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甲膜切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切开术
一、适应症
1,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气管切开时。
2,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时。
二、禁忌症
1,一般无绝对禁忌症。
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一般不应行环甲膜穿刺术。
三、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或半卧位。
2,以颈中线上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为环甲膜穿刺点。
3,穿刺部位消毒,戴无菌手套,1%利多卡因局麻。
急危情况下可直接穿刺。
4,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落空感出现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
此时接10ml 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
5,术后处理
(1)可经穿刺针接氧气管给病人吸氧,缓解病人缺氧和呼吸困难。
(2)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气管切开或转运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四、注意事项
1,环甲膜穿刺不能偏离中线,以免碰到大血管,造成出血。
2,进针不能太深,尤其在使用代用的针头时要注意不要刺入食管。
3,环甲膜穿刺不适用于儿童,只限于成人。
4,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穿刺应争分夺秒,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编号:
版次: 第1版
急诊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13年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常规:环甲膜穿刺/切开术 第1页 共1页。
环甲膜切开术

批准人:年月日医疗急救之环甲膜切开术教案作业提要课目:医疗急救技术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志们基本掌握医疗急救的一般知识,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展开营救。
内容:环甲膜切开术方法:理论学习。
时间:50分钟地点:会议室要求:1、认真学习,仔细听讲,做好笔记。
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理论讲解:一、环甲膜切开术对于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者,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手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的手术要点:1.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作一长约2~4厘米的横行皮肤切口,于接近环状软骨处切开环甲膜,以弯血管钳扩大切口,插入气管套管或橡胶管或塑料管,并妥善固定。
2.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环状软骨,以免术后引起喉狭窄。
3.环甲膜切开术后的插管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4.对情况十分紧急者,也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直接刺入声门下区,亦可暂时减轻喉阻塞症状。
穿刺深度要掌握恰当,防止刺入气管后壁。
术后处理(一)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以及另一付同号气管套管。
(二)保持套管通畅: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数次。
术后一周内不宜更换外管,以免因气管前软组织尚未形成窦道,使插管困难而造成意外。
(三)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保持适当温度(22°C左右)和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可用地上泼水、蒸气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四)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染,故至少每日换药一次。
如已发生感染,可酌情给以抗生素。
(五)防止外管脱出:要经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气管内,若套管脱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
套管太短,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
均可导致外管脱出。
(六)拔管:俟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况好转后,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堵管1~2昼夜,如病人在活动、睡眠时无呼吸困难,可在上午时间拔管。
环甲膜切开术-急救技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当上气道阻塞不能清除时,可行环甲膜切开术紧急开放气道.一根大口径(12~14 号)针或套管针通过环甲膜进入气管.这种方法无论在院内或院外皆是救命之举,可为更确切的气道控制措施赢得时间。
【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呼吸困难伴不稳定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可能加重病情者。
(2)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无气管切开器械或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气管切开。
(3)上呼吸道完全梗阻,无法施行气管内插管的成年病人。
2.禁忌证:(1)10 岁以下儿童应慎行。
(2)喉部急性疾病,如喉部损伤或感染。
(3)声门下有炎症或新生物。
(4)气管内插管时间过长者。
【操作准备】1.紧急切开下无需特殊设备。
2.选用合适的银合金、钛合金、氧化乙烯气管套管或其他代用品。
【麻醉与体位】局部浸润麻醉或无麻醉,病人情况允许时宜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由助手固定,保持气管位于颈前正中线上。
【操作方法】1.左手食指摸清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环甲间隙。
中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翼板。
2.左手食指引导下于环甲间隙中间作3~4 ㎝长的横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3.左手中指和拇指向上下分压切口,食指摸清环甲间隙,引导右手将环甲膜横行切开至喉腔,切口长度1~1.5 ㎝。
4.用刀柄或止血钳或剪刀插入环甲膜切口内横行撑开,顺势将气管导管或其他代用品插入气管。
5.止血,固定气管导管。
【临床经验教训】1.切口过宽可损伤两侧环甲动脉,有时需扩大切口方能结扎止血。
2.切开环甲膜进入声门下腔即可,不可刺入过深,以免损伤环甲关节后方的喉反神经及血管。
3.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道及切口的情况。
4.保持套内通畅,一般每隔4~6 小时清洗内套管1 次。
5.维持下呼吸道通畅。
6.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7.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8.切开时间不宜长于48 小时,若病人脱离危险,即行正规气管切开术,以防喉狭窄。
院前急救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模型技术参数

院前急救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模型技术参数
院前急救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模型通常具有以下技术参数:
1. 尺寸和形状:模型通常具有逼真的人体头部形状和大小,适合真实模拟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的操作。
2. 材质:模型通常由高质量的软质塑料或硅胶制成,具有柔软性和逼真的触感,可以更好地模拟真实人体组织。
3. 环甲膜穿刺功能:模型应具有逼真的环甲膜结构,包括软组织和甲状软骨,以便进行环甲膜穿刺操作。
模型应具有可注入液体的功能,以进行真实模拟。
4. 气管切开功能:模型应具有逼真的人体喉部和气道结构,包括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模型应具有可插入气管导管的功能,以进行气管切开操作。
5. 模拟血液效果:模型通常具有逼真的血液模拟物,使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操作更加真实。
6. 可调节性:模型通常具有可调节的模拟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需求进行调整。
7. 实用性:模型应具有结构稳固、易于清洁和维护的特点,以便持续的使用和演示。
以上是一般急救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模型的一些技术参数,具体的参数和功能可能因不同的产品而有所差异。
环甲膜及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及气管切开术
应争分夺秒,最好用手术刀切开,如来不及,水果刀、裁纸刀等均可。
时间紧迫可不做皮肤消毒。
如情况紧急,可用特制粗针头,先行环甲膜穿刺术。
【适应证】
1重度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者。
2.患者已发生窒息,但手边缺少气管切开器械或时间紧迫时,为了尽快解除呼吸道梗阻,可行环甲膜切开术。
【禁忌证】
中度以下呼吸困难者,应做常规气管切开。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切开皮肤先摸清甲状软骨下缘及环状软骨上缘,用中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翼板,在左手/下指引导下,于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横行切开皮肤,切口长约3cm o
2.切开环甲膜摸清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后,即横行切开环甲膜,直达喉腔。
3.插入导管用刀柄末端伸人喉腔,顺势转动立起刀柄,以扩大开口,吸出分泌物及渗血.随即插人气管套管或硬质管,并经此管再次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同时给氧或做人工呼吸。
4.固定缝合此管一定要妥善固定,胶管可用大号别针贯穿固定,其他管可用4号缝线多次环绕结扎,并缝于两侧皮肤固定。
【注意事项】
1此手术多用干紧急抢救窒息的患者,术后待呼吸梗阻缓解后应及时改做常规气管切开术。
2.加强抗感染措施,以免严重感染或喉狭窄等并发症。
环甲膜切开术操作要点

环甲膜切开术操作要点
环甲膜切开术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手术,以下是环甲膜切开术的操作要点: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并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如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等。
2. 确定手术位置:在患者的眼球上标出手术位置,一般选择在角膜边缘和巩膜交界处的正上方。
3. 局部麻醉:在手术位置处滴入麻醉眼药水,使局部麻醉麻木。
4. 手术切口:在手术位置处用手术刀切开环甲膜,通常是在环甲膜表面做一个小的切片。
5. 穿刺眼内: 穿刺三层眼球,使房水通过环甲膜切口流出,以
减轻眼压。
6.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眼压调节药物,如抗生素眼药水,以防止感染。
7. 术后观察:患者需要在手术后定期复诊,进行眼部检查,排除并发症并评估手术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环甲膜切开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一般需要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进行操作。
手术时需要注意保持手术操
作的无菌环境,避免感染的发生。
术后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急诊医学科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术操作技术

急诊医学科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术操作技术一、适应证环甲膜切开术只适于所有非手术方法失败或禁忌的紧急情况下建立确定性人工气道,如急性喉阻塞等。
在建立外科气道前,应先尝试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但上气道异物阻塞时不宜做气管插管,以免将异物推入气道。
8~10岁或以下的儿童,更适于行环甲膜穿刺术。
二、禁忌证环甲膜切开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可行气管插管者禁忌作环甲膜切开;气道部分或完全断裂者禁忌行环甲膜切开,而应行气管切开造口术;环状软骨、喉、甲状软骨严重创伤、破裂或骨折者禁忌做环甲膜切开。
相对禁忌证包括:喉病变如肿瘤、骨折不宜做环甲膜切开而应行气管切开造口;较长时间气管插管的患者,环甲膜切开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原则上应行气管切开造口;凝血功能障碍者;颈部肿块或颈部血肿;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也作为相对禁忌证。
三、器械环甲膜切开器械:消毒手套,手术衣,面罩和眼保护罩,局麻药(1%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1和25号穿刺针,带活瓣的面罩气囊,氧源和吸氧导管,环甲膜切开包[包含消毒剂如聚维酮碘,11号手术刀片和解剖刀柄,弯止血钳,气管拉钩,小止血钳,缝合剪,气管导管(4号或6号),缝线等]。
环甲膜穿刺器械:消毒剂如聚维酮碘,14号穿刺套管针,10ml注射器,氧源及导管等。
四、操作1.准备患者取仰卧位,颈肩部垫一小枕或毛巾垫,有利于充分暴露颈部,防止气道移位或扭曲,拉伸环甲膜(图2-11)。
如患者有颈椎损伤,应去除颈托,并应有专门助手固定颈部与正中位,另一助手给氧或行面罩通气支持。
术者最好穿上无菌手术衣,戴面罩,再进行消毒、麻醉,但由于操作常常时间紧迫,这些均需快速完成。
2.环甲膜切开术以正中线为中心,做一横形切口,深达皮下组织,分离暴露环甲膜,再做环甲膜切开。
操作熟练者可一次性做皮肤和环甲膜切开,但初学或操作不熟练者,应分别进行,以免伤及气道后壁的平滑肌甚或食道。
切口长度不超过2~3cm,过长可能会伤及甲状软骨旁的颈前静脉。
环甲膜切开术常规操作

环甲膜切开术常规操作
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塞病人,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行正规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的手术要点如下。
(1)急速将病人放平,头部尽量后伸,喉头充分向前突出。
情况十分急迫时可不考虑消毒和麻醉问题。
(2)术者左手食指摸出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再用食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侧板,右手持小刀或其他锋利的金属片,稍用力插入环甲膜中部横行切开约1cm,用气管钩提起环状软骨或用刀柄或止血钳撑开伤口,使空气进入,随即插入橡皮管或气管套管并固定。
(3)梗阻略见缓解后,应尽快补做正规气管切开术。
消毒并缝合环甲膜切口,敷料包扎。
(4)手术时应避免切伤环状软骨,以免术后出现喉狭窄。
(5)情况十分紧急时,用一粗的注射针头经环甲膜直接刺入声门下区,亦可暂时减轻喉阻塞症状。
应准确掌握进针深度,如过浅针尖孔未刺入声门下区,过深则刺入气管声门下区后壁黏膜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上气道阻塞不能清除时,可行环甲膜切开术紧急开放气道.一根大口径(12~14 号)针或套管针通过环甲膜进入气管.这种方法无论在院内或院外皆是救命之举,可为更确切的气道控制措施赢得时间。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呼吸困难伴不稳定颈椎骨折或脱位的病人,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可能加重病情者。
(2)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无气管切开器械或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气管切开。
(3)上呼吸道完全梗阻,无法施行气管内插管的成年病人。
2.禁忌证:
(1)10 岁以下儿童应慎行。
(2)喉部急性疾病,如喉部损伤或感染。
(3)声门下有炎症或新生物。
(4)气管内插管时间过长者。
【操作准备】
1.紧急切开下无需特殊设备。
2.选用合适的银合金、钛合金、氧化乙烯气管套管或其他代用品。
【麻醉与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或无麻醉,病人情况允许时宜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由助手固定,保持气管位于颈前正中线上。
【操作方法】
1.左手食指摸清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的环甲间隙。
中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翼板。
2.左手食指引导下于环甲间隙中间作3~4 ㎝长的横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3.左手中指和拇指向上下分压切口,食指摸清环甲间隙,引导右手将环甲膜横行切开至喉腔,切口长度1~1.5 ㎝。
4.用刀柄或止血钳或剪刀插入环甲膜切口内横行撑开,顺势将气管导管或其他代用品插入气管。
5.止血,固定气管导管。
【临床经验教训】
1.切口过宽可损伤两侧环甲动脉,有时需扩大切口方能结扎止血。
2.切开环甲膜进入声门下腔即可,不可刺入过深,以免损伤环甲关节后方的喉反神经及血管。
3.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道及切口的情况。
4.保持套内通畅,一般每隔4~6 小时清洗内套管1 次。
5.维持下呼吸道通畅。
6.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
7.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8.切开时间不宜长于48 小时,若病人脱离危险,即行正规气管切开术,以防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