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_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及摩擦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碳碳复合材料(Carbon-Carbon Composites,简称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由碳纤维和炭化石墨相互穿插制成。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碳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空制动系统、摩擦材料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热防护系统、发动机喷管、推力矢量控制器等关键部件。

由于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耐烧蚀性能,可以有效保护航天器在高速进入大气层时受到的热载荷,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碳碳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发动机喷管,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燃烧效率。

在航空制动系统中,碳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刹车盘和刹车瓦。

由于其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摩擦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刹车系统的制动效率和耐久性。

此外,碳碳复合材料还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载荷能力和燃油效率。

在摩擦材料领域,碳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刹车片和离合器片。

由于其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摩擦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刹车和离合器的制动效率和耐久性。

此外,碳碳复合材料还具有较低的摩擦噪声和磨损率,可以提高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除了航空航天、航空制动系统和摩擦材料,碳碳复合材料还有许多其他应用领域。

例如,在核能领域,碳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和导热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较低的中子俘获截面,可以提高核反应堆的热效率和安全性能。

在光学领域,碳碳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结构,由于其具有较低的质量和较高的强度,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在航空航天、航空制动系统、摩擦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相关行业带来了许多技术突破和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

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

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1. 简介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与树脂等基体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和耐热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摩擦系数是评价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设计和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零部件至关重要。

2. 摩擦系数的定义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摩擦系数可以描述其表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时的滑动阻力大小。

3. 影响因素3.1 表面处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对其摩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打磨、化学处理和涂层等。

这些处理方法能够改变表面粗糙度、化学性质和润湿性,从而影响摩擦系数。

3.2 温度温度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升高,树脂基体可能软化或熔化,导致摩擦系数的变化。

此外,碳纤维本身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可能发生氧化或热分解。

3.3 湿度湿度是另一个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因素。

湿度变化会导致材料吸湿膨胀或脱水收缩,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进而影响摩擦系数。

3.4 材料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成也会对其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的树脂基体和碳纤维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其摩擦行为也会有所差异。

4. 测量方法测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常用的方法包括摩擦试验和表面分析。

4.1 摩擦试验常用的摩擦试验方法有滑动摩擦试验、旋转摩擦试验和滚动摩擦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和速度条件,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摩擦行为,从而得到材料的摩擦系数。

4.2 表面分析表面分析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材料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观察表面形貌、成分分布以及化学反应等信息,可以进一步了解材料的摩擦性能。

5. 应用与展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摩擦系数使其在运动部件、摩擦制动系统、密封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研究现状

2、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团队 及其成果
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 究和开发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众多企 业在碳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4)加工和成型: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增强基体进行加工和成型,得到 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碳碳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关键 问题和解决方案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炭纤维或炭化纤维的制备、基体与 炭纤维或炭化纤维的界面结合、表面处理的效率和一致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现状
1、国家政策支持及项目进展情 况
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和推动碳碳复合材料的研 究和应用。例如,中国政府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 型复合材料,并将碳碳复合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同时,国内外众多科 研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推动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和应 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特别 是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环保且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能源、 环保、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的工 艺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
纤维素碳化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化温度、时间、 气氛等因素对纤维素碳化过程的影响上。近年来,研究者们还致力于探索纤维素 碳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如何提高碳材料的性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提高碳材料的质量和产量,以及如何实现 工业化生产。

碳碳化硅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碳碳化硅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表 1 C /C-S iC 复合材料刹车盘的磨损率 T ab le 1 T he w ear rate of C /C-S iC d isks
T ype
Th ickness loss /Lm# cycle- 1
W e ight lo ss /m g# cyc le- 1
Rotating disk Stationary disk Ro tating disk Stationary disk
现 / 前峰 0, 中间过程平稳且有增大趋势, 接近刹停 时急剧上升, 静止时达到最大, 曲线存在 / 后翘 0现 象。刹车力矩曲线 4类似于摩擦系数曲线 3, 制动 初期出现 / 前峰 0, 中间过程平稳, 接近刹停时急剧 增大, 静止时最大。曲线 5表示摩擦面的压强曲线, 在本实验中施加给摩擦面的是恒定载荷, 压强曲线 本应是水平线, 但所有试样的压强曲线都是在一、两 秒钟后才趋于一个固定值 0182M Pa, 这是由于在仪 器设计上有响应滞后的特点。
本研究采用化学气相渗透 ( CV I) 法制备 C /CS iC复合材料, 分析了 C /C-S iC 刹车 盘试样的摩擦
收稿日期: 2作者简介: 张亚妮 ( 1981-), 女, 博士, ( E-m a il) nier_zhang@ 163. com
制动时间 t / s, 摩擦稳定性系数 S, 其计算公式为:
S = Lcp / Lm ax
( 1)
式中: Lcp代 表平均摩擦系 数, Lmax 代表最 大摩擦系
数。
1. 3 密度及表面形貌测试 测试了 4组 C /C-SiC 复合材料的密度, 在模拟
刹车试验完成后,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 C /C-SiC 试样
观 察 C / C-SiC复合材料在每一次刹车实验中的

CC复合材料表面SiC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CC复合材料表面SiC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64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C/C 复合材料表面SiC 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王锦阳(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摘 要:C/C 复合材料具有诸如重量轻,使用寿命长,产生噪音小,运行平稳等优良性能,在用作制动器时具有特别的优势,目前被认为是高性能制动系统的优良候选材料。

本文对C/C 复合材料表面SiC 涂层的研究进程及现状、制备方法、SiC 涂层的选择及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整理研究。

关键词:C/C 复合材料;制动器;氧化磨损;SiC 涂层中图分类号:TG1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9-0164-2收稿日期:2020-05作者简介:王锦阳,男,生于1997年,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金属材料。

1 研究背景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制动系统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

铜基金属复合材料,再加上铸钢盘,可被用作时速超过250 km/h 的火车的刹车片。

它显示出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稳定的摩擦系数(COF),高韧性和良好的导热性,这使其有希望成为摩擦材料。

但是,其具有相对较低的耐磨性,高的密度,并且基体在高温下会软化,尤其是较短的寿命周期,限制了其长期用作为摩擦材料来使用。

本文将主要针对C/C 复合材料表面SiC 涂层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拓宽C/C 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2 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C/C 复合材料,是基于碳或石墨纤维和织物增强的材料,是以碳(或石墨)为基质,通过加工和处理所有由碳化物以制成的碳复合材料。

C/C 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良好的抗侵蚀和热冲击性能,高的耐损伤性以及高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新兴结构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等应用。

其独特的特点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最终导致产生了更便宜的生产工艺,使得这种材料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应用。

其在机械、冶金化工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影响炭_炭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因素分析_材料的性质

影响炭_炭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因素分析_材料的性质

陈青华:男,1982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T el:029 ******** 1015 E mail:chen029*******@影响炭/炭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因素分析:材料的性质陈青华,邓红兵,肖志超,苏君明,彭志刚(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超码科技有限公司,西安710025)摘要 影响炭/炭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因素很多,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评价了材料的性质对炭/炭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模量、石墨化度、密度、预制体的类型、基体类型、热解炭结构等因素。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材料的性质Factor Analysis of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Carbon /Carbon Composites:Material CharacterCH EN Qing hua,DENG H ongbing,XIAO Zhichao,SU Junming,PEN G Zhigang(Xi an Aer ospace Composite M at erial Inst itute Chaoma Science &T echonolog y L td.,X i an 710025)Abstract T he fr ictio n perfor mance of car bo n/carbon com posites is inf luenced by many factor s.T his papersummar izes the cur rent situat ion o f internal and exter nal studies and ev aluates 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 char acter on friction and w ea r behav ior of carbo n/car bon composites.It also elabo rates on mo dulus,g raphitization deg ree,density,matrices ty pe,st ruct ur e of pyr ocarbon,etc.Key words C/C com posites,frict ion and w ear behav ior ,mater ial char act er炭/炭复合材料应用非常广泛。

摩擦学的进展与展望

摩擦学的进展与展望

摩擦学的进展与展望摩擦学是一门关于摩擦现象及其控制的学科,是材料领域中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摩擦学研究也逐渐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本文将简述摩擦学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展望。

一、摩擦学的进展1. 材料性能的改进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工程界不断提出新的材料,任何材料都不能发展的独立于摩擦学的限制。

新型材料的发展为减小摩擦提供了一种途径,包括纳米材料,硅基材料等等。

2. 润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润滑技术包括机械润滑、油润滑、气体润滑等。

而近年来润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机械润滑开始转向静电场润滑等新型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小了摩擦现象,增加了机械设备的寿命。

3. 摩擦学理论的深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代摩擦学理论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摩擦现象说明向着深入探讨摩擦机制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型摩擦学理论的提出可为材料科学提供新的支撑。

二、摩擦学的展望随着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摩擦学在未来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摩擦学的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摩擦与磨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摩擦机制和材料耐用性是极其关键的。

未来研究需着重探索摩擦与磨损强度之间的关系、摩擦机制的本质、新型润滑剂的研究等等。

2. 智能润滑技术的推广智能润滑技术将润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更加高效、自适应性更强的新型润滑系统。

未来摩擦学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广泛,发展出与工业现状高度契合的新型智能润滑技术。

3. 摩擦学与新材料的研究在现代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高度发展下,新型材料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的摩擦学还需要关注新型材料的摩擦特性、摩擦不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尽管摩擦学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未来摩擦学的发展研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相信有天人们可以突破摩擦机制的局限,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4. 微观结构与摩擦特性的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观结构与摩擦特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与摩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与摩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与摩擦性能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CC-SiC复合材料是由连续碳纤维增强的硅化碳基质材料,具有高温、高强、高刚度、高耐磨、耐腐蚀、抗热震等优良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
于航空、航天、能源、冶金等领域。

然而,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性能稳定性较差,还需要
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以提高其综合应用性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D)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
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材料性能和稳定性。

2.力学性能:采用拉伸、弯曲、冲击实验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

3.摩擦性能:采用摩擦磨损实验,研究C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
下的摩擦性能,探究其摩擦学性质及磨损机理。

4.分析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显微结构分
析方法,分析材料组织和微观结构,探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CC-SiC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制备和性能研究仍存在
不足,本研究旨在探究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为其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扩大其在高技术领域的
应用范围。

预期结果为:优化C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分析材料组织和微观结构,揭示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究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质和磨损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及摩擦机制研究进展A dvance in R esearch on T ribo logical B ehavi o r andM echan is m of Carbon Carbon Com po sites胡志彪,李贺军,陈 强,李克智,黄荔海(西北工业大学碳 碳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72)HU Zh i2b iao,L I H e2jun,CH EN Q iang,L I Ke2zh i,HUAN G L i2hai(C C Com po sites T echno logy R esearch Cen ter,N o rthw estern Po lytechn ical U n iversity,X i′an710072,Ch ina)摘要:碳 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摩擦材料,作为刹车材料在航空工业已得到成功应用。

但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强烈地依赖于试验条件和制备工艺。

综述了各种因素对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并指出了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学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摩擦机制中图分类号:TQ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81(2004)1220059204Abstract:D ue to its excellen t tribo logical p roperties,carbon carbon com po sites w ere em p loyed as aircraft b rake m aterial1Its tribo logical behavi o r w as dram atically affected by bo th the tribo testing environm en t and the techn iques u sed fo r the p reparati on of carbon carbon com po sites1T he facto rs affecting the tribo logical p rop erties of carbon carbon w ere discu ssed1T he m echan is m s of fricti on and w ear w ere review ed1T he ex isting p rob lem and the fu tu re research directi on also w ere po in ted ou t1Key words:carbon carbon com po sites;tribo logical behavi o r;tribo logical m echan is m 与其它摩擦材料相比,碳 碳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耐高温、比强度大、耐热冲击、耐腐蚀、吸振性好以及合适的摩擦系数和摩擦性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温摩擦材料[1]。

碳 碳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刹车盘的首选材料[2]。

在法国,空中客车公司民航飞机的刹车系统已完全用碳 碳盘取代了钢盘;在美国,许多军用飞机均已采用碳 碳刹车盘,如F216,B21等;在中国,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和沈阳金属所等在碳 碳刹车盘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除用做刹车盘外,碳 碳复合材料也可用作滑动轴承材料[3]和内燃机活塞[4]。

碳 碳复合材料作为摩擦材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对于指导和推广碳 碳摩擦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各有关因素对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和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的研究进展。

1 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机制 碳 碳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为碳纤维,基体为热解碳,二者均为非晶态碳[5]。

但就其微观结构而言,碳纤维和热解碳属于乱层石墨结构,而与纯石墨的层状结构不同。

因此,不能用石墨晶体的层间滑移理论来解释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行为。

M u rdie等[6]通过观察磨屑的微观形貌,认为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行为与磨屑类型有关。

他发现有3种不同类型磨屑。

如图1所示[7]。

类型 :薄、光滑、明亮(在灯下)碎片薄膜。

类型 :厚、粗糙的和黑的(在灯下)粉未碎片层。

类型 :光滑、致密、明亮(在灯下),碎片薄膜。

薄的类型 碎片伴随低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

粉末状的类型 碎片伴随高摩擦系数和高磨损率。

类型 碎片也伴随低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但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要比类型 高。

在摩擦过程中,当碎片类型发生转变时,就伴随着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改变。

但碎片的转变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这一理论已成功地解释了多种因素对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行为的影响。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主要受到水蒸汽和氧气的影响[8]。

水蒸汽和氧气对碳 碳复合材料都有润滑作用,但氧气的润滑效果不如水蒸汽。

若摩擦环境中缺少润滑气体,碳 碳复合材料显示出高摩擦系数和高磨损率。

即使水蒸汽含量非常低(0101%,质量分数)也显示良好的润滑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碳原子能够与水蒸汽和氧气反应[9],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对碳 碳复合材料有润滑效果。

这一点和许多其它碳材料一样,可能由于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SP 2杂化轨道[10]。

图1 磨损面形貌扫描电镜图(a )类型 ;(b )类型 ;(c )类型 ;(d )类型 和类型 的混合(箭头代表滑动方向)F ig 11 Scanning electron m icrograph s of wo rnsurface mo rpho logies(a )type ;(b )type ;(c )type ;(d ) 2 m ixed(arrow s indicate sliding directi ons )2 影响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因素211 碳 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结构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21111 基体类型的影响 基体的类型是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11]。

在二维的不同密度的碳 碳复合材料中,中等密度的碳 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摩擦性能,其摩擦系数较低,磨损量也比低密度和高密度的碳 碳复合材料低一个数量级。

在摩擦磨损的过程中,各种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也不尽相同。

2D p itchresin CV I 、高密度的2D PAN p itch 和中等密度2DPAN p itch 碳碳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都发生转变,而低密度的2D PAN p itch 和2D PAN CV I 摩擦系数不发生改变。

转变前的摩擦系数为011~012,在极短的改变过程中,摩擦系数突升至015~019。

而3DPAN p itch 碳碳复合材料在高转速下其结构会被破坏,因此不适合在高转速下使用。

21112 纤维取向的影响 碳纤维取向对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有强烈的影响。

在低转速下,当纤维平行于摩擦面时,磨损率比纤维垂直于摩擦面方向要低得多,而摩擦系数比纤维垂直于摩擦面方向要高得多;在高转速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没有大的差别[12]。

Z 向纤维的含量增加,能提高碳 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摩擦面的温度,也会影响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13]。

Z 向纤维的含量为5%时,摩擦系数为014~015;Z 向纤维的含量为15%时,摩擦系数为013~015;Z 向纤维的含量为25%时,摩擦系数为012~014。

而罗瑞盈等[14]在研究三维和二维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三维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较大,磨损率小;二维碳 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小,但磨损率较大。

21113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热处理温度不同,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也不同。

对于不同的增强体,热处理温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针刺毡增强的碳 碳复合材料样件[15]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增大,温度在2300℃时摩擦系数出现峰值,继续升高热处理温度,摩擦系数却下降;而对于短切纤维增强碳 碳复合材料[16],在2200,2500℃热处理温度下,摩擦系数不稳定,而在2700℃热处理温度下,摩擦系数曲线平稳,摩擦系数增加。

对于碳布叠层碳 碳复合材料,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干态平均动摩擦系数由大变小,湿态平均动摩擦系数及干态静摩擦系数由小变大[17]。

若将碳布叠层碳 碳复合材料用作刹车材料,其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为2000℃[18],在此温度处理的碳 碳复合材料具有足够高的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

21114 热解碳结构的影响[19] 对于CVD热解碳,可根据其偏光下的形貌特征,分为粗糙层、光滑层、过渡结构和各向同性结构[20,21]。

它们具有不同的密度、导热系数、石墨化度、消光角、金相结构,对碳 碳复合材料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基体为粗糙层结构的碳 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和摩擦系数。

基体为光滑层结构的碳 碳复合材料,石墨化度低,摩擦系数低,磨损量小。

21115 表面状况的影响 碳 碳复合材料的表面状况不一样,它的摩擦磨损性能也不相同。

在相同摩擦试验条件下,表面抛光的试样比表面已经磨损的试样的摩擦系数高,磨损量也大。

而且较难预测表面已磨损的试样的摩擦行为[22,24]。

21116 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碳 碳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种晶格缺陷:边缘缺陷和空洞缺陷。

晶格缺陷越少,结构越完整。

结构完整性不同,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稳定性不同[25]。

碳 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越完整,摩擦性能越稳定;结构不完整,其刹车副摩擦特性曲线呈马鞍形,摩擦性能不稳定。

这主要是由于结构不完整的碳 碳复合材料,其内部及表面活化点多,表面易于产生物理吸附物和化学吸附物及含氧络合物,在摩擦过程中产生高温使这些吸附物分解导致摩擦性能不稳定。

212 摩擦参数对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21211 能载的影响 在不同的能载下,碳 碳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摩擦磨损行为[26]。

碳 碳复合材料在载荷为110M Pa 时,在初始阶段,都呈现低的摩擦系数(011~012),后摩擦系数发生改变,突升至014~015,然后再降至稳定的数值。

在载荷为214M Pa时,摩擦系数的改变都发生在初始阶段。

21212 转速的影响 转速是影响碳 碳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27]。

在低转速(800和1100r m in)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小且基本保持稳定,摩擦系数为011~012;在高转速(1400r m in或更高)下,摩擦系数在摩擦过程中会发生突变,摩擦系数上升到016~017,后摩擦系数又降低到014~015。

在高转速下,磨损率也较低转速时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