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课时复习: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高品质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模块3有机合成与推断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模块3有机合成与推断
栏 目 链 接
并限定合成路线或设计合成路线来合成有机物,并与有
机物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 应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的考查相结合。着力考查阅
读有机合成方案、利用题设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接受和处理的敏锐程度、思维的整 体性和对有机合成的综合分析能力。
栏 目 链 接

H2OCH ===CH X 2加成 如:①CH3CH2OH消去 ――→ 2 2 ――→ 水解 X—CH2CH2—X――→HO—CH2CH2—OH。



透 讲
栏 目 链 接


透 讲
2.有机合成路线。 HX (1) 一 元 合 成 路 线 : CHRCH2 ――→ 卤 代 烃 ―→ 一 元 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栏 目 链 接


Ⅱ.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说明该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且H原子种类是6,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 式为
栏 目 链 接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 写出以 料制
为原


透 讲

的合 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 试剂任
栏 目 链 接
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Br
NaOH溶液 CH3COOH ――→ CH CH OH ――→ Δ 3 2 Δ 浓硫酸,
CH3COOCH2CH3ຫໍສະໝຸດ 特色透 讲
解析 根据流程图中,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 还原反应生成 C, C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 , D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
栏 目 链 接
(1)该物质中的官能团是醚键和羧基,故答案为: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专题复习
COOH H2 C—CH2 (提示:环丁烷 H2 C—CH2 可简写成 )
HO OH
OH
⑴A 的分子式是 。 ⑵A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⑶A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 ⑷17.4 克 A 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__ ⑸ A 在 浓 硫 酸 作 用 下 加 热 可 得 到 B ( B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HO─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专题复习
易柏柏
一、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命题特点: 有机合成与推断是高考的重点。主要是根据某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推断其同分异构体的结 构;根据相互衍变关系和性质推断有机物的结构或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根据实验现象(或 典型用途)推断有机物的组成或结构;根据反应规律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命题多以框图的形式给出,有时还给出一定的新信息来考查学生的应 用信息的能力。 二、有机合成与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1.解题思路: 审题、综合分析 明显条件 找出解题突破口 原题------------------------→ ------------------------→ (结构、反应、性质、 隐含条件 顺推 现象特征) ― ― ― → 结论←检验 可逆推 2.解题关键: ⑴据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有机物特定的反应条件 寻找突破口。 .... .... ⑵据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 寻找突破口。 .... ⑶据有机物结构上的变化 ,及某些特征现象 上寻找突破口。 ...... .... ⑷据某些特定量的变化 寻找突破口。 .... 三、知识要点归纳 1.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特点,理解其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根据物质性质推断分析其 结构和类别。 ⑴能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的官能团有: 、 、 、 ⑵能与 Na 反应放出 H2 的官能团有: 、 。 ⑶ 能与 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 ⑷能与 Na2CO3 溶液作用放出 CO2 气体官能团为: ; ⑸ 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或与新制的 Cu(OH)2 碱性悬浊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⑹ 与少量稀碱溶液混合,滴加酚酞,微热,使溶液红色变浅(酯水解产生 的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⑴烃基与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 ①R-OH 呈中性,C6H5OH 呈弱酸性(苯环对-OH 的影响) ②CH3-CH3 难以去氢,CH3CH2OH 较易发生烃基上的氢和羟基之间的脱水(-OH 对乙基的影 响);

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2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讲有机合成与推断课件(65张)

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2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讲有机合成与推断课件(65张)
第5课时 学科素养——有机合成与推断
01 素养1
素养 1 学习掌握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推断未知物
“学习掌握”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有效 输入、编码、储存各种形式的信息的综合品质。“学习掌握”是认知加工和行动 输出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个体必须 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 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能够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 各种知识组合。
(7)稀 H2SO4―→酯的水解等反应。 (8)H2,催化剂―→烯烃、炔烃的加成,芳香烃的加成,醛还原成醇的反应。 (9)光照―→烷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10)Fe 或 FeX3(X 为卤素原子)―→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链状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所有可能的结 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合物 B 有________组吸收峰。 (3)化合物 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D→E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5)F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G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③氨基(—NH2)的保护 例 如 , 在 对 硝 基 甲 苯 合 成 对 氨 基 苯 甲 酸 的 过 程 中 应 先 把 — CH3 氧 化 成 —COOH 之后,再把—NO2 还原为—NH2,防止 KMnO4 氧化—CH3 时,—NH2(具 有还原性)也被氧化。
A.A 的结构简式是 CH3CH===CHCH2OH B.C 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醚键和溴原子 C.D、E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冲刺总复习——有机推断综合(共30张PPT)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冲刺总复习——有机推断综合(共30张PPT)

色;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苯环上有2个侧链。
方法技巧总结
(四)合成路线的分析与设计 1. 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变 (1)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方法技巧总结 (2)官能团的消除
方法技巧总结 (3)官能团的改变 a.连续氧化
b.一个羟基→两个羟基
c.改变卤素原子位置
方法技巧总结 (4)官能团的保护 a.酚羟基
有机推断大题综合
CONTENTS
目 录
有机推断综合
方法技巧总结 高考真题实战
方法技巧总结
方法技巧总结
(一)推断有机物结构简式、结构式
1.根据题给信息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题给信息
① 芳香化合物
② 某有机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某有机物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b.碳碳双键
c.醛基
方法技巧总结 2. 增长碳链或缩短碳链的方法 (1)增长碳链
方法技巧总结 (2)缩短碳链
方法技巧总结
3.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常见类型 (1)以熟悉官能团的转化为主
例6. 请设计以CH2=CHCH3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 CH3CH(OH)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
方法技巧总结
(2)化学性质与结构关系 a. 能与钠反应: b. 能与碳酸钠反应: c. 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d. 发生银镜反应: f. 发生水解反应:
方法技巧总结
(3)核磁共振氢谱与结构关系 a. 确定有多少种不同环境的氢
b. 判断分子的对称性
例4. 芳香化合物X是F(
)的同分异构体,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 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2012届高考化学课时复习: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优秀版)

2012届高考化学课时复习: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优秀版)

与Na2CO3溶液作用的物质含有“ —COOH ”; 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及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数目
(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1 mol有机物加成1 mol H2(或Br2),分子中含有一 个双键;1 mol有机物加成2 mol H2(或Br2),分子中含 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 mol有机物加成3 mol H2, 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或一个双键和一个叁键。
(4)分步推理法:先根据题意进行分步推理,然 后再将各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进行综合,最终 得出符合题意的结论。
5.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口
(1)从有机物的物理特征突破。有机物中各类代 表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 沸点等往往各有特点,平时留心归纳,解题时可能 由此找到题眼。
(2) 从 反 应 的 特 定 条 件 突 破 。 例 如 , “ 浓 H2SO4,170℃” 的 条 件 可 能 是 乙 醇 消 去 制 乙 烯 ; “ 烃 与溴水反应”,则该烃应为不饱和烃,且反应一定 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2)某些官能团的数目
—CHO~2Ag;—CHO~Cu2O;2—OH~H2; 2—COOH C O32 CO2;—COOH H CO 3CO2。
3.依据某些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
(1)由醇氧化成醛(或羧酸),—OH一定在链端 (即含—CH2OH);由醇氧化成酮,则—OH在只连有 一个氢的碳上;若某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则—
四、有机合成的过程和遵循的原则
1.过程
2.遵循的原则:
(1)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 易得、廉价的。
(2)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 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3)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 低、易于实现。

有机合成与推断--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有机合成与推断--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小学教育网
高考精品班理科综合百日冲刺班辅导《化学》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有机合成与推断
一、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及改变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引入C —C 键:
键或—C≡C — 键与H 2加成。

②引入键或—C≡C—键:
卤代烃或醇的消去。

③苯环上引入官能团:
④引入—X :
a.饱和碳原子与X 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b.不饱和碳原子与X 2或HX 发生加成反应;
c.醇羟基与HX 发生取代反应。

⑤引入—OH :
a.卤代烃水解;
b.醛或酮加氢还原;
c.
与H 2O 加成。

⑥引入—CHO 或羰基:
a.醇的催化氧化;
b.—C≡C—与H 2O 加成。

⑦引入—COOH :
a.醛基氧化;
b.—CN 水化;
c.羧酸酯水解。

⑧引入—COOR :
a.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
b.酚酯由酚与羧酸酐反应。

⑨引入高分子:
a.含的单体加聚;。

第29讲有机合成和推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9讲有机合成和推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
OH
Br
Br
Br
OH
Br
二、知识梳理
2.有机合成路线选择
(1)一元合成路线:R—CH CH2

卤代烃
一元醇
一元醛
一元羧酸
(2)二元合成路线:CH2 CH2
酯(链酯、环酯、聚酯)
X—CH2 —CH2 —X
二元醇
二元醛
二元羧酸
(3)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四)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1.有机推断的解题思路
先用盐酸转化为盐,后用NaOH溶液重新转化为
钾等强氧化剂氧化
氨基
碳碳 易被O2和酸性高锰酸
双键 钾等强氧化剂氧化
用溴化氢先通过加成转化为溴化物,后用强碱的
醇溶液通过消去反应得到碳碳双键
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
醛基
易被O2和酸性高锰酸
钾等强氧化剂氧化
(三)有机合成的分析法
1.有机合成路线:
正向合成分析法(顺推法)
烯烃与水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的还原。
引入-X:FeCl3/X2;
引入-NO2:浓硫酸和浓硝酸,加热;
引入-COOH:烃基氧化,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引入酚羟基:先卤代后水解;
引入氨基:先消化再还原
(2)官能团的转化
①官能团种类变化:
CH3CH2-Br
水解
CH3CH2-OH
氧化
CH3-CHO
三、例题精讲
三、例题精讲
例题2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资料 有机合成和推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资料   有机合成和推断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资料---有机合成和推断有机合成的推断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要完成有机合成和推断,必须全面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等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有机合成的实质是利用有机基本反应规律,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合成目标产物。

有机推断的实质是具体物质的合成流程中的某个环节、物质、反应条件缺省,或通过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物的各种信息。

有机推断题属于综合应用各类官能团性质、相互转化关系的知识,结合计算并在新情景下加以迁移的能力题。

此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情景新,要求高,只有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及相互衍变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再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推断。

(一)、有机推断有机推断的解题模式、方法和思路 ⑴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思维模式:②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注意:在有机推断中思路要开阔,打破定势。

应该考虑到某有机物可能不止一种官能团,或者只有一种单不止一个官能团。

要从链状结构想到环状结构等。

突破口也有可能不止一个,更多的是多种突破口的融合,这样疑难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③夹击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推出中间过渡产物,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④分层推理法:依据题意,分层推理,综合结果,得出正确推论。

⑶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成过程中常涉及到下列情况:①从有机物的物理特征突破。

有机物中各类代表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往往各有特点,平时留心归纳,可能由此找到解题突破口。

例如常温下为气体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一种。

物理性质 相应物质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物质 1~4个碳原子的烃,CH 3Cl 、HCHO密度最小的气态有机物CH 4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碳原子个数较少的醇、醛、羧酸 难溶于水的有机物 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酯 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有机物 所有的烃和酯 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有机物 多卤代烃(如CCl 4) 有果香味的有机物 低碳酯②以有机物的反应条件作为突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顺推法:抓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 象这条主线,由已知逐步推向未知,最后得出正确 结论。
(2)逆推法:从最终的生成物逐步推测各步所需 的反应物,再把整个题中的各物质联系起来,从而 得出正确推断。
(3)剥离法:先把明显的未知物剥离出来,然后 根据已知物逐步推测未知物的结构,得出正确的结 论。
(1)通过加成反应可以消除C=C或C≡C。 如CH2=CH2+H2 催 化剂 CH3CH3 (2)通过消去、氧化可消除—OH。 如CH3CH2OH 浓 1 7硫 0 ℃ 酸 CH2CH2↑+H2O 2CH3CH2OH+O2催 化剂 2CH3CHO+2H2O
(3)通过加成或氧化可消除—CHO。 如2CH3CHO+O2催 化剂 2CH3COOH CH3CHO+H2催 化剂 CH3CH2OH (4)通过水解反应消除—COO—。 如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5)从特征现象突破。如加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 应,有机物可能是酚类;能与银氨溶液生成银镜, 则有机物为含醛基的物质;能与溴水反应的有机物 可能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或醛基或为酚。
(6)从特定的量变突破。如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 则可能是加进了氧原子;若某羧酸与乙醇反应生成 的酯与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8,则该羧酸为 一元羧酸。Leabharlann 四、有机合成的过程和遵循的原则
1.过程
2.遵循的原则:
(1)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 易得、廉价的。
(2)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 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3)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 低、易于实现。
(4)应尽量选择步骤少、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
官能团的消除主要类型有:
(2)以题中要求最终产物为起点,考虑这一有机 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甲经过一步反应而制得。若甲 不是所给已知原料,需再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 另一有机物乙经一步反应而制得,一直推导到题目 中给定的原料为终点。
(3)在合成某一种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方法和途径,应当在兼顾原料省、产率高的前提 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
OH一定连在 没有氢 的碳上。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 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架结构确定“C “-C≡C-”的位置。
C”或
4.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思维方法 有机推断题属于综合运用各类有机物官能团性 质、相互衍变关系的知识,结合有关计算的综合题。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是推断未 知物的前提。分析有机物推断题常用的方法: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称为正向分 析法,有时需要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法,可表示为
解答这类问题时具体到某一个题目是用正推法 还是逆推法,还是正推、逆推双向结合,这要由题目 给出的条件决定。近几年考题中出现的问题多以逆推 为主,使用该方法的思维途径是:
(1)首先确定所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何类型,以及 题中所给定的条件与所要合成的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4)分步推理法:先根据题意进行分步推理,然 后再将各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进行综合,最终 得出符合题意的结论。
5.解答有机物推断题的突破口
(1)从有机物的物理特征突破。有机物中各类代 表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 沸点等往往各有特点,平时留心归纳,解题时可能 由此找到题眼。
(2) 从 反 应 的 特 定 条 件 突 破 。 例 如 , “ 浓 H2SO4,170℃” 的 条 件 可 能 是 乙 醇 消 去 制 乙 烯 ; “ 烃 与溴水反应”,则该烃应为不饱和烃,且反应一定 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三、有机合成的概念和任务
1.概念: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 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任务: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 的转化。
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 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 其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廉价,原理正确,路线简 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 本低。
与Na2CO3溶液作用的物质含有“ —COOH ”; 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及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数目
(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1 mol有机物加成1 mol H2(或Br2),分子中含有一 个双键;1 mol有机物加成2 mol H2(或Br2),分子中含 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 mol有机物加成3 mol H2, 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或一个双键和一个叁键。
(2)某些官能团的数目
—CHO~2Ag;—CHO~Cu2O;2—OH~H2; 2—COOH C O32 CO2;—COOH H CO 3CO2。
3.依据某些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
(1)由醇氧化成醛(或羧酸),—OH一定在链端 (即含—CH2OH);由醇氧化成酮,则—OH在只连有 一个氢的碳上;若某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则—
第33讲 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 (1)
一 、 常 见 重 要 有 机 物 的 相 互 转 化
二、有机推断的方法及规律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含有

”或“ -C≡C- ”;能发生银镜反
应的物质含有“ —CHO ”;能与钠发生置换反
应的物质含有“ —OH ”或“ —COOH ”;能
(3)从特定的转化关系突破。例如,某有机物能 氧化再氧化,该有机物就可能是烯烃或醇。因为烯 烃 氧 化 醛 氧 化 羧酸;醇 氧 化 醛 氧 化 羧 酸。若某有机物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该物质可 能是醛,因为醛是既能被氧化成羧酸,又能被还原 为醇的物质。
(4)从结构关系突破。这其实也是转化关系原理, 但更侧重反应的机理。例如,某醇催化氧化得到相 应的醛,则该醇必为伯醇;若醇催化氧化得到的是 酮,则醇必为仲醇;若醇催化氧化得不到相应的醛、 酮,则必为叔醇。消去反应、生成环酯的反应都与 特定的结构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