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13雨伞的改进14大自然的启示 (1)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粤教粤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2不一样的饮水瓶3我的保温饭盒4多功能物品5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6巧改废弃物7大自然的启示第2单元能量及其转换8游乐场里的能量9能量的转换10转动的风车11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12神奇的电磁铁第3单元动物与环境1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4生物生存的环境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7食物网中的生物18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第4单元我们的家园1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20保护水资源21守护蓝天22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23网上学习:我的绿色生活第1单元小小设计师1巧妙的设计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和推理思维。
他们对教科书中的回形针、衣架、拉链等探究素材很熟悉,但也可能过于熟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不曾留意到这些物品隐含着的巧妙设计,也不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发明史。
对于一些物品,如,拉链、圆珠笔等物品的结构,学生也曾对其作用原理感兴趣,也可能曾对此进行过探究。
但这些物品的结构较复杂或原理过于抽象,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主探究出来而体验不到其中设计的巧妙之处。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尽量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原理抽象的日常用品,还需通过一些结构图或动画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体会各种物品设计的巧妙。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引入部分设计也比较成功: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及一些有名的建筑来思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这样,学生在问题冲突中产生学习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参与“教”的活动中。
在试讲过程,为了比较容易地控制课堂时间,在做探究试验时,我选择“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的方式。
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所以,最后确定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试验,学生演示试验比教室躬身自行更能引起同伴的注意和学习欲望。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3《雨伞的改进》C卷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3《雨伞的改进》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1. (1分)针对于伞太长收纳不方便,设计师设计了________。
2. (1分)针对雨伞携带不便,设计师在伞柄处设计了________或________。
3. (1分)设计师需要分析改进的问题,选择其中最合理的________进行设计。
4. (1分)改进物品的设计往往有多种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5. (2分)雨伞与雨披相比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需要改进。
()
6. (2分)改进物品设计的思路狭窄,对设计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
7. (2分)我们身边很多物品,像黑板擦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
8. (2分)情侣伞、太阳伞、风暴伞等都是雨伞的一种。
()
9. (2分)学会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的构思设计改进物品。
()
三、问答题 (共1题;共5分)
10. (5分)黑板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灰尘,可以怎么改进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共4分)
1-1、
2-1、
3-1、
4-1、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5题;共10分)
5-1、
6-1、
7-1、
8-1、
9-1、
三、问答题 (共1题;共5分)
10-1、。
粤教科技版 六年级 下册 14 《大自然的启示》

衣服上经常会 粘上一些植物的种 子。苍耳的粘衣能 力啊强,一旦经过 它身边,它就会牢 牢粘在衣服。 生活中什么物 品的设计与它有关 呢?
经过亿万年的漫长进化,大自然已经选 择出最有效的“设计”,这也成为了人类的 模仿对象。从尼龙搭扣到飞机,都 是人类模 仿生物设计的产品。它们大大提高了人类的 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谢谢!
模仿苍耳 的工作原 理
设计出满 足人们需 求的物品
模仿茅草叶边缘锯齿结构面 设计的伐木工具——锯子,这是 属于模仿生物结构的设计。锯子 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类加工木材 的工效,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 重大影响。
模仿蝙蝠寻找猎物的超声泚定位 原理而设计的定位设备——雷达,这 是属于模仿生物功能原理的设计。雷 达在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 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 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 (如气象预防、环境监测等)和科学 研究(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 结构研究等)
国家大剧院——鸟蛋建筑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仿生物身体的建筑物
模仿鸡蛋的圆顶形薄壳结构 而设计的建筑物——中国国家歌 剧院,这是属于模仿生物结构的 设计。关于模仿生物身体结构而 设计的建筑物例子还有很多,仿 生设计显著提高了人类建筑物的 性能。
广州“铜钱楼”
央视“大裤衩”大楼
苏州“秋裤楼
模仿鸟类飞行而设计的 交通工具——飞机,这 属于模仿生物运动系统 的设计。飞机的发明大 大缩短了交通时间,飞 机在民航、科研、军事 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成为人类社会步入现代 化时代的显著标志。
[小学科学]14 大自然的启示
![[小学科学]14 大自然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517d1031b765ce050814ac.png)
你知道雷达的设计是从哪种生物身上 得到的启示?模仿了什么原理?
蝙蝠依靠嘴巴发出超声波,耳朵接收遇到障碍物而 反射回来超声波,顺利避开障碍物,而在夜空中畅飞无 阻。
人类模仿这种原理发明了雷达。雷达通过发射和接 收电磁波对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实时跟踪 。
总结与回顾
经过亿万年的漫长进化,大自然已经选择出最有效的 “设计”。各种生物成为人类设计的模仿对象。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小小设计师
第14课 大自然的启示
苍耳为什么能粘附在衣服上呢?
你见过苍耳吗?它有什么特点?
未成熟的苍耳
苍耳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
的果实,它能牢牢地粘附在 动物的皮毛上,以此把种子 传播到远处。
成熟的苍耳
根据苍耳的结构特点,你能推测它靠 什么牢牢粘附在动物的皮毛上?
茅草的叶缘上的锯齿结构,能整齐而省力地切割物体
你知道蛋型建筑物的设计是从哪种生 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模仿了什么原理?
鸡蛋壳虽然薄、脆,但圆顶形的结构使它能承受更 大的压力;这种原理运用到建筑上,既节省材料,又能 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你知道飞机的设计是从哪种生物身上 得到的启示?模仿了什么原理?
鸟类利用流线型的身体和强有力的翅膀自由翱翔; 人类模仿这种原理发明了飞机,飞行蓝天。
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种类繁多。它们大大提高 了人类的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课件设计:余晴
交流与分享
1. 我的设计模仿了什么生物的哪种“特殊本领”? 2. 这种本领的原理是什么? 3. 你设计的物品是怎样模仿这种原理的,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4. 请同学给你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猪笼草捕虫的秘密
自古以来,人类通过模仿周边生物,发明了各种各样 有用的物品和工具。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大自然的启示粤教版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大自然的启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引导学生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引导学生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少启示啊,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奇妙的大自然让大家欣赏。
同学们看完后作何感想?(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渡到本文的学习。
)2.齐读课题。
3.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
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吧。
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认读。
(提醒“扫帚”的读音)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课件出示要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查工具书,能够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3.读书交流。
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学习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2019版新教材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7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生物进行设计的体验活动,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
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方法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体会到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神奇的倒钩”、活动2“能粘连的搭扣”、活动3“模仿生物的设计”等4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以波波在郊游时衣裤粘了苍耳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其原理的兴趣。
活动1引导学生过观察苍耳的结构,了解苍耳能反复粘连在动物皮毛的原因;活动2引导学生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活动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模仿生物的产品设计,知道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体会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苍耳的结构特点不仅有神奇的倒钩,而且具有弹性。
能恢复原状。
2.动物皮毛或衣服表面特点是由环状结构;3.尼龙搭扣是受牛蒡的启示发明的;4.尼龙搭扣两个面的持点分别与牛芳相动物的皮毛的结构类似;5.从尼龙些扣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科学探究目标:1.能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举例说出工程师模仿生物的科学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
科学态度目标: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从古到今许多模仿生物的设计对人类的生活、生产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模仿苍耳粘住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简单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尼龙搭扣。
课前准备:PPT课件、苍耳、毛巾、剪刀、镊子、尼龙线、《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PPT播放图片彬彬、波波一起去郊游。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 7 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 7 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生物进行设计的体验活动,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方法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体会到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 1“神奇的倒钩”、活动 2“能粘连的搭扣”、活动 3“模仿生物的设计”等 4 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以波波在郊游时衣裤粘了苍耳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其原理的兴趣。
活动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苍耳的结构,了解苍耳能反复粘连在动物皮毛的原因。
活动 2 引导学生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
活动 3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模仿生物的产品设计,知道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体会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二、学情分析对苍耳黏附衣物的自然现象,六年级的学生觉得有趣且很好奇。
不少学生还可能有衣物被一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住的经历。
在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也已经知道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能通过表面的钩刺黏附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的活动传播到远处去。
他们可能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尼龙搭扣的发明与某种类似苍耳的植物有关。
这些经历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苍耳能反复黏附动物皮毛或者衣物的原理。
但在认知上,不少学生认为苍耳能反复黏附衣物或动物皮毛只跟苍耳表面的结构有关,而忽略了衣物的表面结构等因素。
因此,在学生探究苍耳黏附衣物原理的过程中,还需教师对他们的观察活动进行引导:①不仅要观察苍耳表面钩刺的结构特点,还要观察衣物的表面结构特点;②把苍耳与衣物进行反复几次粘连,不仅要观察两者是怎样互相粘连的,还要观察在苍耳与衣物分离过程中倒钩的变化。
制作一个能反复粘连的搭扣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其次,不少同学可能没有使用过热熔胶,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东莞市东城岭南学校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科组科学班级六年级(1-5 班)执教蔡东海、胡蝶、郑冬莉、邹凤娇、汪琳课题元第二单元 9、设计师怎样工作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1)知道身边许多物品都有巧妙的设计。
(2)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2、科学探究推测设计物品的基本过程。
3、科学态度体验物品设计的巧妙。
重点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难点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需求、初步构思、绘制设计图、制作样品、评价与改进。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日用品:拉链、回形针、指甲钳、牙刷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室里,孩子们正收拾书包放学回家,他们在收拾笔袋、收拾书包、穿外套他们使用的物品都有拉链。
提问:拉链大大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那拉链的开闭与它的结构有关吗?二、新授:活动一:1 / 16巧妙地拉链 1、让生找出自己身边周围的拉链的东西,并仔细观察,分析物品的功能与结构,材料的关系等。
2、老师出示日常生活用品为例,让生体验到巧妙的设计,从而对物品设计感兴趣。
活动二:设计师是怎样工作 1、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师工作流程。
2、出示设计师工作流程图,让生了解物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并让生以身边实物为例推测其物品的设计流程。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复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板书:9、设计师怎样工作活动一:巧妙地拉链活动二:设计师是怎样工作课题 10、不一样的饮水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设计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不同人群对同一种物品的需求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通过观察周边生 物,认识生物的结构 与功能,并进行模仿, 发明各种实用的物品 和工具。
• 1,根据我物品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改进, 可以使物品的( )不断得到完善。
• A成本 B功能 C材料
• 2,人类通过观察周边生物,认识生物的 ( ),并进行模仿,发明各种实用的物 品和工具。
• A结构与功能 B颜色 C形状
• 3,尼B猪笼草 D蒲公英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折叠伞收纳方便。
遮挡背后的雨水。
挂绳或弯钩方便携带
改进物品的设计往往有多种构想。
中国学生发明新型空气雨伞
在自然界中苍耳能够牢牢地粘附在 动物的皮毛上,把果实传播到远处。
尼龙塔扣是模仿苍耳的倒钩结构。 观察尼龙塔扣的两个链接面,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