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白龙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答题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精品)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的绝对值是( )A .﹣3B .3C .-13D .13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2a b c 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2B .k ≥12C .k >12且k ≠1D .k ≥12且k ≠1 4.□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 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BE=DFB .AE=CFC .AF//CED .∠BAE=∠DCF5.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6.如图,PA 、PB 是⊙O 切线,A 、B 为切点,点C 在⊙O 上,且∠ACB =55°,则∠APB 等于( )A .55°B .70°C .110°D .125°7.如图,将矩形ABCD 沿GH 折叠,点C 落在点Q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若∠AGE=32°,则∠GHC 等于( )A .112°B .110°C .108°D .106°8.已知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 )A .80°B .70°C .85°D .75°9.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为AD 的中点,则OE 的长等于( )A .2B .3.5C .7D .1410.如图,已知,5,3AB AC AB BC ===,以AB 两点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相较于点D ,则BDC ∆的周长为( )A .8B .10C .11D .1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2.若关于x 的方程2134416x m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3.如果实数a ,b 满足a+b =6,ab =8,那么a 2+b 2=________.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a ,b ,c ,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_.5.如图:在△ABC 中,AB=13,BC=12,点D ,E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连接DE ,CD ,如果DE=2.5,那么△ACD 的周长是________.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且BD =CD ,过点A 作AM ⊥BD 于点M ,过点D 作DN ⊥AB 于点N ,且DN =32,在D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 ,满足∠ABD =∠MAP +∠PAB ,则AP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1133x x x x =+++.2.先化简,再从﹣1、2、3、4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22444424x x x x x x x ⎛⎫---÷ ⎪-+--⎝⎭.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5.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点A(-3,m+8),B(n,-6)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6.某公司计划购买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材料,且A型机器人搬运10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kg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B5、D6、B7、D8、A9、B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1或5或1 3 -3、204、a+c5、186、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32 x=-2、x+2;当1x=-时,原式=1.3、(1)a的取值范围是﹣2<a≤3;(2)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集为x<1.4、(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5、(1)y=-6x,y=-2x-4(2)86、(1)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14台.。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题号—- 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斛7A.2B.4C.6D.82 •如图,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延长线上一点,ZB错误味找到引用源。
二4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CD=120°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等于()A. 60°B. 70°C. 80°BD. 90°第4题图3•如图,已知ZBAC=ZDAE=90, AB二A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下列条件能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C^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满足'HL'的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ZE=ZC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Z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Z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如图,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边上的高,则ZDB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度数是()A. 18°B. 24°C. 30°D. 36°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2B. 15C. 12 或15D. 186•如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DEF,点A与D, 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且测得BC=5, BF=7,则EC长为()A. lcmB. 2cmC. 3cmD. 4cm BE C F7.下列条件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①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第6题图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③两边及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④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8•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ZA : ZB : ZC=1: 2: 3。
则该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9. 如图,AABC 中,AB = AC f AD 平分ZCAB ,则下列结论中:①AD 丄BC ;②AD = BC ;③ZB = ZC ;④BD = CD °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 如图,AABC 中,BM . GW 分别平分Z.ABC 和ZACB,连接 AM ,已知 ZMBC = 25° t ZMCA = 30°,则 ZMAB的度数为() A. 25。
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次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当你看到镜子中的你在用右手往左梳理你的头发时,实际上你是( )A .右手往左梳B .右手往右梳C .左手往左梳D .左手往右梳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角B .等边三角形C .线段D .直角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5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A .65°,65°B .50°,80°C .50°,50°D .65°,65°或50°,80°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是梯形; ⑴长方形是梯形; ⑴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6,8,那么x 的长为( )A .6B .8C .10D .以上答案均不对 6、64的立方根是( )A .8B .±2C .4D .2 7、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A .0B .1C .0或1D .0或±18、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106m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9.6×106( )A .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百分位B .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百万分位C .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十分位D .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十万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9、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8,一边长为4,则它的周长为 。
10、在 100010001.0,16,8.0,3,722,)2(30--π(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这6个数中,无理数有 个11、若a 、b 满足0213=-++b a ,则a b 的立方根为 。
12、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13、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倍。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已知2a =,2b =的值为( ) A .4B .5C .6D .72的倒数是( ) AB.2C. D.2-3.a b =--则( ) A .0a b +=B .0a b -=C .0ab =D .220a b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a =;④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设ab21b a-的值为() A1+B1+C1D16.当4x =-的值为( )A .1BC .2D .37.下列计算或判断:(1)±3是27的立方根;(2;(32;(4;(5)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能合并的一组是() AB和CD9.如果实数x ,y=-(),x y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一象限或坐标轴上D .第二象限或坐标轴上10.的值应在( ) A .1和2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二、填空题11.已知实数,x y 满足()()22200820082008x x y y ----=,则2232332007x y x y -+--的值为______.12.能力拓展:1:2121A -=+;2:3232A -=+;3:4343A -=+;4:54A -=________.…n A :________.()1请观察1A ,2A ,3A 的规律,按照规律完成填空.()2比较大小1A 和2A∵32+________21+∴32+________21+ ∴32-________21-()3同理,我们可以比较出以下代数式的大小:43-________32-;76-________54-;1n n +-________1n n --13.已知x=3+1,y=3-1,则x 2+xy +y 2=_____.14.实数a 、b 满足22a -4a 436-12a a 10-b 4-b-2+++=+,则22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15.已知120654010144152118+++可写成235a b c ++的形式(,,a b c 为正整数),则abc =______.16.若613-的整数部分为x ,小数部分为y ,则(213)x y +的值是___.17.将1、2、3、6按右侧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5,4)与(9,4)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18.2,26,210,…,51若2的位置记为(2,3),7的位置记为(3,2),则这组数中最大数的位置记为______. 19.计算:200820092+323⋅-=_________.20.4102541025-+++=_______.三、解答题21.我国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一个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若三角形三边为a b c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2222221122a b c S a b ⎛⎫+-=- ⎪⎝⎭同样古希腊有个几何学家海伦也提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2()()()S p p a p b p c =---2a b cp ++=(1)在ABC 中,若4AB =,5BC =,6AC =,用其中一个公式求ABC 的面积. (2)请证明:12S S【答案】(11572) 证明见解析 【分析】(1)将4AB =,5BC =,6AC =代入2222221122a b c S a b ⎛⎫+-=- ⎪⎝⎭(2)对1S 和2S 分别平方,再进行整理化简得出2212S S =,即可得出12S S .【详解】解:(1)将4AB =,5BC =,6AC =代入2222221122a b c S a b ⎛⎫+-=- ⎪⎝⎭得: 222222145615745224S ⎛⎫+--=⎪⎝⎭⨯= (2)222222211[()]24a b a S c b +-=-=222222)1(22(4)a b c a b c ab ab +-+--+=2222()2(21)4c a c a b b +⋅---⋅ =()(1()()16)c a b c a b a b c a b c +-++-++- 22()()()S p p a p b p c =---∵2a b cp ++=, ∴22()(2)(222)S a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b c +++++++-+=-- =2222a b c b c a a c b a b c +++-+-+-⋅⋅⋅ =1()()()()16a b c b c a a c b a b c +++-+-+- ∴2212S S =∵10S >,20S >, ∴12S S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给出的公式,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2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 . 以上这种化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1===. (1)请用其中一种方法化简;(2+99+【答案】(2) 3 1. 【分析】(1)运用了第二种方法求解,即将4(2)先把每一个加数进行分母有理化,再找出规律,即后面的第二项可以和前面的第一项抵消,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1)原式==;(2)原式=+++…=﹣1+﹣+﹣+…﹣=﹣1=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找准有理化的因式是解题的关键.23.1524-45-656 【分析】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详解】 151024-45-6552526-35-6 525-3526-6 6.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24.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 2211111111121112++=+-=+; 2211111111232216++=+-=+ 22111111113433112++=+-=+ (1)2211145++ (2)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用含n 的等式表示(n 为正整数).【答案】(1)1120(2)()111n n++(n为正整数)【解析】试题分析:(1)从三个式子中可以发现,第一个加数都是1,第二个加数是个分数,设分母为n,第三个分数的分母就是n+1,结果是一个带分数,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前项分数的分母的积.所以由此可计算给的式子;(2)根据(1)找的规律写出表示这个规律的式子.试题解析:(1)=1+14−141+=1120,1 1 20(2)1n−1n1+=1+()1n n1+ (n为正整数).a=,也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此题是一道阅读题目,通过阅读找出题目隐含的条件.总结:找规律的题目,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和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关系式表示出来.25.观察下列一组等式,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1)1=,1=,1=,1=⋯⋯(1)观察以上规律,请写出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2(3【答案】(1)1=;(2)9;(3【分析】(1)根据规律直接写出,(2)先找出规律,分母有理化,再化简计算.(3)先对两个式子变形,分子有理化,变为分子为1,再比大小.【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第n个等式为1=;故答案为1=;(2)原式111019==-=;(3-==,<∴>.【点睛】本题是一道利用规律进行求解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差公式.26.2020(1)- 【答案】1 【分析】先计算乘方,再化简二次根式求解即可. 【详解】2020(1)-=1 =1.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即可.27.先化简,再求值:221()a ba b a b b a-÷-+-,其中a =2b =- 【答案】1a b -+,12-. 【分析】先把分式进行化简,得到最简分式,然后把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原式1()()a b a b aa b a b b a b b--=⨯-⨯+-+()()a b a b a b b a b -=--++()b bb a =-+1a b=-+,当a =2b =原式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28.(1)计算)(2201113-⎛⎫--•- ⎪⎝⎭(2)已知,,a b c为实数且2c =2c ab-的值【答案】(1)13;(2)12-【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别计算再合并即可; (2)先依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得a 、b 、c 的值,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2201113-⎛⎫--•- ⎪⎝⎭31=+⨯=4+9=13;(2)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2303010a a b ⎧-≥⎪⎪-≥⎨⎪-+≥⎪⎩, ∴3a =,1b =-, ∴2c =∴(()2223112c 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解析: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2a =,2b =, ∴227a b ++2252527 55454745425=∴255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和完全平方公式,熟悉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和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倒数的定义进行解题.3.C解析:C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将已知等式左边化简,可以得到a 与b 中至少有一个为0,进而分析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解:∵a b =--, ∴a-b=-a-b , 或b-a=-a-b∴a= -a ,或b=-b, ∴a=0,或b=0, ∴ab=0, ∴0ab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无理数定义判断①;根据平方根的算法判断②;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判断③;根据数轴的特点,判断④.【详解】无限不循环小数才是无理数,①错误;=,3的平方根是②正确;3=,③错误;a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平方根的计算、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数轴表示数,紧抓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5.B解析:B【分析】首先分别化简所给的两个二次根式,分别求出a、b对应的小数部分,然后化简、运算、求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21b a-,故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来分析、判断、解答.6.A解析:A【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223232323x xx x112323x x将4x=代入得,原式1142342322111313311313313113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观察出分母可以开根号,本题属于较难题型.7.B解析:B【解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可知27的立方根是3,故(1a=正确,故(2)正=8,可知其平方根为±,故(3)不正确;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故=,故(48(5)正确.故选B.8.B解析:B【分析】先化简,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B是同类二次根式;3C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记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9.D解析:D【分析】先判断出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详解】=-∴x、y异号,且y>0,∴x<0,或者x、y中有一个为0或均为0.,x y在第二象限或坐标轴上.∴那么点()故选:D.【点睛】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确定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a、b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点的坐标位置.10.B解析:B【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估算确定出范围即可.【详解】=∵1<2<4,∴1<2,即3<<4,则原式的值应在3和4之间.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二、填空题11.1【分析】设a=,b=,得出x,y及a,b的关系,再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设a=,b=,则x2−a2=y2−b2=2008,∴(x+a)(x−a)=(y+b)(y−b)=2008……解析:1【分析】设x,y及a,b的关系,再代入代数式求值.【详解】解:设x2−a2=y2−b2=2008,∴(x+a)(x−a)=(y+b)(y−b)=2008……①∵(x−a)(y−b)=2008……②∴由①②得:x+a=y−b,x−a=y+b∴x=y,a+b=0,∴,∴x2=y2=2008,∴3x2﹣2y2+3x﹣3y﹣2007=3×2008−2×2008+3(x−y)−2007=2008+3×0−2007=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求出x,y及a,b的关系. 12.(1)、;(2);(3)【解析】【分析】(1)观察A1,A2,A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的右边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分式,即可得到左边的代数式;(2)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減去一个数,等解析:(1)=;(2),,><<;(3) ,,<<< 【解析】【分析】(1)观察A 1,A 2,A 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的右边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分式,即可得到左边的代数式;(2)先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減去一个数,等式仍成立,求得>1)的结论解答;(3)利用(2)的结论进行填空.【详解】解:(1)观察A 1,A 2,A 3的规律可知,将等式右边的分式分母有理化,即得等式左边的代数式,所以=,(2>1>>,<<(3)由(1)、(2<,故答案为:=;(2),,><<;(3),,<<< 【点睛】 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有理化.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有理化.二次根式有理化主要利用了平方差公式,所以一般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是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的式子.即一项符号和绝对值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13.10【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可得x2+xy+y2=(x+y )2﹣xy=(2)2﹣(+1)(﹣1)=12﹣2=10.故答案为10.解析:10【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可得x 2+xy+y 2=(x+y )2﹣xy=(2﹣1)=12﹣2=10.故答案为10.14.【分析】首先化简,可得|a-2|+|a-6|+|b+4|+|b-2|=10,然后根据|a-2|+|a-6|≥4,|b+4|+|b-2|≥6,判断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的最大值.【详解】解析:【分析】10-b 4-b-2=+,可得|a-2|+|a-6|+|b+4|+|b-2|=10,然后根据|a-2|+|a-6|≥4,|b+4|+|b-2|≥6,判断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22a b +的最大值.【详解】10-b 4-b-2=+,1042b b =-+--, ∴261042a a b b -+-=-+--, ∴264210a a b b -+-+++-=,∵264a a -+-≥,426b b ++-≥,∴ 264a a -+-=,42=6b b ++-,∴2≤a≤6,-4≤b≤2,∴22a b +的最大值为()226452+-=,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 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到=,利用平方关系把根号去掉,根据、、的系数相等的关系得到关于a ,b ,c 的三元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解析】【分析】a ,b ,c 的三元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22118=,即2222118235a b c =+++++. 2222352118,2120,2540,2144,a b c ab ac bc ⎧++=⎪=⎪∴⎨=⎪⎪=⎩ 解得15,4,18.a b c =⎧⎪=⎨⎪=⎩154181080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解本题的关键是将等式平方去根号,利用等量关系中等式左、.16.3【分析】先估算,再估算,根据6-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可得: x=2, y=,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因为6-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所以x=2,解析:3【分析】先估算34<<,再估算263<<,根据6x ,小数部分为y ,可得: x =2, y=4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求解.【详解】因为34<,所以263<-<,因为6x ,小数部分为y ,所以x =2, y=4-,所以(2x y =(4416133=-=,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无理数估算方法和无理数整数和小数部分的求解方法. 17.【解析】试题解析:(5,4)表示第5排从左向右第4个数是:,(9,4)表示第9排从左向右第4个数,可以看出奇数排最中间的一个数都是1, 第9排是奇数排,最中间的也就是这排的第5个数是1,那么第解析:【解析】试题解析:(5,4)表示第5排从左向右第4,(9,4)表示第9排从左向右第4个数,可以看出奇数排最中间的一个数都是1,第9排是奇数排,最中间的也就是这排的第5个数是1,那么第4,∴(5,4)与(9,4)故答案为18.(17,6)【解析】观察、分析这组数据可发现:第一个数是的积;第二个数是的积;第三个数是的积,的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这组数据中的第102个数.∵每一行排列了6个数,而∴是第1解析:(17,6)【解析】的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 ∴102个数.∵每一行排列了6个数,而1026=17÷ ∴17行第6个数,∴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数应记为(17,6).点睛:(1)这组数据组中的第n 2)该组数据是按从左到右,从小到大,每行6个数进行排列的;(3)6n ÷6n ÷的余数是所在的列数.19.【解析】原式==20.【分析】设,将等式的两边平方,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由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得t≥0,则.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分析】t =,将等式的两边平方,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得出结论.【详解】t=,由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得t≥0,则244t=+=+8=+8=+81)=+62=1)∴=.1t.【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3 分×8=24 分)1.16 的平方根是⋯⋯⋯⋯⋯⋯⋯⋯⋯⋯⋯⋯⋯⋯⋯⋯⋯⋯⋯⋯⋯()A4B8C±4D±822.( 5)的平方根是⋯⋯⋯⋯⋯⋯⋯⋯⋯⋯⋯⋯⋯⋯⋯⋯⋯⋯⋯()A5 B 5C5D53.算平方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A 1和0B 0C 1D1和04. 以下算或命:① ±3都是27 的立方根;② 3a3 a ;③64 的立方根是 2 ;④3 ( 8 )2 4 ,此中正确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以下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有理数不过有限小数B 无理数是无穷小数C 无穷小数是无理数D是分数36. 察以下几数据 :(1) 3,4,5; (2)5 , 12, 13; (3)6,8,10; (4) 8,15,17.此中能作直角三角形三的有()A. 1B. 2C. 3D.47.如右,在水塔 O 的北方向 32m 有一抽水站 A ,在水塔的南方向 24m 有一建筑工地 B ,在 AB 建一条直水管,水管的⋯⋯⋯⋯⋯⋯⋯⋯⋯⋯ ()A 45m B40m C 50m D56m8.如右,有一直角三角形片,两直角AC=6cm, BC=8cm, 将直角 AC 沿直 AD 折叠,使它落在斜AB 上,且与 AE 重合, CD 等于⋯⋯⋯⋯⋯()A 2cmB 3cm C4cm D5cm二、填空(每 3 分,共 30 分)AEC D B9.写出一个无理数,使它与2的是有理数。
10. 下列各数:①3.141 、② 0.33333⋯⋯、③ 57 、④ π、⑤ ±89、⑥2、3⑦0.3030003000003⋯⋯(相两个 3 之 0 的个数逐次增添 2 )、⑧0 中。
此中是无理数的有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附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9的相反数是( )A .2019B .-2019C .12019D .12019-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6<m <7B .6≤m <7C .6≤m ≤7D .6<m ≤7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4.如果1m n +=,那么代数式()22221m n m n m mn m +⎛⎫+⋅-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8.如图,DE ∥FG ∥BC ,若DB=4FB ,则EG 与GC 的关系是( )A .EG=4GCB .EG=3GC C .EG=52GCD .EG=2GC6.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A .2%B .4.4%C .20%D .44%7.如图,直线AB ∥C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B .∠3=∠4C .∠1+∠3=180°D .∠3+∠4=180°8.体育测试中,小进和小俊进行800米跑测试,小进的速度是小俊的1.25倍,小进比小俊少用了40秒,设小俊的速度是x 米/秒,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4 1.2540800x x ⨯-=B .800800402.25x x -=C .800800401.25x x -=D .800800401.25x x-=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k x (x >0)的图象与边长是6的正方形OABC 的两边AB ,BC 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OMN 的面积为10.若动点P 在x 轴上,则PM+PN 的最小值是( )A .62B .10C .226D .22910.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4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4,则△OAB 的面积是( )A .4B .3C .2D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613x ,小数部分为y ,则(213)x y 的值是________.2.不等式组34012412xx+≥⎧⎪⎨-≤⎪⎩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3.若23(1)0m n-++=,则m-n 的值为________.4.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__________度.5.如图,在△ABC和△DBC中,∠A=40°,AB=AC=2,∠BDC=140°,BD=CD,以点D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___.6.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组:(1)430210x yx y-=⎧⎨-=-⎩(2)134342x yx y⎧-=⎪⎨⎪-=⎩2.先化简,再求值:2282442xxx x x⎛⎫÷--⎪-+-⎝⎭,其中2x=.3.已知:12x =-,12y =+,求2222x y xy x y +--+的值.4.已知:如图,点A 、D 、C 、B 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 ,AE=BF ,CE=DF ,求证:AE ∥BF .5.如图,在长方形OABC 中,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坐标为(a ,0),点C 的坐标为(0,b ),且a 、b 满足4a -+|b ﹣6|=0,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P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C ﹣B ﹣A ﹣O 的线路移动.(1)a= ,b= ,点B 的坐标为 ;(2)当点P 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 的位置,并求出点P 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 移动的时间.6.某中学为打造书香校园,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规格的书柜放置新购进的图书,调查发现,若购买甲种书柜3个、乙种书柜2个,共需资金1020元;若购买甲种书柜4个,乙种书柜3个,共需资金1440元.(1)甲、乙两种书柜每个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若该校计划购进这两种规格的书柜共20个,其中乙种书柜的数量不少于甲种书柜的数量,学校至多能够提供资金4320元,请设计几种购买方案供这个学校选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B4、D5、B6、C7、D8、C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03、44、22.5°5、46、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010xy=⎧⎨=⎩(2)64xy=⎧⎨=⎩2、22x-,12-.3、4、略.5、(1)4,6,(4,6);(2)点P在线段CB上,点P的坐标是(2,6);(3)点P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6、(1)设甲种书柜单价为180元,乙种书柜的单价为240元.(2)学校的购买方案有以下三种:方案一:甲种书柜8个,乙种书柜12个方案二:甲种书柜9个,乙种书柜11个,方案三:甲种书柜10个,乙种书柜10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4的平方根是( )A .±2B .2C .﹣2D .162.估计7+1的值( )A .在1和2之间B .在2和3之间C .在3和4之间D .在4和5之间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3)3-=-B .233-=-C .2(3)3±=±D .23=3± 4.如果a+b <0,并且a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0,b >0D .a >0,b <0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6.如图,已知70AOC BOD ∠=∠=︒,30BOC ∠=︒,则AOD ∠的度数为( )A .100︒B .110︒C .130︒D .140︒7.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若△CED 的周长为6,则▱ABCD 的周长为( )A .6B .12C .18D .248.已知a =2018x +2018,b =2018x +2019,c =2018x +2020,则a 2+b 2+c 2-ab -ac -bc 的值是( )A .0B .1C .2D .39.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CBE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10.如图,AB ∥EF ,CD ⊥EF ,∠BAC=50°,则∠ACD=( )A .120°B .130°C .140°D .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11a b <<,则a b +=__________.2.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为a,b,c 满足a+b=10,ab=18,c=8,则此三角形为__________三角形.3.若m+1m =3,则m 2+21m=________. 4.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 dm,3 dm,2 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dm.5.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已知AB=8,AD=7,E 为AB 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 ),使点P 落在长方形ABCD 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 的底边长是_____________.6.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 =20cm ,点P 和点Q 分别从点B 和点D 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 的边运动,点P 和点Q 的速度分别为3cm /s 和2cm /s ,则最快_________s 后,四边形ABPQ 成为矩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40x -= (2)2(3)(21)(3)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a 3a 2++÷22a 6a 9a -4++-a 1a 3++,其中50+-113⎛⎫ ⎪⎝⎭2(-1)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x 13(x-1),13x 8-x 2a 22+>⎧⎪⎨≤+⎪⎩恰有两个整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 (元)与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 是线段,且BA ∥x 轴,AC 是射线.(1)当x ≥30,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小李4月份上网20小时,他应付多少元的上网费用?(3)若小李5月份上网费用为75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5.某蔬菜生产基地的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蔬菜.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y (℃)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线段AB、BC表示恒温系统开启阶段,双曲线的一部分CD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段.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天的温度y与时间x(0≤x≤24)的函数关系式;(2)求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蔬菜会受到伤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才能使蔬菜避免受到伤害?6.为了抓住梵净山文化艺术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艺术节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95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需要800元.(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2)若该商店决定购进这两种纪念品共100件,考虑市场需求和资金周转,用于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但不超过7650元,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B4、A5、A6、B7、B8、D9、B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2、直角3、74、255、56、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2x =-,22x =;(2)13x =-,24x =2、-33a +,;12-.3、-4≤a<-3.4、(1)y=3x ﹣30;(2)4月份上网20小时,应付上网费60元;(3)5月份上网35个小时.5、(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10(05)20(510)200(1024)x x y x x x ⎧⎪+≤<⎪=≤<⎨⎪⎪≤≤⎩;(2)恒温系统设定恒温为20°C ;(3)恒温系统最多关闭10小时,蔬菜才能避免受到伤害.6、(1)A 种纪念品需要100元,购进一件B 种纪念品需要50元(2)共有4种进货方案(3)当购进A 种纪念品50件,B 种纪念品50件时,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00元。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点A的坐标是(2)2,,若点P在x轴上,且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不可能是()A.(2,0)B.(4,0)C.(-22,0)D.(3,0)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A.13 B.225+C.47 D.133.一艘渔船从港口A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至C处时突然发生故障,在C处等待救援.有一救援艇位于港口A正东方向20(3﹣1)海里的B处,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C处救援.则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为()A 3B.23小时C22小时D232+4.如图,A、B两点在直线l的两侧,点A到直线l的距离AC=4,点B到直线l的距离BD=2,且CD=6,P为直线CD上的动点, 则PA PB-的最大值是()A .62B .22C .210D .65.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那么2()a b + 的值为( ).A .49B .25C .13D .16.如图,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为( )A .15--B .15-C .5-D .15-+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9,7,12 B .2,3,4 C .1,2,3D .5,11,12 8.下列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9,41,40a b c ===B .5,5,52a b c ===C .::3:4:5a b c =D .11,12,13a b c ===9.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构成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 .4B .3C .2D .1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B 落在点B ′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A .12B .10C .8D .6二、填空题11.如图,AB =12,AB ⊥BC 于点B , AB ⊥AD 于点A ,AD =5,BC =10,E 是CD 的中点,则AE 的长是____ ___.12.如图,△ABC 是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B 1是△ABC 的高,B 1B 2是△ABB 1的高,B 2B 3是△AB 1B 2的高,……B n-1B n 是△AB n-2B n-1的高,则B 4B 5的长是________,猜想B n-1B n 的长是________.13.如图,Rt ABC 中,90A ∠=︒,8AC =,6AB =,DE AC ⊥,13CD BC =,13CE AC =,P 是直线AC 上一点,把CDP 沿DP 所在的直线翻折后,点C 落在直线DE 上的点H 处,CP 的长是__________14.如图,在ABC △中8,4,AB AC BC AD BC ===⊥于点D ,点P 是线段AD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连接PB ,则PB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5.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123,,S S S ,已知12310S S S ++=,则2S 的值是____.16.如图,在锐角ABC ∆中,2AB =,60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17.如图,BAC 90∠=度,AB AC =,AE AD ⊥,且AE AD =,AF 平分DAE ∠交BC 于F ,若BD 6=,CF 8=,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_.18.如图,△ABC 中,AB=AC=13,BC=1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E 是AD 上的动点,F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BE+EF 的最小值为_____.19.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m ,4m ,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时只能延长长为3m 的直角边,则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____m 2.20.如图所示,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是2π ,高为1,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外侧面爬行到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7,3,2AD BD CD ===求:(1)AE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22.阅读与理解: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ABC 中,AB AC >(如图),怎样证明C B ∠>∠呢?分析:把AC 沿A ∠的角平分线AD 翻折,因为AB AC >,所以,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即AC AC '=,据以上操作,易证明ACD AC D '△△≌,所以AC D C '∠=∠,又因为AC D B '∠>∠,所以C B ∠>∠.感悟与应用:(1)如图(a ),在ABC 中,90ACB ∠=︒,30B ∠=︒,CD 平分ACB ∠,试判断AC 和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b ),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6AC =,8AD =,12DC BC ==,①求证:180B D ∠+∠=︒;②求AB 的长.23.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0)O ,(6,0)A ,(0,3)C ,动点F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向终点C 运动,运动23秒时,动点E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运动,当点E 、F 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OE =_________,OF =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1t =时,将OEF ∆沿EF 翻折,点O 恰好落在CB 边上的点D 处,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DE 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 是射线DB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直线DE 的平行线,与x 轴交于N 点,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kx b =+,当点M 与点B 不重合时,设MBN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4.Rt ABC ∆中,90CAB ∠=,4AC =,8AB =,M N 、分别是边AB 和CB 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AN MN +值最小时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N MN +的最小值为 .25.如图,在ABC ∆中,90ACB ∠=︒,2BC AC =.(1)如图1,点D 在边BC 上,1CD =,5AD =ABD ∆的面积.(2)如图2,点F 在边AC 上,过点B 作BE BC ⊥,BE BC =,连结EF 交BC 于点M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G ,连结BG .求证:2EG BG CG =+.26.(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 求证:CA AD BC +=.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作ADC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图形A DC '∆,∵CD 平分ACB ∠,∴A '点落在CB 上,且CA CA '=,A D AD '=.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A D A B ''=即可.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0BC CD ==,17AC =,9AD =,求AB 的长.27.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用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2)的会标(图2),其图案正是由“弦图”演变而来.“弦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你根据图1解答下列问题:(1)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2)证明勾股定理;(3)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2a b +的值.28.如图,在△ABC中,∠C=90°,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1)若∠A=35°,则∠CBD的度数为________;(2)若AC=8,BC=6,求AD的长;(3)当AB=m(m>0),△ABC的面积为m+1时,求△BCD的周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9.定义:在△ABC中,若BC=a,AC=b,AB=c,若a,b,c满足ac+a2=b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类勾股三角形”,请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命题“直角三角形都是类勾股三角形”是命题(填“真”或“假”);(2)如图1,若等腰三角形ABC是“类勾股三角形”,其中AB=BC,AC>AB,请求∠A的度数;(3)如图2,在△ABC中,∠B=2∠A,且∠C>∠A.①当∠A=32°时,你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并标注被分割后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②请证明△ABC为“类勾股三角形”.30.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BC边上一动点,连结AD()1如图1,若2DC=,求AD的长;BD=,4()2如图2,以AD为边作60∠=∠=,分别交AB,AC于点E,F.ADE ADF①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E AF=,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过想法1:利用AD是EDF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的角平分线,构造ADF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想法2:利用AD是EDF的相关知识获证.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AE AF 一种方法即可)②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AEDF 的面积与AD 长存在很好的关系.若用S 表示四边形AEDF 的面积,x 表示A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S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解:(1)当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①以OA 为腰时,∵A 的坐标是(2,2),∴∠AOP=45°,OA=22,∴P 的坐标是(4,0)或(22,0);②以OA 为底边时,∵点A 的坐标是(2,2),∴当点P 的坐标为:(2,0)时,OP=AP ;(2)当点P 在x 轴负半轴上,③以OA 为腰时,∵A 的坐标是(2,2),∴OA= 22∴OA=AP=2∴P 的坐标是(-220).故选D .2.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正方形A 的面积加上B 的面积加上C 的面积和D 的面积是E 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正方形E 的面积:即222233=92549=47+5+2++++;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的和是E 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过点C 作CD 垂直AB 延长线于D ,根据题意得∠CDB=45°,∠CAD=30°,设BD=x 则CD=BD=x ,2x ,由∠CAD=30°可知tan∠CAD=3CD AD =320(31)x =-+ ,解方程求出BD 的长,从而可知BC 的长,进而求出救援艇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即可.【详解】如图:过点C 作CD 垂直AB 延长线于D ,则∠CDB=45°,∠CAD=30°,∵∠CDB=45°,CD⊥BD,∴BD=CD,设BD=x ,救援艇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为t , ∵tan∠CAD=33CD AD =,AD=AB+BD , 3320(31)x=-+,得x=20(海里), 22(海里),∴t=20230 =223(小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连接AB '并延长,与直线l 的交点即为使得PA PB -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点.P此时.PA PB PA PB AB -=-'='过点B '作B E AC '⊥于点,E 如图,四边形B DCE '为矩形,6, 2.B E CD EC B D BD ∴=====''2.AE ∴=22210.AB AE B E ''+=PA PB -的最大值为:210.故答案为:5.A解析:A【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25,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25,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12,据此即可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2+b2=25,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12ab=25-1=24,∴2ab=24,联立解得:(a+b)2=25+24=49.故选A.6.A解析:A【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圆弧的半径,然后得出点A的坐标.【详解】∴由图可知:点A所表示的数为: 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属于基础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出斜边的长度.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7.C解析: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详解】解:A、因为92+7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因为22+32≠4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因为12= 22,所以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因为52+112≠12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注意数据的计算.8.D解析: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符合a 2+b 2=c 2即可;反之不符合的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 、因为92+402=41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 、因为52+52=(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 、因为()()()222345x x x +=,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 、因为112+122≠15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当三角形中三边满足222a b c +=关系时,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9.A解析:A【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3,可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3和5为两条直角边长时,小正方形的边长=5-3=2,∴小正方形的面积22=4;综上所述: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应用,正确表示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0.B解析:B【分析】已知AD 为CF 边上的高,要求AFC △的面积,求得FC 即可,求证AFD CFB '△≌△,得B F DF '=,设DF x =,则在Rt AFD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x ,于是得到CF CD DF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FD CFB '△≌△,'DF B F ∴=,设DF x =,则8AF CF x ==-,在Rt AFD △中,222AF DF AD =+,即222(8)4x x -=+,解得:3x =,835CF CD FD ∴=-=-=, 1102AFC S AF BC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内容,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FD CFB '△≌△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5【详解】解:如图,延长AE 交BC 于点F ,∵点E 是CD 的中点,∴DE=CE ,,∵AB ⊥BC ,AB ⊥AD,∴AD ∥BC,∴∠ADE=∠BCE 且DE=CE ,∠AED=∠CEF,∴△AED ≌△FEC (ASA ),∴AD=FC=5,AE=EF,∴BF=BC-FC=5,∴在Rt △ABF 中,2213AF AB BF =+=,6.52AF AE == 故答案为:6.5. 12.332 32n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B 1=CB 1=12,∠AB 1B =∠BB 1C =90°,由勾股定理求出BB 1=3ABC 3113ABB BCB S S ==B 1B 2=4,由勾股定理求出BB 2,根据11221ABB BB B AB B S S S =+代入求出B 2B 3=,B 3B 4=B 4B 5=,推出B n ﹣1B n .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BA =AC ,∵BB 1是△ABC 的高,∴AB 1=CB 1=12,∠AB 1B =∠BB 1C =90°,由勾股定理得:BB 1=;∴△ABC 的面积是12×1=;∴1112ABB BCB SS ==⨯,12=×1×B 1B 2,B 1B 2,由勾股定理得:BB 234=, ∵11221ABB BB B AB B S S S =+,2313112422B B =⨯⨯⨯,B 2B 3=8,B 3B 4,B 4B 5, …,B n ﹣1B n【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计算结果得出规律.13.53或203 【分析】 根据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与AC 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与勾股定理列出对应的方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①当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在AC 的下方时,如下图所示∵Rt ABC 中,90A ∠=︒,8AC =,6AB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0AB AC += ∵13CD BC =,13CE AC =, ∴13CD BC ==103,13CE AC ==83 ∵DE A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CD CE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103,CP=PH ∴EH=DH -DE=43设CP=PH=x ,则EP=CE -CP=83-x在Rt △PEH 中,EP 2+EH 2=PH 2即(83-x )2+(43)2=x 2 解得:x=53即此时CP=53; ②当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在AC 的上方时,如下图所示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103,CP=PH ∴EH=DH +DE=163设CP=PH=y ,则EP= CP -CE =y -83在Rt △PEH 中,EP 2+EH 2=PH 2即(y -83)2+(163)2=y 2 解得:y=203即此时CP=203. 综上所述:CP=53或203. 故答案为:53或20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折叠问题,掌握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折叠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15【分析】根据题意点B 与点C 关于AD 对称,所以过点C 作AB 的垂线,与AD 的交点即点P ,求出C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8,AB AC AD BC ==⊥∴点B 与点C 关于AD 对称过点C 作CE ⊥AB 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PB PE +最小∵8,4,AB AC BC AD BC ===⊥∴BD=2在Rt △A BC 中, 222282215AD AB BD -=-=∵S △ABC=1122BC AD AB CE ⋅⋅=⋅⋅ ∴42158CE ⨯=得15CE =故此题填15【点睛】此题考察最短路径,根据题意找到对称点,作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15.103. 【分析】 根据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得出CG=NG ,CF=DG=NF ,再根据()21S CG DG =+,22S GF =,()23S NG NF =-,12310S S S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八个直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CG=NG ,CF=DG=NF∴()2222122S CG DG CG DG CG DG GF CG DG =+=++=+ 22S GF =()22232S NG NF NG NF NG NF =-=+- ∴2222212322310S S S GF CG DG GF NG NF NG NF GF ++=+⋅+++-⋅== ∴2103GF =故2103S = 故答案为10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6.3.【分析】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B′,过点B′作B′N ⊥AB 于N 交AD 于M ,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B′N 的长度即为BM+MN 的最小值,根据∠BAC=60°判断出△ABB′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B′,由垂线段最短,过点B′作B′N ⊥AB 于N 交AD 于M ,B′N 最短,由轴对称性质,BM=B′M ,∴BM+MN=B′M+MN=B′N ,由轴对称的性质,AD 垂直平分BB′,∴AB=AB′, ∵∠BAC=60°,∴△ABB′是等边三角形,∵AB=2,∴33 即BM+MN 3.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点M 、N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7.5【分析】由“SAS”可证ABD ≌ACE ,DAF ≌EAF 可得BD CE =,4B ∠∠=,DF EF =,由勾股定理可求EF 的长,即可求BC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D 的长.【详解】解:如图,连接EF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AE AD ⊥,DAE DAC 290∠∠∠∴=+=,又BAC DAC 190∠∠∠=+=, 12∠∠∴=,在ABD 和ACE 中 12AB AC AD AE =⎧⎪∠=∠⎨⎪=⎩,ABD ∴≌()ACE SAS . BD CE ∴=,4B ∠∠=BAC 90∠=,AB AC =, ∴B 345∠∠==4B 45∠∠∴==,ECF 3490∠∠∠∴=+=, 222CE CF EF ∴+=,222BD FC EF ∴+=, AF 平分DAE ∠,DAF EAF ∠∠∴=,在DAF 和EAF 中AD AE DAF EAF AF AF =⎧⎪∠=∠⎨⎪=⎩,DAF ∴≌()EAF SAS . DF EF ∴=.222BD FC DF ∴+=.22222DF BD FC 68100∴=+=+=, ∴DF 10=BC BD DF FC 610824∴=++=++=, AB AC =,AG BC ⊥,1BG AG BC 122∴===, DG BG BD 1266∴=-=-=,∴22AD AG DG65=+=故答案为65【点睛】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18.120 13【解析】∵AB=AC,AD是角平分线,∴AD⊥BC,BD=CD,∴B点,C点关于AD对称,如图,过C作CF⊥AB于F,交AD于E,则CF=BE+FF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得,AD=12,利用等面积法得:AB⋅CF=BC⋅AD,∴CF=BC ADAB⋅=101213⨯=12013故答案为120 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形面积的等积法.明确当CF⊥AB时,CF有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19.8或10或12或25 3【详解】解:①如图1:当BC=CD=3m时,AB=AD=5m,AC⊥BD,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6×4=12(m2);②如图2:当AC=CD=4m时,AC⊥CB,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4×4=8(m2);③如图3:当AD=BD时,设AD=BD=xm,在Rt△ACD中,CD=(x-3)m,AC=4m,由勾股定理,得AD2=DC2+CA2,即(x-3)2+42=x2,解得x=256,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BD·AC=12×256×4=253(m2);④如图4,延长BC到D,使BD=AB=5m,故CD=2m,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12BD·AC=12×5×4=10(m2);综上所述,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面积为8m 2或12m 2或10m 2或253m 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20.5【分析】 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详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C 是边的中点,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AB=π•2 =2,CB=1. ∴22AB +BC 222=5+15【点睛】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三、解答题21.(132)150°;(31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 ≌△A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 =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PE 与CP 的长,进而可得AE =CP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EG ≌△CPG ,于是可得AG =CG ,PG =EG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D =CE =DE =2,∠ACB =∠DCE =60°,∴∠BCD =∠ACE ,在△BCD 与△ACE 中,∵BC =AC ,∠BCD =∠ACE ,CD =CE ,∴△BCD ≌△ACE ,∴AE =BD =3; (2)在△ADE 中,∵7,3,2AD AE DE ===, ∴DE 2+AE 2=()()222237+==AD 2, ∴∠AED =90°,∵∠DEC =60°,∴∠AEC =150°,∵△BCD ≌△ACE ,∴∠BDC =∠AEC =150°;(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 =12DE =1,CP 22213-=,∴AE =CP ,在△AEG 与△CPG 中,∵∠AEG =∠CPG =90°,∠AGE =∠CGP ,AE =CP ,∴△AEG ≌△CPG ,∴AG =CG ,PG =EG =12, ∴AG ()2222113322AE EG ⎛⎫+=+= ⎪⎝⎭, ∴AC =2AG 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BC−AC =AD ;理由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AB=14【分析】(1)在CB 上截取CE =CA ,连接DE ,证△ACD ≌△ECD 得DE =DA ,∠A =∠CED =60°,据此∠CED =2∠CBA ,结合∠CED =∠CBA +∠BDE 得出∠CBA =∠BDE ,即可得DE =BE ,进而得出答案;(2)①在AB 上截取AM =AD ,连接CM ,先证△ADC ≌△AMC ,得到∠D =∠AMC ,CD=CM,结合CD=BC知CM=CB,据此得∠B=∠CMB,根据∠CMB+∠CMA=180°可得;②设BN=a,过点C作CN⊥AB于点N,由CB=CM知BN=MN=a,CN2=BC2−BN2=AC2−AN2,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1)BC−AC=AD.理由如下:如图(a),在CB上截取CE=CA,连接DE,∵CD平分∠ACB,∴∠ACD=∠ECD,又CD=CD,∴△ACD≌△ECD(SAS),∴DE=DA,∠A=∠CED=60°,∴∠CED=2∠CBA,∵∠CED=∠CBA+∠BDE,∴∠CBA=∠BDE,∴DE=BE,∴AD=BE,∵BE=BC−CE=BC−AC,∴BC−AC=AD.(2)①如图(b),在AB上截取AM=AD,连接CM,∵AC平分∠DAB,∴∠DAC=∠MAC,∵AC=AC,∴△ADC≌△AMC(SAS),∴∠D=∠AMC,CD=CM=12,∵CD=BC=12,∴CM=CB,∴∠B=∠CMB,∵∠CMB+∠CMA=180°,∴∠B+∠D=180°;②设BN=a,过点C作CN⊥AB于点N,∵CB=CM=12,∴BN=MN=a,在Rt △BCN 中,2222212CN BC BN a --==,在Rt △ACN 中,2222216(8)CN AC AN a --+==, 则22221216(8)a a --+=,解得:a =3,即BN =MN =3,则AB =8+3+3=14,∴AB=14.【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作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才能得出结果.23.(1)6-t ,t+23;(2)D(1,3),y=34-x+154;(3)1515215()4215215()2b b S b b ⎧-+≤<⎪⎪=⎨⎪->⎪⎩【分析】(1)根据点E ,F 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即可得到答案;(2)由题意得:DF=OF=53,DE=OE=5,过点E 作EG ⊥BC 于点G ,根据勾股定理得DG=4,进而得D(1,3),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题意得直线直线MN 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从而得M(443b -,3),分2种情况:①当点M 在线段DB 上时, ②当点M 在DB 的延长线上时,分别求出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0,0)O ,(6,0)A ,(0,3)C ,∴OA=6,OC=3,∵AE=t×1= t , ∴OE =6-t ,OF =(t+23)×1=t+23, 故答案是:6-t ,t+23; (2)当1t =时,OE =6-t=5,OF =t+23=53,∵将OEF∆沿EF翻折,点O恰好落在CB边上的点D处,∴DF=OF=53,DE=OE=5,过点E作EG⊥BC于点G,则EG=OC=3,CG=OE=5,∴DG=224DE EG-=,∴CD=CG-DG=5-4=1,∴D(1,3),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把D(1,3),E(5,0)代入y=kx+b,得350k bk b+=⎧⎨+=⎩,解得:34154kb⎧=-⎪⎪⎨⎪=⎪⎩,∴直线DE的解析式为:y=34-x+154;(3)∵MN∥DE,∴直线直线MN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令y=3,代入34y x b=-+,解得:x=443b-,∴M(443b-,3).①当点M在线段DB上时,BM=6-(443b-)=4103b-+,∴1143(10)223S BM AB b=⋅=⨯⨯-+=215b-+,②当点M在DB的延长线上时,BM=443b--6=4103b-,∴1143(10)223S BM AB b=⋅=⨯⨯-=215b-,综上所述:1515215()4215215()2b bSb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掌握勾股定理与一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4.作图见解析,32 5【分析】作A点关于BC的对称点A',A'A与BC交于点H,再作A'M⊥AB于点M,与BC交于点N,此时AN+MN最小,连接AN,首先用等积法求出AH的长,易证△ACH≌△A'NH,可得A'N=AC=4,然后设NM=x,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NM的长,A'M的长即为AN+MN的最小值.【详解】如图,作A点关于BC的对称点A',A'A与BC交于点H,再作A'M⊥AB于点M,与BC交于点N,此时AN+MN最小,最小值为A'M的长.连接AN,在Rt△ABC中,AC=4,AB=8,∴2222AB AC=84=45++∵11AB AC=BC AH 22⋅⋅∴85 45∵CA⊥AB,A'M⊥AB,∴CA∥A'M∴∠C=∠A'NH,由对称的性质可得AH=A'H,∠AHC=∠A'HN=90°,AN=A'N 在△ACH和△A'NH中,∵∠C=∠A'NH,∠AHC=∠A'HN,AH=A'H,∴△ACH≌△A'NH(AAS)∴A'N=AC=4=AN,设NM=x,在Rt△AMN中,AM2=AN2-NM2=222416-=-x x在Rt△AA'M中,165,A'M=A'N+NM=4+x∴AM 2=AA '2-A 'M 2=()224-+⎝⎭x∴()2224=16-+-⎝⎭x x 解得125x = 此时AN MN +的最小值=A'M=A'N+NM=4+125=325 【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5.(1)3;(2)见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进而可得BC 与B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CBG =∠EBH ,由已知易得BE ∥AC ,于是∠E =∠EFC ,由于CG EF ⊥,90ACB ∠=︒,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得∠EFC =∠BCG ,于是可得∠E =∠BCG ,然后根据ASA 可证△BCG ≌△BEH ,可得BG =BH ,CG =EH ,从而△B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在△ACD 中,∵90ACB ∠=︒,1CD =,AD =∴2AC ==,∵2BC AC =,∴BC=4,BD =3,∴1132322ABD S BD AC ∆=⋅=⨯⨯=;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CBG +∠CBH =90°,∵BE BC ⊥,∴∠EBH +∠CBH =90°,∴∠CBG =∠EBH ,∵BE BC ⊥,90ACB ∠=︒,∴BE ∥AC ,∴∠E =∠EFC ,∵CG EF ⊥,90ACB ∠=︒,∴∠EFC +∠FCG =90°,∠BCG +∠FCG =90°,∴∠EFC =∠BCG ,∴∠E =∠BCG ,在△BCG 和△BEH 中,∵∠CBG =∠EBH ,BC=BE ,∠BCG =∠E ,∴△BCG ≌△BEH (ASA ), ∴BG =BH ,CG =EH ,∴GH ==,∴EG GH EH CG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21.【分析】(1)只需要证明'30A DB B ∠=∠=︒,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A D A B =,再结合小明的分析即可证明;(2)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则'D E =BE .设'D E =BE=x .在Rt △CEB 和Rt △CEA 中,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证明:如下图,作△ADC 关于CD 的对称图形△A′DC ,∴A′D=AD ,C A′=CA ,∠CA′D=∠A=60°,∵CD 平分∠ACB ,∴A′点落在CB 上∵∠ACB=90°,∴∠B=90°-∠A=30°,∴∠A′DB=∠CA′D -∠B=30°,即∠A′DB=∠B ,∴A′D=A′B ,∴CA+AD=CA′+A′D=CA′+A′B=CB.(2)如图,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D′A=DA=9,D′C=DC=10,∵AC 平分∠BAD ,∴D′点落在AB 上,∵BC=10,∴D′C=BC ,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则D′E=BE ,设D′E=BE=x ,在Rt △CEB 中,CE 2=CB 2-BE 2=102-x 2,在Rt △CEA 中,CE 2=AC 2-AE 2=172-(9+x )2.∴102-x 2=172-(9+x )2,解得:x=6,∴AB=AD′+D′E+EB=9+6+6=21.【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中证明∠A′DB=∠B 不是经常用的等量代换,而是利用角之间的计算求得它们的度数相等,这有点困难,需要多注意;(2)中掌握方程思想是解题关键.27.(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5.【分析】(1)直接叙述勾股定理的内容,并用字母表明三边关系;(2)利用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和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之间的关系列式整理即可证明;(3)将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由勾股定理的内容可得出()2a b +为大正方形面积和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得.【详解】解:(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a 、b ,斜边为 c ,a 2+b 2= c 2.(2)∵ S 大正方形=c 2,S 小正方形=(b-a)2,4 S Rt △=4×12ab=2ab , ∴ c 2=2ab+(b-a)2=2ab+b 2-2ab+a 2=a 2+b 2,即 a 2+b 2= c 2.(3)∵ 4 S Rt △= S 大正方形- S 小正方形=13-1=12,∴ 2ab=12.∴ (a+b)2= a 2+b 2+2ab=c 2+2ab=13+12=25.【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勾股定理的几何验证,利用等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及运用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1)∠CBD=20°;(2)AD=164;(3) △BCD 的周长为m+2 【分析】(1)根据折叠可得∠1=∠A=3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ABC=55°,进而得到∠CBD=20°;(2)根据折叠可得AD=DB,设CD=x,则AD=BD=8-x,再在Rt△CD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62=(8-x)2,再解方程可得x的值,进而得到AD的长;(3)根据三角形ACB的面积可得11 2AC CB m=+,进而得到AC•BC=2m+2,再在Rt△CAB中,CA2+CB2=BA2,再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可得CA+CB的长,进而得到△BCD的周长.【详解】(1)∵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1=∠A=35°,∵∠C=90°,∴∠ABC=180°-90°-35°=55°,∴∠2=55°-35°=20°,即∠CBD=20°;(2)∵把△ABC沿直线DE折叠,使△ADE与△BDE重合,∴AD=DB,设CD=x,则AD=BD=8-x,在Rt△CDB中,CD2+CB2=BD2,x2+62=(8-x)2,解得:x= 74,AD=8-74=164;(3)∵△ABC 的面积为m+1,∴12AC•BC=m+1,∴AC•BC=2m+2,∵在Rt△CAB中,CA2+CB2=BA2,∴CA2+CB2+2AC•BC=BA2+2AC•BC,∴(CA+BC)2=m2+4m+4=(m+2)2,∴CA+CB=m+2,∵AD=DB,∴CD+DB+BC=m+2.即△BCD的周长为m+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以及折叠后哪些是对应角和对应线段.29.(1)假;(2)∠A=45°;(3)①不能,理由见解析,②见解析【分析】(1)先由直角三角形是类勾股三角形得出ab+a2=c2,再由勾股定理得a2+b2=c2,即可判断出此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由类勾股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出此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3)①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②先求出CD=CB=a,AD=CD=a,DB=AB-AD=c-a,DG=BG=12(c-a),AG=12(a+c),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1,假设Rt△ABC是类勾股三角形,∴ab+a2=c2,在Rt△ABC中,∠C=90°,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c2,∴ab+b2=a2+b2,∴ab=a2,∴a=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类勾股三角形,即:原命题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2)∵AB=BC,AC>AB,∴a=c,b>c,∵△ABC是类勾股三角形,∴ac+a2=b2,∴c2+a2=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45°,(3)①在△ABC中,∠ABC=2∠BAC,∠BAC=3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CB=180°﹣∠BAC﹣∠ABC=84°,∵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Ⅰ)、当∠BCD=∠BDC时,∵∠ABC=64°,∴∠BCD=∠BDC=58°,∴∠ACD=∠ACB﹣∠BCD=84°﹣58°=26°,∠ADC=∠ABC+∠BCD=122°∴△ACD不是等腰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Ⅱ)、当∠BCD=∠ABC=64°时,∴∠BDC=52°,∴∠ACD=20°,∠ADC=128°,∴△ACD是等腰三角形,此种情况不成立;(Ⅲ)、当∠BDC=∠ABC=64°时,∴∠BCD=52°,∴∠ACD=∠ACB﹣BCD=32°=∠BAC,∴△ACD是等腰三角形,即:分割线和顶角标注如图2所示,Ⅱ、分∠ABC,同(Ⅰ)的方法,判断此种情况不成立;Ⅲ、分∠BAC,同(Ⅱ)的方法,判断此种情况不成立;②如图3,在AB边上取点D,连接CD,使∠ACD=∠A图3作CG⊥AB于G,∴∠CDB=∠ACD+∠A=2∠A,∵∠B=2∠A,∴∠CDB=∠B,∴CD=CB=a,∵∠ACD=∠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龙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人:XXX
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计算(每小题5分,共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0)2(2
1
8+⨯
(2)(3223)(3223)+-
(3)2
1
(23)2
323-+⨯ (4)1(312248)233-+÷
22、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2
|2|816a a a -+-+(5分)
23、先化简,再求值:)11
1
(122
2+-+÷+-x x x x x ,其中12+=x .(6分)
24、(9分)如图,∠C=90°,AC=3,BC=4,AD=12,BD=13。
(1)求线段AB 的长;
(2)△ABD 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3)求四边形ACBD 的面积
25、(10分)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架起一架25米长的云梯AB ,如图斜靠在一面墙 上,梯子底端B 离墙基C 处7米。
(1)求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消防员接到命令,要求梯子的顶端A 下降4米至E (云梯长度不变), 那么云梯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距离BF 为多少米?
26、(10分)阅读下面问题:
A E
C F
B
12)12)(12()12(12
11-=-+-⨯=
+;
(
)
;23)23)(23(2
31231
-=-+-⨯
=
+
()
25)
25)(25(2
512
51-=-+-⨯=
+.
试求:(1)671+的值;
(2)n
n ++11(n 为正整数)的值.
( 3)计算:11111
122334989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