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与珍珠学

合集下载

珍珠化学成分

珍珠化学成分

珍珠化学成分
珍珠的化学组分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两大类。

无机成分以霰石型碳酸钙晶体为主,加少量碳酸镁,占91%左右。

还有铁、磷、铜、钴、银、锌、镁、钼、镍和钠等多种微量元素。

含水量在0.6%~0.8%。

有机成分以壳角蛋白为主,占珍珠总量的5%以下。

此外还含有少量糖类,卟啉化物。

有文献报道珍珠中尚含有鸟氨酸、牛磺酸等活性物质。

壳角蛋白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例如色氨酸等相对含量较多。

珍珠是珍珠贝中形成的物质,是新陈代谢的产物。

除了大量的无机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成分和水。

从珍珠的成分分析,海洋贝类和淡水蚌类产出的珍珠成分大体相似。

不同种类和质量的母贝中养殖的珍珠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宝石学:珍珠

宝石学:珍珠

珍珠的鉴别
• 真假珍珠 区别比较容易。将两颗珍珠互相磨擦,真珍珠有 涩感,假珍珠则是滑感。 •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 区别比较困难,过去鉴别天然珍珠一般用牙齿轻 咬,如果有涩涩的感觉,则是天然的珍珠,否则 即为养殖珍珠,但这种方法容易使珍珠表面受到 破坏,最佳的方法是放在20-30倍的放大镜下检视, 天然珍珠表面呈现指纹状的纹路,养殖珍珠则没 有这此纹路,呈现为橘子皮的样子。 • 淡水养殖珍珠和海水养殖珍珠 海水珍珠形状为浑圆形,光泽度好,看起来珠光 宝气;而淡水珍珠多是扁圆形,梨形,米粒形等 不规则形,且光泽度较差。
宝石皇后——珍珠 宝石皇后——珍珠
•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 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珍珠是一种 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 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 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 (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 石晶体集合而成的。
珍珠的基本特征
•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珍珠由碳酸钙、有机质和少量的水组成。其中CaCO380 %~86%、有机质10%~14%、 H2O约占2%; • 结晶习性 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文石),方解石为三方晶系。微细晶体呈放射 状排列,并具同心构造; • 硬度 硬度:3.5~4; •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为2.66-2.78g/cm3 ,养殖珍珠 2.73~2.85; • 光泽 光泽:珍珠光泽,光泽柔和且带有虹晕色彩 ; • 发光性 发光性:在短波紫外光下珍珠显白色、淡黄色、淡绿色、蓝色荧光, 黑色珍珠发淡红色荧光;X射线下有淡黄白色的荧光。; • 颜色 颜色: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黑 色等,以白色为主。: • 形状 形状:圆形、梨形、蛋形、泪滴形、钮扣形和任意形,其中以圆形为 佳; • 光学性质 光学性质:折光率1.530-1.686,双折射率0.156。无色散现象 ; • 其它特征 其它特征:非均质体; 无解理,韧性较好; 遇盐酸起泡

珍珠与珍珠学

珍珠与珍珠学

珍珠与珍珠学珍珠是一种宝贵的有机宝石,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 Pearl,是由拉丁文 Pernulo 演化而来的。

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传说中,早在太古期间,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拥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欢的饰物,并流传到现在。

大概 5000 年前,古印度人开始把珍珠作为宝物,与宗教的其余宝物并称佛教七宝,在恒河文化中开始享有极高的名誉。

和印度同样,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珍珠并利用珍珠的民族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蚌能产珠的记录,《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录了相关珍珠的内容,珍珠是我国古代最出名的瑰宝,上至皇冠、龙袍,下至项链,都用珍珠装修,它晶莹洁白、圆润轻柔、光彩醒目,被人们视为荣华、安康、完满、贞洁的象征。

《海药本草》称珍珠为真珠,意指珍珠至纯至真的药效功用。

《尔雅》把珠与玉并誉为“西方之美者” 。

秦昭王则把珠与玉并列为“器饰宝藏”之首。

日本、菲律宾、法国还将珍珠视为国石,珍珠作为尊贵饰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即象征身份,又能知足人们盼望拥有价值长久的宝贵宝物心理,佩戴珍珠饰品,既增女士风范,又具药用功能,真堪称无价之宝。

我们中国是最早发明养殖珍珠的文明古国,是养殖珍珠的祖国。

早在儒家文籍《尚书禹贡》中就记录有“淮夷嫔珠” ,说明最迟在公元前2200 年的夏禹时代,淮水夷水等地就已经出现了淡水珍珠,并被列为当时一定缴纳的贡品。

近代从18 世纪和 19 世纪开始,我国古代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被陆续传到了欧洲,后又被传入日本,到20 世纪时与现代实验生物学联合,不断充分高新技术,逐渐形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加上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珍珠科技的发展,此刻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特意为养殖珍珠生产服务。

珍珠由珍珠贝类生成,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也分为大海珍珠和淡水珍珠。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泪珠与珍珠》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热爱文学的热情。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泪珠与珍珠》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泪珠与珍珠》文本2. 相关资料:关于课文作者、背景等的相关资料3.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和写作技巧。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强调重点词汇的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的感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珍珠学复习题

珍珠学复习题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珍珠?阐述珍珠的基本性质。

2、简述珍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3、简述珍珠的成因机理。

4、借助示意图说明珍珠相关动物的特征。

说出主要育珠软体动物的名称。

5、论述人工养殖珍珠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6、何谓有核养珠?何谓无核养珠?简述两者的主要区别。

7、阐述珍珠的分类和品种。

8、简述珍珠的产地有哪些?各有何特色?9、仿制珍珠有哪几种?如何鉴别?10、简述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鉴别方法。

11、简述处理珍珠的鉴别方法。

12、简述珍珠的评价依据和方法。

13、如何鉴别天然黑珍珠与染色黑珍珠?1、什么是珍珠?阐述珍珠的基本性质。

定义:珍珠是由珍珠贝类外套膜的一部分细胞所分泌的壳角蛋白和碳酸钙结晶围绕一个核心重叠沉积而成的物体.基本性质:1、化学成分珍珠主要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其中无机物占91-96%,有机物占2.7-7%,含水0.5-2%。

除此之外,还含有其它10多种微量元素,如钾、钠、锰、镁、锌、铜、镍、钴、磷等。

2、矿物成分珍珠和贝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文石和方解石,另有微量的其它矿物。

珍珠层主要是由文石组成,占95%以上,可能混有少量的方解石;贝壳中的棱柱层主要由方解石和文石组成。

光学性质:(1)颜色:一般由本色和伴色两部分组成。

本体颜色又称为体色或背景色,它取决于珍珠本身所含的各种色素和致色元素。

珍珠本身的色彩最常见的为白色、还有粉红色、杏黄色、紫红色、兰灰色和黑色等。

伴色是加在其本体颜色之上的,是由珍珠表面透明层状结构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等作用形成。

最常见的伴色是粉红、兰和绿色等。

(2)光泽:珍珠表面呈现独特的珍珠光泽。

光泽强弱和好坏主要取决于珍珠层的厚度、珍珠层的排列方式、透明度及表面形貌等。

(3)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不透明。

(4)光性特征:为非均质集合体。

(5)折射率:由于珍珠的表面不平,所以它的折射率只能用点测方法近似测得,其范围在1.53-1.686之间。

(6)发光性:在长、短波紫外灯下,珍珠可呈现无-强的荧光特征,黑色珍珠在长波紫外线下呈现弱到中等的红色、橙色荧光。

关于珍珠的教案幼儿园

关于珍珠的教案幼儿园

关于珍珠的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认识珍珠,了解珍珠的来源,形成简单的珍珠知识体系。

2.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观察、比较、归纳珍珠的特点。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口头表述自己对珍珠的认识和感受。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制作简单的珍珠手工。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珍珠,了解珍珠的来源和种类。

•观察、分析珍珠的外形、颜色、光泽等特点。

难点•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

•编制适合幼儿听的珍珠知识点。

教学准备1.百科书籍、图片、视频等珍珠相关的教育资料。

2.围绕珍珠主题制作好教具和手工材料。

3.学习不同的珍珠样本,并能够清晰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来历。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珍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珍珠呢?海底有许多宝贝,例如草菇、海螺、海马、海星,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珍珠,它们都是很稀奇的。

你们知道人们从哪里得到这些宝贝吗?通常是通过潜水员潜入海底采集的。

珍珠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贝壳制品,因为它的颜色和光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珍珠吧!步骤二:认识珍珠1.通过珍珠的图像和样板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珍珠。

2.讲解珍珠形成的过程,以及珍珠的来源和分布。

3.介绍白色珍珠,黑珍珠,金珍珠,紫外线珍珠等不同种类的珍珠的特点。

步骤三:观察和分析特点1.让幼儿观察、比较、探索珍珠的大小、圆度、光泽、颜色等特点。

2.鼓励幼儿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珍珠,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步骤四:珍珠实验1.通过简单实验让幼儿学习珍珠表面的光泽和外形。

2.将两个珍珠分别泡在淡盐水中,幼儿观察珍珠表面上的细小泡珠,并说出泡珠的颜色和大小。

步骤五:制作珍珠手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体验一下珍珠的神奇之处。

教学评估通过对幼儿学习珍珠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幼儿的珍珠相关能力,如认识珍珠、观察和描述珍珠特征、制作珍珠工艺品等。

开展一些并不需要文字或写作的形式来评估幼儿,如画画、制作手工和口头表述等。

总结本次珍珠教育活动,让幼儿对这种美丽而神秘的珍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珍珠 冷知识

珍珠 冷知识

珍珠冷知识
珍珠是一种由软体动物(通常是牡蛎)分泌的珍珠质和碳酸钙等物质组成的硬质球状物。

除了其常见的美丽外观和在珠宝行业中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有趣的冷知识与珍珠相关:
1. 自然珍珠的稀有性:
- 自然珍珠的形成是相当罕见的自然奇迹。

大多数珍珠是通过人工培育获得的,而自然珍珠的形成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如沙粒、寄生虫等,使珍珠贝产生珍珠。

2. 巴洛克珍珠的独特形状:
- 巴洛克珍珠是一种不规则形状的珍珠,通常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如不规则、扁平、扭曲等。

这些独特的形状使得每颗巴洛克珍珠都独一无二。

3. 黑珍珠的产地:
- 黑珍珠并非完全黑色,而是呈现出深褐色、绿色、灰色等各种深色调。

著名的黑珍珠产地包括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这里的黑珍珠因其独特的颜色和质地而备受推崇。

4. 珍珠的光泽:
- 珍珠的光泽是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泽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深层光泽和表面光泽。

深层光泽来自珍珠内部,而表面光泽则是珍珠外部的反射。

5. 珍珠的生长速度:
- 珍珠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通常每年只有几毫米。

因此,一颗大珍珠的形成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6. 历史上的珍珠热:
- 在历史上,珍珠曾被视为象征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许多国家的贵族和统治者都佩戴珍珠首饰,以展示其富有和威望。

7. 珍珠的护理:
- 珍珠相对较柔软,容易受到化学物质和硬物的损害。

佩戴珍珠首饰时,应该避免与化妆品、香水等化学物质接触,也要避免与硬物相撞,以保持其光泽和质地。

这些冷知识使得珍珠更加有趣和神秘,也增加了人们对这一宝石的独特魅力的认识。

珍珠介绍学习

珍珠介绍学习

表面常有突起和凹坑
中间空心,薄层同心放射 状结构,同心层于空 腔处终止。极少呈球 形,多呈椭圆和不规 则状,珍珠层薄,细 针触动,可掉下鳞片 状粉末
第2页/共6页
不同产地的珍珠特征
(1)东方珠:是世界天然名珠,采于波斯湾。多呈白、奶白、奶油、 淡绿色。
(2)南洋珠:产于南海一带(包括缅甸、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地)。粒 大、色白、形圆、珍珠光泽强,属珍珠中佳品。
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
天然珍珠
海水有核养殖珠
淡水无核养殖珠
用强光源照射 检查穿孔 珍珠的壁
表面特征
同心放射层状 有核,薄层同心层状
结构,核
结构,同心层于
极小甚至
珠核处终止(如4-
看不到,
12b)。珠母和珍
珍珠层厚
珠层的结合处有
(如图4-12a) 一条褐色迹线,
珍珠层薄,细针
触动可掉下鳞片
状粉末
表面光滑
第4页/共6页
珍珠的品质评价
颜色:蓝黑色为特佳品,以白色稍带玫瑰红色为最佳,白色、白色带浅粉者 也受人欢迎。
光泽:强的珍珠光泽好 形状:越圆越好 大小:越大越好 加工:钻孔对称,两端粗细均一。 质地、透明度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珍珠的保养
因珍珠是含有机质的文石颗粒,文石(CaCO3)可溶于酸、碱中,故珍珠不能象 其它高档宝石那样耐久,只有加强保养,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做到:
A.流汗时不带珍珠项链 B.珍珠不要接触香水、油盐、酒精、醋等物质。 C.不戴时,用中性洗衣粉快速洗涤,然后在通风处晾干,不要曝晒。
第5页/共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
(6)琵琶珠:是产于日本琵琶湖中的淡水珍珠,多为椭圆形、表面光 滑,系淡水珍珠中的优质产品。可惜湖水已被污染,已无法养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与珍珠学
珍珠是一种珍贵的有机宝石,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

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传说中,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

大约5000年前,古印度人开始把珍珠作为宝物,与宗教的其他宝物并称佛教七宝,在恒河文化中开始享有极高的声誉。

和印度一样,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珍珠并利用珍珠的民族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珍珠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珍宝,上至皇冠、龙袍,下至项链,都用珍珠装饰,它晶莹洁白、圆润柔和、光彩夺目,被人们视为富贵、安康、完美、纯洁的象征。

《海药本草》称珍珠为真珠,意指珍珠至纯至真的药效功用。

《尔雅》把珠与玉并誉为“西方之美者”。

秦昭王则把珠与玉并列为“器饰宝藏”之首。

日本、菲律宾、法国还将珍珠视为国石,珍珠作为高贵饰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即象
征身份,又能满足人们渴望拥有价值恒久的珍贵宝物心理,佩带珍珠饰品,既增女士风采,又具药用功能,真可谓无价之宝。

我们中国是最早发明养殖珍珠的文明古国,是养殖珍珠的祖国。

早在儒家典籍《尚书禹贡》中就记载有“淮夷嫔珠”,说明最迟在公元前2200年的夏禹时代,淮水夷水等地就已经出现了淡水珍珠,并被列为当时必须交纳的贡品。

近代从18世纪和19世纪开始,我国古代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被陆续传到了欧洲,后又被传入日本,到20世纪时与现代实验生物学结合,不断充实高新技术,逐步形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加上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珍珠科技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专门为养殖珍珠生产服务。

珍珠由珍珠贝类生成,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也分为海洋珍珠和淡水珍珠。

古代南海大量捕捞海产的天然珍珠,“合浦珠还”的典故流传于海内外。

现在我国常年的珍珠产量达数百吨,一般都是养殖珍珠,大多是淡水珍珠,占世界珍珠产量第一位。

全国至今都在不停地大量生产珍珠供装饰、医药和保健品等应用,还远销世界各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南海的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等,都是最优良的珍珠贝类。

不过,野生的产量总是很有限的。

自从1965年张玺教授(1897-1967)指导我们开创了国内外贝类人工育苗产业化的先例之后,再也不愁珍
珠贝源不足了,真正实现了“合浦珠还”!
解放前我国的珍珠生产失传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求研究生产养殖珍珠,1959
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立即把珍珠贝及其养殖珍珠的研究作为重点任务,也是我国现代珍珠研究的第一个国家级研究任务。

我们所谓的“珠宝学”实际上是珍珠学和宝石学的总称,珍珠学的科学内容包括珍珠成因论、珍珠贝类生物学和珍珠养殖技术学等主要组成部分,“珍珠学”的名称也是在本人的著作《珍珠科学》专著中首次提出的,标志了这一新学科的成立。

可见,珍珠和珍珠学都有很深的世界东方的烙印,而由我们来做珍珠科技的普及也是一项责无旁贷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