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论文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红【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4)004【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erg平衡功能评分、Bathel指数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Berg平衡功能评分、Bathel指数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P<0.05),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平衡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行走能力的恢复.【总页数】2页(P565-566)【作者】方红【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减重活动平板步态训练和传统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J], 李博阳;陈守强;姜宏博2.应用自控机动步态训练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走能力 [J], 赵永光3.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 刘莉菲4.基于行走模式的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即刻影响 [J], 徐梅; 汪敏; 王娟5.减重活动平板步态训练和传统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J], 李博阳;陈守强;姜宏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衡功能训练对步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要。
本次研究发现,训练两周后,训练两周后,观察组
FAC、Fugl-Meye 下肢运动功能及 BBS 评分比对照组更高,
双腿负重之差比对照组更小,说明平衡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
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观
察组经平衡板体操球训练、一字步行训练及平衡板摆动训练
分与双腿负重之差差异不显著 (P>0.05);训练两周后,观察
组 FAC、Fugl-Meye 下肢运动功能及 BBS 评分比对照组更高,
双腿负重之差比对照组更小 (P<0.05)。如表 1 及续表 1。 _
表 1 两组训练前后的双腿负重之差和各项评分对比 ( 分 ,x±s)
(n=51)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各项分值在 0~4 分,分数越高,说明平衡能力越好。同时准
确记录下两组训练前后的双腿负重之差。 _ 1.4 数据处理 计量、计数数据依次用 (x±s)、%表示,
组间差异选择 SPSS 18.0 软件依次行 t、χ2 检验,P<0.05 表明
组间差异明显。
2 结果
训练前,两组 FAC、Fugl-Meye 下肢运动功能及 BBS 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步行能力能障碍患者共 102 例患者纳入本 次实验,并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 51 例纳入对照组,剩 余 51 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30:21,年龄 7~60 岁,平均年龄为 (35.26±10.38) 岁,步行能力障碍原因:外 伤、意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比例为 30:14:7;观察组男女 比例为 31:20,年龄 7~58 岁,平均年龄为 (35.30±10.26) 岁, 步行能力障碍原因:外伤、意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比例为 29:15:7。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 (P>0.05),可开展 对比。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且无其他显著影 响康复的伴发疾病。②年龄在 7~60 岁。③均取得患者和其 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 排除标准:①心肺、肝肾功能存在严重不全者。②存在 恶性肿瘤者。③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者。④无法配合此次研究 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即指导患者开展卧 位训练,包含体位改变、床上抬臀、维持坐位平衡、卧床坐 起及站立训练等,等到下肢力量基本恢复后,于医护人员或 者家属陪同下开展扶床站立、迈步以及步态等功能训练,由 低强度开始,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周一至周五每日各开 展 1 次训练,单次训练时间为 40~60min。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平衡功能训练,内容如下: ①平衡板训练:协助患者站在平衡板上,通过平衡板开展接 球、传球以及躲球等练习,游戏包含简单、中等难度与高难 度三种模式,难度越高,对患者平衡力的要求就越高,指导 患者从初始简单开始,同时结合其适应情况不断增加难度。 ②平衡板摆动训练:指导患者朝左右或者前后分开双足站立 在平衡板上,平衡板在摇动的过程中,引导其调整姿势维持 立位平衡,整个训练期间医护人员需陪在患者身边,保障其 安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两周后选择 Berg 平
减重步态联合平衡及协调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康复疗效的个案观察

helper2-type responses,IgE production and eosinophilia by synthetic lipopeptides%].Eur J Immunol,2003,33*10):2717-2726.[9]CLARKE J R JENKINS M A,HOPPER J L,et al.Evidence forgeneticassociationsbetweenasthma,atopy,andbronchialhyper-responsiveness!study of8-to18-yr-old twin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6):21882193.%0]谢松桃,何跃,杨奇珍,等.益气温阳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16,43*1):7274.%1]何腾,彭顺林,谢松桃,等.摄涕止軌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者IL-5和NF,B-65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18,45(3):534-536.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研究•(2015年,天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24%3]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08-111%4]TSAO S M,KO Y K,CHEN M Z,et al.A survey of allergic rhinitisin Taiwaneseasthmapatients%J]J MicrobiolImmunolIn-fect,2011,44(2)!39-143.%5]OKTEMER T,ALTINTOPRAK N,MULUK N B,et al.Clinicale f icacyofimmunotherapyina l ergicrhinitis%J]AmJRhinolAl-ler gy,2016,30*5)!4-7(收稿日期:2020-09-16修回日期:2020-1230)减重步态联合平衡及协调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康复疗效的个案观察"李宏伟,白定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400016)[摘要]目的探讨减重步态联合平衡及协调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例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应用减重步态联合平衡及协调训练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Berg平衡量表和10m步行测试进行评定。
平衡训练在改善偏瘫患者步态中的应用

平衡训练在改善偏瘫患者步态中的应用吴景秀冯永刚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态中的作用。
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
选取2022年7—12月到河北优抚医院中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例,将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平衡训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人。
结果和结论: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RLA八分法来进行平衡和步态的评定。
治疗前两组的Berg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5周后,排除其他非治疗因素对研究的干扰,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平衡功能相比于对照组进步更加显著,对步态的改善也更加明显。
由此说明,平衡训练可以改善偏瘫患者的异常步态。
关键词:平衡训练 步态 偏瘫 康复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4)02-0001-04 Application of Balance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Gait ofHemiplegic PatientsWU Jingxiu FENG Yonggang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alance training on the gait of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stroke. Methods: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 methods were used, a total of 30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Hebei Special Care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esearch o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5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received balance training or no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Berg balance scal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and RLA eight-point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balance and gai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erg function scores and Barthe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5 weeks of treatment, excluding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non-therapeutic factors in the study, the score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ait was also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which indicates that balance training could improve the abnormal gait of hemiplegia patients.Key Words: Balance training; Gait;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异常的步态是一种不自然的、不协调的动作。
运动疗法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运动疗法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盛素琴;宋振华【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干预后4、8周时,采用共济失调量表(ICAR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姿势评定量表(PAS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P=0.02);治疗4、8周后,观察组的I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MBI、PASS、BBS评分及FA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的平衡及行走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05【总页数】4页(P677-680)【关键词】运动疗法;小脑梗死;共济失调;步态;平衡功能【作者】盛素琴;宋振华【作者单位】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康复科,海口 571100;海口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5小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导致患者随意运动广泛不协调,运动完成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功能及生活[1]。
且日常意外事件风险增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对小脑梗死患者共济失调的改善,是提高预后质量的关键[2]。
既往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方案,虽可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但仍无法有效降低后期疾病致残率[3]。
近年来运动疗法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4]。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erg 平衡功能评分、Bathel 指数评分以及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Berg 平衡功能评分、Bathel 指数评分以及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P<0.05),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
[结论]平衡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行走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平衡训练;步态;行走能力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balance training on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gait and step. [Method]Randomly divide 50 cases into treatment group(1) and control group(2), 25 in each; group 2 takes routine medicine and healing therapy; group 1, added with balance training, with Berg quantity table; take improved Barthel index for ADLevaluation,and Holden index for stepping function evaluation after 8w. [Result] There’s no marked difference on Berg, Bathel and Holden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y were much improved, the group 1 was more than group 2. [Conclusion]Balance training can promote recovering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gait and stepping ability.Key words: stroke; balance training; gait; stepping ability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偏瘫步态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1]。
平衡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经期 综合 征是 由于肾 阴虚 少 、 肾气不足 、 精血将 竭 、 机体调节 阴
阳平衡的功能减退 , 而致头晕耳 鸣 、 阵发性 烘热 、 心悸 失眠 、 腰膝 酸软等脏腑功能失调证候群 。故治疗以补肾调肝养血 或肝 肾 并治 、 心 肾并治 、 脾肾并治为 主- 8 J 。二仙汤 中仙 茅 、 仙 灵脾 、 巴戟
・
--—
—
4 0. - - — —
湖北中医杂志 2 0 1 5年 0 4月第 3 7卷第 o 4期
平衡 训 练对 偏 瘫 患者 步行 功 能 障碍 的影 响
余 满, 王伟 ・
( 武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4 )
关键词 : 偏瘫 ; 步行功能障碍 ; 平衡训 练; 步行能力
1 . 1 诊 断标 准
选取 同济 医院康 复科住 院治 疗 的 6 0例 伴有步 行功 能障 碍
的患者 , 随机分为 治疗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各 3 0例 , 治 疗组 男 l 8 例, 女l 2例 ; 年龄 在 3 1—8 7岁 , 平均 年龄 ( 5 7 . 5 2±9 . 4 5 ) 岁; 脑 栓塞 l 7例 , 脑 出血 1 3例 ; 病程 在 9 0天 内, 平均病程 ( 6 2 . 5±1 2 . 4 ) 天 。对照组男 1 4例 , 女1 6例 ; 年龄 3 3—8 6岁 , 平均年 龄 ( 5 5 .
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 1 ] 沈宗姬 , 杨伟 文. 更年期 综合征 影响 因素分 析[ J ] . 苏州 医学 院学
报, 2 0 0 0, 2 0 ( 4 ) : 4 0 1— 4 0 2 .
经停 闭。心 主神明 、 主血 脉。心 主于坎 卦 , 属 水 。水 火相 交 , 心
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急性小脑梗死(Acute Cerebellar Infarction)是指由于小脑血供中断而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它是脑卒中中相对较少见的一类,但临床表现却较为典型且较易于诊断。
本文旨在对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急性小脑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小脑在运动、平衡和协调方面的功能障碍相关。
常见症状包括眩晕、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语言障碍等。
以下是对这些症状的详细描述:1. 眩晕:患者常感到旋转性眩晕,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
2. 共济失调:患者在行走时常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协调的姿势和动作,手指鼓捣试图维持平衡。
3. 步态不稳:患者走路时可能会出现踉跄、蹒跚甚至无法行走。
4. 眼球震颤:患者眼球震颤是小脑梗死的典型体征,呈现水平性或垂直性震颤,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
5.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发音不流利或不能正确使用语音的问题。
二、诊断对于疑似急性小脑梗死的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 病史:包括患者的突发性头痛、眩晕、行走困难等症状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2. 体格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体征。
3. 辅助检查:包括小脑MRI、颈动脉超声、脑血管造影等。
MRI是诊断急性小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准确显示小脑梗死灶的位置和范围。
三、治疗急性小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康复训练。
1.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
溶栓治疗应在症状发作后3小时内开始,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小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可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预防再次发作和进展。
3. 康复训练:患者在急性期后应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多数患者治疗后其运动及平衡功能均得
到明显改善。
DOI:lO.3760/cma.j.issn.0254-1424.2016.03.008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作者单位: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
min。
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5],该量表适用于不同类型共济失调患者病情评 定,满分为100分,0分表示共济功能正常,分值越高表示共济
失调程度越严重。
2.平衡功能评定:选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
注:与组内入选时比较,8P<0 0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p<
物训练;②平衡功能训练,患者双足分开25~30 cm站立,然后
左右向、前后向移动身体重心,并尽量保持平衡;练习躯干及骨 盆左、右向旋转,上肢随躯体进行摆动;指导患者分别进行坐
讨
论
大多数小脑梗死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共济失调及平衡功 能障碍。91,主要表现为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步距宽、步幅小、
表2治疗前、后2组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比较(分,i±s)
二、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脑循环及营养
脑神经类药物)及基本康复干预(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辅
助器具训练等)。训练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步态及平 衡功能训练(参照杨红旗等【4‘介绍的方法并加以改善),具体训
李学 李六一
【摘要】
目的
张俊红
杨红旗
祁亚伟
吴少璞
李东升
王文霞
马建军
采用随
观察步态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机数字表法将68例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训练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训练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及训练4周、8周后分别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 共济失调量表(ICAR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
垦!!!』里!!!丛型坠!些!!:堕!竺!!!!!:!!!:!!!型!:! 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3):177—178.
・193・
基于前期本课题组采用步态及平衡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患
者并取得较好疗效‘41,本研究将上述步态及平衡训练方法改进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般资料情况详见表1,表中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发现组间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表1人选时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经治疗4周、8周后,发现2组患者ICARS、PASS、BBS及 MBI评分均较人选时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训练 组患者各量表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位、站立及行走等不同姿势练习,并在训练过程中使用有节奏 的言语或音乐指令辅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整个训练过程由
专业治疗师负责,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持续45 三、疗效评价方法 于人选时、治疗4周及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具体疗效评定 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运动功能及共济失调程度评价:选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
练内容包括:①步态训练,于训练前告知患者双眼向前看,身体 站直,上肢及下肢协调运动,起步时足尖尽量抬高,先足跟着
地,然后再足尖着地;跨步幅度尽量大,同时进行转弯、横走、前 进、后退、原地转圈、走横“8”字等练习;如个别患者有需要,可 在其脚前方放置高10~15 cm障碍物,帮助患者进行跨越障碍
0.05
Fund program:Hena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201 1020129);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
步态联合平衡训
练能显著改善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共济失调症状及平衡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签字认可。患者剔除标准包括:患有进展性脑梗死;责任病灶
index,MBI)量表¨1,该量表评定内容包括修饰、洗澡、进
食、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上下楼梯、床.椅转移、平地
行走等项目,满分为lOO分,分值越大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越好。 四、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计量数据以(i±s)表示,采用SPSS 13.0版统计
2叭2,34(4):286.290.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2 04.
014.
[22]Fong
KN,Chan
MK,Ng PP,et a1.Measuring processing speed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J].NeuroRehabilitation,
03 016
223-228.DOI:10.1055/s-0032-1331159.
[25]许涛,尤春景,孙百勇中文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障碍评定系统 的编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9-21. (修回日期:2016.02.20) (本文编辑:凌琛)
[20]Baker
EL,Letz RE,Fidler AT,el a1.A computer.based neurobehavioral
assessment seale for stroke
优于常规康复训练。Ang等¨4 o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具有神经保
护作用,能减iJ,/I卤梗死灶体积,可能与运动训练能促使内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表达¨5。及含有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 的胆碱能神经元增殖有关。Mizutani等¨6。则认为,运动及平衡 训练对机体运动协调性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能与促进突触相 关膜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有关,即提示运动训练能促
[18]田家林,杨晨,张禹,等.综合康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 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2):148—150.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0.02.022.
[24]KaheisM,BenedikFra bibliotek P,Huber
on
F,et a1.Looking for
主堡塑堡匿堂皇壁星蓥查!!!!生!旦笙!!鲞箜!塑
(10):2159-2160.
曼!!!!里!!!坚型垦!!些i!:丛!!!!!!!!!!!!:!!:盟!:!
・191・
1985,’7(4):369-377.
[15]俸献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
志,2011,26(9):94-96 D01:10 3870/hlxzz.2011.17.094
a
learning
curve
in
EVAR based
the Zenith
stent
graft[J]Int
J
Angiol,2012,21(4):
[19]张群,曾慧,宋丽淑.认知训练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2):16.18.DOI:10.3870.hlxzz.2010.
[21]楼伟伟,尤春景,许涛,等.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 功能与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
(7):462-465.
[16]孟超,张新卿,孙厚亮,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进展[J].中 国临床康复,2004,8(1):127—129. [17]刘云霞,朱其秀,李培嫒,等.血管性非痴呆型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康 复后P300与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内科 通信作者:马建军,Email:xueli371@163.tom
共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
万方数据
・192・
生堡塑堡堕堂皇鏖复盘查!!!!生!旦箜!!鲞筮!塑
!!!!!£!!!塑型垦!!!!i!:丛!!!!!!!!!!!!:!!!堕!:!
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小脑梗死患者68例,患者人选标 准包括: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标
位于脑干或大脑部位;溶栓或取栓术后;因遗传、代谢、外伤、药 物、中毒等原因导致共济失调;有失语、感觉障碍等表现;存在
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有皮肤破损或感染;合并严重心、肺、肝、肾 等重要脏器疾患;合并颅脑外伤或恶性肿瘤等。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训练组,每组34例,2组患者一
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正 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彳2检验,
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人选时训练组和对照组患者ICARS、PASS、BBS、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分别经治疗4周、8周后,发现训练组ICARS[分别为(45.8土9.2)分和(35.2±8.7)分]、PASS[分别为 (25.6±2.2)分和(33.3±2.0)分]、BBS[分别为(26.2±1.4)分和(36.7±2.6)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1.7±6.0)分和 (88.4+6.9)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脑梗死;共济失调;步态训练;平衡训练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 10202129);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221023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