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
小学生孔子论语读后感精选文章

小学生孔子论语读后感精选文章导语: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多读书,读好书早已成为每一个人的心愿,读书能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思索、回味文章的思想内容。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孔子论语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并借鉴!小学生孔子论语读后感1先看最明显的: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贡问说:“师和商这两个人哪个更贤?”孔子回答说“师做得过了,商又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师更好些?”孔子说:“做得过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不好)”。
的确,人的一生,也就是处理各种矛盾的一生。
对于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也不“不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论语》里面就列举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治长第五)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决”和“慎”是一对矛盾。
而太过“决”就会成武断,太过“慎”则是优柔寡断,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可取。
闻而行之则太武断,易犯错,三思后行则太优柔寡断。
所以面对季文子三思后行,孔子说:再思之,可矣。
小学生孔子论语读后感2《论语》子路篇第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说老实话,如果我的亲人做了错事或者犯了法,我也是会为其隐瞒包庇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会这么做的,人之常情嘛,不过我还能意识到我这么做是错误的,而且违法,如果没被抓住就算了,抓住了就认栽。
可孔子就能够厚颜无耻颠倒黑白地说“直在其中矣”,你要干坏事你就干嘛,你还硬要强词夺理把你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自此之后,就开创了中国人一种很恶劣的传统:即,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1老师让我们学习《论语》,在所有论语里,有一则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触的一侧论语,那便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则论语是说:经过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一个落叶的。
它告诉了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环境的磨炼,才能更加体现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帮母亲拾柴火,伙伴们陪着我一起去。
可那些树枝却是长满了尖刺,朋友们时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难遭厄运,被扎出一道道伤口。
渐渐地,伙伴们放弃了,便劝我陪他们一起玩。
我看看身旁满头大汗的母亲,咬了咬牙,一口回绝朋友,又埋头干了起来。
下午回到家里,妈妈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夸奖了我。
那时的我,手上的疼痛依旧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悦。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经历过逆境。
逆境中的挣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难熬的,也是辛酸的。
可是,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进步,才能磨炼自己。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这个社会里,你不逆流而上,只在原地踏步,别人就会超越你,适者生存这个道理,人人皆知,我们应该学会磨炼自己,不管条件怎样恶劣,环境怎样艰苦,我们都应坚持下来,做一棵不惧“岁寒”的“松柏”。
风浪越大,九越戳越勇,任凭他的摧残击打,我们都要逆风飞翔。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500字6篇2漫漫年华已在弹指一挥间悄然而逝,唯有一部经典未被时光的流沙覆盖,仍散发着熣燦光芒,在阅读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今天,经典仍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盛宴——读《论语》。
《论语》开辟了我学习的道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话开启了我学习与思考的道路,使我开始探索世界的奥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的劝告教会了我复习与感悟的道理,使我开始温习而深深感悟。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作文10篇

《论语》小学生读后感作文10篇在《论语》这本书中,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人生必不可少的真理。
今天橙子就与大家分享《论语》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论语》读后感今天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的这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
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的思想:君子应当庄严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只有庄重威严才能认真学习而所学牢固。
君子还要谨慎交友,还要有过则勿惮改的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
这一思想把君子从内到外的修养联系,对世人的内外在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个人内心端正庄严,会反映到气质容颜上来,神态庄重威严、大方得体,就会使人感到稳重可靠,人们自然就会加以敬重、信赖;反之,一个人倘若仪容不修,散漫随意,举止轻浮,人们也就会随意带他。
故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要重视学习,善于结交朋友,着眼于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要正确对待,不逃避掩饰,勇敢地加以改正。
这就是我学完这句话后的感受!《论语》读后感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读古文的,我也不例外。
可是在大学教授的讲解中,我才真正体会了古人的才华和思想,我也渐渐爱上了一些古代文著。
例如:《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讲授之语,形式为语录问答体。
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儒家文艺思想。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
书中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为人处事。
我最欣赏的是孔子”以仁为本“的思想。
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我这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学生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
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乐健康地长大,可也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们。
《论语》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10篇

《论语》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10篇《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论语》读后感范文一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中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
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论语》读后感范文二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
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
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
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
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
小学生读论语的心得5篇

小学生读论语的心得5篇小学生读论语的心得范文(1)《论语》是我国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是智慧的诠释,在古代,人们把《论语》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
里面有许多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语句,使我读了之后,感触颇多,其中有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使我受益匪浅。
这是孔老夫子给他一位学生所说的话,意思就是;“我教给你的这些知识,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要实事求是,这就是智慧啊!”再进一步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长到老,学到老,不懂就问。
是啊,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不懂装懂的话,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
即使你身居高位,学位再高,也有不知的事情,如果你对一个事物似懂非懂,有了错误的见解而不去请教纠正,那么你最后还是个无知可怜的人。
就像有些人,明明知道是错的,可碍于面子不去讨教,每天生存在这个不懂装懂的虚度里,所以他永远是个弱智人。
生活中像这类的事情太多了,我就有一例。
比如;有一次刚学的一个英语单词忘了怎么发音,怕人笑话,为了面子也没请教老师和同学,自己想当然拼了一个音。
可笑的是当同学来问我这个单词怎么念时,我没有说不会念,居然面不改色的而且振振有词的给他发了一个我独创的发音,结果是考试我们考砸了,这就是不懂装懂的后果,后来问了老师才更正过来。
读了《论语》这句话后才知道,不懂就问是智慧,不懂装懂是愚昧。
《论语》的真谛,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旷达的心胸,谦虚的态度,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乐趣和内心的安宁,经典的作品令我们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经典语句,并彻底悟彻这句话的含义吧!它会叫你受益终生的哦!小学生读论语的心得范文(2)我在寒假的时候看了《论语》这本书,知道了很多关于学习。
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
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成为现代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思想劝导。
论语读后感简短精彩7篇

论语读后感简短精彩7篇《论语》读后感篇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听,书房里传来一阵悦耳的读书声,这是我在读《论语》。
《论语》是古代圣人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的言行编写成的一本书。
当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就专门设立了一项特别课程——经典导读课。
拿到经典导读书后,我就翻阅起来,不经意中我看到了《论语》,那时我只知道有本书叫《论语》,并不知其中的内容。
但我们导读书上的《论语》没有解释,我只能似懂非懂地读,还想学校为什么要让我们读那么枯燥的文章呢?可是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本《论语》,便悄悄把它翻开,咦,书里居然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还有圣人的智慧,我能看懂了。
从此以后,我开始喜欢读《论语》了。
《论语》这本书里讲了许多道理,比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的同时,有新发现,新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经常对我们说“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要经常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他们大概也是从《论语》中受到的启发吧!再比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但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缺乏信心。
有时候我遇上了难题,就有了畏难情绪,不想自己思考,老想寻求帮助,还很急躁。
每当这时妈妈就会提醒我说“你忘了孔子的话了吗?”一经提醒我会慢慢平静下来,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居然经常会把难题给解开了,每当我解决难题之后都会从心里佩服孔子,怪不得人们会尊称他为“圣人”,他说得可真对呀!孔子还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告诉我们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同学之间往往会因为误解而发生矛盾,我也不例外。
但自从我读了这一句以后,与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常常想提醒自己,可能是我误会别人了,还是不要这么小气吧。
就这样,慢慢气就消了,又和同学一起快乐地玩耍了。
《论语》真是一本好书,每句简短的话里却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圣人伟大的智慧!我越来越喜欢读《论语》了,我还要继续读下去!论语读后感篇二《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所编,虽说是两千多年前所编的,但还是让世界、让人民,更让我受益匪浅。
论语读后感小学生350字(精选5篇)

论语读后感小学生350字(精选5篇)《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已经被神圣化,成为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紧箍咒。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论语读后感小学生3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论语读后感小学生350字(精选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
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
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读书心得小学5篇

《论语》读书心得小学5篇论语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书之一,其中所记载的先师——孔子的思想以及他的言论。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论语》读书心得小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论语》读书心得小学范文篇1今日,我们学习了《论语》,《论语》是我国的文化珍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学习论语后,我除了学习了一篇课文外,我还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种是教怎么做人,另一种则是教我们怎样学习。
论做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真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虽然吃粗粮,喝冷水,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但他却乐在其中。
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贪求那么多的物质享受,精神与学习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事物。
读完这句话,我也不由得联想到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买许多名牌衣服,却不知这些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到最终,仍是一事无成。
这句话让我明白,不能贪求名利,要做一个安贫乐道之人。
论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中要学会学思结合。
这句话让我感到颇为熟识,让我想起小学老师也经常这样说。
想了一会,才不由得感叹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就算到了今日也照旧适用。
这句话让我明白,要学思结合,光学不思或光思不学都是错误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论语》,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感叹于孔子这位文学巨匠的宏大,没有他,也就没有“温故知新”,没有“不耻下问”,没有“诲人不倦”,没有“后生可畏”这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成语。
学习《论语》给我带来了很多,在现实生活,我也要学以致用,努力做一个爱学、乐友、有修养的人。
《论语》读书心得小学范文篇2《论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消逝——一种促人准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索。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
导读: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1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
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
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
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
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现在,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
每当读起这些古典名着时,都不禁会赞叹起瑰丽
的中国文化,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些灿烂的瑰宝已经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这句话教导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遇见不懂的要及时请教别人,努力与别人看齐。
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这种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任何前进的步伐,生活也就不会有动力,而动力决定着你的成败!
因此,我们应该有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
1.论语读后感学生范文
2.《论语》小学生读后感
3.小学生读后感“论语”
4.学生论语学习总结
5.论语读后感学医
6.有关论语读后感
7.《论语心得》读后感
8.关于论语读后感
上文是关于论语的小学生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