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历史 5.24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是为了(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B.冲破思想禁锢,打破教条束缚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D.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答案】 B2.2008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光明日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指出: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

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人们彻底认识到“文革”的根本错误D.使人们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答案】 D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以此为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 D.改革开放【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答案】 C4.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B.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在“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上。

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

【答案】 C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5-24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5-24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选择题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答案】 D【解析】A、B两项是党政治路线方面的内容,C项中“全党”有点绝对化,且这次讨论是政治思想界的。

2.如果从以下文章或报告的标题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你应该选择哪一个()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D.《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答案】 B【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是开创这一理论的“宣言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答案】 C【解析】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致。

4.“推倒三山,三番起伏,三中扭转乾坤,星陨黯三光,三卷雄文垂后世;颁行两制,两地回归,两姓权衡资社,拳伸硬两手,两巡灼见指前程。

”这是一副悼念国家领导人的挽联,根据内容判断悼念的对象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叶剑英D.邓小平【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三”“两制”“权衡资社”等可判断挽联所指是邓小平。

5.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答案】 B【解析】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精编作业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作业一、选择题1.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原因是()A.当时党中央一些主要领导人用“两个凡是”继续“左”的错误B.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C.陈云等同志要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全党要求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答案: A2.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答案: C3.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

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

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

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B.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C.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解析:1978—1992年中国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使用雇工发展个体经济是否会伤害社会主义问题的看法还有分歧,邓小平对个体经济经营尝试的支持,说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故C项正确。

答案:C4.(2014·日照检测)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体现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摸着石头过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解析:证券、股市,社会主义能不能用?要坚决地试,“摸着石头过河”,强调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B项正确;A 项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C项提出结合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D项讨论的是中国是否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这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习题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习题岳麓版必修3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重要的历史转折1.历史背景。

(1)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深重灾难的“①__________”。

(2)针对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的“②________”的错误思想,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2.重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A.政治:放弃“③______________”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思想: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④_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深远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⑤__________、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转折。

答案:①文化大革命②两个凡是③以阶级斗争为纲④解放思想⑤思想【应用提升】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了“讨论”的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的拨乱反正。

答案:B二、邓小平理论1.形成条件。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①________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3)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2.形成过程。

(1)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转移的同时,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论点。

A.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②________,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B.三个是否“③________”是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强调物质文明和④________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019-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后作业岳麓版必修3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夯实1.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右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反映的是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

这场讨论针对的是(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C.“两个凡是”的问题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2.右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的游行队伍里的一个场景。

人群中打出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A.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希望“文化大革命”早日结束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3.20多年前,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南方谈话”成为“宣言书”。

与该讲话相关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是( ) (导学号52400073)A.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4.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对外开放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完善社会主义制度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一位共产党员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时,看到党章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3)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3)

《5.24_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记住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并说出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对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学习共产党人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四、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为高二文科班的学生。

学生经过高一政治史和经济史历史学习,对历史史料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历史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

而本课的内容有一些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所接触的,形成了一定的先前学习经验。

因此,本教学设计选择学生身边的乡土史、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作为普高的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采用导学式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

五、教学设计导学德育渗透袁隆平刘洋张丽莉而且有利于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讲授(四)科学发展观导入下一个环节知识梳理张丽莉老师的大爱行为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诠释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构建和谐社会”是在哪一思想理论中提出来的呢?——科学发展观1、提出: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2、发展:2007年6月,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及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2007年10月,十七大对其进行进一步阐释.3、意义:使中国经济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4、地位确立:中共十八大将其写入党章。

时政中涉及较多,不做太多讲解设疑导学德育渗透[问题设置5]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那么同学们我们能做点什么呢?讨论2分钟(提示:把范围缩小,构建和谐校园、班级、寝室、家庭。

高中历史 5.24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优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5.24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优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修3历史试题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综合题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这对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B项正确。

答案:B2.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这份公报涉及的内容肯定包括( )①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评价③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问题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A3.1986年1月6日,再次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

该论点形象地反映出理论的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析:D项是对前三项的理论概括,A、B、C三项是理论的具体内容。

答案:D4.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下列对理论历史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理论是对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理论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C.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解析: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对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引我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并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

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5.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对外开放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最新2019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专用)

最新2019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专用)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随堂检测]1.“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解析:选B。

“新的理论”即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括A、C、D项等诸方面的内容。

2.“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起到了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作用解析:选D。

“南方谈话”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命题,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D项正确。

3.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解析:选B。

“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是指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由中共“十四大”作出的。

4.下图为1998年长江发大水,人民解放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的情景。

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解析:选C。

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的情景,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一、选择题
1.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右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反映的是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

这场讨论针对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思想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答案:C
2.右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的游行队伍里的一个场景。

人群中打出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
A.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希望“文化大革命”早日结束
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1984年”,结合时间可排除A、B、C三项。

答案:D
3.20多年前,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南方谈话”成为“宣言书”。

与该讲话相关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是( )
A.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解析: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是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邓小平的讲话肯定了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建立市场经济。

答案:D
4.1986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该理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该理论的是( )
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
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解析:“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指的是手段方式方法,而“老鼠”指的是达到的成效。

该理论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使用。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5.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行对外开放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A
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我党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下作出的新探索。

答案:D
7.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198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8.一位共产党员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时,看到党章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这一正式表述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四大”上
B.中共“十五大”上
C.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
D.中共“十六大”上
解析: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章,并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材料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材料三沈浩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一片真心,使他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

只有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沈浩精神照亮基层之路》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哪些发展。

(3)材料三中,沈浩的行为突出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哪一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请你就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

答案:(1)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的进程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