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298 K 、100 kPa 时,已知: 2H 2O(g)2H 2(g)+O 2(g) ΔH 1 Cl 2(g)+H 2(g)2HCl(g) ΔH 2 2Cl 2+2H 2O(g)4HCl(g)+O 2(g) ΔH 3则ΔH 3与ΔH 2和ΔH 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 3=ΔH 1+2ΔH 2 B .ΔH 3=ΔH 1+ΔH 2 C .ΔH 3=ΔH 1-2ΔH 2 D .ΔH 3=ΔH 1-ΔH 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第三个方程式可由第二个方程式乘以2再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到,由盖斯定律可知ΔH 3=ΔH 1+2ΔH 2,选A 。

考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⑤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⑤①④D .②③⑤①⑥【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要合成乙二酸乙二酯需先制备乙二醇和乙二酸,用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先制得乙烯,乙烯和氯气加成先制得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乙二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醇和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故选C 。

考点:用醇、乙烯、氯代烃、羧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有机物的制备。

3.如图是某只含有C 、H 、O 、N 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3H 7NOB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 .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D .不能和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价键规律C 成4键,H 成1键,O 成2键,N 成3键,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3H 7NO 2,错误;B 、该分子中存在羧基和氨基,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正确;C 、分子中存在氨基,可以和盐酸反应,错误;D 、分子中存在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错误,答案选B 。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全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全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全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 ) A .3种 B .4种C .5种D .6种【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可知,四联苯的等效氢原子有5种,因此四联苯的一氯代物的种类为5种,故选C 。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 值等于5的HCl 溶液和PH 值等于9的NaOH 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之比为1:1 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 C .PH=2的HNO 3溶液和PH=10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的PH=7D .向0.1 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 -)/c(NH 3·H 2O)增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酸溶液中分析水的电离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碱溶液中分析水的电离计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常温下,pH 等于5的HCl 溶液和pH 值等于9的NaOH 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均为10-9mol/L ,由水电离出的C(H +)之比为1:1,正确;B 、醋酸为弱电解质,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度越小。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错误;C 、pH=2的HNO 3溶液和pH=10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HNO 3过量,pH<7,错误;D 、氨水中加入醋酸铵固体,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OH -)减小,c(NH 3·H 2O)增大,c(OH -)/c(NH 3·H 2O)减小,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对的是( )A.大力发展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C.使用含碳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C【解析】目前全球能源还主要依靠含碳物质的燃烧。

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在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下工夫。

2.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答案】B【解析】①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生成羧基,产物中含有—COOH和—Br;②发生水解,—Br被—OH取代,产物中含有—OH和;③发生消去反应,产物中只含有;④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只含有—Br。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B.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氯气6molC.乙烷、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B试题分析: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悬浊液检验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A正确;B、乙烯含因此可以用新制的Cu(OH)2有1个碳碳双键和4个氢原子,因此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需要1mol氯气。

然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又需要4mol氯气,所以最多需要氯气5mol,B不正确;C、乙烷是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乙醇含有羟基,可以与HBr等发生取代反应。

乙酸含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C正确;D、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因此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选B。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水平会考汇编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水平会考汇编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水平会考汇编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 2B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Cl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有SO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 并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能是二氧化硫,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沉淀,可能是硫酸银,错误;C 、加入硝酸钡产生的白色沉淀若是亚硫酸钡沉淀,加入稀硝酸后也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而不溶,所以不能判断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错误;D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与碱反应共热产生氨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2.2013年CCTV -4报道地球空气温度和30年前相比升高1.5 ℃左右,为控制温室效应,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如在适当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以1︰3的体积比进行反应,可生成某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则该类化工原料不可能是 A .甲醇(CH 3OH) B .乙烯 C .乙醇 D .甲烷 【答案】D【解析】 反应前混合气体中n(C)∶n(H)∶n(O)=1∶6∶2, 反应后若n(CH 3OH)∶n(H 2O)=1∶1或n(C 2H 4)∶n(H 2O)=1∶4或n(C 2H 5OH):n(H 2O)=1∶3,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n(C)∶n(H)∶n(O)=1∶6∶2。

故A 、B 、C 三项均符合题意。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高考真卷测试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 .1 mol 酸与1 mol 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C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D .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概念,关键是记清楚有关中和热的问题。

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故C 项正确。

H 2SO 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 4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 项错误。

考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就可以减少CO 2、粉尘等物质的排放,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B .添加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吸收、提高食品的保质期,不一定会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

C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乱丢、乱放,正确;D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不仅可以节约化石能源的使用,而且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关系的知识。

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L1mol•L-1的盐酸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B.假设1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C—Cl 键的个数为2N AD.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降温到标况,其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错误;B、铁离子水解使胶粒数小于NA,错误;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D、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N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1:2,所以无论外界条件如何,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原子总数为3 NA,正确,答案选D。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检测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检测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检测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用1 mol·L -1NaOH 溶液中和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其pH 和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分别是A .0.5 mol·L -1100 mLB .0.5 mol·L -180 mLC .1 mol·L -160 mL D .1 mol·L -180 Ml【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硫酸是二元强酸,因此选B 。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Ba 2+)增大 C .含1 mol KOH 的溶液与1 mol CO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 +)=c(HCO)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可使c(Na +)=c(CH 3COO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由题意知,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酸和碱的元数未知,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大小不能确定,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错误;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SO 42-)增大,BaSO 4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Ba 2+)减小,错误;C 、含l mol KOH 的溶液与l mol CO 2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得c(K +)=c (HCO 3-)+c (CO 32-)+c (H 2CO 3),错误;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当溶液呈中性时,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 (Na +)=c(CH 3COO -),正确。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精品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标有“+”的接线柱,接电源的正极,做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放电时,发生它的逆反应,故为还原反应,在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放电时作正极;故选B 。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反应的判断和关系。

2.反应2A(g)2B(g)+C(g)△H >0达平衡时,要使v (正)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压 B .减压C .减小C 的浓度D .降温【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加压,是加快反应速率的,错误;B 、减压可以使v (正)降低,且平衡正向移动,A 的浓度减小,错误;C 、减小C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A 的浓度减小,错误;D 、降温是向着放热方向移动的,正向是一个吸热的方向,因些降温可以降低正反应的速率,还呆以增大A 的浓度,正确。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已知298 K 、101 kPa 条件下:①4Al(s)+3O 2(g)=2Al 2O 3(s) ΔH =-2834.9 kJ·mol -1②4Al(s)+2O 3(g)=2Al 2O 3(s) ΔH =-3119.1 kJ·mol -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为O 3为放热反应B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为O 3为吸热反应C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为O 3为放热反应D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为O 3为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25℃、101kpa 条件下:(1)4Al (s )+302(g )═2Al 2O 3(s );△H=-2834.9kJ·mol -1(2)4Al (s )+2O 3(g )═2Al 2O 3(s );△H=-3119.1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1)-(2)得到:3O 2(g )═2O 3(g )△H=-2834.9kJ·mol -1-(-3119.1KJ·mol -1)=284.1KJ·mol -1。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模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模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模拟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相反则是吸热反应,故A错;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2.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CCl4曾用作灭火剂,但因与水在高温下反应会产生有毒物质,现已被禁用B.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C.Li是最轻的金属,也是活动性极强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D.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Cl4曾用作灭火剂,但因与水在高温下反应会产生有毒的光气(COCl2)和盐酸(HCl),现已被禁用,故A正确;B、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粒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故B错误;C、Li是最轻的金属,也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故C正确;D、乙烯具有生物调节功能,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3.电化学装置工作时,下列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的是()A.阴极B.负极C.铜电极D.石墨电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化学装置工作时,原电池的负极或电解池的阳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 和NaClO 相比,NaCN 溶液的pH 较大,则下列关于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 和HClO 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酸的强弱:HCN>HClOB .pH :HClO>HCNC .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HClO>HCND .酸根离子浓度:c(CN -)<c(ClO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相应酸的酸性越弱,其强碱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NaCN 溶液的pH 比NaClO 大,说明HCN 比HClO 酸性弱。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2.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 —P a kJ·mol -1、P —O b kJ·mol -1、P O c kJ·mol -1、O O d kJ·mol -1。

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 ,其中正确的是( )A .(6a+5d-4c-12b) kJ·mol -1B .(4c+12b-6a-5d) kJ·mol -1C .(4c+12b-4a-5d) kJ·mol -1D .(4a+5d-4c-12b) kJ·mol -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a+5d)kJ ,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为(12b+4c)kJ 。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 .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错误;B .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一些复分解反应特殊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类型无直接关系,错误;C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是反应快速反应,与反应热无关,错误; D .酸碱中和反应是反应反应,所以其逆反应必然是吸热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4.下列物质中,能够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有 A .聚乙烯 B .蛋白质C .淀粉D .油脂【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聚乙烯不能发生水解。

因此A 选项是错误的。

B 、C 选项蛋白质和淀粉都是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且蛋白质水解可以生成氨基酸,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因此BC 选项是正确的。

D ,油脂分子量不是很大,因此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D 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中PH 值小于7的是( ) A .Na 2CO 3 B .NH 4NO 3C .Na 2SO 4D .KNO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Na 2CO 3为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pH >7;B 、NH 4NO 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pH <7,正确;C 、D 为强酸强碱盐,为中性,pH=7,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盐溶液的酸碱性。

6.取浓度相同的NaOH 和HCl 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 .0.01 mol/L B .0.017 mol/LC .0.05 mol/LD .0.50 mol/L【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V (NaOH )=3L ,V (HCl )=2L ,二者混合后反应,混合溶液体积为5L ,二者混合后反应,所得溶液pH=12,则 c (OH -)=10-2mol/L ,所以3L×cmol/L-2L×cmol/L=10-2mol/L×5L解得c=0.05mol/L ,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C 。

考点:pH 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pH 的计算,该题要抓住反应后溶液pH=12,则NaOH 过量这个关键步骤,本题难度中等。

7.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的电子排布最外层不都是以p 6结束 B .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C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 族元素原子的大D .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 、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正确,例如He 是1s2;稀有气体都满足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B 正确;C 正确;D 正确,其原子与下一周期ⅠA 、ⅡA 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排布式,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8.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Q 1①2H 2(g)+O 2(g)===2H 2O(g) ΔH =-Q 2 ② H 2O(g)===H 2O(l) ΔH =-Q 3③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 2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4Q 1+0.5Q 2 B .4Q 1+Q 2+10Q 3 C .4Q 1+2Q 2 D .4Q 1+0.5Q 2+9Q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 =5mol ,其中甲烷是4mol ,氢气是1mol 。

在常温下水是液态,所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4Q 1+8Q 3+0.5Q 2+Q 3=4Q 1+0.5Q 2+9Q 3,答案选D 。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特别是本题中水的状态是液态,需要进行转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应变能力。

9.以下措施能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的是()A.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B.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C.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D.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要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则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层析实验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层析法的实验原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是正确的,但集气瓶口不能密封(塞橡皮塞),可塞一团疏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气体对流,以便收集到较纯的氨气。

B中左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硫酸铜将与Zn电极直接反应,无法形成原电池;要构成铜锌原电池,在两个烧杯中电解质溶液不变的情况下应将两个电极交换。

装置C中,通过观察长颈漏斗中液面是否下降,可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中收集比空气重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为长管进,短管出,因此答案选C。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题11.下图为阿托酸甲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反应③为取代反应,另一反应产物为乙醇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 为芳香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个蜂,其面积比为1:1:2:2:2,则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若要检验有机物B 的官能团,则所使用的试剂除了有机物B 和水之外,还需要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托酸甲酯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阿托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既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阿托酸甲酯的另外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在多步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下列4种不同的反应类型,请按照实际进行的反应顺序依次写出这四种反应类型的字母序号__________。

a .取代反应b .消去反应c .加成反应d .氧化反应【答案】(1)苯乙烯 (2分) NaOH 溶液、稀HNO 3、AgNO 3溶液(3分) (2)②(3分)③(3分)(3)碳碳双键、酯基(2分) 8(3分) (4)cadb (3分) 【解析】试题分析:A 为芳香烃,结合B 的分子式可知,A 为苯乙烯或乙苯、二甲苯,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个峰,其面积比为1:1:2:2:2,则A 为,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B 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C ,C 可以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则B 为,C 为,D 为,E 为。

苯乙酸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 为,F 与甲酸乙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 为,G 再发生消去反应得。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的名称为苯乙烯;B 为,含有的官能团为溴原子,检验溴原子方法为:将卤代烃在NaOH 水溶液、加热条件水解得到NaBr ,再用稀硝酸酸化,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因此还需要的试剂有NaOH 溶液、稀HNO 3、AgNO 3溶液。

(2)反应②是羟基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③是酯基的交换,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

(3)根据阿托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阿托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含有-COOH ,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苯环取代烯酸烃基中H 原子得到,烯酸有:CH 2=CHCH 2COOH ,CH 3CH=CHCOOH ,CH 2=C (CH 3)COOH ,烃基分别有3、3、2种H 原子,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