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和拉丁美洲
初中课件: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拉丁美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 B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北美覆盖率最高的森林植被是( D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洋流的影响
太平洋沿岸40°N以北,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 太平洋沿岸40°N以南,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 大西洋沿岸40°N以北,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大西洋沿岸40°N以南,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
二、拉丁美洲的气候 1.拉丁美洲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墨西哥气候温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较大 中美和加勒比地区为典型的热带气候区 南美大陆气候温和湿润
气压活动与亚欧大陆类似,冬夏交替,导致风向随季 节更替,具有一定的季风现象
加拿大极地气团对北美冬季影响大 热带大西洋气团和墨西哥湾气团夏季影响大 气旋活动频繁,其中温带气旋冬夏皆有,尤以冬季为 盛;热带气旋即飓风,夏秋之际极为活跃
(3)地形分布影响
三大南北纵列带,对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信风和西风起到屏障作用 中部大平原为极地气团和海洋气团南北运动提供场所 北美气候格局东西对比非常鲜明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与英国伦敦气候类似的城市是( C )
A.洛杉矶
B.华盛顿
C.西雅图
D.迈阿密
谢谢Leabharlann ②形成原因 受独特的海陆分布和地貌结构制约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
(1)大陆位置、面积和形状的影响
纬度跨度大,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 面积小于亚欧大陆,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 东亚明显;同时气候大陆性也不如亚欧大陆强烈 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决定了 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占优势
美国的建立

美国的建立
18世纪末、19世纪早期,北美和拉丁美洲先后爆发了争取民 族独立的解放运动,考察两场革命爆发的背景,我们即可得 知在同一时间段爆发性质类似的两次革命不是偶然 。 第一、当时,两地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分为三种经济类型,北部的 工业发达区、中部的农业特色区和南部的种植园区,18世纪 中叶都有了迅速发展,构成独立革命的物质基础。拉美的经 济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也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性 质的手工工场。 第二、启蒙思想的传播。宣传理性、宣传自然权利说,殖 民地宽松的社会民主气氛,给予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外部 的社会条件,殖民地人民渴求自由、进取的精神是启蒙思想 传播的内在动力。“自由、平等”的口迫和野蛮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 抗。英国殖民当局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是在“七年战争” 以后强化的,导致双方矛盾激化。而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在拉美建立起殖民统治之后,不仅大肆掠夺财富,还强行 把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移植过来,为牟取暴利,强行推行 单一作物制,压制殖民地的工业,禁止殖民地同宗主国以 外的国家进行贸易,造成殖民地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导致 矛盾激化。
15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拉丁美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是( B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北美覆盖率最高的森林植被是( D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谢谢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例:与英国伦敦气候类似的城市是( C )
A.洛杉矶
B.华盛顿
C.西雅图
D.迈阿密
谢谢
气压活动与亚欧大陆类似,冬夏交替,导致风向随季 节更替,具有一定的季风现象
加拿大极地气团对北美冬季影响大 热带大西洋气团和墨西哥湾气团夏季影响大 气旋活动频繁,其中温带气旋冬夏皆有,尤以冬季为 盛;热带气旋即飓风,夏秋之际极为活跃
(3)地形分布影响
三大南北纵列带,对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信风和西风起到屏障作用 中部大平原为极地气团和海洋气团南北运动提供场所 北美气候格局东西对比非常鲜明
②形成原因 受独特的海陆分布和地貌结构制约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
(1)大陆位置、面积和形状的影响
纬度跨度大,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 面积小于亚欧大陆,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 东亚明显;同时气候大陆性也不如亚欧大陆强烈 大陆形状北宽南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决定了 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占优势
(2)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授课教师 郭威
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的 分布及形成原因
一、北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完整版)美洲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美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美洲概述一、北美洲与南美洲的比较(北美与拉丁美洲的比较)二、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1)科迪勒拉山系①西部高山区:山脉、盆地、高原相间;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等;②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西部: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③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3)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横向交错分布(“F”字形)①西部山地:安第斯山脉;②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
2、河流(1)密西西比河:北美洲,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2)亚马孙河:南美洲,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世界第二长河。
3、气候(1)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①西部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形成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西岸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呈狭长分布。
②中部大平原:冬季,寒冷气流长驱南下,易造成大面积寒潮天气;夏季,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自由北上,带来闷热多雨的天气。
(2)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①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多;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遇到北、西、南三面的高原、山地形成迎风坡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温带沙漠气候,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屏蔽作用,西侧迎风坡降水丰富,东侧背风坡降水稀少。
·第二节美国一、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本土70°W~130°W,25°N~49°N,主要位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范围:包括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共50个州和一个特区,首都华盛顿。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东西分三大地形区纵贯南北,西部为年轻的科迪勒拉山系,东部为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广大的大平原。
第四章--北美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战争

意义
独立战争胜利的影响
国内:1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2 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3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除了障碍;
国际:4 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
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第二节 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1.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5年4月18日,英军总司令、马萨诸塞总督盖 奇将军派遣八百名英军前往波斯顿附近的列克星屯 和康科德,搜查当地人民贮藏的军火并逮捕爱国领 袖,当地民兵事先得到消息,就立即武装起来,埋 伏于各个交通要道。4月19日拂晓,当英军到达列 克星屯时,民兵立即从各处向英军射击。一部分英 军继续向康科德前进,但同样遭到民兵们的袭击。 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这样在列克星屯和康科 德打响了。
1850年的 拉丁美洲
4、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 努力,终于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 殖民军,争得了民族独立,这在世界历史 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 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运动是继英、法、 美之后空前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拉丁 美洲绝大多数地区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和 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七个独立国 家,并逐渐形成许多新的民族,从此揭开了 拉美历史上新的一页,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 丁美洲的民族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属海地独立(海地革命)
1791年爆发(杜桑•卢维杜尔)
1804年独立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1808年,拿破仑进占马德里,推翻了西班牙 波旁王朝,西属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借西班牙 殖民统治削弱之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西 班牙的殖民统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斗 争。
美洲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美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美洲概述一、北美洲与南美洲的比较(北美与拉丁美洲的比较)比较项目北美洲南美洲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西半球绝对位置170°W~20°W, 7°N~72°N80°W~40°W, 12°N~54°S位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东邻大西洋,西邻太平洋,南靠南极洋,南临墨西哥湾大陆置亚、北美洲:白令海峡与南极、南美洲:德雷克海峡欧、北美洲:丹麦海峡范洲界线①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围②北美、拉丁美洲:以美国为界,美国以南为拉丁美洲。
国家美国、加拿大等、格陵兰岛(丹麦)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等美洲大陆是跨纬度最大、海岸线漫长的大陆。
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地势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自区;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然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地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五大湖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理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①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环气候②热带气候为主;②气候类型多样。
境③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
自然资源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拉布拉多石油(委内瑞拉)、银(墨西哥)、铜渔场、森林等(智利)、铁、水能、秘鲁渔场等比较项目北美拉丁美洲社居民白人为主,少数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种族复杂,半数混血人种,黑人其次,会多移民,通用英语,信基督教通用拉丁语种。
经农业高度现代化、专业化、机械化;商品热带种植园和大牧场放牧业济谷物农业环工业美国、加拿大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除巴西、阿根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境厚,科学技术先进。
系外,其他国家工业不发达。
二、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1)科迪勒拉山系①位置: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
②成因: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地理之北美

北美
拉 丁 美 洲
区域概况
国家和地区 美国
加拿大 格陵兰岛
阿拉斯加
加拿大
美国本土
格陵 兰岛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23.5°N-66.5°N 北温带为主 北部为北寒带
海陆位置:
北起北冰洋 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墨西哥湾
区域概况——美国
美国本土 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
阿拉斯加州
煤、铁、水运发达;肥沃平 原,发达农业、历史悠久
石油、交通、洁净环境
技术、海运、充足的阳光、 洁净环境
汽车、钢铁、化学
纽约、华盛顿、芝加 哥、底特律、匹兹堡
石化、飞机、宇航、 矶、旧金山、 西雅图
产业迁探移究—二—、底刺特激律“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自1899年建立第一 座汽车制造厂起, 底特律的命运就与 汽车工业紧密相连。 一个多世纪以来, 以汽车制造业为核 心,与其相关的钢 铁、仪表、塑料、 玻璃、轮胎、发动 机等零部件生产也 相当发达,专业化、 集约化程度很高。
中部平原中北部
五大湖沿岸地区
东部及中部部分地区
西部沿海地中海气候区
东南部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农业分布
乳畜带
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 岸各州,气候湿冷,无 霜期短,土壤较贫瘠, 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 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靠近东北部工业区,市 场需求量大。
农业分布
商品谷物
小麦带和玉米带分布于 中北部,地势低平,土 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降水较少,适 宜商品谷物生产生长。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美国东南部
极地气候
北冰洋沿岸和格陵兰岛
气候特征
拉丁美洲和北美资料

(二)气候
为什么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 候区与其他大洲相比分布最 广以 原?热 气带候雨为林 主气 。候和热带草 0° 1、特全点年:受气赤候道具低有压“控湿制热,” 盛的行特上性升,气温流带,面降积水狭丰小富,。 2、缺东乏北寒信带风气与候西。南信风在 此汇集,受地形抬升,多降 水。 3、地形:三面被高原山地 包围,平原开口向大西洋有 利于暖湿气流的深入。 4、洋流:巴西暖流强烈的 增温增湿作用
墨西哥
900
600
2、位置
115° W
读图,找出拉丁
美洲的所在的经
纬度范围。
经纬度位置 115°W—— 35°W 55°S—— 3海0陆°位N 置
两洋:太平洋、大 西洋 两洲:南、北美洲
东北部: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100°W
60°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太 平 洋
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
40°W 30° N
大 西 洋
南极洲板 块和美洲 板块碰撞 挤压
读图:拉丁美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哪里?以什么 气候类型为主?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区: 亚马孙平原 中美地峡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区: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区:分布在安第斯山脉西侧30°S以 北到赤道附近。主要在智利和秘鲁境内
地中海气候区: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30°S——40°S, 狭长。主要是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40°S——60°S.智 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S——40°S (巴西、阿根廷)
拉丁美洲和巴西
考点展示:
1、拉丁美洲东西地形差异 2、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3、拉丁美洲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4、巴西的工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
二、外来移民大聚集
早期: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现在:主要是白种人为主,说英语。
三、自然地理特征
1三、地、形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 北美地 区地形 分布的 特点? 有哪些 地形区?
地形: 三大地形区
三大地形区
冬季,中、东 部大部分地区 天气寒冷。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
夏季,来自
的
气流可以长驱
直达
,使本区
普遍暖热。
东部山地比较低 缓,对大西洋湿 润气流阻挡作用 不显著,降水由 东部沿海向内陆 递减。
一、北美洲 1、概述
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缺乏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
西部高山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 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4、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森林、草原面积大
工农业发 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世界农业大国
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自给有余 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国家
现代农业
热带农产品需进口
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效率 高、产量大
地区生产专业化:充分利用自 然条件,根据市场需要划分农 业带
乳畜带 玉米带 小麦带 棉花带 畜牧、 灌溉农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矿产:矿产丰富:阿巴拉契亚山西北部的煤和五大湖西部的铁; 水源: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市场:市场广阔; 交通: 水陆交通便利:廉价便利的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水运; 劳动力:稠密的公路、铁路网; 科技: 技术先进; 国家政策:
“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
成
1、地形 地形特点:东西高,中间低;以平原山地为主。
2、水文:河湖众多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休伦湖
安大略湖
伊利湖
3、气候及成因
西部高山南北走向,阻挡 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西风带),在迎风坡一 侧形成地形雨。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 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寒 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 哥湾,气温急剧下降,形 成暴风雪寒潮天气。
人口: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交通便利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水运; 公路、铁路网稠密;)
根据地形、 河湖、矿产 分布,分析 各工业区工 业发展的条 件。
技术: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
各有特色的三大工业区
分析各工 业区工业 发展的条 件。
东北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一、北美的位置和范围
20。
1、经纬度 170。 位置 2、海陆位 置 3、范围
1、经纬度位置
• 北美主要以‗‗温‗‗带‗‗‗为主,北部为‗寒‗‗带‗‗‗‗。 • (25。N-----85。N 20。W------170。W
2、海陆位置
位于美洲的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 ‗墨‗‗西‗‗哥‗‗湾‗‗‗,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西部高 山区
地形单元
海岸山脉 内华达山脉 落基山等
东部高 原山区
中部平 原区
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
北部多湖泊、 南部平原、西
部大草原
特征
南北走向 东西排列 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地势低缓
成因
两大板块 相撞挤压多火 山地震,年轻, 海拔高
外力侵蚀, 古老,海拔 较低
南北纵惯 地势平坦
密西西比 河冲积而
小麦畜牧业和灌溉 玉米带
农业区
混合农业区
水果蔬菜区
小麦区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小麦带 玉米带
小麦带
地形: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中央大平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湿润;
美
国
优越的自然条件
1、纬度:跨高、中、低纬度
(跨寒、温、热带,大部分居北温带)
夏季高温多雨 利于作物生长
西濒太平洋,东靠大西洋
临 海
南临墨西哥湾
多良港,冬季不冻
海运便利
2、地形
平原占全国一半,耕地面积广 寒冷、干旱地区的面积小
便于机械 化生产
3、河、湖
密西西比河 五大淡水湖
提供灌溉、航运、 发电条件
区 位 优势
位置 气候
位于旧金山,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 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气候宜人
科技 交通 市场
斯坦福大学及8000多家高技术公司,科技力 量雄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穿全境, 交通便捷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 件稳定的军事订货量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受地形 东部高原山区对大西洋湿润气流
影响显著 阻挡不明显。
中部平原冬季冷空气南下,形成
大风雪和寒潮天气。夏季暖湿气
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
美国领土的组成包括了 _美__国__本__土__、阿__拉__斯__加__州__和__夏__威__夷__州_、
美国地形分布图
美国气候分布图
煤: 阿巴拉契亚山西北部 铁: 五大湖西部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