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人口迁移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人口迁移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人口迁移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7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排名第一。

2011-2014年深圳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性别比为117:100(性别比),而深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100,而全国0~14岁性别比为118:100,下图为深圳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 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B. 空间距离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C. 深圳对东部地区人口吸引力较强,可以推测,广州也是深圳主要人口迁出区D. 文化差异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2. 对材料中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的分析是A. 为调节性别结构平衡,深圳政府应增强第二产业中对男性人口的吸引力B. 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少于女性C. 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D. 深圳本地人口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答案】1. B 2. C【解析】1.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相对于中部和东部,西部经济落后,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大,A错误。

B.西部地区距离深圳较远,交通不便,空间距离太远,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B 正确。

C.深圳对东部地区较发达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弱,广州经济发达,迁入深圳人口少,C错误。

D.文化差异不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答案选B。

2. A.增强对男性人口的吸引力,会加剧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A错。

B.根据材料,深圳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性别比为117:100,而深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100,说明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B错。

C.根据深圳的人口性别比高于出生人口性别比,说明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C对。

D.在人口统计学上,一般正常范围男性102至107之间,女性为100,深圳人口性别比不合理,D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新人教版-2019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新人教版-2019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新人教版-2019最新整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A.2003年 B.2006年C.2009年 D.2012年2.该城市可能是( )A.武汉 B.重庆C.上海 D.西安答案:1.D 2.C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曲线图的判读、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常住人口数量曲线、自然增长率曲线变化及标尺数值变化,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

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说明该城市在2012年人口净迁入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且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故排除选项B、D;近年来可能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选项中最可能是上海,故选项C正确。

某国2000年到2010年移民人口持续增长。

2008年,该国人口的11.3%为移民,其来源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最可能为( )A.西班牙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自2011年以来该国移民人口持续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困难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答案:3.A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国2008年的移民总量为522万人。

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欧盟,由此排除日本和美国;然后是拉丁美洲和非洲。

德国和西班牙相比较,由于距离和交通的缘故,西班牙更能够吸引拉丁美洲和非洲移民。

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

第4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移民进入西班牙的主要因素。

西班牙吸引大量移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训练(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

读图,回答1~3题。

图甲图乙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C.西藏D.三峡库区答案:1.C 2.D 3.A 解析:第1题,该地区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2004年前人口迁移率也大于零,说明人口数量是持续上升的,只是最后几年增长速度放慢。

第2题,解析见上题。

第3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华北等地人口“闯关东”使黑龙江人口迁入率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北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闯关东”人数减少,甚至出现“雁南飞”现象,最后导致黑龙江人口迁移率降低为负值。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江西省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项正确。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根据迁移的原因和方向,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内部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迁移。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

内部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居地可能出现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社会压力增加等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

国际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巨大。

原居地可能面临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等机会与挑战。

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城市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社交环境等。

城市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城市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

相关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2.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3. 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城市地区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结论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人口迁移及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人口迁移及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人口迁移及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

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

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1.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属于短期的,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

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对人口迁移理解不到位,将短期人口流动看成是人口迁移。

2.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

民工去新疆采摘西红柿、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新疆自然环境改善,吸引人口迁入。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联系。

2017一轮复习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计划考点训练 考点15 人口迁移含答案

2017一轮复习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计划考点训练 考点15 人口迁移含答案

考点15人口迁移错误!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

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 )A.A地和B地B.A地和C地C.B地和C地D.B地和D地2.导致D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A.经济落后B.政策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变迁3.下图为“20世纪以来美国底特律市城市人口总数变化图".权威机构推测其2100年将变成“空城".读图推断底特律成为“空城”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人口自然增长D.人口迁移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4-5题。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主要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2016年2月25日广东流入人口示意图",回答6-7题。

6.影响图示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A.探亲B.旅游C.打工D.物流7.图示人口流动对广东省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右图为我国某地农村不同年龄段劳动力的迁移率(某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该地()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的人口为主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迁移率D.农村各年龄段劳动力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9.对农村人口迁移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B.求学旅游C.婚姻嫁娶D.宗教信仰如图为我国某市2010年人口统计图。

2022届新高考地理考点练习15 人口迁移 (含解析)

2022届新高考地理考点练习15 人口迁移 (含解析)

考点过关练15人口迁移考试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调查本地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分析原因及影响。

[题组冲关]题组一人口迁移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墨西哥、美国D.美国、澳大利亚1.B2.C[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图中③④两个箭头都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第2题,P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且人口流向国外,应为发展中国家;Q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到城市,应为发达国家,且两国为邻国,只有墨西哥和美国符合该条件。

] 3.2019年“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D[人口迁移必须有居住地的变更,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时间较短,更没有居住地的变更,因此为人口流动。

]题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放宽人才引进落户的条件,引发“抢人大战”,产生新一轮的人口迁移。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本轮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环境C.教育D.经济5.本轮人口迁移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积极影响是()A.改善生态环境B.缓解就业压力C.改善居住条件D.提升城市竞争力4.A5.D[第4题,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放宽人才引进落户的条件”可知,影响本轮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策。

第5题,本轮人口迁移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积极影响是,引进了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了城市竞争力。

人才的引进,可能增加就业压力;人才引进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关系不大。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6~8题。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新人教版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15人口迁移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练15 人口迁移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A.2003年 B.2006年C.2009年 D.2012年2.该城市可能是( )A.武汉 B.重庆C.上海 D.西安答案:1.D 2.C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曲线图的判读、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常住人口数量曲线、自然增长率曲线变化及标尺数值变化,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

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说明该城市在2012年人口净迁入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且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故排除选项B、D;近年来可能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选项中最可能是上海,故选项C正确。

某国2000年到2010年移民人口持续增长。

2008年,该国人口的11.3%为移民,其来源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最可能为( )A.西班牙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自2011年以来该国移民人口持续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困难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答案:3.A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国2008年的移民总量为522万人。

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欧盟,由此排除日本和美国;然后是拉丁美洲和非洲。

德国和西班牙相比较,由于距离和交通的缘故,西班牙更能够吸引拉丁美洲和非洲移民。

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

第4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移民进入西班牙的主要因素。

西班牙吸引大量移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但2011年后由于欧洲出现经济危机,西班牙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减少,移民数量也不断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练15 人口迁移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A.2003年 B.2006年C.2009年 D.2012年2.该城市可能是( )A.武汉 B.重庆C.上海 D.西安答案:1.D 2.C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曲线图的判读、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特点。

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常住人口数量曲线、自然增长率曲线变化及标尺数值变化,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

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说明该城市在2012年人口净迁入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且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故排除选项B、D;近年来可能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选项中最可能是上海,故选项C正确。

某国2000年到2010年移民人口持续增长。

2008年,该国人口的11.3%为移民,其来源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最可能为( )A.西班牙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自2011年以来该国移民人口持续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困难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答案:3.A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国2008年的移民总量为522万人。

这些移民大部分来自欧盟,由此排除日本和美国;然后是拉丁美洲和非洲。

德国和西班牙相比较,由于距离和交通的缘故,西班牙更能够吸引拉丁美洲和非洲移民。

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

第4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移民进入西班牙的主要因素。

西班牙吸引大量移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水平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但2011年后由于欧洲出现经济危机,西班牙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减少,移民数量也不断减少。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2005年和2015年劳动力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5~7题。

5.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6.10年来,该国人口( )A.快速增长 B.缓慢增长C.零增长 D.负增长7.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 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 D.出生率过低答案:5.C 6.D 7.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0年来,该发达国家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下降,而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从国外迁入了较多的青壮年劳动力。

第6题,10年来,该国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由此可推知此期间该国人口呈负增长特点。

第7题,图示30~50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下降,51~64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上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出生率过低,新增人口数量少。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入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9.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的交通拥堵B.使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答案:8.C 9.A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第8题,根据净迁入率定义及图示可知,江西省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天津的人口增加率大于四川,即天津的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广东自然增长率约为7‰,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15%,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7‰,远远大于人口净迁入率,贵州人口在增加。

选项C正确。

第9题,图中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口净迁入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正值且很高,人口增长快,会引起北京、天津、上海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加剧城市交通拥堵,A对;人口合理容量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B错;外来人员从事的多是第二、三产业,C错;迁入人口大多是劳动人口,会降低北京、上海的老年人口比重,缓解老龄化问题,D错。

榨菜、方便面、火腿肠等是最为常见的流动人口的消费品。

下图示意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

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11.该图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人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状况 ④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0.B 11.C解析:第10题,流动人口对榨菜的消费量较高。

西南地区2011年后榨菜销售份额占比有所增加,说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应为人口的迁入地区。

华南地区2011年后榨菜销售份额占比大幅降低,最可能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也可能是人口净迁入减缓。

第11题,西南地区人口回流,会加大人地压力,但有利于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减缓,加剧了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问题,但有利于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三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三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理由: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理由: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第(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外来人口来源于人口大省;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第(3)题,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要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

13.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人口发展的白皮书显示,澳大利亚适宜的总人口为6 000万。

目前澳大利亚人口平均每天增加1 048人,而其中60%来自海外移民,据澳大利亚统计局估算,其总人口数于2013年4月23日达到2 300万。

在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近几年墨尔本等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外城区。

右图为澳大利亚各州人口增长率和悉尼、墨尔本人口比较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国际人口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经济发展的“对决”中,墨尔本比悉尼的人口增长趋势更利于经济的发展,请指出原因。

(3)分析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答案:(1)澳大利亚适宜人口数量远大于当前人口数量;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和教育条件好;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大量海外人口迁入。

(2)墨尔本人口增长更快,说明墨尔本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迁入,更能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和增加人才,有利于降低人口平均年龄,减少养老支出,带动第三产业、房地产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3)外城区相对于城区地价较低,房价较便宜;新移民大多经济实力有限。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1)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由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和教育条件好,有优惠的移民政策,并且澳大利亚适宜人口数量远大于当前人口数量,所以吸引了大量海外人口迁入。

第(2)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墨尔本人口增长更快,说明墨尔本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迁入,更能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和增加人才,有利于降低人口平均年龄,减少养老支出,带动第三产业、房地产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第(3)题,考查影响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因素。

新移民大多经济实力有限,购买力较低,而外城区相较于城区地价较低,房价较便宜,所以外城区较内城区房地产产业发展较快。

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找规律(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1.A 2.C 3.D解析:第1题,上海市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其经济发达,工、商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可以为外来劳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

外来人口减少反映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结合材料“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判断: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食品价格、环境质量、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变化的次要因素。

第2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