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能量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能量1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8.生活中的能量一、教学目的要求:1.能从各类人造机械和行为判定所利用的能量形式2.通过观看发觉自己周围存在哪一种形式的能量。
3.将自己常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发觉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本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6.乐于从小养成维持健康的饮食适应。
二、教学难点:从各类人造机械和行为判定所利用的能量形式三、教学重点:寻觅自己周围各类形式的能量。
四、教学进程:1.导入:见过机械人吧,如何的?找几个什么缘故?2.学习新课:A.熟悉各类能量活动目标:1.能别离举出两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如何利用各类能量的。
2.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类形式的能量。
活动进程:1.观看图片,熟悉能量。
教师提问:你还明白哪些形式的能量呢?接着出示图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观看插图,联系已有的知识,试探图片中各类现象是在什么作用下运动转变的。
2.小结:风车的转动利用了风能,声纳探测水中的沉船利用了声能,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运用了电磁能,风扇的转动利用了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将水加热利用了光能,烹饪饭菜利用了热能,汽车运行利用了化学能,人吃的食物中贮藏着化学能。
3.小组讨论,列举实例。
该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熟悉各类能量的进程。
同时也培育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声、光、电、热、磁、运动转变的内容,通过度析试探,利用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去熟悉,列举生活中利用各类能量的实例(现象)。
鼓舞学生尽可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并将实例填写在教材第39页的记录表中。
有可能有些实例中涉及到两种形式的能量,如电铃的工作利用了电能和磁能。
3.全班交流,归纳结论。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列举的利用能量的实例,并进行彼此评判和补充。
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各类形式的能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能量及其利用是无处不在的。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word教案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word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3.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植物。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出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难点: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引入和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活动3及拓展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弹弓、机械玩具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认识能量产生的效果,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3、能分别举出两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
4、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生物的生长繁殖都离不开一种神秘的东西,是一种我们看不到也摸不着的东西。
除了生物,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我们的玩具狗等非生物也离不开这种东西,它的名字叫做“能量”,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八课《生活中的能量》出示部分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初步接触“能量”,看了这些图片,关于能量,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哪些?学生讨论交流。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1、认识各种能量师: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产生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表格式教案-生活中的能量 第二课时-冀教版

课题8课生活中的能量课型课时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3、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植物过程与方法: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2、难点: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学法指导教具、学具通案二次备课导入:一、复习导入二、我们周围的能量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讨论: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能量形式,并清楚的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什么?3、学生讨论,记录4、活动:找一找,教室里所利用的能量三、食物中的能量1、提问: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2、阅读资料,思考下列问题:①能量的单位是什么?②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③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低?④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4、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5、师生交流,归纳四、拓展1、交流: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2、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能量表,计算出一日三餐大约所含的能量3、交流: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是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4、小结:过多或过少的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小学科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生活中的能量》教案——第2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生活中的能量》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于植物。
2.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3.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多少。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一)谈话: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许多形式的能量,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
我们的的生活离不开能量,在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量存在,让我们一起找一找,怎么样?添加学生“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果。
二、探究(一)我们周围的能量1.出示课本40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讨论: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能量形式,并清楚的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什么?3.学生讨论,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5.活动:找一找,教室里所利用的能量(二)食物中的能量1.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都是从实物中获得的。
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2.阅读课本41页资料,思考下列问题:①能量的单位是什么?②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③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低?④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及资料交流4.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6. 师生交流,归纳三、拓展延伸1.计算自己一天中所吃食物中含有的能量。
(1)教师介绍方法:先统计自己一天中吃了那些食物,大约几百克,然后根据教材41页中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这些食物所含的能量。
(2)学生独立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含有多少能量。
2.判断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多与少。
(1)讲解判断的方法。
(2)学生自己判断。
(3)指定学生交流: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是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8生活中的能量-冀人版

8.《生活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学生观察能量产生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出风能、声能、水能、
磁能、电能、光能、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都是能量。
认识到我们的生
活离不开能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解
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3.科学知识: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能举出两个以上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并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出风能、声能、水能、磁能、电能、光能、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能量产生的效果,归纳概括形成能量的初步概念,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准备:每组一套材料(记录表2张)。
教学过程及步骤:。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8生活中的能量课件-附教案

8生活中的能量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2月2日
目录
活动1:认识各种能量
1. 认识机械能
橡皮筋飞机
你玩过橡皮筋动力飞机吗?说一说它是怎 样飞上天的?
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 筋就有了一种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 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了,这种形式的能量 就是一种机械能。
说说下图中各利用了什么能量?
磁悬浮列车 (磁能)
电扇 (电能)
太阳能 (光能)
风车 (风能)
食物
(化学能)
声能、光能、电能、热能、 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 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 开能量。
我们周围的能量
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 量的存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周围有 哪些能量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 动物?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 生物?
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感谢您的聆听
“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2月2日
观察下图,看看我们的生活中用到了 哪些能量?
传声筒
食物中的能量
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 需要吗?
①能量的单位是什么? ②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 耗的能量是多少?
③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能量? 是如何计算?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能量冀教版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什么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生活中的能量》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和活动1。课文引入部分通过观察、描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能量的作用。活动1通过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或者说人们是如何利用各种能量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围绕“结构与系统”这组统一概念设计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能量》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和活动1。课文引入部分通过观察、描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能量的作用。
活动1通过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或者说人们是如何利用各种能量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而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的实施,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老师用眼、用耳、用心及时把握、反馈学生的学情,才能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走向成熟,我的课堂也一定会达到理想化的境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一、导入新课(3分钟)
出示图片(小草、电灯、汽车)提出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8生活中的能量第1课时教案冀教版

第八课生活中的能量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体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3、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植物。
STS目标:第八课生活中的能量(三课时)[本课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情感态度目标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3、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植物。
(四) STS目标能举出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
[课时] 三课时第一课时活动1、活动2[活动目标]1、认识能量产生的效果,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3、能分别举出两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
4、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重、难点]分析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中有哪些能量参与其中。
[教学准备]橡筋动力小车、各种能量应用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同学们提问:关于能量你想研究什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生:能量是什么?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吗?能量能看得见、摸得着吗?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吗?)二、认识各种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什么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围绕“结构与系统”这组统一概念设计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能量》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和活动1。课文引入部分通过观察、描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能量的作用。
活动1通过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或者说人们是如何利用各种能量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而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难点
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即学生观察、合作探究的方法,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营造愉悦、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思考走出课堂”的有意探索。
我在思考、回味,重新享受我的课堂的时候,我不能不看到这节课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比较紧张,我的语言表达逻辑不够缜密。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够热烈,师生互动环节少。整节课节奏有些快,以至于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全都掌握。
我想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一课,有些地方我肯定能够处理更好一些。对学生,我应该步子迈得再大些,更多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在教学技巧上,我的处理会更纯熟。
2、电灯通电后会发光
3、汽车加油后能行驶
回答问题
(1分钟)
1、以教室为例,学生找出教室里利用能量的实例。如电灯、电脑等。(5分钟)
2、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利用能量的实例?(3分钟)
3、小组将讨论结果记录在书中表格中,学生交流,汇报本组列举利用能量的实例,进行相互补充。
(5分钟)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会更生动、更直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一、导入新课(3分钟)
出示图片(小草、电灯、汽车)提出问题:
1、小草为什么会长高?
2、电灯为什么会发光?
3、汽车为什么能行驶?
师:这其实都是能量的作用。能量可以使汽车行驶、电灯发光、小草变绿、小牛长大,能量还能使我们更强壮、更有力……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生长等现象,都有能量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能量的世界。板书《生活中的能量》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橡皮筋动力飞机飞行视频,再回答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从观看视频感受能量,到辨析生活中各种能量的存在,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了一定的次序性,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和感受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
2分钟
小结: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量。(2分钟)
《生活中的能量》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什么是能量,哪里用到能量”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和活动1。课文引入部分通过观察、描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能量的作用。活动1通过通过阅读和讨论,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发现能量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哪些事情,或者说人们是如何利用各种能量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
布置作业
1分钟
食物中的能量是从哪里获得的?(1分钟)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能量
机械能
声能
光能
电能
能量热能我们的生活中
离不开能量
磁能
化学能……
教学反思
有反思才有感悟,有反思才有提高,有反思才有进步,今天我就从《生活中的能量》这一课教学开始反思吧!
新课程强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师: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现在让我们认识更多的能量。
出示生活中能量图片
说一说图片中各利用了什么能量量?
度 播放声能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声能。
4、寻找生活中利用能量的实例
(3分钟)
学生回答:
(2分钟)
1、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以及根吸收土地中的营养等成分慢慢长高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这种引导是设计好的程序,是在预料之中的,也是完成本课教学目的所必需的。
“认识各种能量”是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个展现亮点和高潮的活动,指导好学生在活动中的科学探究,应该说是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在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科学引导,给师生共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的平等合作关系。我在这个活动中,做得最多的引导便是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些图片是什么,它们都利用了哪些能量……这些的问题的提出,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个性化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出灿烂的火花。
教学的实施,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老师用眼、用耳、用心及时把握、反馈学生的学情,才能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走向成熟,我的课堂也一定会达到理想化的境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是不断进行的。对于一个变化的学生群体和变化的课堂,引导又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能量》的教学也是这样,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组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这其实都是能量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对本课的学习。(用提问题的方式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距离。)
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会更生动、更直观。首先,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橡皮筋动力飞机飞行视频,再回答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对这一环节也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教师再做适时补充,引导学生认识机械能。
为了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我又出示了一些图片,并提出问题“说一说图中各利用了什么能量?”引导学生认识生产生活中的各种能量,如风能,热能、光能、电能等。从观看视频感受能量,到辨析生活中各种能量的存在,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了一定的次序性,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和感受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接着我以教室为例,让学生寻找教室里的能量,再出示表格,小组活动讨论,将自己还知道的利用能量的实例记录下来,这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各种能量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本组列举利用能量的实例,进行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能量及其利用是无处不在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图片。并提出问题:橡皮筋动力飞机是怎样飞上天的?(1分钟)
2、播放橡皮筋动力飞机飞行视频。(3分钟)
师讲述: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筋就有了一种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了,这种形式的能量就是一种机械能。举例并说明什么是机械能
3、认识各种能量(10分钟)
学情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