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猪生长育肥规律

猪生长育肥规律

猪的生长育肥规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仔猪阶段:仔猪在出生后的两周时间内,生长速度很快,每天可以增长约100克左右。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吃奶为主,适当补充饲料。

2. 保育猪阶段: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保育期一般为2-3周。

在此期间,猪的体重会逐渐增加,每天的增重速度约为50-100克。

3. 育肥猪阶段:当猪的体重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进行出栏育肥。

育肥阶段的猪每天增重速度较快,通常可以达到每天300克左右。

体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在生长过程中,猪的采食量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时的仔猪每天需要哺乳两次,每次需要约30毫升饲料;一周后,需要增加到每天三次,每次约60毫升;断奶后的保育猪每天需要约500毫升左右的饲料;育肥阶段的猪则需要每天进食约3公斤左右的饲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猪的生长规律会受到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猪的生长育肥周期也会受到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市场分析。

总之,了解猪的生长育肥规律对于养猪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猪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速度的变化。

猪的相对栽种在幼龄阶段较快,之前随体重的增大而降低。

因此幼猪的生长强度大,正处在身体健康的关键时期,对营养和温度等炽热外界条件的影响反应强烈。

因此对断奶到50千克阶段的幼猪,加强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这边厢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上为着肥育猪生产的总体疗效。

猪的绝对生长,从初生后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

所以,肥育猪的日增重随日龄和体重增加而上升,到非常大日龄达最高峰,以后下降。

日增重这宜由高到隐脉低的转折点,大约出现在5-6月龄,体重相当于十多岁体重40%的时候。

二、饲料利用率的变动。

肥育期的料肉比,体重随日龄和体重的增长而呈略线性增长,饲料利用率以幼龄期最高,即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最低。

以后随体重和月龄的增加而饲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堵大。

例如,在2-3月龄时,每千克弯果约耗料2千克左右;5-6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上升到3.5-4千克。

以后随体重的增加,上升幅度更大,日增重也开始下降,再养下去则附加值下降。

因此,应当在饲料利用率最佳时期加强应该营养,适时出栏。

三、体组织工作的增长规律。

肉猪的生长肥育过程中,骨骼、皮肤、肌肉、脂肪四种组织工作同时都在团中央变化,但其生长强度是随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其生长排序有先后,生长速度有快慢。

骨骼最先发育,从初生到4月龄生长最快,4月龄后开始下降;肌肉在4-6月龄,体重为30-70千克时增长最快;于6月龄,体重为90-100千克时开始下降;脂肪生长发育速度一直在上升,6-7月龄,体重100千克时繁衍强度达最高峰,以后下降。

由此可见,肌肉和脂肪生长速度出现转折点的时期是在5-6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

此时结束肥育有利于获得理想胴体,如再养下去,则越养越肥。

四、化学成分的变化。

生长肥育过程中,猪体内水分、蛋白质(瘦肉)及矿物质(骨骼)含量随年龄与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减少,脂肪(肥肉)则逐渐增加,各种成分的增重随月龄而变化。

仔猪年龄段划分 标准

仔猪年龄段划分 标准

仔猪年龄段划分标准
一、出生至28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哺乳仔猪,体重一般在6-10公斤。

它们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就能开始吸吮母乳。

这个阶段对仔猪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从母乳中获取营养和免疫力。

二、29日至6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保育猪,体重一般在10-30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逐渐断奶,开始进食固体食物。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帮助仔猪适应新的饲料,并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护理,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61日至9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中猪,体重一般在30-60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营养。

饲养员应确保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并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安全,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四、91日至18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大猪,体重一般在60-100
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已经基本成熟,生长速度开始减缓。

饲养员应继续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并密切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181日龄以上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肥猪,体重一般在100公斤以上。

在这个阶段,仔猪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体重和脂肪储备,为将来的屠宰做准备。

饲养员应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并确保猪舍的环境适宜,以促进仔猪的健康和增重。

同时,应定期进行称重和检查,以确保所有仔猪都达到预期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乳猪阶段:骨骼、内脏发育
仔猪阶段:骨骼、内脏发育、蛋白沉积
中猪阶段:蛋白沉积、脂肪沉积
大猪阶段:脂肪沉积,生长肥育性能,生长速度--
生长肥育期日增重:期末称重减去期初体重再除以生长育肥期,现有瘦肉型猪一般在600-900g之间;
达出栏体重的日龄:达到出栏体重(90-100kg)的日龄,该日龄
越小表明猪只生长越快,正常在155-180天之间。

【饲料转化效率】:生长肥育期每增重1公斤体重所消耗饲料量,又称饲料报酬,正常在2.5-3.0之间。

饲料转化效率测定中采食
量测定是关键。

育肥猪应该在多大时出栏最经济?
育肥猪适时出栏应考虑到屠宰率,肉质品质和经济成本三个因素。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

猪体重在10-67.5kg阶段,日增重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日增重由383g 增加到816g;体重在67.5-110kg时,日增重不再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而是停滞在日增重816g的水平上。

对大型猪的试验证明,体重超过150kg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体重达到200-250kg时,日增重仅为最高日增重的50%。

由此可见,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下降,饲料消耗多,成本增加,不经济;出栏体重过小,日增重少,虽然省饲料,但屠宰率低,肉不佳,也不经济。

随着良种猪的普及和育肥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仔猪生后体重达到20-25kg就开始直线育肥,搞好驱虫、健胃、防疫与科学饲养管理,体重达到110kg-120kg时出栏,最为经济。

这期间增重快、育肥消耗的精料少,瘦肉率高,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养猪户获利也多。

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

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

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咱来聊聊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哈。

你想啊,猪就像一个小宇宙,里面的组织都有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呢!就说那骨骼吧,就像是房子的大梁,得先搭建得牢固结实呀。

小猪刚生下来,那小骨架还很稚嫩呢,可随着时间推移,它就得快快长,这样才能撑起整个身体呀,不然怎么能跑来跑去,调皮捣蛋呢?这骨骼的生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就跟咱盖房子似的,一砖一瓦都得用心。

再看看那肌肉,哎呀,这可是猪身上很重要的部分呢!小猪慢慢长大,那肌肉也得跟着长呀,不然怎么有力气玩耍、吃东西呢?肌肉就像是一部机器的动力,得足够强大才能带动整个身体运转起来。

你看那健壮的猪,浑身都是鼓鼓的肌肉,多有活力呀!这肌肉的生长和猪的活动量也有关系呢,要是整天懒懒的不动,那肌肉能长得好吗?还有那内脏器官,它们就像是一个复杂的工厂,各自有着重要的职责。

心脏得有力地跳动,给全身供血;肺得好好呼吸,让猪能畅快地喘气。

这些内脏器官都得配合好,猪才能健康地活着呀。

它们的发育也是很关键的,要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啦!皮肤呢,就像是猪的外衣,得好好保护着它们。

随着猪的长大,皮肤也得跟着伸展、变厚,这样才能抵御外界的各种伤害呀。

猪的生长发育可不是随便长的哟,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呢!咱得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照顾它们呀。

就好像咱养孩子一样,得知道孩子啥时候该长个,啥时候该学东西,这样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你说要是不了解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那能养好猪吗?肯定不行呀!咱得根据它们的生长阶段,给它们提供合适的食物、环境和照顾。

比如小猪的时候,得多给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让它们的骨骼、肌肉都能快快长;等长大了些,就得让它们多活动活动,这样肌肉才能更发达。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这可是关系到猪的健康和咱的收益呢!要是不按规律来,那不是瞎折腾嘛!所以呀,咱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猪按照最好的规律来生长发育。

总之呢,猪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就像是一本神秘的书,咱得慢慢去读懂它,这样才能在养猪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养出健康又壮实的猪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仔猪生长的几个阶段

仔猪生长的几个阶段

仔猪生长的几个阶段
仔猪生长的几个阶段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哺乳期:仔猪出生后的头几周,主要以母猪的乳汁为食。

在这个阶段,仔猪需要保持温暖、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充足的乳汁来满足生长的需求。

2. 接食期:大约在一个月左右,仔猪开始逐渐接受固体食物的喂养。

在这个阶段,仔猪会逐渐断奶,并开始适应草料、谷物或专门的仔猪饲料。

3. 生长期:从接食期开始,到大约6个月左右,是仔猪生长迅速的阶段。

仔猪在这个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饲养管理,以保证生长健康并提高产肉效益。

4. 出栏期:大约在6个月至10个月之间,仔猪达到适宰的体重,可以进行屠宰和市场销售。

在这个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减少应激,保持环境干净,确保食物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仔猪生长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条件来促进仔猪的生长和发育。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指标、营养需求指标、环境条件指标、饲料品质指标、饲养管理指标、疫病防控指标和肉质指标。

1. 生长发育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主要包括猪的体重、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猪的生长发育状况,为饲养者提供调整饲养管理的依据。

例如,在育肥阶段,猪的日增重应达到500克以上,饲料转化率在3:1以下。

2. 营养需求指标:营养需求指标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体重、不同生产目的下,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饲养者应根据猪的实际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猪的营养均衡。

3. 环境条件指标:环境条件指标主要包括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

猪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15-25℃)和湿度(60%-70%),空气质量应符合卫生标准,光照应充足。

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4. 饲料品质指标:饲料品质指标包括饲料的口感、营养价值、安全性等。

饲料应具有良好的口感,营养价值要满足猪的营养需求,同时饲料中不应含有有害物质。

饲养者应根据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品牌和类型。

5. 饲养管理指标:饲养管理指标主要包括饲养方式、饲养密度、饲料投放量等。

饲养方式应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如哺乳期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拥挤,饲料投放量要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速度进行调整。

6. 疫病防控指标:疫病防控指标包括疫苗接种、疫病监测、消毒措施等。

猪场应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疫情要及时隔离治疗。

同时,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7. 肉质指标:肉质指标主要包括肉色、肉质、口感等。

优质的猪肉色泽红润,肉质紧实,口感鲜美。

饲养者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良品种,提高肉质。

猪饲养标准七大类指标体系涵盖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环境条件、饲料品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肉质等方面,为饲养者提供了科学的饲养依据。

猪的饲养中的生长发育调控

猪的饲养中的生长发育调控

猪的饲养中的生长发育调控猪是人类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对于猪的饲养中的生长发育调控,农民和养殖户们都非常关注。

生长发育调控的良好实施可以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效果,而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养殖出现问题。

本文将从饲料、环境和遗传等方面来探讨猪的生长发育调控。

一、饲料的调控饲料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帮助猪获得健康的生长。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不同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因此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至关重要。

1.1 断奶仔猪阶段断奶仔猪阶段是猪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饲料配方应根据猪的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摄入适量的高质量乳粉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帮助仔猪更好地生长发育。

1.2 育肥猪阶段育肥猪阶段是猪的快速生长期,饲料配方应注重增加能量,提供高蛋白质的饲料。

适当添加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肌肉生长和脂肪积累,提高肉质品质。

二、环境的调控除了饲料的调控,环境也对猪的生长发育产生巨大影响。

合理的环境调控可以提高猪的舒适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生长发育。

2.1 温度调控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会影响其食欲和生长。

因此,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以保持猪舒适度,促进生长发育。

2.2 空气质量调控猪圈的通风系统对于维持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合适的通风系统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新鲜空气的供应,减少氨气和二氧化碳等对猪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三、遗传的调控猪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饲料和环境的影响,遗传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3.1 选择优良品系采用优良的种猪进行繁殖,能够传递出更好的生长发育基因,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因此,选种猪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

3.2 合理的配对在繁殖时,应根据猪的遗传特征进行合理的配对,以避免不利基因的累积。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配对,可以控制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体型,达到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的生长发育第二章猪的生长发育猪肉的生产实际上是来自于猪的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发育,所以有必要了解猪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与猪肉生产关系密切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动物生长发育为两种过程:一种是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这个过程叫发育;另一种是由于同类细胞的增生或体积增大,从而使个体由小变大、体重增加,这个过程叫生长。

生长是指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大,它是以细胞增生(hyperplasia)和细胞肥大(hypertrophy)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一般而言,动物生长初期是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生长过程,而在生长后期则主要是细胞肥大过程。

发育是生长的发展与转折。

当某一种细胞分裂增生到某一阶段或一定数量时,就出现质的变化,分化产生与原来母细胞不同的细胞,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组织与器官。

所以,发育是以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为基础的质变过程,是动物有机体结构与功能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

生长与发育在概念上虽有区别,但在动物有机体生长发育全过程中难以截然分开。

每一个动物个体从受精卵开始至机体成熟,都处于连续而有序的生长发育之中,表现为体重增加、体型以及体组织成分改变等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是受体内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机制的调节,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测定对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生长速度和强度变化的观察与测定,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猪的生长规律,以便合理地进行猪肉生产。

以下介绍几种生长发育速度和强度指标概念。

1、累积生长是指猪被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猪的累积生长曲线呈现典型的S形曲线。

2、绝对生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指标的净增长量,显示某个时期猪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绝对生长速度一般用G表示,其计算公式为:G=(W1—W0)/(T1—T0)式中:W0—始重,W1—末重,T0—起始时间,T1—测量结束时间。

3、相对生长绝对生长只反映生长速度,并没有反映生长强度。

为了表示生长发育的强度,就需要用相对生长速度来表示。

相对生长一般是指某一时间内绝对增长量占基础生长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R=(W1—W0)/[((W1+W0))/2]×100%三、产肉性能指标在认识了猪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还需要认识研究肉品生产的目标组织(肌肉、骨骼和脂肪等)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与猪机体整体发育的相互制约关系,这些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以产肉性能指标来衡量。

评定生长肥育猪的主要指标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以及胴体和肉质性状。

1、经济早熟性(Maturity) ,指猪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能早期达到一定体重的能力。

通常以达到适宜屠宰体重时的日龄作为经济早熟性的指标。

目前,商品肉猪强调早期生长快,饲料利用效率高,如瘦肉型猪6月龄体重应达到90kg。

2、增重(Weight gain)一般用日增重表示,指断奶至屠宰时饲养期的平均每日增重量,是产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日增重受结束体重大小的影响,个体间比较日增重大小时,应当以达到相同体重进行计算。

日增重还可按生长阶段分别计算和比较。

3、饲料转化效率(Feed conversion ratio)用每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量表示时,也叫料重比。

计算公式为:料重比=生长肥育期所消耗饲料量/生长肥育期内的体增重每千克饲料所转化的产品量称为产品转换率,计算公式为:产品转换率=生长肥育期增重/生长肥育期耗料量料重比越小,产品转换率越高,饲料利用率也越高;反之,饲料利用率低,猪肉成本高。

4、屠宰率(Dressing percentage)指胴体占宰前空腹重的百分比。

猪的屠宰率一般为75%左右。

5、瘦肉率(Lean meat percentage)指瘦肉(肌肉)占胴体的百分比。

是反映产肉力和胴体品质的重要指标。

是猪的常用指标。

我国地方猪种瘦肉率一般在40~50%之间,而良种瘦肉型猪在60%以上,杂交商品猪在55%左右。

6、肥度(Fatness)指肉猪的肥胖程度。

肉猪可通过测定膘厚来判断,常用一点膘厚和三点膘厚均值这两个指标,前者指第六与第七胸椎连接处的背膘厚度,后者指背部、腰部和臀部三点背膘厚的平均值。

7、肉品质(Meat quality)评定肉品质的指标很多,主要包括肉的颜色、嫩度、保水性能(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大理石状)、肉味和pH值等。

8、繁育效率(Reproductivity)肉猪的繁育效率也是产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增殖率和成活率两个指标。

(1)增殖率猪繁殖后代愈多,总的产肉量也愈多。

增殖率是指本年度内出生仔猪数量占上年度终猪总头数的百分比,反映了母猪群的繁殖能力。

增殖率的高低决定于妊娠期和窝产仔数。

一般来说,我国地方猪具有性成熟早、产仔多等特点。

国外引入猪种平均产仔数不超过10头,我国地方猪种平均12头以上,而太湖猪一般在14头以上,太湖猪曾以一窝产42头而创下世界纪录。

按年产胎数或每胎产仔数计,猪的繁殖能力最强,工厂化饲养,母猪年产2.5窝以上,每窝按10头计,每头母猪年提供20头以上的育成猪,生产1300~1400kg猪肉,产肉能力非常可观。

(2)成活率一般指断奶成活率,即断奶时成活仔猪数占出生时活仔猪总数的百分比。

成活率的高低因品种不同或产仔季节而有差异,是一可变性很强的数量值。

体重较大的健壮仔猪成活率高;据统计,仔猪初生重在1 kg以下的成活率只有42%,而在1.8kg 以上,成活率则高于85%。

第二节基本规律一、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在猪生长发育全过程中,根据自身生理特点可划分为胚胎期和生后期两大时期。

这两个时期还可分别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不同发育阶段。

(一)胚胎期从受精卵到出生为胚胎期,是猪生长发育中细胞分化最强烈的时期。

受精卵经过细胞数目增加的急剧发育过程,至出生时形成具有完整组织器官的有机体。

胚胎期的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强度差别很大,猪胚胎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增重占出生重量的比例分别为0.90%、26.10%和73.00%。

胚胎期组织器官的形成和进一步发育,为生后的生长奠定了基础,但受品种、胎次、母猪体重及多产性影响。

胎儿的初生重和生理成熟度不同,直接影响到生后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1、初生重初生重大小是影响生后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试验,猪的初生重和双月龄断奶重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oss Cutlter观察了2193头仔猪发现,初生重低的仔猪不仅断奶前日增重低,而且直到屠宰前日增重都低于体重大者(图2-1)。

图2-1 初生重对断奶和屠宰时增重的影响2、生理成熟度这里指仔畜刚出生时自身生理功能的完善程度。

妊娠期较短的猪,生理成熟度最差,生后适应性和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抗病力差,易发病,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然后才转入正常的生理状态。

所以,生理成熟度差的仔猪,生活力也较差,环境条件对其早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二)生后期可进一步划分为哺乳期、育成期、青年期和成年期4个阶段。

1、哺乳期指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

该期是幼猪由依赖母猪到独立生活的过渡期。

哺乳前期,幼猪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养分全面,体组织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同时并存,相对生长强度大,增重较快,但受生理功能尚不健全的影响,需要严格的护理,母猪的泌乳量也决定着幼猪生长发育的好坏。

哺乳后期,生理功能和机体代谢增强,受母猪影响变化小,加强幼猪的饲养管理是促进增重的关键。

2、育成期从断奶到性成熟为育成期。

此期各组织器官发育最快,消化吸收功能最强,食量不断增加,骨骼和肌肉生长最快,绝对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提高,表现为体躯增大,是猪肉生产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屠宰的肉猪胴体的肉质最好。

3、青年期指由性成熟到生理成熟时期。

机体生长发育接近成熟,体躯基本定型,各组织的结构和机能完善,绝对增重达到高峰。

随后的增重强度则呈下降趋势,而沉积体脂肪量增加。

4、成年期从生理成熟到开始衰老为成年期。

此期猪的生理机能已完全成熟,生产性能达高峰阶段,体重基本保持衡定,在摄入养分过剩的情况下,体脂沉积加快。

成年期结束后便是衰老期到来,直到个体生命终结。

二、生长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养猪生产包括2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种猪生产和育肥猪生产。

就整个养猪生产而言,育肥是最后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不仅关系到市场供应,而且对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发展养猪的最终目的。

利用生长阶段不外两个目的,一是生产商品猪,这是大量的;二是培育后备猪。

商品猪主要是从断奶到90kg屠宰的肉猪。

饲养这类猪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多、质量优而成本低的猪肉。

因此,不仅要求提高猪的日增重,尽快达到适宜屠宰体重,提高出栏率、出栏体重和屠宰率,而且要求提高猪的增重效益,即提高饲料利用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进肥育技术措施,降低猪肥育期的脂肪沉积量,改变其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以满足人民肉食和外贸的需要,这是饲养育肥猪的根本任务。

所以,认识和掌握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养猪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长速度的变化生长速度是指整体与时间的关系。

生长育肥猪的绝对生长即生长速度,以平均日增重来度量,日增重与时间的关系呈一钟形曲线(图2-2)。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加速度生长期),到达最大生长速度(拐点或转折点)后降低(减速生长期),转折点发生在成年体重的40%左右,相当于母猪的初配年龄或育肥猪的适宜屠宰期。

根据生产实践,猪大约于体重达到90~100kg时(猪在6月龄以前)增长速度最快,生长速度最快,这个阶段日增重时 间体重)增长,相对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表2-1)。

表2-1 不同体重的猪对饲料消耗、利用率及增重的测定活重(kg/头)日增重(g/头)日耗料量(kg/头)料肉比10 383 1.9 2.5022.5 544 2.9 2.6745 726 4.8 3.3062.5 816 6 3.7890 816 7 4.17110 816 7.5 4.61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绝对增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相对生长速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到了成年时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这说明猪的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猪的日龄越大,绝对增重越高。

因此,加强育肥猪前期的培育条件,提高前期的生长速度,是节约饲料和缩短饲养期的关键。

(二)猪体各部位与体组织增长规律猪在生长发育期间,各组织生长率不同,致使身体各部位生长早晚的顺序不一和体形出现年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2个生长波引起的。

猪生长波是从颅骨开始,向下伸向颜面部,向后移转到腰部;次生长波是由四肢下部开始,向上移行至躯干和腰部。

2个生长波在腰部汇合。

因此,仔猪出生时头和四肢相对地大,躯干短而浅,后腿发育很差。

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体高和身长首先增加,尔后是深度和宽度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