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招考试题 2007 文档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附答案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5套附答案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二、单选题: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B.银错铜牛灯C。
铜雀灯 D.长信宫灯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B.抖水袖C.吹髯口D.撩褶子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 B 、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之神.A、北方 B 、东方C、西方D、南方5、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A、隶书 B 、行书C、篆书D、楷书6、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A、青蛙 B 、牛蛙C、蝌蚪D、树蛙7、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的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画 B 、工笔画C、版画D、油画8、1886年创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A、法国贝尼尼 B 、意大利多纳太罗C、法国罗丹D、意大利米开朗基罗9、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为主的三大殿是()。
A、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 B 、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C、中和殿、武英殿、保和殿10、“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3、用笔,中国画技法属于毛笔画。
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点、画、拂、撇等方法。
4、XXX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主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5、《椅中圣母》描绘的是荷兰画家XXX的圣母和圣婴。
6、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7、在色环中,互补色互成的色,为强烈对比。
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8、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方法和形式的改革。
9、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历史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10、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材料,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二、名词解释:1、农民画:以农民为主要创作者,反映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民间艺术形式。
2、版画:通过在版面上刻、凿、蚀、涂等方式制作印刷品的艺术形式。
3、肖像画:以人物面部形象为主体,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个性的绘画形式。
4、二方连续:在透视图中,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相交的直线分别在同一侧,这种透视称为二方连续透视。
5、雕塑:以物质为基础,通过切削、雕刻等方式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形式。
6、成角透视:透视图中,两条直线相交的角度与实际物体相同的透视方式。
7、晕染:色彩的渐变,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效果。
8、接染:色彩的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相互接触,形成新的色彩效果。
9、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10、插图:为书籍、报刊、广告等制作的图画,用于补充说明或装饰作用。
三、XXX: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营造积极、和谐的研究氛围。
3、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注重实践,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专业教师考试试题

美术专业教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马奈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四君子”?A. 梅B. 兰C. 竹D. 菊3. 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A. 米开朗基罗B. 达利C. 莫奈D. 伦勃朗4.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是使用油彩在画布上作画?A. 水彩画B. 油画C. 素描D. 粉彩画5. 以下哪个选项是雕塑艺术中常见的材料?A. 木材B. 纸张C. 金属D. 所有以上选项6.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创作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A. 马格利特B. 毕加索C. 达利D. 梵高7.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下哪种画法强调线条的运用?A. 工笔画B. 写意画C. 泼墨画D. 重彩画8. 以下哪种颜色理论是由艺术家发明的?A. 牛顿的颜色环B. 孟塞尔的颜色系统C.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颜色轮D. 所有以上选项9.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毕加索C. 梵高D. 莫奈10. 在绘画构图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画面中物体的平衡?A. 色彩对比B. 空间透视C. 视觉焦点D. 构图平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3. 解释什么是立体主义,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艺术中的影响。
4. 论述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现代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2.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在表现手法和审美理念上的差异,并探讨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融合两种文化。
四、创作题(共20分)1. 请根据“和谐”这一主题,设计一幅绘画作品。
要求在答题纸上简要描述你的创作构思、使用的材料、色彩搭配以及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或信息。
美术招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雕塑《加莱义民》是谁的作品?---------(A )A、罗丹B、吕德C、摩尔D、布朗库西2、中国现代画家中,以山水画著称于世,其作品有“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特点的是?---------- (D )A、齐白石B、徐悲鸿C、董希文D、黄宾虹3、《沙燕》是典型的( A )风筝。
A、北京B、山东C、天津D、南京4、汉代《说唱俑》的风格特点是?----------(B )A、气势雄大B、诙谐生动C、优雅平衡D、细致写实5、印度泰姬陵是著名的()建筑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6、下列不属于美术的特点是?----------(C )A、造型性B、可视性C、时间性D、静止性7、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是( A )瓷。
A、青花B、白C、青D、珐琅彩8、以“永久性的褶皱”一举成名的服装设计师是?----------(D )A、乔治.阿玛尼B、范思哲C、裘海索D、三宅一生9、赵延年是一位( D )家,曾创作了《鲁迅先生像》。
A、油画B、国画C、雕塑D、版画10、书法作品《兰亭叙》是谁的作品?----------(A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顾恺之二、填空题:(每个空格3分,共30分)1、中国画融诗书印为一体,有托物寄情的特点。
例如:王冕《墨梅图》有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羡人间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2、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3、中国画简称国画。
一般指用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墨和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4、宋代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
玻璃制造工艺早在公元前2000 年就出现了。
5、红、紫、黄、绿、橙、蓝几色中,橙、绿、紫是间色,明度最低的是紫色。
6、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著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A. 雷诺阿B. 达芬奇C. 莫奈D. 梵高答案:B2.以下哪种颜色是暖色调?A. 红色B. 绿色C. 蓝色D. 紫色答案:A3.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4.以下哪个是塑料艺术的代表作家?A. 梵高B. 马克·道普C. 达利D. 凡高答案:B5.下列哪位艺术家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A. 雷诺阿B. 达·芬奇C. 德拉库瓦D. 梵高答案:C二、填空题1. 巴黎世博会上随机展出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达·芬奇2. 山水画中最常见的风格是__________。
答案:溪边风景3. 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吴冠中擅长绘制的主题是__________。
答案:黄山4. 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创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博拉5. 著名的塑料艺术家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
答案:安迪·沃霍尔三、简答题1. 简述你对水彩画的理解及其特点。
答:水彩画是利用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技法。
其特点是色彩透明,光线柔和,具有良好的层次感和渲染效果。
水彩画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如山水、花卉等,也可用于绘制人物、静物等。
其艺术特点在于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和色彩的渐变效果,通过水墨的融合与叠加,表达出生动而柔和的艺术效果。
2. 请简述五彩绘画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
答:五彩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技法,起源于唐代。
在宋代及以后,五彩绘画逐渐兴盛,并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部分。
五彩绘画以饱满的色彩和精细的画面表达了各种事物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审美观念。
在中国画中,五彩绘画常用于绘制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为作品增添了艳丽而瑰丽的色彩。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绘画之父”的艺术家是: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乔托2.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对光线和色彩的深入研究B. 强调物体的轮廓线C. 强调瞬间感觉和印象D. 室外写生3.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立体主义:A. 毕加索B. 布拉克C. 马蒂斯D. 格里斯4.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下哪种画法不是常见的表现手法:A. 工笔B. 写意C. 抽象D. 泼墨5.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尊称为“现代艺术之父”:A. 梵高B. 高更C. 塞尚D. 莫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7. 描述一下抽象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的区别。
8. 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中“意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10. 论述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答案:1. D2. B3. C4. C5. C6.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关注,以及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上的现实主义和透视法的运用。
7. 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的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绘画过程的即兴性,而抽象艺术是一种更广泛的艺术形式,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风格或时期,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独立性,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直接表现。
8.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意境”是指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氛围,它超越了具体形象的描绘,追求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9. 现代艺术主要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艺术运动,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它们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规则和形式。
而当代艺术则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艺术,更加注重观念和思想的表达,形式更为多样和开放。
10.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共四套).doc

一一、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其中第16 题为连线题)1、下列情形导致学生伤害,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的是()A、学校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B、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C、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D、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2、《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A 、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凯洛夫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环境B、遗传C、教育 D 、社会活动4、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A 、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A 、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6、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 、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7、“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A 、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A 、强度B、对比C、变化 D 活动9、观赏迎客松后,头脑中重现迎客松形象是()A 、后象B 表象C、想像D、联想10、“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A 、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1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 、激情B、应激C、心境 D 热情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A 、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A 、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14、当一个攻击伙伴的孩子打人后,他父亲打他屁股,这孩子打人行为会减少,这属于()A 、正强化B、负强化C、正性惩罚D、负性惩罚15、根据作品题目选出下列正确答案。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A. 吴道子B. 王羲之C. 顾恺之D. 张大千答案:A2. 下列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德加D. 毕加索答案:D3. 中国画中的“工笔”是指:A. 精细描绘的画法B. 写意画法C. 泼墨画法D. 素描画法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A. 重视线条B. 重视透视法B. 重视色彩D. 重视光影效果答案:B5. 色彩的三原色是: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橙、绿D. 黄、绿、紫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模仿自然B. 表现个性C. 强调技巧D. 重视传统答案:B7.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雕塑作品《思想者》闻名于世?A. 米开朗基罗B. 罗丹C. 贝尼尼D. 摩尔答案:B8. 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是指:A. 精细描绘B. 抽象表现C. 强调意境D. 色彩丰富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版画的分类?A. 木版画B. 铜版画C. 石刻版画D. 水彩画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A. 强调形象的具象性B. 强调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表达C. 强调社会现实D. 强调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绘画的五大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______、______、构图。
答案:色彩、质感12. 被誉为“西方绘画之父”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______。
答案:乔托13. 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人物、______、______。
答案:山水、花鸟14. 印象派画家通常使用______来表现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
答案:小笔触15. 透视法中的“一点透视”也被称为______透视。
答案:线性16.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强调______、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
答案:理性17. 色彩的冷暖对比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前进与后退感,其中红色、橙色等色彩给人以______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答案:D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答案:B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答案:D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答案:A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答案:C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答案:B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答案:C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答案:C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答案:B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答案:B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A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答案:C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答案:A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C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答案:D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答案:A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答案:D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A.15世纪初B.16世纪初C.18世纪D.19世纪初答案:B 二、多选题。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C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答案:ACD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A.认知领域B.思维领域C.交往领域D.情感领域E.动作技能领域答案:ADE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答案:AB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学记》答案:CD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答案:ABD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E.选择经验和人才答案:CDE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E.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收效不高答案:ACE9.1958年制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三结合”是(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答案:ABE10.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B.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C.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D.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E.家长有义务为子女受教育提供条件答案:ACDE11.教育目的规定着(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D.教育内容和方法E.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答案:BC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消灭社会分工答案:ABD1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教学方法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ABCE14.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B.心灵美C.社会美D.科学美E.自然美答案:ACDE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文化艺术活动E.个人活动答案:ABE16.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C.终身性D.个别性E.针对性答案:ABCDE17.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B.通讯联系C.家长会D.教育讲座E.家庭学校答案:ABCDE18.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答案:ABCD19.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儿童中心论E.教育万能论答案:AD20.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个性已基本形成B.性格已基本定型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答案:C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____。
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是____。
答案:社会分工3.遗传素质的____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的和阶段。
答案:成熟程度4.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案:教育目的5.以____、____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教学内容。
答案:五经四书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向的是____和____。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7.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先后经历了____、____科学教育学建立等几个阶段。
答案: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原理答案: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即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2.劳动技术教育答案: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3.师德答案: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4.课外活动答案:课外活动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答案要点:(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案要点:(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论述题(10分) 试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答案要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七、实例分析(8分)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答案要点: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
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并没有成材的故事。
2.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离开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性就无法转变为现实的发展。
方仲永五岁时,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遏于人”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
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者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