个位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修改加、减法估算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10、11。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课时: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一.复习。
1.说说下面的各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
598 312 405 819
2.口算。
400+500 300+400 600+200 100+800
二.联系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