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表演艺术与生活关系

合集下载

戏曲表演之程式与生活

戏曲表演之程式与生活
币 口 情绪 。
我们戏 陆程式的基本形态 同它 的生 活原型尤为相 近. 但不是生活原型的如实再现 , 而是经过几番 改造制 作的结 果。例如戏 曲舞台上的开门 、 关门 、 出门、 进 门、 上楼 、 下楼 、 穿针引线等 。我们就 来赘述一下开门 , 基本 动作只有几扶 门( 这 是示意 门的存 在 ) , 拔闩, 拉门; 关 门更为简单 , 只要合门 、 插 闩两个动作 即可。同其 生活 原型相 比 , 琐碎的动作被精 练了 . 只 留下几个 最具代表 性、 最富形象特征 的动作 , 并赋予优 美的线条 、 鲜 明的 节奏和严密的结构。这类程式 , 基本是生活动作的节奏 化和舞蹈化 , 在我们地方戏中亦有极其丰富的创造 。而
式。
明确 的指 向性 , 因为他们反映的生活 内容 , 单凭直 观就 可以让人看懂 。 在某些戏里 ( 如《 小商河》 、 《 挑滑车》 等) 用 了多种形式来体现 人困马乏 、马失前蹄 ( “ 圆场 ” 劈 叉)的程式动作来表现大 将在一鏖战之后 勇和力的表
现, 骤然跌落 , 又奋力跃起 , 几番起落 , 突 出地表现 了英 雄人物的战斗激 情和不屈意志 。在这套程式里 , 技术来 自生活和武术 , 舞台 、 灵感却 来自于想象 。从手法上说 , 又近于夸张和象征 的结合 。在这多种技术和 手法的网 状组 合中 .尤其是结合着 戏曲打击乐所造成 的强烈的 节 奏气氛中 ,人们可 以深 刻地感受到剧 中人物 的思想
意之处了
每 一个上手相处 得都非 常融洽 。台上我们是 同事 , 为
了演 出的成 功 , 我们 共 同努 力 , 台下 , 有 台下 的相 处之 道. 我们有各 自[ 臼 生活 。如果一个 下手将上手和下 手 、 台下和 台上 的关系弄 混了 ,生活必将 会变得 一团糟 。

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

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

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1.概述表演是集成了人类艺术行为和实际行为,既是人类反应客观规律,又是人类客观规律的发展结果。

表演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人类形成的娱乐形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戏剧是融合了多种艺术的表演形式,是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

戏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我国人民在表演艺术的智慧。

作为人类获得娱乐的文化方式,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其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娱乐表演,而是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成为一种人类进行感情表达的特殊方式。

同时,戏剧艺术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寄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需求,研究戏剧艺术也是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2.戏剧艺术对于人类生存生活的作用戏剧艺术从一种娱乐表演节目发展成为艺术形式,其升华点在于对人类生存生活的阐释,即戏剧艺术已经超越了表演形式的本身,依靠戏剧形成的独特意境展现戏剧创作人的思想,展现人类生存生活的精神状态。

2.1人类生存生活的感情寄托在我国传统戏剧作品中,让人潸然泪下和意味深长的作品不胜枚举。

戏剧作品已经发展成为人类进行寄托感情,抒发社会人民心声的艺术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戏剧创作人的思想感情。

戏剧创作人决定了作品的感彩,分析我国传统著名的戏剧作品可以看出,其创作人无一不具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对于人类社会和当时所处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人将自身的亲身感受融入戏剧作品中,从而使得作品不只是一种表演,而是感情的自然演绎,打动观众。

2.1.2观众的思想感情。

戏剧作用最终要展现给观众,只有符合观众思想感情的作品才能得到流传。

戏剧作品同样是人类展示民众感情寄托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古代繁荣时期,作品多以娱乐和滑稽的形式出现,让观众更多地沉浸在享受生活中;在社会腐败,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时期,戏剧作品则以讽刺和哭诉的形式让观众体味到人生,将感情与戏剧融为一体,形成共鸣。

2.2人类文明的记录史在当今流畅的戏剧题材中,很大部分的戏剧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改写,依靠舞台来重现当时历史,让人们熟悉过去的发展,并根据历史的发展吸收生存规律,不断地积累发展之理。

试论戏曲艺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试论戏曲艺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试论戏曲艺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试论戏曲艺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试论戏曲艺术如何走进现代生活1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

由于大众对传统戏曲生存的关注,引发了探求传统戏曲现代化生存的热潮。

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心理反应,就是一种鸡肋心理,就像一个非专业人士收藏了一件有价值的古董,既珍爱它,不忍心毁弃,又渐渐地疏远了它。

他知道它是有价值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让人们充满热情地去关注它、爱护它。

他不知道,是给这遥远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抹上新漆,涂上鲜艳的花纹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是用一个新的盒子,装上这个本来模样的古董给人们观看。

在这种惶惑中、不安中,这样的社会心理就像一个沉默的螺旋,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尝试。

这些尝试反映了社会心理过程,可是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沉默的螺旋否定了这些尝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沉默的螺旋把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尝试推向潮头,但是它又把它们从潮头拉了下来。

当人们用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些尝试的时候,最终公众还是无法真正接受,不能认可这些尝试,这种沉默的否定,让这些尝试昙花一现。

一、传统戏剧衰落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戏曲演出的衰落,其趋势不可避免。

(一)是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形式能够代替京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欣赏京剧是逢年过节或平常时日常有的休闲娱乐活动。

而现在电影院成了人们休闲的去处,电影、电视剧、话剧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京剧。

大批观众倾情于电视文化,已“首不复东”,而且戏曲在挣扎中的“复兴”幻想也要依赖电视传媒去“实现”。

(二)是戏曲赖以存在的观众愈益寥落。

据报道“:广州城里铁杆的粤剧迷仅有2000人,与戏曲‘活化石’昆剧在上海的固定观众数不相上下”。

(三)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的文艺研究过多依赖西方文艺思想,京剧艺术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现代戏曲的创作也面临各种瓶颈。

二、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的主导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戏曲艺术仍然要走进现代生活,要将其妙趣横生的艺术观赏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将其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就是尤为重要。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是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员的表演,舞台的布景和道具,音乐的编排和演奏,来塑造出一个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作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也需要不断去探索新的方式来与观众进行连接,让其更加生活化。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应该关注当代社会的话题和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问题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戏剧作品应该能够反映出这些社会变革和矛盾冲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一些当代话剧作品已经开始关注现代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探讨人际关系和人性的复杂性,使戏剧的内容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

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设计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现代科技和高科技手段来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细节,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需要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在传统的戏剧表演中,观众通常只是被动地坐在观众席上观看演员的表演。

但是现代观众对于戏剧的期待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舞台表演中,与演员进行互动。

一些创新的戏剧表演形式已经开始尝试与观众进行沟通,如实景表演、流动剧场、沉浸式剧场等。

这些形式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舞台演出形式,让观众成为剧情和故事的一部分,使得戏剧表演更加具有现场感和互动性。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需要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以适应现代人的观看习惯和娱乐方式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观众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和手机观看视频和剧集。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应该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戏剧作品录制成视频并在网上进行传播,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触到优秀的戏剧作品。

通过在视频中加入互动元素,如在线评论和投票,使观众能够参与到剧情的发展和决策中,增加观看的乐趣和参与感。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需要关注当代社会的话题和问题,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并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才能更好地与观众相连接,使其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是现代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让演员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互
相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情感。

这种表演艺术的生命力源于其生活化的表达方式。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通过表演、音乐、舞蹈、话剧等形式来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感人的情感,它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他们产生共鸣和启示。

在日常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意外事件,这时,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就能够成
为一个宣泄的出口,让他们在舞台上把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表达出来。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表现在它能够与时俱进,吸纳新的元素。

不同的时代和环
境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这些都在不断地影响着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

现代舞台表演艺术中自由舞蹈、即兴表演、新编剧等元素的加入,使其不断呈现新的面貌
与风格。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和形式,不仅为表演本身注入新的活力与生
命力,也使观众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生活化的表现,也让它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平台。

在日益多元化,境遇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传递思想与智
慧的载体。

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加
深了对人类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了解。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也可以成为他
们性格修养和智商素养的提升途径。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舞台表演艺术能够生动地展现出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体现人类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奥秘、动荡、冲突和发展。

因此,舞台表演艺术也是一个生活化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讨。

首先,从日常生活出发,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常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去看电影、戏剧、音乐会和演唱会等形式的表演,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这些表演艺术不仅能够使我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也能够在感性和理性层面上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经典的舞台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丹麦,但其思想、情感和道德困境却是人类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主题,会让观众在感性层面上产生共鸣,同时也会在理性层面上引发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其次,从教育角度出发,舞台表演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舞台表演艺术可以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历史、文学等学科时,通过看相应的舞台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此外,舞台表演艺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才、演讲能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舞台表演艺术是具有生活化特征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日常娱乐、教育和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对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舞台表演艺术的魅力。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生活”与“扮演”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生活”与“扮演”

文史艺术 2013年6期(上)82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生活”与“扮演”李 培(郑州市豫剧院 河南 郑州 450000)戏谚云:“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曲演绎人生,扮演春秋,全方位地反映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理想、愿望和追求,构成一部生动形象的画卷。

在戏曲写意化、虚拟化、象征化的艺术氛围里 , 和唱、念 、做、打 , 手、眼、身、法、步的表现手段中 , 蕴含着朴实的审美原理 , 闪耀着不同时代的风采 , 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东方艺术的风范和人们的审美特色。

戏曲表演艺术,不是“生活”,而是“扮演”,这种提法并非是大逆不道的。

因为这里所说的“生活”,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作为文艺创作源泉的现实社会生活。

这个论题里的“生活”是专指戏剧演员的一种舞台创作状态,一种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的联系状态,就是说,演员要生活在舞台上,生活在角色中,达到“忘我”,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下意识地行动。

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三百多年来,狄德罗——科格兰的“表现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派等等,各种表演学派的纷争其源盖于此,形成人们对表演艺术的不同看法。

有的同志在论述表演艺术本质的问题时说:表演艺术的本质是“生活”是“再现”,而不是“表演”,不是“装扮”;并且认为戏曲表演也基本遵循这个规律。

那么,作为独立于世界剧坛的中国演剧学派,它对戏曲表演的本质究竟是如何看的?难道可以简单地照搬斯坦尼的“生活”说吗?还是像有的著名表演大师说的那样:“……首先忘记了自己是个演员,再跟剧中人融化为一体,才能够做到深刻而细微”?戏曲表演演员、观众、角色三元素形成的历史告诉我们:演员自我与角色的分离是戏曲表演产生的关键环节,从此,角色就获得了它的独特地位。

就是说,角色首先是编导虚构、创造的效果,是现实生活在编导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这是一种观念。

即便剧本反映的是一件真事,它也已经不是原始事件,而是人们的观念的产物了。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它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审美情感深受观众的喜爱。

从古至今,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享受,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

如何让戏剧舞台表演艺术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意识到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在古代,戏剧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们欢庆和祈祷的方式,也是教育和娱乐的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戏剧的需求和期待也发生了变化。

戏剧的核心价值并没有改变,它依然是表达人们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

我们需要注重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教育意义。

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人们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戏剧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应该重视戏剧在教育中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参与戏剧表演,从而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和教育的力量。

我们还需要注重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现代化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虽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但也有可能让年轻人感到枯燥和无趣。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多彩的戏剧表演形式,让更多的人对戏剧表演艺术产生兴趣,从而让戏剧更好地融入他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提倡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大众化。

戏剧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部分人的圈子里。

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参与戏剧表演,让戏剧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通过举办戏剧节、推出戏剧作品,以及开展各种戏剧活动,让戏剧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探讨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与生活关系
作者:王萍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0期
摘要:在戏曲舞台上,无论演员的手、眼、身、步的运用,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的舞台动作,就是有这些属于舞蹈性的基本动作所构成的。

它们的主要特点为、集中、锻炼、夸张、属于象征性和程式化。

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的性格和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都要通过相应的舞蹈形式来表现它、刻画它。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生活
中图分类号:J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355-01
一、真和假
和生活对照,戏,本来是假的,何必怕假,但要假里透真,不过这个真并非要求和生活一模一样,而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常言道:“两三人千军万马,五六步万水千山”。

舞台上就要这样表现。

人们从来也没说这样的表现不真实。

对于观众来说:“明知是假,偏作真看,真见到真,反而觉假”。

在演员是:“基础与真,提炼于假,假如真假,必然害真”。

这是艺术作品与生活之间有血缘,但是又必尽然相同的关系。

演员做虚拟动作,要想叫人家相信,做出来就像那么回事。

怎么就真象那么回事了呢?首先得虚拟的合理。

还说做针线活吧,谁都知道认上线缝衣服,线是越做越短,绝不会越做越长。

但是有时演员在台上只顾唱了,忘了一点,她唱第一句时缝衣服的线只拉到胳膊肘那么长,唱了几句,一使劲一下把线拉到肩膀哪儿去了,先越做越长,无怪乎有人说她是用“猴皮筋”做衣服了。

再说开门吧,有的演员走到台上,拔开门插关,两手一比划,随便往后一拽,就算开了门了。

殊不知门是木头做的,不能打弯,要真有两扇门在那儿摆着,她这样开始开不开的,因为身子挡着呢!观众看了这种表演,绝不相信她是在开门,那得说她是扯碎布头呢!戏中表示真开门,演员应该脚底下向后退一步,闪身,把门让过去,同时双手平着向两边推,交代清楚了,才能真像开门了。

演员做派,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得动作一切合理,而一切又像真的。

艺术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决不能离开生活根据,但必须把它舞台化,不能把生活中的原貌,一成不变地搬上舞台,生活中的动作经过艺术加工,夸大、美化、集中而有力地表现出来,才能强烈地感染人,让人产生真实感。

舞台上是以假作真,这是一种辩证关系。

二、内和外
体验与表现:无论是什么任务,头一件事就是研究他是谁?
演员在台上每一个表情都要让观众看清楚,不光是看的见,而且要看得懂,不如:演员在台上昂首看着远处,台下观众心里就再想:“他在看什么?”如果这个观众说你在看太阳,那个观众说你在看月亮,第三个观众说你在看天上的飞鸟,各人各说,争了起来。

那就是演员的表情失败了。

因为演员的表情没有正确地表现出来究竟看的是什么。

假若你表演的是在山野之中暮色苍茫时分,看望初升的月亮,你的表情就应该是:侧脸让过一阵迎面吹来的风沙,微微踮起脚尖,表示漫天的云雾使你不得不迷蒙着两眼,很吃力地透过纵横交错的枯树枝丫,抬头向远方望去,同时你的两手还要比方做出一个圆的月亮形状,可不能太大,太大,又不是太阳而是月亮。

这样观众便知道你看的是月亮,不会误认为你是在看太阳,或者飞鸟了。

演员在舞台上得表情,是有两种性质的,第一种是要描摹出剧中人心里的喜怒哀乐,第二种是要形容出剧中人内心里面含着的许多复杂而又矛盾,又是不可告人的心情,那就不好办了。

你想想看,我们在台上扮演剧中人,已经是假装了的。

这个剧中人《宇宙峰》中赵女一角,在戏里假装一个疯子,我们处处顾到她是一个假疯,不是真疯。

那就全靠在她的神情上来表现了。

同时给她出主意的,偏偏又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丫环。

也要靠表情来跟她会意的,所以从赵女装疯以后,同时要做出三种表情:1、对哑女是接受她的暗示的真面目;2、对赵高是装疯的假面目;
3、自己是再沉吟思索当中,透露出进退两难的神气。

这都是要在极短促的时间内变化出来的,这种地方是需要演员自己投身处地来体会了。

首先要忘记了自己是个演员,再跟剧中人融化成一体,才能够做得到深刻而细致。

首先眼神要足,让观众看着精神,虽说不能引起勾魂摄魄的作用,但是必须把观众抓住,眼神不能抓住观众,观众的精神是涣散的。

可是练好了眼神也不能滥用,随便想转就转不行,要看需要来用,从感情上练,那就得在日常生活中仔细去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各种阶层的女性,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女性。

研究、体会她们在喜怒哀乐中得神情,提炼出重点,进行艺术创造。

如果表现一个女子对一个陌生男子的爱慕,她要不时的偷眼去看对方,为了表示女性的尊严,她不能直接地看,而是要在端坐的时候,拿眼睛斜着去瞟,稍微一看,视线赶快就收回来了,过一会再瞟,表现出她既怕羞,又要看的娇态。

可是男子一看她的时候,她便立刻道貌岸然地低头端坐,若无其事,这正说明她在内心里真正对这一男子产生爱慕,越是爱慕越是避嫌疑,这是有生活基础的,舞台上这样的表演是把生活提炼为艺术真实。

“三心里”,即使说不论什么行当的演员,扮好了戏,在没出台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在这出戏里,扮演的是什么人物,什么身份,多大年龄,演的这出戏是什么情节,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思想生活,把自己融里面去,揣摩好了人物心里,才能塑造人物形象,才能把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从外形上表达出来。

我们戏曲表演中的程式,是生活的高度加工,与生活中得自然形态又有很远的距离。

如果我们从演员的角度来要求,就要掌握技术,只有掌握了最根本的技术,才能表现生活,才能吧生活提炼为艺术,通过技术来表现得心情、性格和思想。

表演程式与生活相结合,首先演员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夫,同时又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

借以塑造人物,这是戏曲艺术的特殊手段,没有这种手段,仅凭着内心体验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上不了戏曲舞台的。

戏曲反应当代生活,定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戏曲艺术本身发展的需要。

表演艺术,都是反映生活的,生活在不断前进,艺术当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随着时代的演变,生活的变化,在创造具体的舞台形象时,又从生活出发,根据不同时代的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
以及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能力,有所发展和变化。

传统表演艺术之所以延续、发展到今天,正是历代艺术不断创造,革新的结果。

他们把前人创造的成果,同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和发展传统,创造出了新的表演艺术,用以塑造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

所以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更重要的还是要反映今天的时代,创造适合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的表演艺术。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