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0

合集下载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摇篮”、“掺和”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结构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美好事物的热爱,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借助文本资料和多媒体,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欣赏乐曲欣赏乐曲《蓝色多瑙河》,介绍施特劳斯,借机导入教学。

二、谈话导入,感知内容1、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城市,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

”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心中有什么疑问吗?(维也纳为什么被称“音乐之都”?读课题,读出心中的疑问)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结合学生回答,投影出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三、学习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集体学习第二自然段,在此基础上给予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再交流汇报,共同提高。

第一板块: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出示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指的是什么?普通的摇篮摇出的是什么?课文把维也纳比作一个大摇篮,那么它又摇出了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2、学生交流。

(许多着名的.音乐家,许多不朽的乐章)3、激情叙述,引导感情朗读。

维也纳的青山秀水,维也纳的空气阳光,到处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维也纳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5.走进语文之门,为写作而教——《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紧扣“音乐之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向往。

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的的写作方法,并用学到的方法介绍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过程:一、提纲挈领聚焦写法1.维也纳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音乐之都)音乐之都,多少美妙的名字啊!我们兴化也有非常美妙的名字,你知道吗?出示:_________之乡兴化(鱼米之乡,小说之乡,水浒之乡……)如果让你来写以“鱼米之乡兴化”为题写一篇介绍兴化的文章,你会怎么写呢?学生静静地思考,但不让学生回答。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题。

请大家打开课本。

上节课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我们还把这句话读成了一段话。

看,维也纳,音乐,已经密不可分,已经融为一体。

齐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3、我们还能把这四句话读成四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语概括?(板书:摇篮装饰生活建筑)4、要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作者先总后分,总写——(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分写部分,作者先写——(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接着写——(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然后写——(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最后写——(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条理清楚,一目了然,这样我们就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板书:薄)5、现在,如果我是作者,可不可以这样写: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2021年《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2021年《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1、能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怀。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教学重难点:能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古城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有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有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今天让我们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地,看国外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赏析《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分析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分析第9课:音乐之都维也纳2、指名朗读。

3、学生提出问题(一边提一边问)A:维也纳在什么地方?B景色怎样?C:哪个词语用的好?D:“风韵”是什么意思?E:与“风采”“景色”相比“风韵”更好?F:本自然段写了什么?(二):维也纳景色美那这座古城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问题(1)、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2)、哪一句是总起句?起什么作用?(3)、课文中交代了有哪些音乐家在这里生活过?(4)、有哪些词语用得好?(5)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自学1、用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3、4、5、6自然段。

2、分段提出问题并解答。

(1)学习课文第三段自然段。

A、找出总起句。

B、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C、哪个词用的好?D、用“装饰”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A、找出课文的总起句。

B、“天天离不开音乐”?C、“飘溢回荡”不用“飘扬回响”?D、哪个词语用得好?用“几乎”造句?E、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段义?(3)第五段问题。

A、中心句是哪句话?B、被称为歌剧中心?C、哪个词语用的好?D、用“金光闪闪”造句。

E、归纳本段段义。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导入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维也纳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板书课题二.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享受音乐国家歌剧院3.仔细读课文,在文中标出重点词语。

全班交流学习师: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讲第2段(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A 生答。

同意吗?你真会读书!B“摇篮”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维也纳)C出示多媒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

并对音乐家简介师:老师在课下搜集了这些音乐并听了听,真是如痴如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找相关音乐听听讲第3段过渡:维也纳给这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A 生答。

听懂了没?这么美!想到那儿看看吗?B 出示多媒体,展示图片小结: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讲第4段过渡:在这个音乐之都里,那里的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1.(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A.(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1)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

(一边感受乐曲,老师一边轻击节奏,学生很自然的也跟着拍)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什么?(欢快优美节奏很快)…………(2)把这种幸福的旋转读出来。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欣赏维也纳的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理解音乐家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2.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维也纳的音乐历史,包括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和音乐风格。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了解维也纳音乐的发展脉络。

3.音乐欣赏教师播放《蓝色多瑙河》等维也纳著名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案例分析教师以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为例,讲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音乐家的作品,理解其创作意图。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维也纳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分享音乐欣赏的心得体会。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参与情况。

2.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分析作品时的表现。

3.学习成果:检查学生对维也纳音乐历史和音乐家的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了解音乐家生平和作品。

2.邀请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

3.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比赛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维也纳的音乐特色,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维也纳的音乐特色及其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维也纳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维也纳的初步了解。

2.新课内容(1)讲解维也纳的音乐特色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的1月1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是世界著名的音乐盛事。

维也纳音乐厅:世界著名的音乐厅,吸引了众多音乐家在此演出。

(2)欣赏维也纳的音乐作品播放《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优美与和谐。

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讲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发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维也纳音乐特色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2)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一段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现对音乐的理解。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课后作业1.搜集有关维也纳的音乐资料,了解其音乐发展历程。

2.写一篇关于维也纳音乐特色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维也纳的音乐特色、欣赏音乐作品、讨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等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之都维也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二——四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音乐家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再次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吗?(指名说)课件出示,齐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师:如果把这篇课文比作一首曲子,那我们现在已经抓住了它的主旋律。

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细细品味文字,思考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板书:摇篮)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

(出示文字)2、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A、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B、“摇篮”是什么意思?(婴儿睡的床)3、母亲摇晃着摇篮,我们渐渐长大,把维也纳比作一个大摇篮,我们不禁要问,那它究竟摇出了什么呢?A、(摇出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请你将课前搜集的这些欧洲古典音乐大师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生介绍音乐大师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想见见这些音乐巨人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音乐家头像,相机点出名字: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

)B、还摇出了什么?(还摇出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课件补充]海顿的《皇帝四重奏》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是在维也纳完成的,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是在维也纳完成。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3、我知道了维也纳坐落在(学生答略)多么美丽的城市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动画,欣赏图片。

4、我知道了课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板书:摇篮、装饰、离不开、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5、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文章吧。

二、学习文章第二段。

1、体会写作方法:文章首先从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三个方面来写维也纳的确是音乐之都的,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段落,能发现什么?2、布置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先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然后练习读书。

要能读出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味道来。

3、分小组读书学习。

4、展示装饰一段。

他们读得真好,能说出他们好在什么地方吗?出示屏幕:许多和多能去掉吗?为什么?指名来读,齐读。

你们还能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这些句子中也有一些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去掉。

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

来,你带着同学们来一遍。

4、有了同学们的理解,我相信下面同学们读其它段落的时候就能水到渠成了。

5、展示摇篮一段。

指名读书并评论。

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一词的意思。

6、展示离不开一段。

指名小组读书并评论。

理解掺和的意思。

放音乐欣赏圆舞曲7、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让我们把这样的感情读出来吧。

分角色读2、3、4自然段生读(2)齐读(3)生读(4)过度: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人民一天也离不来音乐,不仅如此,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还因为它有享有世界声誉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三、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三段课文,看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从而让人们把它跟音乐之都维也纳联系起来了。

2、学生读书画句子。

3、学生交流。

渗透写作的方法。

4、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就能深入到文本中读出作者的意图来。

指名读、齐读。

5、这两段写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呢?6、欣赏图片。

7、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代表着世界乐坛的顶级水平,人们都以在金色大厅演唱作为无上的荣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19 音乐之都维也纳
第二课时
浦东新区园西小学郁秀敏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节,感受它的音乐建筑的完美。

2、学习“总起分述,按一定方位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了解剧院内部金碧辉煌的特点,能按提示介绍东方艺术中心。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小节,知道了作者从维也纳是音乐的摇篮、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生活离不开音乐这三个方面介绍了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请你选一个内容,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一下。

出示: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轻声准备、指名交流)
二、读写结合
过渡: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遍布各处。

凡是到维也纳旅游的人,都会慕名前往被称为“音乐圣殿”的——国家歌剧院(板书:圣殿)因为在那里,印证了这样一句话“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一)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5自然段,你觉得国家歌剧院有哪些特点?
(二)交流:
1、造型美观: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完美的艺术品。

理解“艺术品”
媒体出示:造型美观
2、大: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

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师:大的特点,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
师:作者就是用列数据的方法说明了它的大、气势宏伟。

让我们来看看图片,再来读一读。

(出示两张图片)
3、金碧辉煌:剧院内部金碧辉煌。

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

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

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

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1)师:走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仿佛走进了一个金色的海洋,所以课文中用上了这个词语——金碧辉煌(出示),因此,它又被称为“金色大厅”。

(2)师:那么金碧辉煌这个特点,课文又是通过哪些方面介绍清楚的呢?请第二组同学来读一读。

(金色墙壁、金色大门、金色胸像、金色镂花梁柱)
师:作者就是通过这四个方面,写出了剧院内部金碧辉煌的特点。

(3)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方位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的呢?
副板书:正厅两边
楼上两翼
大厅顶上
(4)小结:作者就是用了总起分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把剧院内部金碧辉煌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4、影响深远:每年除夕,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

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师:这么宏伟壮观的歌剧院,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新年音乐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的乐团、知名的歌唱家都以在此演出为荣。

像中国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廖昌永都在金色大厅演唱过,让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

5、读第5、6节,师总结:国家歌剧院是凝固的音乐,是一切爱好音乐的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它是维也纳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6、读写训练:
(1)师:维也纳有金色大厅,中国上海有东方艺术中心,我们来欣赏一组东方艺术中心的图片。

(出示图片)
(2)师:我们现在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围绕“东方艺术中心造型奇特,设计精巧。

”这句话,选用下面的词语,来写一段话。

(读词语)
写段:
东方艺术中心造型奇特,设计精巧。

翩翩欲飞金碧辉煌灯光璀璨
晶莹剔透熠熠生辉错落有致
参考:
东方艺术中心的外观犹如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四周全部采用玻璃幕墙,显得晶莹剔透。

走进大厅,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浅黄、棕色相间的陶瓷,远远望去,就像是悬在空中的彩色果核,熠熠生辉。

步入歌剧厅,铺天盖地的红,一排排座位错落有致。

天花板的顶上,灯光璀璨,好像是漫天繁星。

楼上两翼,是简洁雅致的包厢,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舞台上的演出。

东方艺术中心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啊!
三、总结拓展:
1、师:音乐是唯一一种全世界人民都能听懂的语言,音乐之都维也纳几乎处处可以看到音乐的影子,听到穿越时空的优美音符,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2、全文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维也纳,领略了它秀美的风光,聆听了它优美的圆舞曲,感受了它深厚的音乐内涵,维也纳以音乐闻名,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也可以仿照它的写作特点来表达它的文化传统与都市魅力。

19 音乐之都维也纳
摇篮装饰生活圣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