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育肥猪变肥的八大因素

合集下载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育肥猪增重缓慢可能会导致养殖户的收益下降,因此需要找出问题出在哪里。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
1. 饮食不当:育肥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在配合饲料时需要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否则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速度。

2. 疾病感染:育肥猪如果感染某些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则会影响猪的食欲和免疫力,进而导致增重缓慢。

3. 环境问题:育肥猪的养殖环境如果存在问题,例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通风不良、过于拥挤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猪的健康状况,从而导致增重缓慢。

4. 饮水问题:育肥猪需要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如果饮用水存在污染或不足,会导致猪的消化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猪的食欲不振和增重缓慢。

5. 饲料质量问题:育肥猪所需的饲料如果质量低劣,例如混杂有异物、存在霉变等问题,则会影响猪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导致增重缓慢。

总之,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饮食、健康、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并逐一排除。

对于养殖户而言,需要及时关注育肥猪的健康状况,调整饮食和养殖环境等措施,提高猪的增重速度,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解决育肥猪偏肥

解决育肥猪偏肥

01
02
03
不合理的饲料配方
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 的饲料配方可能导致猪摄 入过多的营养,增加体重 。
饲养密度
高密度饲养可能导致猪的 运动不足,进而导致体重 增加。
温度和湿度
高温和潮湿环境可能导致 猪的食欲减退,进而影响 体重增长。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猪的食欲减 退或吸收不良,进而导致体重 下降。
调整蛋白质水平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合 理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避免 摄入过多蛋白质导致脂肪堆积。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称重
定期称重可以及时了解育 肥猪的生长状况,以便调 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措 施。
合理分群
将育肥猪按照体重和生长 阶段进行合理分群,可以 更好地控制饲养密度和管 理措施。
增加运动量
监控实施效果
定期称重
01
定期对育肥猪进行称重,了解其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化,评估实
施效果。
记录数据
02
记录育肥猪的生长数据、饲料消耗和疾病发生情况等,为评估
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调整方案
03
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育肥猪偏肥问题的有
效解决。
04 预期效果与评估
预期效果
减少育肥猪的脂肪 含量,提高瘦肉率 。
例如,猪的胃肠道疾病或寄生 虫感染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 良,进而导致体重下降。
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是减少育 肥猪偏肥的重要措施。
02 解决方案
优化饲料配方
调整能量水平
育肥猪的饲料中,能量水平要 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进行 适当调整,以避免摄入过多能
量导致偏肥。
增加粗纤维含量
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 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猪的采食 量,从而控制体重。

影响肉猪育肥因素有哪些

影响肉猪育肥因素有哪些

影响肉猪育肥的因素有哪些
一、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管理、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陆川母猪约克公猪,平均日增重500克,约杂1代母猪长白公猪,平均日重600克,一般杂种后代,比本地亲本的增重平均值提高15~25%。

二、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

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

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

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

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三、育肥前仔猪的体重:育肥前体重大、生长发育好的仔猪,要比体重小,生长发育差的,育肥效果要好,一般来说,断奶体重越大,肥育效果越好。

四、年龄:按单位体重的增重率计,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年公斤增重耗料越少。

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重率只有25%,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猪增重大,效益好。

五、猪只饲养密度:据试验,一栏养10头,每头占地面积1.2平方米,日增重610克,另一栏养15头,每头占地面积0.8平方米,
日增重580克,适当宽度对增重是有利的。

此外,性别(公猪比母猪增重快)、阉割(阉割的比不阉割的增重快)、温度(秋天肥育比夏天、冬天快),以及饲养方法(不限料比限料快),饲喂餐数,驱虫与否等、对高产肥育都有影响。

影响猪肥育效果的因素

影响猪肥育效果的因素

2023-11-08contents •品种因素•饲料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目录01品种因素脂肪型品种的猪一般具有较高的脂肪沉积能力,在肥育过程中容易形成较多的脂肪,因此适合用于生产肥肉。

品种类型脂肪型品种瘦肉型品种的猪一般具有较高的肌肉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在肥育过程中能够快速增重并提高瘦肉比例,因此适合用于生产瘦肉。

瘦肉型品种兼用型品种的猪具有较好的脂肪沉积能力和肌肉生长速度,在肥育过程中能够兼顾脂肪和瘦肉的生产,是较为理想的品种类型。

兼用型品种纯种繁育纯种繁育是指同一品种内公母猪之间的交配,这种杂交方式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但往往存在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较低等问题。

杂交繁育杂交繁育是指不同品种之间的公母猪交配,这种杂交方式能够克服纯种繁育的一些不足,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遗传问题。

杂交组合选种是指从现有种猪群中选择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

选种时需要考虑生长速度、瘦肉率、繁殖性能等多个方面。

选种选配是指根据公母猪的性能表现和遗传特点,合理搭配公母猪进行繁殖,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

选配时需要考虑公母猪品种、年龄、体型等多个方面。

选配品种选育02饲料因素干粉料是常用的猪饲料类型之一,适合大部分生长阶段的猪只食用。

干粉料颗粒料浓缩料颗粒料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但成本相对较高。

浓缩料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但需要与其它饲料配合使用。

030201蛋白质是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其需求量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来源包括淀粉、糖类和纤维素等。

碳水化合物脂肪对猪的肥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适量的脂肪可以增加口感和能量摄入。

脂肪饲料储存储存饲料时需要注意防潮、防虫和防霉变等问题,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饲料配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比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以达到最佳的肥育效果。

饲料喂食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控制饲料的喂食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或不足。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分析
肉猪是养殖业中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

而育肥猪增
重是肉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影响着猪肉养殖效益。

但是,有时候育肥猪的增重却出现了
缓慢的情况,那么育肥猪增重缓慢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分析。

一、饲料原因
饲料是影响育肥猪增重的重要因素。

如果饲料类别不对、质量不好、营养不全面等等,都会影响育肥猪的增重。

同时,饲料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若是不够草率或者不成比例的
夹杂,也容易导致育肥猪增重缓慢。

二、环境原因
育肥猪环境不舒适也是导致其增重缓慢的原因之一。

如果猪舍空气不好,温度不恰当、湿度不稳定等等,就会使得猪的代谢率下降,消化系统欠佳,进而导致育肥猪食欲不好、
身体虚弱等状况。

所以,好的养殖环境有助于猪的吃和睡等问题,从而保持健康和增重。

三、饲养管理原因
若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得不到妥善的实践,比如疫病防护不良,饮水设备不好、分娩管
理不善等等,都会导致其增重缓慢。

可说,饲养环境管理是改善饲养效益一个重要环节,
而饲养管理做好了,猪的生长发育也会很好。

四、疾病原因
育肥猪生病同样也会导致其增重缓慢。

举例了,畜禽传染病、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
病等等会导致猪的食欲不振,甚至导致猪的体质虚弱,从而影响猪的增重。

总结:育肥猪饲养管理是影响增重的重要环节,往往因为饲养管理环节错误或是不到位,从而导致猪的进食不畅或者消化系统不协调等问题,进而导致增重缓慢,养殖效益遭
到严重损失。

因此,养殖时需多注意细节,进行全室猪量实时监测等必要措施,避免育肥
猪增重缓慢,降低养殖效益。

影响育肥猪生长育肥的主要因素

影响育肥猪生长育肥的主要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8 1 ¥ 3. 4 1 断 奶 不 合 理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5 9 ( 0 0 0 — 0 3 0 10— 00 2 1)70 4 — 2
4 环 境 条 件 差 ・
农 户 养 猪 多 采 取 一 次 性 断 奶 法 . 奶 后 立 即 上 市 出 断 售 . 仔 猪 生 活 条 件 突 然 发 生 了 改 变 . 时 难 以 适 应 而 使 一 影 响 仔 猪 增 重 应 当 给 仔 猪 一 个 过 渡 期 和 适 应 期 . 断 在
5 饲 料 营 养
掌握 鸭主要 疾 病 的防 治技 术 知识 .牢 固树 立 防重 于
治 的 饲 养 管 理 观 念 良 好 的 饲 养 管 理 条 例 和 严 格 的 消 毒 隔 离 措 施 是 鸭 病 防 治 的 基 础 , 以 。 以 预 防 为 主 , 止 所 要 防
传 染病 的传人 . 时切 断传 播 途径 . 强 易感 鸭群 的 抗病 及 增 能力 当鸭 群发 生传 染病 时 . 鸭户最 好 对病 鸭进行 病原 养
不 足 。 初 以 甜 、 、 、 消 化 的 饲 料 为 主 , 后 逐 渐 改 为 最 香 脆 易 以
猪 的 品 种 和 类 型 不 同 .其 生 长 速 度 和 胴 体 品 质 也 不 同 。 同样饲 养水平 的饲粮 喂不 同品 种 的猪 . 同的体 重 . 用 相
奶 前 5 6天 . 渐 减 少仔 猪 哺乳 次 数 . 仔 猪 逐 渐适 应 ~ 逐 使
新 的 环 境
2 补 料 不 及 时
教 工作 , 猪定 点 采食 、 使 定点 排 便 、 点 睡觉 . 持优 良舒 定 保
适 的 生 长 环 境 5 品 种 和 类 型 差 异

影响商品肉猪生长肥育有哪些因素

影响商品肉猪生长肥育有哪些因素

影响商品肉猪生长肥育有哪些因素影响商品肉猪生长肥育进口商品的八大因素为:营养水平与饲料品质影响、化工品与经济类型的影响、经济杂交的影响、仔猪初生体重与断奶体重的影响、群体大小与阻碍圈养密度的影响、防疫、去势与驱虫的影响、温度与光线的影响、肉猪适时出栏。

1膳食水平与饲料品质影响1.1营养水平的影响营养水平不仅影响商品肉猪的增重速度,而且还外界影响猪的胴体品质,即影响肌肉、脂肪、骨骼的比例。

散养体重增加猪的生长发育具有规律性,生长发育的早期,骨骼生长最快;生长中期,肌肉发育最快;后期脂肪沉积加快。

为此,肉猪营养物质的供给,应根据各组织在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重点不同而有所侧重,该时期与中期应满足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的需要,前期而后期应当供应大量的能量饲料。

营养水平采用前高后低式,粗蛋白质含量由前期市场的16%~18%逐渐过渡到13%~14%,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超过5%,过高会影响饲料消化率,降低增重效果。

1.2饲料品质的影响饲料的品质对肉猪胴体品质影响较大,养猪生产证明,能量饲料以玉米、小麦、大麦、麸皮为好,蛋白质猪饲料以豆粕较好,若用大豆籽粒、花生饼喂猪,因含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容易形成软脂肪,影响胴体品质,后期催肥时应限喂。

2品种与世界经济类型的影响在商品肉猪生长肥育投资过程中,猪的品种与经济类别对肥育的效果(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影响较大,由于形成不同品种与经济类型的猪的自然条件与培育条件不同,使得外贸其经济特性有一定的差别。

例如: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等瘦肉型品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适合精料喂养,而且瘦肉型火鸡的价格较高,销路好,市场竞争潜力大。

脂肪型鸭和兼用型鸭的,生长速度与商品猪很慢猪相比生长较慢,饲料报酬低。

因此,养殖户可选择山羊优良品种猪,用一贯育肥法育肥效果比较好。

3经济杂交的影响在猪的生长中,开展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经济杂交,可以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

具体表现在:杂交猪一般生活力提高,生长发育加快,肥育期缩短,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明显提高,商品猪整齐一致,运输成本大大下降。

影响肉猪生长肥育的因素

影响肉猪生长肥育的因素

影响肉猪生长肥育的因素1 品种和类型的影响猪的品种和类型对肥育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的猪,由于其培育条件、选择程度和生产方向不同,形成了遗传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率也不同。

一般优良早熟品种化晚熟品种增重快、省饲料、屠宰率高。

品种和类型不同,胴体品质也有差异,对饲养条件要求也不同。

2 经济杂交的影响猪的品种和品系采用经济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肥育效果很有成效的措施之一。

杂交效果决定于品种的配合力,由于配合力不同,各种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为避免盲目杂交,须经配合力测定试验,筛选出最优秀的杂交组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 性别的影响性别对肥育效果有影响,公、母猪经去势后肥育,性情安静、食欲增进、增重速度提高、脂肪的沉积增强、肉的品质改善。

瘦肉型猪性成熟后,不去势公猪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高于母猪,也高于去势猪,但公猪肉因雄性激素而带有臊味。

4 仔猪初生重与早期发育的影响猪初生重和断奶体重的大小与肥育期增重呈正相关,初生重大、早期发育好、断奶体重大,肥育期生长发育快。

5 营养与饲料的影响猪的肥育在很大程度上受营养因素的制约,各种营养物质缺一不可,特别是能量水平的高低更为重要。

能量是生长肥育猪的第一营养要素,能量水平能影响增重,而肌肉、骨骼并不随能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求蛋白质水平要高,矿物质全面平衡。

饲料的品质对肉脂品质也有一定影响,为获得优质胴体,应注意饲料的种类,避免使用产生黄膘肉的饲料。

6 饲喂方法的影响猪的饲喂方式有限量饲喂和自由采食两种。

自由采食对生长速度有利,但对胴体品质不利。

限量饲喂使日增重降低,饲料增重比上升,胴体瘦肉比率增加,但是全程限量对肌肉增重不利,会使肥育效益下降。

7 饲养环境的影响7.1 温度与湿度在舍饲条件下,温度是影响肥育猪生产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

生长肥育猪最佳临界温度是18℃~20℃,要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保暖,尽量减少环境温度对肥育猪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育肥猪变肥的八大因素
猪场往往把饲养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的管理上,而不重视对育肥猪的管理。

如大部分猪场育肥猪舍设施最简单,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最低,有时甚至把发霉的饲料喂给育肥猪,这样就可能导致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和发病率提高。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母猪生产繁殖应激: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只有6~7.5公斤,严重影响后期的生长。

2.没有过好补料关: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仔猪白痢严重,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80%,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发育停止。

因此一般应在仔猪7
龄开始训练吃料,争取12日龄能补上料。

3.断奶应激: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15~20%,生长停滞,腹泻率达30~100%,并发水肿病,抗病力下降,影响后期生长,严重的成为僵猪。

4.饲料使用方法不当:配合饲料从混合好到喂完一般不要超过3天,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当天喂完,以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

保存时间太长,特别是阴雨天气,饲料易发热变质。

另外,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也易氧化,从而影响饲喂效果。

5.饲料营养不平衡:人为因素降低了后期饲料的生产成本,营养水平也随之降低,导致了猪的营养不平衡。

比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够,粗纤维含量不合理,实际生产当中,在生长肥育后期使用大量的纤维饲料,导致饲粮粗纤维过多,而影响了其它饲料的消化率,也阻碍了生长肥育猪后期的增重。

6.生长肥育猪前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在肥育猪前期生长过程中,生产者为了预防疾病,在饲料中长期大剂量的添加抗生素,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但也会导致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一旦这些细菌引起疾病,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常常引起内源感染和二重感染,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导致生长肥育猪后期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较差。

另外还可以引起猪烦躁不安、咬尾、咬耳、咬架、毛色变差等。

7.微量元素或重金属中毒:现代的养猪生产者多追求猪只的皮红毛亮,一味要求在饲料中添加高铜高锌,以实现养殖者和购买者的感官要求,殊不知这样不但对畜产品没有好处,而且还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

8.疾病:引起猪只生长缓慢的主要疾病有:温和性及隐性猪瘟,伪狂犬,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等;比如猪瘟主要侵害猪只的胃肠道,引起猪只腹泻不止,胃肠道吸收能力低下,甚至完全不能吸收营养,患猪日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另外寄生虫是导致猪不明原因生长迟缓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消瘦和生长缓慢,常见的主要有蛔虫和疥癣。

总之,生长肥育猪后期的生长速度慢,与生产者的主观意识、饲料原料质量、饲料使用方法、饲料能量水平、饲料营养水平、抗生素的使用、微量元素或重金属中毒、疾病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或大或小地影响生长肥育猪后期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一定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上述因素引起的结果,从而提高养猪场及养殖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