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速解资料分析题的必备公式

合集下载

行测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 非
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 同
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要点:
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 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 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
分 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
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 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 1.4就是"差分数"。
时可以米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做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

仅仅大一点,这时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 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最⼩公倍数1.找出两数的最⼩公因数,列短除式,⽤最⼩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得⼆商。

2.找出⼆商的最⼩公因数,⽤最⼩公因数去除⼆商,得新⼀级⼆商。

3.以此类推,直到⼆商为互质数。

4.将所有的公因数及最后的⼆商相乘,所得积就是原⼆数的最⼩公倍数。

例.甲、⼄、丙、丁四个⼈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次,⼄每隔11天去⼀次,丙每隔17天去⼀次,丁每隔29天去⼀次,如果5⽉18⽇四⼈在图书馆相遇,则下⼀次四个⼈相遇是⼏⽉⼏号?A.10⽉18⽇B.10⽉14⽇C.11⽉18⽇D.11⽉14⽇【答案】D。

中公解析:每隔n天去⼀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次,因此题⽬中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次,⼄每12天去⼀次,丙每18天去⼀次,丁每30天去⼀次。

”6、12、18、30的最⼩公倍数通过短除法可以求得为180,也就是说,经过180天之后4⼈再次在图书馆相遇。

180天,以平均每个⽉30天计算,正好是6个⽉,6个⽉之后是11⽉18号,但是这中间的六个⽉,有5、7、8、10这四个⽉是⼤⽉31天。

那么就要从11⽉18号的天数⾥⾯往前再退4天,也就是11⽉14⽇,即D选项。

注: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的本质,实质上考查的是最⼩公倍数的求法,公考中这类题⽬的考察频率中等,务必要掌握。

⼆、利润问题定价=成本×(1+利润率);售价=定价×折扣的百分数例.⼀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了尽快把剩下的商品全部卖出,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期望利润的82%,则打了多少折出售?A.⼋折B.⼋五折C.九折D.九五折【答案】A。

中公解析:⽅法⼀:为⽅便计算,设该商品的成本为100,共有100件这样的商品,则根据公式可得:100 (1+50%) 70+100 (1+50%) X 30-100 100=100 50% 100 82%,得X=0.8,为⼋折,故答案选A。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

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及解题方法资料分析作为行测的最后一个模块,拿分率是非常高的。

要想提高做题效率,就需要熟练运用基本公式和解题技巧。

下面针对高频考点,给大家整理常见公式:一、基期与现期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1+r),当|r|≤5%,可化除为乘,现期量/(1+r)≈现期量×(1-r)2.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1+r)常见考法:基期量或现期量计算,基期量、现期量和差计算及大小比较。

基期比较:①当现期相差比较大,直接看量级;②现期相差不大,给出了现期和增长率,直接截位直除(根据选项差距来判断截取几位)。

二、增长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选项与材料精确度一样且尾数不同,可用尾数法;选项差距较大,首位法或者截位相加减)2.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常用特殊分数法,增长率为正,用n+1;增长率为负,用n-1)3.年(月)均增长量=(末期-初期)/年(月)份差常见考法:增长量的计算及大小比较。

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即当现期和增长率都大时,增长量也大。

“一大一小”,主要看现期×增长率。

三、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常见考法:增长率计算及大小比较增长率比较:①直接用现期量/基期量进行比较;②当基期量相差不大时,直接比较增长量大小;③分数比较(主要方法:首位法、截位直除、差分法)特殊增长率1.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期较大的一方(用于判断大小范围);用线段法或十字交叉法估算具体数值。

2.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3.年均增长率:(1+年均增速)^n=末期/基期,n为年份差,计算时长代入10%、20%等中间值来判断年均增速的范围,进而确定选项。

r=n√(末期/基期)-1≈(末期/基期-1)/n (适用于r<10%)四、比重1.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部分量=整体量×比重,整体量=部分量/比重2.现期比重=B/A (B为部分量,A为整体量)3.基期比重=B/A×(1+a)/(1+b)(B为部分量,b为部分量增速,A为整体量,a为整体量增速)4.两期比重差=B/A×(b-a)/(1+b)常见考法:比重计算和比较;两期比重判断:部分量增速大于整体量增速,比重上升;部分量增速小于整体量增速,比重下降。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分析题的速算法【陕西华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分析题的速算法【陕西华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分析题的速算法【陕西华图】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必出题型,题量在15-25道,占整个试卷的比重较大,也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一类题型,但是由于公务员考试中的计算题往往数字复杂,若没有好的技巧很容易花去大量时间,影响到其他部分的答题。

陕西华图在这里为大家提供部分速算方法。

乘法运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常见,比如根据“总量*比重”求部分量、“本期*增长率/(1+增长率)”求增长量等,下面主要讲一下乘法速算法。

一、两数相乘,一数个位数是515*28=(15*2)*(28/2)=42025*16=(25*4)*(16/4)=40035*18= (35*2)*(18/2)=63075*28=(75*4)*(28/4)=2100依次类推可以计算125、375、625等数与另外数的乘法运算二、首数是1的两位数乘法两数首数都是1,相乘法则为:个位数相乘取个位数记下个位数,记下进位数,两数个位数相加再加上进位数记下个位数,并记下进位数,两数十位数相乘加上进位数,三个结果连在一起为最终结果。

三、首数相同,尾数互补的两位数相乘一个首数加一乘以另一个首数记下结果,再写下尾数相乘的结果,两个结果连接在一起就是最终答案。

例如:23*27(2+1)*2=6 3*7=21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最终结果为621四、首数互补,尾数相同的两位数相乘首数相乘加上尾数记下结果,尾数形成记下结果,两个结果连接起来就是最终结果。

例如:36*763*7+6=27 6*6=36最终结果为2736五、两数相乘,一数为11任何一个数和11相乘,首尾数照写,中间数字分别是原数相邻两数字之和(注意进位)。

六、两位数相乘万能法个位数相乘写下个位数,并记进位,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加上进位写个位数,记进位,十位数与十位数相乘加进位写下结果,将写下的数连接为最终结果。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基础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行测常见的基础公式。

一、数量关系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3,公差为 2,求第 10 项的值。

则$a_{10} = 3 +(10 1)×2 = 2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例如,求上述等差数列前 10 项的和,$a_{10} = 21$,则$S_{10}=\frac{10×(3 + 21)}{2} = 120$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q^{n 1}$,其中$q$为公比。

例如,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2,公比为 3,求第 5 项的值。

则$a_{5} = 2×3^{5 1} = 16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a_1(1 q^n)}{1 q}$($q ≠1$)3、行程问题相遇问题:$S =(v_1 + v_2)×t$,其中$S$表示路程,$v_1$、$v_2$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以 5 米/秒和 3 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经过10 秒相遇,求他们最初的距离。

则$S =(5 + 3)×10 = 80$米追及问题:$S =(v_1 v_2)×t$例如,甲以 8 米/秒的速度追赶以 5 米/秒速度前行的乙,经过 10 秒追上,求他们最初的距离差。

则$S =(8 5)×10 = 30$米4、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为:$1÷(\frac{1}{10} +\frac{1}{15})=6$天5、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例如,一件商品成本为 80 元,售价为 100 元,则利润为$100 80 =20$元,利润率为$20÷80×100\%= 25\%$二、资料分析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例如,某地区去年的 GDP 为 100 亿元,今年为 120 亿元,则增长率为$(120 100)÷100×100\%= 20\%$2、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个数例如,某班级 5 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 80、90、85、95、70 分,平均成绩为$(80 + 90 + 85 + 95 + 70)÷5 = 84$分3、比重比重=部分÷整体×100%例如,某公司总人数为 500 人,其中男性 250 人,则男性所占比重为$250÷500×100\%= 50\%$三、判断推理1、集合推理“所有的 S 都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某个 S 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2、翻译推理“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3、逻辑论证加强论证:增加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削弱论证:削弱论据、切断联系、否定前提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没有像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那样有明确的公式,但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还是需要掌握的。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一、尾数法尾数法在数学运算中有所提及,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尾数位数规则: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三、分子分母差额法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国考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国考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国考资料分析公式总结国考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简称,也是民间流行的一个名词,被人们广泛关注、尊崇。

作为重要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高效地进行资料分析,是考生们参加考试的必修课,也是国家公务员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本文就国考资料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具,进行详细的公式总结,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国考资料分析。

首先,要进行国考资料分析,必须具备能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渠道,这是第一步。

有了收集来源,就可以利用一些公式来进行资料分析了。

最常用的是统计学中的标准偏差公式,包括“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等,可以更具体地细化分析某一特定的群体的总体平均水平。

其次,国考资料分析还可以使用经典的回归分析公式,包括“简单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分类分析”等,可以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拆分,将不同的偏差率拆分成多个类别,从而更加精确地分析国考的比率和分布趋势。

此外,还可以使用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公式,包括“ARMA 模型”、“ARCH模型”、“ADF模型”、“VAR模型”等,可以分析国考文件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形成对考生的预测和解决方案,使国考的预测和解决更加准确可靠。

最后,还可以利用国考资料分析中的排序公式,比如排序、分组、排名等等,可以从该群体的历史数据中总结出考生成绩的规律性,并对考生的能力及其他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考生的备考和考试技巧。

综上,可以概括为:国考资料分析公式总结,包括统计学中的标准偏差公式、经典的回归分析公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公式、以及排序公式等。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考生在国考资料分析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准备一篇完美的考研报告。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不断变化,对公务员考试的考核也在升级变化,因此国考资料的分析也必须随之而变。

此外,国考资料分析在把握考生水平和学习规律等方面,也有莫大的帮助。

本文就多种具体操作步骤及其中的公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学子们进行国考资料分析,获得完美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速解资料分析题的必备公式国考中资料分析部分具有题量大、难度大的特点,一直都是决定广大考生行测分数高低的关键。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在资料分析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常规题目,还会出现一些题干条件复杂,列式庞大的题目,常常让广大考生为之头疼。

实际上,这些题目只要稍加分析,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好整理,就能够化繁为简,成为考试中广大考生脱颖而出的关键。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整理资料分析的一些必备解题公示,供考生参考。

一、隔年增长率
经典例题:已知2013年全年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为a亿元,比上年增长x%,而上年同期增速为y%。

请问2013年全年,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2011年增长百分之几?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