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咪唑_噻嘧啶_芬苯达唑_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对西氏贝蛔虫幼虫杀灭效果观察
抗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一、抗蠕虫药1.抗线虫药:苯并咪唑类:常用有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噻苯达唑、非班太尔咪唑并噻唑类:左旋咪唑、四咪唑(噻咪唑)(光谱、高效、低毒)有机磷类:(有机磷酸脂类中一些低毒的化合物)敌百虫(我国应用最广泛)阿维菌素类: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类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理想抗体内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莫西菌素(主要用于驱杀犬的某些体表寄生虫)哌嗪类-:哌嗪、乙胺嗪2.抗绦虫药【大部分为片状口服药】依西太尔:伊喹酮(为吡喹酮同系物)、氯硝柳胺:灭绦灵(广谱高效驱绦虫药)、硫双二氯酚:别丁(对犬猫各种绦虫及吸虫均有驱除效果)、氢溴酸槟榔碱(对绦虫肌肉有麻痹作用)、丁氮脒(使绦虫在宿主消化道内被消化,常被制成盐酸丁萘脒和羟萘酸丁奈脒,是犬猫的驱绦虫药)3.抗吸虫药吡喹酮:是抗血吸虫的首选药,具有广谱驱血吸虫,驱吸虫和驱绦虫的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拜宠清因含有吡喹酮因此对吸虫是有效果的。
4.抗血吸虫药硝硫氰酯:具有广谱的驱虫效果。
二、抗原虫药1.抗球虫药氨丙啉:安宝乐(结构与硫胺相似,是硫胺拮抗剂,对于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抗虫作用最强,对巨型艾美耳球虫没有作用)地克珠利:杀球灵(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可驱除犬猫体内球虫)托曲珠利:甲苯三嗪酮(杀球虫方式独特,安全性高主要用于驱除犬的球虫)磺胺喹噁啉:属磺胺类药物,专供抗球虫使用,主驱除犬体内球虫2.抗锥虫药物(锥虫是由寄生在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锥虫引起的一类疾病)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二脒那嗪(对锥虫、梨虫和无浆体的边虫均有作用,是治疗锥虫病和梨形虫病的高效药,但预防作用较差,对犬的各种巴贝斯虫病治疗作用较好,对猫巴贝斯虫无效,与同类药物相比,具有用途广,使用简便等优势,是目前治疗犬锥虫病和梨形虫病较为理想的药物)3.抗梨形虫(焦虫)药(是由蜱虫传播的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主要对犬的巴贝斯梨形虫有特效,对泰勒梨形虫和无浆体边虫治疗效果较差,毒性较大,勿大剂量注射)4.抗弓形虫药: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疾病,寄生于犬猫等200多种动物与人,犬猫为隐性感染磺胺间甲氧嘧啶(是体内外抗菌作用最强的磺胺药,对犬猫弓形体有较好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叶酸的形成从而抑制弓形体的生长繁殖)5.抗滴虫药:甲硝唑(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毛滴虫药,用于犬的生殖毛滴虫病,犬的贾第鞭毛虫病)三、杀虫药1.有机磷类杀虫药二嗪农:螨净(是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内服作用较弱,对猫比较敏感)甲基吡啶磷:(用于环境杀虫,对苍蝇、蟑螂、蚂蚁、跳蚤、臭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二氯苯醚菊脂:(和吡虫啉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犬体表蚤、蜱、虱的寄生,抵抗蚊子的叮咬,禁用于猫及猫科动物。
常见驱线虫药——伊维菌素,芬苯达唑,左旋咪唑

常见驱线虫药——伊维菌素,芬苯达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理化性质】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在甲醇、丙酮或乙酸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你有一次刮奖机会未使用广告【药动学】伊维菌素主要在肝和脂肪中代谢,98%从粪便中排泄。
【药理作用】为大环内酯类体内驱虫药,通过干扰虫体递质而麻痹虫体。
【临床应用】驱虫谱广、效力强,主要用于驱除肠道线虫,对体外寄生虫如蜱、螨、虱、蝇类以及蝇幼类(鼻蝇幼、肠蝇幼)、耳羌虫等亦有杀灭作用,但没有驱除吸虫和绦虫的作用。
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动物用抗蠕虫药。
治疗剂量对移行中的圆线虫具有高效,对蜱、虱、蛆、螨等也有驱杀作用。
毒性小,临床上应用此药均未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副作用。
对反刍动物、马、猪和犬至少有10 倍治疗量的安全范围。
【注意事项】柯利犬(带柯利犬血统包括苏格兰牧羊犬、喜乐帝牧羊犬、边境牧羊犬等) 禁用。
【制剂、用法与用量】lml :0.01g (1万国际单位)、2ml :0.02g (2万国际单位)、5ml:0.05g (5 万国际单位)。
皮下注射,一次量,牛、羊0.2mg/kg,猪0.3mg/kg。
混饲,每1000kg饲料,猪2g,连用7天。
展开剩余75%【休药期】动物宰前35 天停药。
左旋咪唑左旋咪唑又名左咪唑、左噻咪唑钩蛔、驱虫速。
【理化性质】为噻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常用其盐酸盐或磷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盐酸盐易溶,磷酸盐微溶。
在碱性水溶液中均易分解失效。
【药动学】口服:吸收良好。
血药高峰:5h。
代谢: 肝。
排泄: 尿。
【药理作用】左旋咪唑为人工合成的广谱驱虫药,进人虫体后,抑制虫体肌肉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糖代谢发生障碍,能量产生不足,虫体肌肉麻痹而被排出体外。
【临床应用】左旋咪唑常用于各种动物的驱虫,对成虫和幼虫均有效。
对多种线虫有驱眼寄生虫等。
对禽类可用于驱除多种线除作用,对猪可用线虫、毛圆属线虫、仰口属线虫)、皱胃寄生虫(血矛属线虫、奥斯特线虫)于驱除蛔虫、肠道线虫(类圆线虫),对结节虫(食道口线虫) 和处于输尿管的肾虫(有齿冠尾线虫) 也有效。
寄生虫用药

驱线虫药药物名称作用范围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左旋咪唑(左咪唑) 对多种线虫有驱除作用,对成虫和幼虫均有效,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驱除犬、猫蛔虫,钩虫,心丝虫,类圆线虫,食道线虫和眼虫等。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次,口服或肌肉注射。
丙硫咪唑对犬消化道线虫驱除效果最好,其次对犬的绦虫、吸虫也有驱除作用,同时对虫卵、幼虫也有效。
主要用于驱除犬蛔虫、钩虫、鞭虫、旋毛虫、类圆线虫、食道虫、绦虫和吸虫等。
口服:(1)驱线虫为每千克体重5—20毫克/次;(2)驱绦虫为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3)驱吸虫为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次。
甲苯咪唑对蛔虫、钩虫、鞭虫、旋毛虫和类圆线虫均有良好驱杀作用,对丝虫、绦虫也有效。
口服:每千克体重5毫克/(次·天),随食物连服5天。
复方甲苯咪唑对蛔虫、钩虫、鞭虫、旋毛虫和类圆线虫均有良好驱杀作用,对丝虫、绦虫也有效。
成年犬2片/次,小犬剂量减半。
1%伊(阿)维菌素(螨虫一针净) 广谱驱虫药,除对犬蛔虫、钩虫、类圆线虫有效外,对外寄生虫(螨、虱、跳蚤)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05--0.1毫升/次,7天1次。
苏格兰牧羊犬敏感。
左旋咪唑擦剂作用同左旋咪唑,为皮肤吸收药,主要用于驱除犬蛔虫、钩虫和类圆线虫等。
耳壳或大腿内侧皮肤上涂擦。
每千克体重0.1~0.15毫升/次。
羟嘧啶驱除鞭虫有特效。
口服: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次。
海群生主要用于驱杀犬心丝虫和微丝蚴。
口服:成年犬为每千克体重60--70毫克,分3次服。
幼犬剂量酌减。
碘硝酚对钩虫有良好驱除作用,常用于驱除犬的钩虫。
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10毫克/次。
驱吸虫药药物名称作用范围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吡喹酮广谱驱虫药,对吸虫、绦虫均有效,口服:每千克体重50--75毫克/次。
对犬肺吸虫、血吸虫和华枝睾吸虫等有良好驱杀作用。
硫双二氯酸适用于治疗犬肺吸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
口服:每千克体重0.1--0.2克/次。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1.猪蛔虫病⑴治疗。
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①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②氟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
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⑤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⑥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⑦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⑧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①定期驱虫。
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它猪并群。
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
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
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
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②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③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2.类圆线虫病⑴治疗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
也可使用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驱虫。
⑵预防由于虫卵及幼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很低,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清除猪粪,并进行堆集发酵。
此外,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3.猪后圆线虫病⑴治疗①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②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④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⑤氰乙酰肼。
常用驱虫药物对羊体内寄生虫驱虫效果试验

常用驱虫药物对羊体内寄生虫驱虫效果试验作者:张元王孝忠李永明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8年第05期摘要:寄生虫是危害养羊业的大敌,特别是规模化羊场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难于保障,尽管养殖场采取了多种措施,也开展了驱虫,但羊的排泄物对饲草(料)、饮水、饲喂工具的污染必然会使羊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增多。
当前山羊驱虫药品种繁多,为了进一步探明几种常用驱虫药的驱虫效果及持续疗效,选择了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长阳永兴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羊场开展了驱虫试验。
旨在找出1~2种适用于规模化羊场的疗效好且简便易行的驱虫药物进行推广。
关键词:规模化羊场;寄生虫;驱虫药物;效果中图分类号:S855.9;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5-0010-02进行一定规模的山羊养殖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山羊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寄生虫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以一种极隐蔽的形式消耗羊的营养,影响羊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抑制羔羊的生长发育,降低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会导致羊群大批量死亡,给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是羊群稳定健康成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有效的预防控制、定期的检查、驱虫是山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手段。
当前药物驱虫一直是山羊寄生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山羊感染寄生虫的多样性和驱虫药物的不规范使用,药物驱虫的效果差异较大。
本试验选用了本地常用的4种驱虫药物,对试验场羊只分成4组进行驱虫效果和药效持续时间的对比试验,旨在为规模化山羊养殖探索出一条比较实用的药物驱虫方案,降低山羊寄生虫的感染率或发病率,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收入,推动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择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部级畜禽标准化山羊养殖场--长阳永兴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该场位于优质宜昌白山羊的主产区—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紫台村5组,东经110°48′53″,北纬30°35′22″,海拔1 150 m,年平均气温10 ℃,极端最高气温38.2 ℃,极端最低气温-10 ℃,年平均降雨量1 500 mm。
四氢嘧啶类抗寄生虫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018年第10期四氢嘧啶类主要有噻嘧啶、甲噻嘧啶和允许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的多种酚嘧啶盐。
这些药物都能作为烟碱激动剂干扰虫体神经肌肉系统,引起虫体肌肉收缩和痉挛麻痹。
体外试验表明,噻嘧啶的作用比乙酰胆碱强100倍以上。
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神经功能所必需的,但该受体在哺乳动物上的生理功能和分布似乎不同。
在反刍动物体内,这些药物能迅速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因此,这类药物对反刍动物的用药量高于单胃动物。
1噻嘧啶噻嘧啶是所有四氢嘧啶类药物中应用最广的。
酒石酸噻嘧啶为白色粉末,可溶于水,供马和猪使用的有粉剂和丸剂。
大鼠、犬和猪对酒石酸噻嘧啶的口服吸收好,血液峰值出现在用药后2~3h 内。
药物在体内代谢迅速,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双羟萘酸噻嘧啶为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可制成即用型的混悬剂供犬和马使用,或犬用片剂。
固体形式的噻嘧啶盐很稳定,但溶于水或悬浮在水中会发生光降解,使其药效降低。
双羟萘酸噻嘧啶的肠道吸收很差。
双羟萘酸噻嘧啶有适口的混悬剂、咀嚼片剂或片剂,可用于驱除犬和幼犬感染的蛔虫如犬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钩虫如犬钩虫和狭头钩虫。
该药的推荐剂量为5mg/kg,可口服给药或拌入少量犬粮中服用。
对体重低于2.25kg 的犬,给药剂量要提高到10mg/kg。
双羟萘酸噻嘧啶对哺乳期和断奶的幼犬、妊娠母犬、种用公犬和感染犬恶丝虫的犬服用都很安全。
该药对犬的口服LD50高于690mg/kg。
犬按每天94mg/kg.bw 连用90d,没有引起任何形态学改变。
双羟萘酸噻嘧啶可与有机磷类药物或其他抗寄生虫和抗微生物药物配伍使用。
马用双羟萘酸噻嘧啶为糊剂或焦糖味混悬剂,按噻嘧啶6.6mg/kg.bw 给药,用于驱除大型圆线虫,如普通圆线虫、无齿圆线虫和马圆线虫,马蛲虫、马副蛔虫和盅口亚科的线虫,包括对苯并咪唑类有抗性的虫体。
噻嘧啶按13.2mg/kg.bw,一次口服给药,对叶状裸头绦虫有98%的驱虫效果,但该剂量未获美国批准。
羊的驱虫大全

羊的驱虫大全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羊驱虫问题第一、常规驱虫:第二、寄生虫在羊生产中危害很大,但很多朋友对驱虫却有些误区和盲目,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人不注重学习,只是和一些老羊倌或卖兽药的打听些驱虫方法,但是很多卖兽药的,他可能会告诉你伊维菌素能治所有寄生虫,用这一种驱虫药就行,因为伊维菌素相对较贵,利润较高,但事实是伊维菌素对绦虫和吸虫是无驱虫效果的。
第三、在实际生产中对羊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各种体外寄生虫,线虫,绦虫,吸虫。
市面上能买到的常用药物主要有伊维菌素,丙硫咪唑,吡喹酮,氯氰碘柳胺钠等。
第四、在无重大寄生虫病害时常规驱虫可以用以下方法:一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杀灭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但使用时注意大羊不要超过说明用量的3倍,小羊不能超过2倍,否则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药,容易造成损失。
如果体外寄生虫(如螨虫)严重,可以用伊维菌素配成溶液喷涂患处,最少7天一次,直到治愈。
二阿苯达唑:主要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
三吡喹酮:主要杀灭绦虫和吸虫,可与阿苯达唑交替使用。
四氯氰碘柳胺钠:主要用于治疗肝片形吸虫,和肠道线虫,一般在确认患肝吸虫时使用。
第五、此外春秋两季易感染球虫病,小羊易感染,患病羊只会出现反复腹泻,死亡率较高,可以在春秋两季在羔羊饲料中加些含氨丙啉或磺胺二甲嘧啶的药物预防。
但不可长期使用,磺胺二甲嘧啶对一些瘤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第一、我的圈养羊就是体外寄生虫太严重,皮下注射技术又不行,真是伤脑筋。
应该是剂量不够,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应该超出说明用量的一倍使用,再结合外用,可以把伊维菌素配制成溶液喷涂在患处,7天用药一次,直到长出新毛。
同时清理羊圈,在羊圈里喷农用辛硫磷溶液,以绝后患。
还请问配制溶液的比例是多少呢看患病皮肤的面积而定,要是个别羊,可以用少量的水对上一两只伊维菌素,药兑的浓点没事,只要皮肤没有破裂就行,要是全群喷洒也要兑浓点,只要是外用,皮肤不破损就不会中毒。
多拉菌素驱除绵羊寄生虫药效试验

试验组驱虫数
粗计驱虫率 = 对照组驱虫数 -
×100%
对照组驱虫数
2 结果
2.1 多拉菌素注射剂驱除绵羊线虫粪检结果
使用0.2 mg/kg的多拉菌素注射剂和0.2 mg/kg伊维菌
素注射剂,2组结果相似。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
为95.0%和9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85.0%
和80%;0.3 mg/kg剂量对线虫虫卵(幼虫)的有效率均达
将100只绵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其中1~3组为 多拉菌素注射剂低、中、高剂量试验组,分别按0.1、0.2和 0.3 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给药;4组为药物对照组,伊维菌 素注射剂按0.2 mg/kg剂量皮下注射给药;5组为阳性对照 组,不给药。 1.4 试验方法
(1)药物试验。对分组的羊进行称重、记录,根据体 重和试验组别给药。对1~3组试验羊进行肌肉注射多拉菌 素,第4组进行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阳性对照组不给药。给 药第14天后,进行采集粪便,检查虫卵、幼虫,统计EPG 和幼虫数。
0.2 mg/kg多拉菌素试验组与0.2 mg/kg伊维菌素对照组
的驱虫效果基本一致,对绵羊主要消化道7属线虫和肺的
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7.9%和99.3%,其中对毛首线虫的驱虫
率分别为90.6%和88.9%,对原圆科线虫的驱虫率分别为
97.6%和92.1%;多拉菌素注射剂0.3 mg/kg剂量组对绵羊主
100.0%,效果显著,见表1、表2。
表1 各组试验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统计
组别 剂量 试验羊 转阴羊 转阴率 (mg/kg)数(只)数(只)(%)
1 0.1
20
2 0.2
20
3 0.3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1%%
,
感
染 第 巧 天给 药 幼 虫 减 虫 率为 8 7 % 7 0
多拉 菌 素 ( 0
.
3m
吵 g 体重
5
,
注射 )
.
:
1 2 感染 虫 卵 后 第 3 天 给 药 西 氏 贝 蛔 虫 幼 虫 的 减 虫 率 为 9 0 %
.
,
感 染 第 巧 天 给药 幼 虫 减 虫 率为 8 4 % % 2 6
LM )
,
,
因 此 是 一 种人 兽 共 患 寄 生 虫
。
目的 探 讨
,
E L SA I
法 检 测 转移 贝 蛔虫 感 染动 物 血 清 抗
。
体 的 可能 性
反 应 小 鼠感 染 转 移 贝蛔 虫 后 抗 体 指 标 变 化
为 转移 贝 蛔虫 的 免 疫诊 断及 防控提 供依 据
, 。
方 法 通 过 饱 和 食 盐水 漂 浮 法 搜集 北 极 熊粪便 中 的 转移 贝蛔 虫 虫 卵 经 口 腔灌 服法感 染 小 鼠 每 隔 一
ee
ti。)
进 行驱 虫
,
给 药后通 过 剖检 小
。
白鼠
,
统计 其 内脏
脑
、
肌 肉中 的 幼虫 回收数 量
:
计 算 各给药 组小 鼠体 内 的幼 虫 减 虫 率
供试 5 种 药
物对 西 氏 贝蛔虫 幼 虫 的杀灭 效 果 为 左 咪 哇 ( lo m
叭g 体 重
g
,
注射 )
4 . 0%
,
。
:
感 染 虫 卵 后 第 3 天 给药 西 氏 贝蛔 虫幼 虫 的 减 虫 率 为7 8
。
叭g 体 重
,
,
: 喂 服 ) 感染 虫 卵 后 第 3 天 给 药 西 氏 贝蛔虫 幼 虫 的减 虫 率 为 8 4 % 4 3
.
,
5 5 感染 第 巧 天 给 药 幼虫减 虫 率 为7 6 %
.
。
伊维 菌 素 ( 0
2 . m
创纯
注射 )
.
:
感染 虫 卵 后 第 3 天 给 药 西 氏 贝 蛔 虫 幼 虫的 减 虫 率 为9 5
,
i r
) 是 大熊 猫 体 内最 常 见 的寄 生 虫
。
对野 生 及 圈 养 大熊猫
危害 很 大
小 白鼠
,
采 用 药 物 驱虫 是 目前 控制 圈 养大 熊猫 蛔 虫 病 的 主 要 措 施
,
本 实验 采 用 西 氏 贝 蛔 虫 卵 感 染
以小 白鼠为 模 型
,
观 察 了左 咪 哇
、
咪哮 陡
、
芬苯达 哇
o e 感 染 虫 卵 后 第 3 天 和 第 巧 天 分 别 采 用 左 咪 哇 ( L e m is f ) v
o
、
在
rn 曝 喀 陡 ( Py a
e t l)
、
芬苯达哇
(F e n b
en
da z
o
le )
、
v 伊维 菌 素 (I e r m
、
ee
tin
) 和 多 拉 菌 素 (D
,
o r
m a
巧 天给 药幼 虫 减 虫 率为6 4
k 芬 苯 达 哇 ( lo m g /
体重
喂服 )
.
:
感 染 虫卵后 第 3 天 给 药 西 氏 贝 蛔虫幼 虫 的减虫 率 为 %
.
7 1%
,
感染 第 巧 天 给药 幼 虫 减 虫 率 为8 6 % 6 5 咪啼 咤 乳剂 ( lom
。
、
伊维 菌 素和 多拉菌 素 对 西 氏 贝蛔 虫
,
幼 虫 的 杀灭 效 果
为 大 熊猫 临床 用 药 的 选 择 提 供参 考
实验 共 分 悦组
,
0 每组 1 只 小 白 鼠
,
用 实验 室
。
内人 工 培养 的西 氏 贝 蛔 虫感 染 性 虫 卵 通过灌 胃 的方 法 感 染小 白 鼠 每 只 小 白 鼠感 染 10 0 0 个 虫 卵
周 采 集 小 鼠血 清 g I q l g
,
以 转 移 贝 蛔 虫 二 期 幼 虫 粗 抗 原为 包 被 抗 原 和I
,
通过
EL SA I
对 各 组 小 鼠血清 做
I G
,
g a I IZ , g
E
M g 检测
。
; 结 果 总 I G 和 I M 在 感 染后 第 二 周 就 能达 到最 高抗体 水平 而 I G Z g g g a
。
实验 结果 表 明在供 试 的
果较 好
*
。
种药物 中
,
以 芬苯 达 哇
、
伊维 菌素 和 多 拉 菌 素对 西 氏 贝蛔 虫 幼虫 的 杀 灭 效
通 讯 作者
,
E m
一
aU :
gu
an
群o
u
l9 6 3 间 v a h o o
.
eo
m
.
en
.
人工 感 染转 移 贝蛔 虫 小 鼠血清抗 体 E u
聂华 明
,
SA
*
检测
付彦
,
谢跃
,
古 小彬
,
王淑 贤
,
杨光友
( 四21 农 业 大 学动物 医学 院夕 1
: By i s a i r n j g s a 摘 要 转 移 贝蛔 虫 荟a l a c r t s ‘ ) 是 熊类 动 物 的肠道 寄 生 虫 s a
,
其 幼 虫 可 引 起 人 类 的幼虫
移 行 症 (V
左 咪哇
、
唾 嗜淀
’,
、
芬苯达 哇
2
,
、
伊维菌素 和 多拉 菌素
’,
对西 氏贝蛔虫幼虫 杀 灭 效果 观 察
梁艺 男
.
李德生
王承 东
2
,
谢跃
王淑贤
.
,
杨光友 ”
. 1 ( 四了 农业大 学动 物医 学院 2 厅
中国保护大熊 猫研 究 中心 )
,
摘 要
:
西 氏 贝 蛔 虫 (B a l a c r s h r e d yi s ai c o e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