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句子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A.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一字千金”是很明显的夸张手法A.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是对自己人生导师的话的肯定也是夸张手法B.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类比和对偶C.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对仗D.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是借喻2.下列句子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A. 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B.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C. 柳树的枝条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D.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即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仔细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得出不属于比喻句的是D项虽然“仿佛”是比喻词但是整句话中并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并不属于比喻句 A项中把嘴角比喻成月牙儿 B项中把书比喻成阶梯 C项中把枝条比喻成丝带3.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自习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看书B. 我的哥哥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但干起活来像个老虎C. 商人和手工工匠都是社会的重要成员而不是敲边鼓的D. 妹妹总是慈眉善目的让人觉得她很可爱【答案】D【解析】4.下列词语没有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 挥洒自如固若金汤B. 军令如山莺歌燕舞C. 吐故纳新全神贯注D. 情同手足争奇斗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判断词语是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看词语中是否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特点①不是同一类事物②有相似之处A项中“挥洒自如”指形容画画、写作、运笔等能随心所欲“固若金汤”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中“军令如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莺歌燕舞”是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中“吐故纳新” 意思是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全神贯注” 意思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D项中“情同手足”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争奇斗艳” 指百花竞放十分艳丽多形容花与女子5.下列诗句中从季节上看与另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D.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答案】A【解析】考查诗词名句理解A项通过“桂花”可知写的是秋季B项通过“小语、草色”可知写的早春季节C项“桃花”可知写的是春季D项“红湿处、花重”可知描绘春夜雨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6.(1)________对________ 雪对________ 花对树鸟对________6.(2)课文中的“小雨点”要去(________)大雨点要去(________)①有花有草的地方②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6.(3)“呼作白玉盘”中的“白玉盘”其实是(________)①星星②太阳③月亮【答案】(1)云, 雨, 风, 虫【解析】(1)略【答案】(2)⑩, ②【解析】【答案】(3)③【解析】7.“一个巴掌拍不响”和“孤掌难鸣”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孤掌难鸣”是成语更具有文学美()【答案】A【解析】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由单方面引起的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孤掌难鸣”是成语更具有文学美本句话表述正确8.(1)马小虎经常丢三落四的今天竟然________地把需要使用的文具都带齐了8.(2)妈妈经常告诫我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不懂得尊重别人就容易________8.(3)爸爸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在这项研究工作中________ 做出了突出贡献8.(4)小明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工作热情很高每次组织比赛活动一定是他________ 【答案】B【解析】(1)考查三字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打头阵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破天荒指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栽跟头因某项事业失败而经历的教训受到的挫折也指感情受挫等经历俗语跌倒的意思也称摔跟头挑大梁指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答案】(2)c【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A【解析】9.《湘西吊脚楼(节选)》和《绿色之都莫斯科》两篇文章均是________(写人记事状物)类文章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从湘西吊脚楼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而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则围绕莫斯科是座“________”来写它们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文章《湘西吊脚楼(节选)》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绿色之都莫斯科》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状物, 建筑形式, 妙处, 绿色之都, 引用, 作诠释, 列数字, 打比方【解析】10.(1)鞠躬尽瘁 ________ ——诸葛亮10.(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 ——曹植10.(3)________ 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笑客诮》10.(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________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________乎若流水”《伯牙鼓琴》10.(5)“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 ”是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写到的画面“________ 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气势磅礴的黄河“儿童相见不相识 ________ ”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无奈【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和诗句的理解记忆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意思是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魏晋时期曹植的《白马篇》全诗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虎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笑客诮》全诗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出自文言文《伯牙鼓琴》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看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全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答案】(3)无情未必真豪杰【解析】【答案】(4)巍巍, 汤汤【解析】【答案】(5)听取蛙声一片, 九曲黄河万里沙, 笑问客从何处来【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地方一年四季的乡村好声音11.(2)赏析句子并填空(1)这令人心醉的仙乐是春姑娘的演奏是生命的颤动①“这令人心醉的仙乐”指的是什么?用“________”画出来②“仙乐”一词写出了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2)这声音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惊醒了熟睡中的世界随之万鸡和鸣酬唱前者呼后者应此起彼伏织就出一曲高亢、激越的交响乐①“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 “和鸣酬唱”指的是________②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朗读时应用________的语气11.(3)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1.(4)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你也来写一写你身边的好声音吧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北国江南【解析】【答案】(2)(1)①那些草儿、花儿的呓语树儿、苗儿伸展臂膊的响动②声音的柔美动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2)①雄鸡的啼鸣前者呼后者应此起彼伏②万鸡和鸣酬唱的声音交响乐万鸡啼呜的高亢、激越高昂、激动【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4)乡村的夜晚像在演奏着小夜曲风轻轻地吹过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蟋蟀在弹唱母鸡在低吟还有小猪的鼾, 声小狗的吠声.……真动听呀!【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2.口语交际说话是一门艺术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杨涛想去新华书店可是不认识路这时候看见一个老人家他走向前去说“喂老头电影院怎么走!”你觉得老人家会告诉他路吗?你觉得杨涛应该怎么问路呢?________【答案】示例我觉得老人家不会理他杨涛应该这样说“老爷爷您好!打扰一下请问新华书店的路怎么走?”【解析】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来写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根据身份确定称谓要针对问题拟句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要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用词一定要恰当故答案为我觉得老人家不会理他杨涛应该这样说“老爷爷您好!打扰一下请问新华书店的路怎么走?”13.看拼音写词语yōu yǎ fú àn huō chū mù ɡùn xiào chuǎnjiào rǎnɡzuǐ chún táo zuìnínɡ shì zhòu rán【答案】幽雅伏案豁出木棍哮喘叫嚷嘴唇陶醉凝视骤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雅”“豁”“骤”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读书要有选择复习巩固三十五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读书要有选择复习巩固三十五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读书要有选择复习巩固三十五第1题【填空题】形近字单元词。

幻______ 躁______ 侮______幼______ 燥______ 悔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多音字单元词。

难nán______ nàn______ 教jiāo______ jiào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陶冶—______ 教诲—______ 视野—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优秀文学作品:______;科普类:______;历史类:______;传记类:______;童话类: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______,我们可以根据______选择合适的读物,还可以______请教,或征询______的意见。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高尚—______ 通俗—______ 增强—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选出横线上用得恰当的词。

①他______地说:“我去完成任务!”A坚决B坚强②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刻______下来。

A宁静B安静【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写出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你喜欢读哪些书籍?请从读过的书籍中选择1本推荐给同学,并说说推荐理由。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缩句。

①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②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全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全

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8、三打白骨精1、《三打白骨精》本文通过记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2、《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明),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本领高强的悟空;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的白骨精;不能识别妖魔,心地善良的唐僧。

《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红楼梦》(雪芹清)、《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

3、《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②地点:一座高山中;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⑤经过:悟空三打白骨精;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4、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名:《西游记》: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备三顾茅庐、诸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9、词两首1、《词两首》《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朔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还知道的词牌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

“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

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4、《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

5、《渔歌子》中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表达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知识梳理【新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知识梳理【新版】

第3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斋.饭(zhāi )咒.骂(zhòu )藕.花(ǒu)诸侯.(hóu)禀.报(bǐnɡ)先贤.(xián)聆.听(líng)二、多音字三、近义词险峻险要径直直接特地特意哀告哀求吩咐嘱咐蒙骗哄骗不胜欢喜喜不自胜肥胖归回日暮傍晚侍奉侍候祸患祸害议论谈论夸奖夸赞禀报禀告悠闲空闲劝说劝告毫不介意毫不在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深刻深奥陶冶熏陶掌握掌控教诲教导(教育) 激励鼓励(勉励) 四、反义词险峻平坦保护破坏相信怀疑美貌丑陋推辞接受责怪表扬深浅肥瘦暮朝沉醉苏醒反对支持劝阻怂恿悠闲忙碌夸奖批评隐伏暴露祸患好处恍然大悟百思不解高尚卑鄙优秀低劣深刻肤浅发展倒退开阔狭窄增强减弱贡献索取扩大缩小五、词语积累【形容本领大的词语】火眼金睛腾云驾雾神通广大来去无踪【带“妖”字的四字词语】降妖捉怪斩妖除魔妖魔鬼怪妖里妖气妖言惑众【描写风景的词语】山光水色风景如画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气壮山河山清水秀【表示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如梦初醒【有关利害的八字词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选择有关的词语】断杼择邻饥不择食挑肥拣瘦急不择路物竞天择择善而从不择手段六、词语搭配(跳上)云端 (变作)村姑(夺过)罐子 (扯住)悟空(举起)金箍棒 (拄)竹杖(念)紧箍咒(熟透的)山桃(美貌的)村姑 (攻打)楚国(遭到)反对 (下)命令(侍奉)国王 (打消)念头(伸长)脖子 (瞄准)它(隐伏)祸患(有意思的)事(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露水看得(仔细)讲得(有道理)(展现)足迹 (聆听)教诲(启迪)智慧 (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增强)才干(扩大)知识面 (掌握)本领(认真的)选择 (成长的)足迹(高尚的)情操 (执著的)追求七、积累句型第8课三打白骨精1.疑问句: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2.反问句:哪有那么多妖精!第10课螳螂捕蝉1.拟人句: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 六、出自《西游记》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 成语:一本正经、倒打一耙、囫囵吞枣、叫苦连 天、半路出家、 • 摇身一变、冤家路窄、抓耳挠腮、火眼金睛、神 通广大 • 歇后语:孙悟空捉妖——当头棒喝 猪八 戒败阵——倒打一耙 •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唐三藏 读佛经——出口成章 •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孙悟空拜唐 僧——改邪归正 • 信息自助餐: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 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
第三单元复习
诗文荟萃
• • • • • • •
• • •
• •
8、三打白骨精 一、基础知识 癞(癞蛤蟆)夭(yāo)(逃之夭夭)(夭折) 赖(死皮赖脸)吆(吆喝)要(要挟)邀(邀请) 宙(zhòu)(宇宙)昼(昼夜) 皱(皱纹) 骤(骤然)咒(咒语)(咒骂) 馒(mán)(馒头)瞒(隐瞒)(瞒天过海)蛮(蛮 横无理) 埋(埋怨) 拎(līn) 馋(chán) 斋(zhāi) 无故:没有原因 喝hè(喝彩)(喝问) hē(喝水) (喝茶) 僧sēng(僧侣)(僧衣) 憎zēng(憎恨)(憎恶) 赠zèng(赠送)(赠言) 蒙mēng(蒙骗)(蒙人) měng(蒙牛) (蒙古) (内蒙) méng(蒙面) 悟wù(领悟)(悟性) wǔ(捂鼻子)(捂住) 梧 wú(梧桐)
• 四、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表现了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除 恶务尽的斗争精神。 • 五、句段风景线: • 1、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 险峻,峰岩重叠。 • 赏析:这句话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山势险峻”、“峰岩重叠”暗示环境险恶,不宜久 留。 • 2、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 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 赏析:“不甘心”“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 等充分表现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善于乔装打扮。尤 其是第一次,白骨精把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纯朴的、 可爱的村枯,以希望获得人们的喜爱,这真是一个令 人痛恨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各单元复习要点(1)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各单元复习要点(1)

六(下)语文课文内容复习重点培育优异的学习习惯( 12)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单能够从讲堂中获取, 从课本中获取 , 还可在社会上获取,在大自然中获取。

2、“读万卷书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宽阔眼界,增加知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同样的名人名言:①、一定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人间这部书。

——鲁迅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念书示子聿》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对联、参加演讲竞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部署中队角等5.联合生活实质谈谈你是怎么做的?如在春游中,我能感觉到春季的漂亮 ,,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富丽堂皇气概恢宏第一单元:壮丽河山1、《长江之歌》作者以雄浑的气概,颂扬了长江的雄伟、壮观,以真切的感情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叹、迷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利处是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叹长江,你是无量的源泉;我们迷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积厚流光、雄伟广博、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长,气概磅礴,力量无量。

A、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量的源泉,是因为长江积厚流光,资源丰富,奔跑不息,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推进时代的发展。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培育着各族子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贞洁、神圣。

B、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 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C、描绘长江的诗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描绘黄河的诗句: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三打白骨精——精选推荐

三打白骨精——精选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为“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有深刻寓意、饱含哲理的。

《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

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儿都被孙悟空识破。

悟空三次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体会并概括孙悟空的个性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本文有两大写作特色:一、以孙悟空与白骨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主线,以唐僧师徒的内部矛盾为副线,组织成前后关联的三个斗争回合,使文章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二、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另外,本文的语言十分鲜明,形象生动,可以于阅读中细细品味。

《如梦令》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

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

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

朴实无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渔歌子》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

它着意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一位渔夫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十分悠然自得。

全诗的色彩鲜明柔和,有青山、碧水、白鹭、红桃……静中有动:江水涨、白鹭飞、斜风、细雨,一切都笼罩在春江烟雨迷蒙之中,意境优美而活泼,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湖光山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瞒( 隐瞒 )
昼( 昼夜 )
蛮( 野蛮 )
填一填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径直( 直接 ) 哀告( 哀求 ) 吩咐( 拘谨 )
推辞( 推托 ) 假装( 伪装 ) 激烈( 剧烈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径直( 绕道 ) 推辞( 接受 ) 行凶( 行善 ) 相信( 怀疑 ) 责怪( 赞美 ) 前行( 后退 )
毫毛
索性
馒头
颠倒
取经
揭穿
金箍棒
瞒不过
造化
斋饭
徒弟
骷髅
吩咐
蒙骗
懊悔
嘴馋
拎一罐
脊梁骨
我会读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明察秋毫
来去无踪
三番两次
千变万化
一缕轻烟
大显神通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不胜欢喜
山势险峻
峰岩重叠
填一填 同音字辨析:
妖( 妖精 )
斋( 斋饭 )
夭( 夭折 )
咒( 咒语 )
摘( 摘抄 )
三打白骨精 ·
“三”指的是: 三次
和“三”字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孙悟空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请同学们读课文。
我会做
méng
蒙混 蒙骗 蒙古 骨碌

mēng
měng gū


骨气我会做ěFra bibliotek恶心 凶恶 厌恶 当机立断

è
wù dāng

dàng
当做
我会读
妖怪
诡计
径直
责怪
癞蛤蟆
假身
残害
举起――放下
增强――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4/17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 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 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 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 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螳螂捕蝉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后来这个寓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故事演变成一句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到后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 著之一的(《西游记》 )作者是( 明代吴承恩 ), 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 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通过 ( 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 )的故事,体现了孙 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 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 )
机智勇敢 疾恶如仇 神通广大)
2017/4/17
《螳螂捕蝉》 悠闲 高高在上 1、蝉_______,____ ____地叫着,_ 自由自在 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_____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______ 举起前爪 拱着身子 。那螳螂______,_______,要去 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捕蝉,却不知道_____________。 伸长脖子 啄食螳螂 黄雀______正要_____,却不知道_ 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 _____________。 寓言故事 2、《螳螂捕蝉》是一篇______,学了这课 (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 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 的隐患,这是危险的_______道理。 ______________
2017/4/17
《读书要有选择》 优秀的文学作品 作为小学生可选择________、_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籍 _______、________作为 课外读物, 工具书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_____。选择什么 因人而异 样的读物,往往______,我们可以 自己的兴趣爱好 根据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读 向老师或父母请教 物,还可以向________请教,或 同学的意见 征询________的意见。
2017/4/17
张志和 唐 《渔歌子》是__代词人____所 春天秀丽的山水风光 作,描绘了__________, 塑造了__________,抒发 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了_____________。
2017/4/17
10、《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 一位少年以( “螳螂捕蟑、黄雀在后” )的故事, 告诫吴王(如果 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是危 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螳螂捕蟑”(比喻只想取得眼前的利益 而不顾后患)。也比喻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 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B、《螳螂捕蝉》这篇课 文 )
(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这是危险的
2017/4/17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 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呢!”
“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 着的祸患又是什么?这句话仅仅是说蝉、螳螂、黄 雀的故事吗?
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 身后的祸患是 螳螂要捕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蝉捕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 身后的祸患是 黄雀要啄食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啄食螳螂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身后的祸患是 少年正拿弹弓在瞄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4/17
bú bì jiān xiǎn dà nà o tiān ɡōnɡ té nɡ yú n jiàwù lá i qù wú zōnɡ xī tiān qǔ jīnɡ qiān bià n wà n huà dà xiǎn shé ntōnɡ mí nɡ cháqiū há o huǒ yǎn jīn jīnɡ chú è wù jì n tiān xiàtà i pí nɡ 2017/4/17
E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 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 活情趣。
词中景物 :
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
F、解释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 尽 兴致得到满足。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不想。
2017/4/17
c、练习: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 (4)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 (5)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D、背诵、欣赏
如梦令 雨疏风骤 , 昨夜_________ 不消残酒 。 浓睡_________ 试问卷帘人, 海棠依旧 却道_________ 。 知否?知否? 绿肥红瘦 应是_________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复习
yāo ɡuà i zhāi fà n là i há mɑ jǐn ɡū zhò u mēnɡ pià n zuǐchá n ǒu huā tá nɡlá nɡ bǐnɡ bà o zhū hó u ɡuó má n bu ɡuò qí tiān dà shè nɡ
2017/4/17
9、A、(《如梦令》是 宋 代女词人 李清照 )所作, 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 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 酒醉 在归途中误入 藕花丛中 , 把栖息的 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 心境)(并背诵另一首《如梦令》)。 B、(《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 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 浓郁江南风味的( “垂钓图” ),塑造了一 位 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 ,抒发了作者对 ( 大自然的热爱 )。
C、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 思): 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 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 命。)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死”表示不可更改。) D、乘(ché ng)虚而入:趁着空虚进 入。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堪,能。事情的结果无法 想象,会向更坏、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2017/4/17
11、A、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背诵补充习题P27 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 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 基 B、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 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 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C、无可厚非:厚,深重。非,反对,责备。没 有可过分责难的。
2017/4/17
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 好处): (1)( “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 (2) “(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 ), 一个年满八旬的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 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3)“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 ) (4)( “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 __________。 西塞山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宋 2、《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__宋代词人_ 李清照 一次愉快的郊游 ___写的。词人回忆了__________ 酒醉 藕花丛中 __情景,因___误入______,把__ 栖息的水鸟 ______________都____。表现了作者__ 吓飞了 _____________。 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渔父戴青箬笠,穿 绿蓑衣,在斜风细 雨中乐而忘归。
宋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____ 代词人 李清照 的《 如梦令 》中的句子。词的前两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 , ————————————。这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首词表现了词人 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是她人生的写 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则表达了他强 烈的爱国情怀。 唐 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是____ 2、西塞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 张志和 人__________ 的《 渔歌子 》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勾画了一位 悠闲自在的渔父垂钓图 ————————————————————————的 形象。词中的景物有 白鹭、桃花、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鳜鱼、斜风、细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