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革新画道挹酌民间 墨梅浩气俏不争春

合集下载

关山月

关山月
关山月
人物生平
岭南画派 第二代人物
艺术特征
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阶段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世纪50年代到70 阶段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 阶段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世纪80年代以后) 阶段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
拍卖
市场表现
收藏
第一阶段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拾薪》 《拾薪》 《玫瑰》 玫瑰》 侵略者的下场》 《侵略者的下场》
第二阶段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快马加鞭未下鞍》 《快马加鞭未下鞍》 春到雁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到雁门》 俏不争春》 《俏不争春》
第三阶段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漓江万里春》 《漓江万里春》 荔枝图》 《荔枝图》 天香赞》 《天香赞》

关山月《梅花》欣赏

关山月《梅花》欣赏

关山月《梅花》欣赏
关山月先生(1912.9—2000.7),著名岭南画派大师,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广东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关山月先生是一位重写生、重艺术实践,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富于创造性的一代艺术大师。

他创作的《俏不争春》、《江山如此多娇》等许多重要作品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经典之作。

他从30年代初就开始写生创作梅花作品,从岭南的漠阳江畔到重庆的梅园,有梅的地方就留有关老的足迹,数十年如一日,关老在从事梅花作品创作上花费了超乎常人的精力和时间。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他画梅的那种壮美和古逸之气,昂扬豪迈,沁人心脾,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

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梅花大师关山月

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梅花大师关山月

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梅花大师关山月关山月(1912.9—2000.7)原名关泽霈,广东省阳江人。

擅长中国画。

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师,1936年到中山大学听“岭南派”高剑父授课并进“春睡画院”学习。

1939年第一次在澳门、香港和湛江举办个人画展,后开始“行万里路”,从广东出发,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沿途深入生活,收集素材。

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梅花大师关山月画梅花看似简单,实则难矣。

它与写书法有同工之妙,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的。

古人画梅花有成就者都是很有造诣的画家或学者。

他们集一生之力体会梅花精神,表现梅花气概,正如元代王冕所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把人的品格物化了。

关山月也是把品格物化了的人。

关山月出生的村里种有红梅和白梅,附近又有一片老梅林,他常随父亲一起到梅园灌溉、写生,领略了“暗香浮动”和“疏影横斜”的意境,体会了傲寒的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凌厉冻霜节愈坚”的性格和“神清骨冷无尘俗”的气质。

关山月从小就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笔下,梅花万种风姿,鲜红的花瓣与浓淡勾勒的枝干相互映衬,那白雪压枝与生机盎然的冲天新枝形成了强烈反差。

或疏朗瘦健,俊俏孤傲;或明艳繁茂,坦荡大气。

关山月善于吸收古人画梅之经验,象王冕、陈淳、徐渭、八大、石涛、金农等的笔法或思想无不对他有所帮助。

“画有古意,未必不新”,他学古而不泥,愈到晚年技艺更加纯熟,境界更加深远。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是他70年代以后所创作的梅花。

“文革”期间,关山月因画梅枝向下遭来了批斗,被诬陷为“倒霉(倒梅)”,被下放,不准作画四五年之久。

70年代初幸运的关山月被“解放”了,并指定为外事活动作礼品画。

重拾画笔的关山月学得聪明起来,把以前的墨梅改为红梅,枝繁花茂,冲天怒放,以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

年届六十的关山月,所作之梅热闹不流俗,繁富而高洁,得到画界的肯定,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曾说:“看关山月的梅花,便觉有一股大热的生机扑人眉宇。

历代咏梅花诗词选

历代咏梅花诗词选

历代咏梅花诗词选《书经》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诗经·召南》缥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去吉兮! (最早女子借梅表示爱情的诗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笛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居简墨梅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齐已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张臬墨梅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李公明早梅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赵秉文墨梅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李商隐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王淇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该诗入选《千家诗》)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贡性之梅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关山月作品赏析

关山月作品赏析

关山月作品赏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关山月简介
2.关山月的作品特点
3.关山月的代表作品
4.关山月的作品赏析
5.结语
正文
关山月,原名关世昌,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具有浓厚的北派风格,被称为“北派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和专家的赞誉。

关山月的作品特点鲜明,他以写实的手法,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美和雄伟。

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山峰巍峨,流水潺潺,树木葱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他的画作中,常常以长城、黄河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景物为主题,展现了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富饶。

关山月的代表作品有《黄河之水天上来》、《长城第一峰》等。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是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品。

对于关山月的作品赏析,我们不能仅仅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更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

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展现了我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他的作品,既是艺术的展现,也是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第1页共1页。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神龙乘雾,巨虎出林。

种竹养性,画山益寿。

常得正念,志行大千。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因虚更益,以静延年。

黄遵宪山逥新绮阁,竹掩旧朱扉。

诗题红叶梦,酒酿黄龙情。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

卓灼观群书,慷慨谈世事。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云鹤有奇翼,瑶草无尘根。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春秋风月赏,左右图书欢。

采蘜东篱下,读书龝树根。

听琴知道性,避酒怕狂名。

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

水流心不兢,云在意俱迟。

孙诒经清华冠履气,醇古鼎彝心。

查士标有地惟栽竹,无时不看花。

林森桂子落秋月,荷花羞玉颜。

梁鼎芬几番吟好雨,梅花瘦似诗歌。

戚牧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杜甫寿似无量佛,心如大罗仙。

张骐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

冯国章缓步呼吸千里,徐举顾盼八瀛。

得山水清多寿,饶诗书意必贤。

在有酒时舞墨,于无佛处称尊。

静坐自热有德,虚怀初若无能。

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界读书。

入不二法门,有无量自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龝风。

有约白云来唤渡,为邀明月共开樽。

方书古有金匮畧,奇字今无室石文。

仁者泽流为化雨,善人心自有长春。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近阁酒旗摇树外,远邨农唱落窗中。

闭户着书多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

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

子孙好守儒门学,乡里仍名廉吏家。

气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风。

瓦当文延年益寿,铜斚铭富贵吉祥。

暖风迟日浓于酒,红树山林旧酒痕。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云霞词采珪璋度,川岳精神松柏心。

宝马驼来千倍利,金龙引进四方财。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将雪论交人尽暖,舆梅相对我犹肥。

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

横塘秋水明菰叶,暖谷春畊隐杏花。

惟有交情等金石,想当逸气吞江湖。

杏花帘外飞红雨,蕉叶窗前补绿天。

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立脚怕随流俗转,留神学到古人难。

忆关山月临写敦煌壁画

忆关山月临写敦煌壁画

忆关山月临写敦煌壁画作者:许礼平来源:《收藏/拍卖》 2012年第8期文:许礼平黎雄才说,有一回高剑父老师在广州茶居与关、黎品茗,高对关说,关泽霈(关原名)这个名字不容易叫响,不如用词牌名,叫“关山月”吧。

改名后的关山月,果然叫响了几十年。

1972 年到广州参观“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美展,最吸引我眼球的画作,就是关山月的《俏不争春》。

至今还依稀记得,此画满纸红梅,枝干全部向上而不觉其呆板,画幅下半梅花朵朵盛放至密不透风,上端疏朗开阔,生气勃勃,或寓意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善颂善祷。

那个年代,看关老红梅如何布局,如何出枝干,如何点花,如何赋彩,都着意于如何欣赏其画艺,从没奢想如何收藏其画作。

及20 世纪80 年代中,蒙吴南老代为求关老赐画,得墨梅一纸,兴奋了好一阵子。

嗣后经广东省博物馆苏老(庚春)引见,始面识关老伉俪。

穗港邻近,往往来来,时向关老请益。

关老偶尔莅港,或是造访讲学,或是展览,见面机会多,逐渐熟络。

有次与内子到广州美术学院关府造访,关老检出抗战间临写的敦煌壁画一批,让我逐张欣赏。

原来当年关老放弃重庆国立艺专之聘,步张大千后尘,偕妻与赵望云、张振铎等出塞,到满目荒凉的莫高窟临古壁画。

关老伉俪“背着板凳、画板、颜料、水壶、烛火,攀登危岩断壁的石窟间,整日留在暗黑的洞窟间,在破楼残壁晦暗不定的烛光前,秉笔作画”(常书鸿语),这种精神让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大为感动。

关老临写的敦煌壁画,与众不同。

因为他不是依据原样的复制,他的目的是在学习古人的表现手法,“务求保持原作精神而又坚持自己主观的意图”(关山月语)。

常书鸿十分赞赏关老“用水墨大笔着重地在人物刻画方面下功夫,寥寥几笔显示出北魏时期气势磅礴的神韵!表达了千余年敦煌艺术从原始到宋元的精萃,真所谓‘艺起十代之衰’!”这批临画抗战间在成都、重庆展览,胜利后,又曾在广州、上海、南京展览,直到70 年代,又陆续到北京、长沙和成都展览。

1944 年首度在重庆展出时,美国新闻处曾提出重价收购,关老舍不得割爱。

范成大诗选(四)

范成大诗选(四)

范成大诗选(四)千石岭晨光挂高岭,晴色媚远客。

哀湍吼丛薄,宿雾袅绝壁。

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

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

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桑岭回肠山百盘,挥手天一握。

俯惊危栈穿,仰诧飞石落。

挽舆如挽舟,绝叫断双筰。

怪蔓缠枯槎,瘠草被幽壑。

此岂车马路,谁云强刊凿。

人言远游好,呼来试著脚。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题径山凌霄庵峰头非尘寰,一舍谁所茏。

轩眉玉霄近,按指沙界豁。

万山纷累块,众水眇聚沫。

来云触石回,去鸟堕烟没。

向无超俗缘,兹路讵可越。

偕行木上坐,同我证解脱。

天都峰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

土门污泥汨峻阪,狠石卧中路。

睥睨无敢前,趑趄屡却顾。

长绳引篮舆,前挽後推去。

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

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须臾气亦竟,一一汗如雨。

温泉砂床毓灵源,石液漱和气。

郁攸甑常蒸,觱沸鼎百沸。

人生本无垢,安用涤肠胃。

一瓢灩清肥,回首谢罗罻。

山深人迹罕,政以远为贵。

君看华清池,谈者至今讳。

午坐晴霄垂北窗,卧我翠幄中。

不知几斧凿,成此太虚空。

前云稍过尽,后云来无穷。

鸟雀有底忙,激弹过墙东。

不如双飞蝶,款款弄微风。

我亦困思生,抛书眼蒙茸。

戏题愚溪碧湍漱白石,沄沄复汤汤。

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

无事趼双足,奔走宁非狂。

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

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

晓诣三井观路转市声远,宽闲古城东。

适从红尘来,忽入苍烟丛。

槿心倾穠露,芋叶翻微风。

秋阳澹篱落,残暑不必攻。

野老熟睡起,日高首如蓬。

官身骑官马,君应笑龙钟。

休宁南街豪郡城,东圃压州宅。

谁云沸镬地,气象不偪仄。

林园富瓜笋,堂密美杉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山月革新画道挹酌民间墨梅浩气俏不争春时间: 2010年09月30日来源: 南方都市报晚年关山月希望突破国画传统的套路,因此曾被诟病为晚期画作不成熟。

资料图片◆这座位于广州美院内的关山月故居,一度险遭拆迁,关老在此住了20年。

▲关山月工于画梅,其画梅花一反传统的清冷低迎,笔法凌厉张扬。

资料图片◆关山月的山水画笔法雄奇,“物物而不物于物。

”资料图片广州名片风云人物系列之文艺篇总第222期候选名片221期关山月提名辞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他是中国画坛“画梅第一人”,曾和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娇》悬挂于人民大会堂。

索引关山月,师从高剑父,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

1959年,他与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娇》,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之上,由周恩来点题,毛泽东亲自题诗,自此扩大了岭南画派的影响,奠定了广东美术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

他磋磨笔墨,力图冲破传统规章:他超越了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情趣,折衷中西,反映时代脉搏;他是“当今画梅第一人”,却一反传统梅花清冷低迎的姿态,笔法凌厉张扬。

唯心戴着镣铐跳舞第一次知道关山月,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典上:当男女声领唱《领航中国》时,2000余名武警官兵托举起画卷《江山如此多娇》,由国家博物馆方向向人民大会堂方向逐步展开……这是世界上最大一幅手托画卷,由303块喷制好的画布缝制而成,面积达1.8万平方米。

播音员解说:恢宏气势的画面象征的是祖国强大和美好江山。

再了解他,是读他1980年的文稿《我与国画》:他说,细读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才第一次明白,革命文艺工作者是“革命机器的螺丝钉”。

这个将艺术视为生命的画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民族危难之际,曾奔走各地为抗战救亡写生;解放后则毅然放下画笔,投入到土改斗争,曾当了三年的人民法庭副庭长,“以期认真改造自己的旧世界观,包括旧艺术观”。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的17年中,他随团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访问李大贵发动的山区水利建设、到广东新会参加公社化运动、参加农村“四清”运动……直至“文革”浩劫来临,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

不过,历尽劫难,关山月对“文革”经历多简单带过。

亲友言及,说他“谨慎”。

后赴美交流,有记者问起,陪同前往的妻子潸然泪下,关山月却静默不语。

之后,关山月再谈国画艺术,仍是旗帜鲜明——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我主张的是艺术不等于政治,但艺术不能脱离政治。

”关山月依旧激昂、积极、正面。

他自我解读:爱画梅花,“亦无非托意‘俏不争春’,或寄情‘千家暖笑’,有时标榜墨梅的浩然清气,也无非表现我们的乾坤正气。

”关山月是“戴着镣铐跳舞”:他一生秉承了高剑父“笔墨当随时代”观念,主张国画知变善变,用中国笔墨描绘的《山村跃进图》、《新开发的公路》等,都是将西画之长融于国画之中,“始终是从传统国画的审美趣味中挖掘创新,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相随了逾半世纪的学生陈金章,追念恩师,他十分推崇关山月的画作《绿色长城》——因为它代表的就是岭南画派创作的精髓。

人物志冒名拜师冉冉新星关山月,原名关泽霈,生于广东阳江一个贫穷之家。

1936年,25岁的关山月入“春睡画院”,追随岭南画派新国画创始人高剑父,改名关山月。

自此一生,都秉承了老师的艺术理念——“笔墨当随时代”。

不过,女儿关怡回忆,父亲拜师,还有一段插曲。

那时他从广州市师范学校毕业,只是广州93小学的一名穷教师。

主持“春睡画院”的高剑父已是名家,每周有两个晚上到中山大学夜班讲学。

但该班只招收本校学生,关山月求学心切,找到就读中山大学的学友,借了听课证,冒名前往。

关怡笑道,父亲一直战战兢兢,担心被识破。

不过,课堂临摹的画作出色,却引起高剑父的注意。

有一次,高剑父问其姓名,却吓得他一再道歉,全盘托出。

高剑父惜才,当场即纳贤:“你以后不用来这里了,直接去春睡画院”。

1938年,日本入侵,广州沦陷,高剑父到了澳门。

关山月背着一袋炒米和3块银元,千里寻师。

高剑父深受感动,珍藏了多年的古画从不示人,却全拿出来给关山月临摹。

两年后,关山月在澳门举办了自己第一次个人画展——抗战画展,百余幅作品真实反映了劳苦大众在日寇铁蹄下的生活,轰动港澳,关山月被评为“岭南画界升起的新星”。

行脚有心成就大家1940年3月起,关山月返回内地到抗战前线写生,在各地举办抗战画展,足迹遍及贵阳、昆明、成都等西南、西北大地。

1943年,甚至婉拒重庆国力艺专教授之聘,携妻子到敦煌临摹了近80幅壁画。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就评述,此前澳门画展虽引发关注,作品仍是稚嫩,有些国画人物如同漫画。

内地3年写生成为关山月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全国的艺术家都因为抗战团聚到了一起,关山月因此结交了徐悲鸿、张大千、老舍、郭沫若等众多名家,得以交流提升,艺术表现也日趋成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与香港“人间画会”的同志廖冰兄等一起绘制了9丈高、3丈宽的巨幅毛主席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返回广州,将画像悬挂到了广州爱群大厦,欢庆胜利。

1959年,作为新中国十大国庆工程项目的人民大会堂建成。

时年48岁的关山月因郭沫若的推荐,受命中央与傅抱石合作巨型国画,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为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合照的位置。

画作题材由周恩来总理提出,表现内容为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画题定为《江山如此多娇》。

9米宽,6.5米高的巨作耗时近半年,还有陈毅副总理、郭沫若“监工”,亲临指导。

完工后再由毛主席亲自题词。

后关山月的学生陈金章评述,整幅巨作契合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昌盛、欣欣向荣的政治氛围,“其政治影响远大于艺术影响”。

《江山如此多娇》被印成了老百姓家中的年画,街知巷闻。

岭南画派和广东美术的声望也随着关山月一起,水涨船高。

十年浩劫一落一起1965年,“文艺整风”和“四清”开展,岭南画派因其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曾为国民党元老,遭受批判,关山月已无创作。

翌年起,“文革”浩劫,关山月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他画的《悬梅》有梅枝向下,被诬为攻击社会主义中国“倒霉”;《东风》中三只燕子逆风而飞,为“反骨毕露”;有人更是找出了竹画中的“介”,解读成“蒋介石”……关山月被安排住进了广州美术学院的猪栏。

后又下放到三水等干校,改造5年。

与其一同下放的学生陈金章后再追忆:“到处都有人监视着,谈(画)都不敢谈……”他记得,老师是“获政策照顾”,被安排到田间放牛。

不过,女儿关怡提起此事,却大鸣不平:“‘照顾’其实是将他和大众隔离开来,单独批斗,更为屈辱……”据介绍,当时让关山月看管的是头缺鼻、好斗的公牛,根本无绳可牵。

专案组又另下规定:每夜都必须按时将公牛带回;若公牛与其他牛发生争斗,或是踩到河田,都将视为“政治错误”处理。

直至1971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宫川寅雄来访中国,亲向周恩来总理问起:“关山月,健在否?”关山月才被紧急召回广州,与日本学者交流,重提画笔。

关怡称,父亲甚少在公众场合提及此段遭遇,并嘱咐女儿和学生也不要提起。

但“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关山月再画梅花,便都是“枝枝向上”。

此后30年,关山月磋磨笔墨,力图冲破国画传统规章,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山月在谈创作时甚至自评:“我习画已半世纪多,只能说,70岁前都是打基础的时期。

”他走遍祖国大地,80岁高龄,仍想去西藏写生,后在医生的强烈劝阻下取消出行。

2000年,他89岁,仍辗转广州、深圳、北京,举办画展。

同年7月,于广州去世。

功德簿关山月的崛起扩大了岭南画派的影响言及关山月对广州、广东的影响,现岭南画家、广州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卢延光就认为应突出三大方面:最突出的是对广东美术、岭南画派的影响力。

1959年,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了《江山如此多娇》后,进一步扩大了岭南画派和广东美术在全国的影响,让广东美术与京津、江浙两地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是,促成广东一系列展馆的建设。

此前,广东无一岭南画派纪念馆,关山月与黎雄才二老合力,先后促成了岭南画派纪念馆、高剑父纪念馆、陈树人纪念馆、十香园共4大展馆的建成。

资金筹措困难之时,关山月曾多次牵头捐出画作,呼吁各方捐赠。

另外,广东艺博院中,有关山月馆等10个名人馆,关山月就为其捐赠了150多幅字画。

而现在在全国一流的广东美术馆,也有关山月促成的功劳。

三是对广东和广州美术教育的影响。

1946年,关山月就回到广州,任教高剑父在原春睡花园基础上创办的南中美术专科学校。

后任广州市立艺转中国画科主任、教授。

1958年起,担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等。

后任广东画院院长等。

逾半世纪,关山月都执教于广州,培养出了陈金章、林镛、吴泽浩等第三代岭南画派传人。

人·迹深圳:关山月艺术馆藏有其作品813件关山月逾半世纪的艺术人生都与广州相连。

但最早为关山月建馆的却是深圳。

占地8000平方米的关山月艺术馆就在深圳莲花山下,早于1997年6月份开放。

关山月艺术馆以研究关山月艺术为核心,藏有其813件作品。

周末休息,馆长陈湘波领着我进入贵宾厅,约3米长、2米高的《迎春图》占据了整幅墙面。

广州:关山月故居险遭拆迁广州美术学院内,两层半高的昌岗东路257号大院即是关山月故居。

女儿关怡介绍,这座小楼还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关老专门建造,到2000年7月去世前,关山月在此地居住了20年。

最初的选址是风景宜人的流花湖边。

不过,在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关山月坚持留在了学校内。

20多年过去,楼房的外墙已经斑驳。

推门而入,二楼的画室里2米多高的画板还竖立在墙上,关老当年留下的墨迹斑斑……关怡称,还经常有学生入门探访凭吊。

不过,2006年,广州地铁二号线与八号线交会站建设,故居却险遭拆迁。

10余名人大代表和粤剧名伶红线女群起呼吁,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专门批示,才将房子保住。

人·品很多人忽视了关老对广州国画教育的促进◎陈湘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名片:《江山如此多娇》是关山月影响最大的作品。

但为何在美术界,却认为他的《绿色长城》才是最好?陈湘波:《绿色长城》是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平远和高远,在透视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元素,有光影效果,但同时保留了中国画的韵味,将西画和中国画传统结合得很完美,在专业上备受认可。

但《江山如此多娇》有它的艺术影响。

上个世纪50年代,山水花鸟画因无法反映现实,备受批判。

不过,这幅巨作却完美体现了毛主席的诗意,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局面。

广州名片:现对关山月作品的关注多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前,80年代到2000年这段时期,关山月的艺术创作有哪些特点?陈湘波:上世纪80年代后,其实是关老创作的黄金时期。

中国画是有一定套路和程式的,但没有这些又不成国画。

关老就很想在套路里面有所突破。

他吸收了许多西方的观点,希望每张画都能表现出不同:比如他画海南的尖峰岭,要有尖峰岭的韵味;他画武夷山,要有武夷山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