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C.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动力学D.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潜意识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生理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艾瑞克森C. 戈尔曼D. 马斯洛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五大”?A. 开放性B. 尽责性C. 外向性D. 情绪稳定性答案:D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通常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快答案:A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一过程称为: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经典条件作用D. 操作条件作用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A. 生理唤醒B. 行为表达C. 认知评估D. 情绪体验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最终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指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感觉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感觉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感觉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学过程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代表潜意识?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答案:C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B. 认知过程C. 社会行为D. 人格特质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遗传学答案:D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个体会通过改变信念、态度或行为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适感。

2. 描述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情绪智力,又称情商(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识别、理解他人情绪并与之有效互动的能力。

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人际关系建立、工作表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假设,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中记录行为,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则深入分析个别案例。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需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结束语:本次试题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旨在检验学生对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测试能够加深对心理学领域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行为主义C.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 以下哪个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4. 以下哪个选项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存储、提取B. 感知、注意、记忆C. 存储、保持、回忆D. 编码、回忆、保持5.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哪个脑区有关?A. 大脑皮层B. 边缘系统C. 小脑D. 脑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心理学。

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8.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思维和语言。

9.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指通过________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10.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1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14. 论述情绪智力理论,并讨论其在教育和职场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张是一位大学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准备期末考试时,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

请分析小张可能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B二、填空题6. 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7. 生理需求8. 感知、注意9. 正向反馈10. 社会关系三、简答题11.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A 、脊髓B 、脑神经C 、感觉运动神经D 、脑神经答案:A2. 3岁以前,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A 、经验思维B 、直观动作思维C 、形象思维D 、发散思维答案:B3. 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智力量表是()A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B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 、瑞文推理智力量表答案:C4. 人能知觉到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这种线索是?( )A 、方位定向B 、线条透视C 、运动视差D 、双眼视差答案:D5.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 、俄国B 、德国C 、日本D 、美国答案:B6. 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流派B 、精神分析流派C 、人本主义流派D 、机能主义流派答案:C7.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答案:C8. 下列活动中,属于意志活动的是()A 、背课文B 、摇头晃脑C 、膝跳反射D 、吹口哨答案:A9.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哪三种不同类型()A 、感觉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B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D 、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答案:B10. 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A 、概念形成B 、问题解决C 、发散思维D 、创造思维答案:B11. 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 、注意B 、兴趣C 、目标D 、需要答案:D12.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A 、界定清晰的问题B 、界定模糊的问题C 、语义丰富的问题D 、语义贫乏的问题答案:C13. 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是()A 、细胞体B 、细胞核C 、树突D 、突触答案:D14. 根据米勒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 、3±2组块B 、5±2组块C 、7±2组块D 、9±2组块答案:C15. 下面哪项不属于问题解决中使用的策略()A 、算法B 、逆向搜索C 、爬山法D 、继时性扫描答案:D16. 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称之为( )A 、抽象概念B 、关系概念C 、析取概念D 、合取概念答案:D17. 当获悉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普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普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普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个体能够感觉到某一刺激存在或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则是指两个刺激之间能够被觉察出差异的最小差异量。

2. 认知失调理论:由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指的是个体的态度与行为、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进而驱使个体改变态度、行为或认知以达到新的平衡。

3.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执行特定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信心和信念,它是个人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预测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的心理预期。

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认为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5. 条件反射:由巴甫洛夫提出,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特定刺激做出本能反应的过程。

其中,无条件刺激可以自然引发某种反应,而条件刺激在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后,也能单独引发相同的反应。

二、填空题:1. 人类的记忆系统一般分为瞬时记忆、______ 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答案:短时记忆2. ____ 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它决定了一个人如何解释和理解经验。

答案:自我意识3. 根据阿龙森的“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观点、成就等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评价自己的______。

答案:社会地位或能力水平4. 睡眠过程中经历的深度非REM睡眠期和REM睡眠期交替出现,通常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持续______小时。

答案:90分钟5.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速度在学习后的最初阶段______,之后逐渐减缓。

答案:最快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感觉与知觉B. 注意力分配C. 记忆编码与提取D. 生物钟调节机制答案:D2.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最底层的需求是:A. 自我实现需求B. 尊重需求C. 社交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D3.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后的知识遗忘速度最快的阶段是:A. 第一天B. 第二天C. 第三天D. 第一周答案:A4. 以下哪种记忆类型主要涉及对技能和运动模式的学习?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动作记忆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情绪的组成部分?A. 主观体验B. 生理唤醒C. 行为反应D. 思维联想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影响个体知觉的因素?A. 知觉者的动机和兴趣B. 知觉对象的特点C. 环境因素D. 知觉者过去的经验答案:ABCD2. 根据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可以分为:A. 共同特质B. 个人特质C. 表面特质D. 根源特质答案:ABCD3. 关于情绪的认知理论包括:A.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B. 坎农-巴德的情绪环路理论C. 阿诺德的认知评价理论D.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二因素理论答案:CD4. 简单反应时任务中,信息加工的主要阶段包括:A. 感受器反应阶段B. 决策阶段C. 反应组织阶段D. 运动反应阶段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A. 观察学习B. 自我效能感C. 结构化观察D. 替代强化答案:AD五、判断题:1. 刺激物的新异性越大,越容易引起个体的无意注意。

普通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7年普通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B.想象C.思维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答案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551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551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51.[单选题]卡特尔找出了()种人格根源特质。

A)12B)16C)20D)24答案:B解析:2.[单选题]( )把自己称为是心理学发展的“第三势力”。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D解析:3.[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描述了发散思维的特征( )。

A)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B)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C)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D)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答案:A解析:4.[单选题]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A)意志B)气质C)性格D)情绪答案:D解析:5.[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 )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A)外界环境刺激B)机体的生理变化C)认知过程6.[单选题]一个学生在解题时,被其他同学谈论的奇闻轶事所吸引,这种注意是( )。

[统考2018年研]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前注意答案:B解析:A项,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B项,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 能维持的注意。

C项,随意后注意是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 展来的。

7.[单选题]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 )。

A)激情B)表征C)应激D)表情答案:D解析:8.[单选题]补笔测验通常用来研究( )。

A)前瞻记忆B)外显记忆C)内隐记忆D)元记忆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始不能成”,这说明了( )A)人的能力是有限的B)注意分配的规律C)人不能同时干两件事D)动机定律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哪个不是内部部感觉A)平衡觉B)内脏感觉11.[单选题]图中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视觉线索是( )。

[统考2016年研]A)空气透视B)线条透视C)纹理梯度D)对象重桑答案:C解析:纹理梯度(结构极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2.心理是(A)。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知觉C、感觉D、记忆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B、逻辑词语记忆C、听觉和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A、逻辑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B、应急C、心境D、情感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B、节奏感C、曲调感D、色彩鉴别能力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B、效果性C、倾向性D、广阔性10. 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D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 、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

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

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

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

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

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

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

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

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

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

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

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 0.25—2秒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心境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C )的科学。

A、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认识过程2 、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

A、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3 、“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 C )。

A、概括性 B 、间接性 C 、直接性 D 、敏捷性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5 、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道德感 B 、理智感、C 、美感 D 、认识6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A)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A、同步的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没有必然的联系8、气质的类型是( B )A、有好坏之分B、没有好坏之分C、有强弱之分D、没有强弱之分9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10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A、自觉性B、坚持性C、果断性D、自制力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一}、复习要及时。

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

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

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

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

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

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

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

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

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

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