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部体表标志

第一节 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 划线 意义: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 意义: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轮廓 便于记载体征的位置、 便于记载体征的位置、范围 用于指示手术/穿刺的部位 用于指示手术 穿刺的部位
一、骨骼标志 胸骨角:又称Louis角,为胸骨体、 胸骨角:又称 角 为胸骨体、 柄连接处 意义: 肋软骨相连, 意义:两侧与第 2 肋软骨相连,为 前面计数肋骨、 前面计数肋骨、肋间隙的标 与气管分叉、心房上缘、 志,与气管分叉、心房上缘、 上下纵隔分界、 胸椎(T4) 上下纵隔分界、第4胸椎 胸椎 体下缘齐平
因为:① 不在特定平面上所划垂直线, 因为: 不在特定平面上所划垂直线, 泛直是垂直地心的! 泛直是垂直地心的! 连接锁骨内外两端的直线, ② 连接锁骨内外两端的直线, 即使在坐位时,也并非水平。 即使在坐位时,也并非水平。 临床应用:判定心界大小, 临床应用:判定心界大小,在前胸测 肺下界、肺肝界, 肺下界、肺肝界,气胸穿 刺排气时常以此线作定位 标志。 标志。
三、肺和叶间胸膜的体表投影 右肺3叶 左肺2叶 右肺 叶,左肺 叶,发生肺部病 变位于哪叶,自胸背部体检根据 变位于哪叶, 异常体征进行判断, 异常体征进行判断,就必须牢记 两侧主叶间裂(胸膜) 两侧主叶间裂(胸膜)和右侧水 平裂在体表的具体投影位置
主叶间裂走行:后起自正中线第 主叶间裂走行: 3胸椎、向外下方斜行,于腋后线交 胸椎、 胸椎 向外下方斜行, 于第4肋骨,继续向前下延伸至第6 于第 肋骨,继续向前下延伸至第 肋骨 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 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 右水平裂:起自腋后线第4肋骨 肋骨, 右水平裂:起自腋后线第 肋骨, 前行止于第4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前行止于第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胸部检查试题及答案

胸部检查试题
1、胸部的体表标志;(一突、二角、三区、四窝、九线):
一突为:二角:、、三区:、、、四窝:、、、、线:、、、、、、、、;
2、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比例约为:;
3、乳腺检查先健侧后患侧,查左侧时由外上象限开始,顺时钟方向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右侧沿逆时钟方向进行。
4、正常男性、儿童:腹式呼吸;女性:胸式呼吸;
5、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20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
6、肺上界的宽度即为肺尖的宽度,正常为5cm,又称Kronig峡。
7、肺下界,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隙上,腋中线第8肋间隙上,肩甲线第10肋间隙上。
8、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度范围为6-8cm。
9、正常心尖搏动:位置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直径2-2.5cm
10、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区)、(主动脉2地区)、(肺动脉区)、(三尖瓣地区);
11、心脏听诊的内容:(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12、正常的心脏浊音界左侧( 4 )个点,右侧( 3 )个点;
13、正常的心脏浊音界左侧至前正中线距离:(8-10cm);
14、肋脊角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6.1.1胸部的体表标志

• 一、骨骼标志
骨骼标志(后胸部)
6.肩胛骨(左、右):肩胛下角 7.脊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 8.肋脊角
胸部的骨骼标志(背面)
• 一、骨骼标志
肩0胛1下角
1.被检者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位于第7或 第8肋骨水平,作为后胸部计数部肋骨的标志 2.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 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划线及分区
目的 意义
1.准确标记正常胸廓内脏器的轮廓和位置 2.标记异常体征的部位和范围 3.指示手术或穿刺的部位
目录/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学习内容 03 临床应用 04 操作方法 05 注意事项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技能
01 .能熟识和准确定位胸部的体表标志
03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体位 方法
被检者立位或坐位 医生立于被检者右侧
以视诊为主;视诊不明显,可结合触诊
05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衣帽整洁 态度和蔼 举止大方 告知检查目的 洗手、暖手
动作轻柔 认真细致 爱伤观念 保护被检者隐私
协助整理衣被 告知检查结果
洗手
选择题
• 1.关于胸部体表标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锁骨中线为沿锁骨中点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 B.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 • C.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连线以下的区域 • D.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 E.腹上角又称胸骨下角 • 答案:C
选择题
• 2. 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 A.第2肋间水平 • B.第4肋间水平 • C.第6肋间水平 • D.第8肋间水平 • E.第10肋间水平 • 答案:D
诊断学胸部和肺体格检查

见于:中枢神经疾病 某些中毒
实用文档
潮式呼吸
1. 特点:呼吸运动呈波 浪状增大或减小,并 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2. 浅慢→深快→浅慢→ 停
实用文档
间停呼吸
特点: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比较有规则,呼 吸每次深度相等
实用文档
二、触诊
胸廓扩张度 语音震颤 胸膜摩擦感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分类: 粗湿啰音(coarse rales):大水泡音
形成于大气管、主支气管内或空洞内 “气管性肺泡性罗音”或“痰鸣音” • 中湿啰音(medium rales):中水泡音
发生于中等口径的支气管 • 细湿啰音(fine rales):小水泡音
发生于小支气管 捻发音(crepitus)
发生于肺泡
实用文档
• 呼吸增快:呼吸频率>20次/分 见于发热、疼痛、甲亢及心衰等 体温升高1℃,呼吸约增加4次/分。
实用文档
• (1)呼吸浅快:呼吸肌麻痹、严重鼓 肠、腹水和肥胖,以及肺部疾病,(肺炎、
胸膜炎、胸腔积液及气胸)
• (2)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
实用文档
(三)节律
潮式呼吸(Cheyne-Stokes's respiration) 间停呼吸(Biot's respiration)
实用文档
1.干啰音dry rales(rhonchi)
乐性啰音
发生机理:
• 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发生湍流所产生的 声响
• 气流通过支气管时使管内的粘稠分泌物震动 或移动而产生的声音
• 分类:鼾音
•
哨笛音
实用文档
干啰音
实用文档
特点: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部的体表标志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按形态分类
可分为定位标志、诊断标志和手术标 志等。
可分为点状标志、线状标志和面状标 志等。
按位置分类
可分为前胸部标志、侧胸部标志和后 胸部标志等。
02
胸部的骨性标志
胸骨上窝
01
02
03
位置
胸骨上端,在颈静脉切迹 下方凹下处。
特征
胸骨上窝是前胸壁上的一 个浅凹,可以触及到气管、 胸骨角等结构。
腋动脉的体表标志对于诊断和治疗上 肢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胸部的体表上,腋动脉可以在胸大 肌的外侧缘处摸到搏动。
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第1-12对 神经,支配胸壁和腹壁的皮肤和肌肉 。
在胸部的体表上,肋间神经可以在肋 间隙中摸到,肋间神经的分布和感觉 支配区域对于诊断和治疗胸壁和腹壁 的疼痛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4
胸部的血管与神经标志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之一,起始于心脏的主动脉,向上穿过颈部,分为左右 两支,供应头颈和上肢的血液。
在胸部的体表上,颈总动脉可以在胸骨柄上缘处摸到搏动,是临床上进行血压测量 的常用位置。
颈总动脉在胸部的体表标志对于诊断和治疗颈部和上肢的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锁骨下动脉
胸部的体表标志的重要性
定位作用
胸部体表标志可以帮助医生快速 定位和识别胸部结构,如肋骨、 胸骨、肩胛骨等,从而更好地进
行诊断和治疗。
辅助诊断
通过观察和触摸胸部体表标志,医 生可以初步判断胸部的异常情况, 如胸廓畸形、肿瘤等。
指导治疗
胸部体表标志可以为手术和放射治 疗提供定位基准,帮助医生准确地 将治疗手段应用于病变部位。
胸部的体表标志

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 : History and Examination, 6th Edition
精品课件
Questions & Comments
精品课件
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 转折处
约有二三个肋间高度 由于其位置最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
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
精品课件
推荐阅读
Mosby'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7th Edition
Bate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ry Taking, 10th Edition
精品课件
肺下界
左右两侧肺下界的位置 基本相似
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 肋骨,向两侧斜行向下 ,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 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 肋间隙
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 一水平线,于肩胛线处 位于第10肋骨水平
精品课件
叶间隙
斜裂
右肺上叶和中叶与下 叶之间的叶间隙和左 肺上、下叶之间的叶 间隙
精品课件
腹上角
正常约70~ll0° 体型瘦长者角度较小,
矮胖者较大,深吸气时 可稍增宽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 胰腺的所在区域
精品课件
剑突(xiphoid process)
胸骨体下端的突 出部分
呈三角形,其底 部与胸骨体相连
剑突的长短存在 很大的差异
精品课件
肋骨(rib)
第1~7肋骨在前胸部 与各自的肋软骨连接
胸骨角(sternal angle)
胸部体格检查

胸骨角 意义
④平左主支气
管与食管交叉 处,即食管的 第2狭窄处;
胸骨角 意义
⑤平主动脉弓的起、 止处;
胸骨角 意义
⑥⑥T奇he静az脉yg汇os入ve上in 腔 ev静nent脉earsc处atvh;ae superior
胸骨角 意义
⑦⑦ T上he、bou下nd纵ar隔y li分ne bi界nefte的wreioe标rnmt志heed;siauspteinraior and
佝偻病胸:多见于患佝偻病的儿童。 鸡胸:前后径长于左右径,胸骨前凸,前侧
肋骨凹陷。 漏斗胸:剑突处向内凹陷显著形成漏斗状。 佝偻病串珠:沿肋软骨走行的球形突起。 肋膈沟:沿膈肌附着的部位向内凹陷,形成
沟。
.
39
漏斗胸
.
40
漏斗胸
.
41
桶状胸
.
42
扁平. 胸
43
胸廓前后径略大 于左右径 上下径较短 胸骨下端前突 胸廓前侧壁凹陷
腹上角 由7-10肋软骨与胸骨下端构成
70-1100
1. 成人为直角 70-110° 2. 矮胖-钝角 3. 瘦高-锐角 4. 横膈的穹隆部
.
12
肩胛下角
1. 平第七肋骨水平 2. 第八肋间隙水平
或相当于第八胸 椎水平 3. 作为后肋骨计算 标志
.
13
第七颈椎棘突
计 算 胸 椎 的 标 志
.
14
.
70
变深
(1)生理: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2)病理:严重代酸,如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ussmaul呼吸
.
71
(三)呼吸节律(rhythm)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 均匀而整齐的。呼>吸,呼/吸 2:1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胸廓胸壁乳房检查

三、胸部分区
6、肩胛区(上界-肩胛冈,下界-两肩胛 下角连线,内界-肩胛骨内缘,外界-腋 后线)
7、肩胛间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被后正中线分为左右两区)
8、肩胛下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 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被后正中线分 为左右两区)
四、肺和胸膜的界限
肺尖:突出于锁骨之上,最高点 近锁骨的胸骨端,达第1胸椎水 平
肺上界:投影呈一向上凸起的弧 线,胸锁关节-第1胸椎水平-锁 骨中内1/3交界处
肺外侧界:肺上界向下延伸,与 侧胸壁的内部表面相接触
肺内侧界:上界向下延伸,右侧 几呈直线下行,左侧沿心界下 行
肺下界:锁骨中线处第6肋间隙, 腋中线处第8肋间隙,肩胛线处 第10肋间隙
斜裂:右肺上叶中叶与 下叶之间的叶间隙、 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 的叶间隙
们之间的连接 作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支持、
保护胸腔和腹腔器官,参与呼吸运动
形状:呈椭圆形,两侧大致对称,上窄而 下宽,成年人前后径与左右径比例为1 :1.5,老年人和小儿前后径略小于或 等于左右径
(二)异常
1、桶状胸
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 右径几乎相等,或超 过左右径,呈圆桶状 ,肋骨的斜度变小, 其与脊柱的夹角大于 45˚,肋间隙增宽且饱 满,腹上角增大
肋膈沟-下胸部前面的 肋骨常外翻,沿膈肌 附着的部位其胸壁向 内凹陷呈沟状带
佝偻病胸视频
4、漏斗胸
胸骨下端剑突 处内陷,形 似漏斗
见于佝偻病、 胸骨下部长 期受压
5、胸廓一侧或局限性变形
膨隆:一侧膨隆伴肋间隙增宽,同时呼吸 受限,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一侧大 量胸水、气胸、液气胸、巨大肿物、患 侧呼吸障碍健侧代偿性肺气肿而膨隆
上腔静脉受阻-血流 自上向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划线或分区等,可用来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和轮廓,也可用于描述体征的位置和范围,还可用于指示穿刺或手术的部位。
如胸骨角平第2 肋软骨水平,胸腔穿刺抽液多在肩胛下角线第7~9 肋间。
一、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suprasternal notch)位于胸骨柄的上方。
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manubrum sterni)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
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与胸骨体连接。
胸骨角(sternal angle)又称Louis角。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 肋软骨相连接,胸骨角还标志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4 胸椎下缘水平。
剑突(xiphoid process)位于胸骨体下端,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脚骨体相连,正常人剑突的长短差异很大。
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第7~10 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le)。
正常为70°~110°,体型瘦长者较小,矮胖者较大.深呼气时可稍增宽。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胰腺所在区域。
肋骨(rib )共12 对。
肋骨除被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触及。
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
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
第1 ~ 7 肋骨在前胸部通过各自的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而第8 、9 、10 肋软骨通过上一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11 和12 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free ribs)。
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第一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第二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二肋间隙,其余以此类推(图3-5-1 )。
肩胛骨(scapule )位于后胸壁第2 ~8 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肩胛骨呈三角形,其下部尖端称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 肋骨水平或第7 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 胸椎的水平。
脊柱棘突(spinous process)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 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为第1 胸椎,常以此作为计数胸推的标志(图3 -5 -2 )。
胸壁的垂直定位大都以肋骨和肋间隙为标志。
前肋一般根据胸骨角定位第二肋软骨,然后依次类推。
后肋可以根据第7 颈椎棘突或第12 肋计数。
二、人工划线前正中线(anterior midline)即胸骨中线。
为通过胸骨的正中线。
即上端位于胸骨柄上缘的中点,向下通过剑突中央的垂直线。
胸骨线(Sternal line ) (左、右)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 ) (左、右)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所作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图3-5-3 )。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 (左、右)上肢向外侧方平举,与躯体成90°以上角时,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 ) (左、右)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 ) (左、右)为自腋窝顶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它与腋前线和腋后线距离相等(图3-5-4 )。
后正中线(Posterior midline )即脊柱中线,为通过椎骨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肩胛线(Scapular line ) (左、右)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所作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故亦称肩胛下角线(图3-5-5 )。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腋窝(axillary fossa ) (左、右)为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
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 )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锁骨上窝(supraclavicular fossa ) (左、右)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尖的上部。
锁骨下窝(infraclavicular fossa ) (左、右)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 肋骨下缘,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 ) (左、右)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
相当于上叶肺尖的下部。
肩胛下区(infrascapular region ) (左、右)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 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分。
肩胛区(Scapular region) (左、右)为肩胛冈以下、肩胛下角水平以上、肩胛骨内缘以外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分。
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 ) (左、右)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分。
四、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气管自颈部正中沿食管前方下行进入胸部,在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支气管粗短而陡直,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
肺的体表投影见图3-5-6 、7 、8 、9 。
肺尖位于锁骨之上,其最高点偏内,近锁骨的胸骨端,达第1 胸椎的水平,骨上约3cm 。
肺上界始于胸锁关节向上至第一胸椎水平,然后转折向下至锁骨中1 / 3 与内1 / 3 交界处。
呈一向上凸起之弧线。
肺外侧界由肺上界向下延伸而成,几乎与侧胸壁的内表面相接触。
肺内侧界自胸锁关节处下行,于胸骨角处左右两肺的前内界几乎相遇。
然后分别沿前正中线两旁下行,至第4 肋软骨水平处分开,右侧几乎呈直线继续向下,至第6 肋软骨水平处垂直向右,下行与右肺下界连接。
左侧于第4 肋软骨水平处向左侧达第4 肋骨前端,沿第4~6 肋骨的前面向下,至第6 肋软骨水平处再向左,与左肺下界连接。
肺下界左右两侧肺下界的位置基本相似。
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 肋骨,向两侧斜行向下,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 肋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 肋间隙。
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一水平线,于肩胛线处位于第10 肋间隙水平。
胸膜可分为脏胸膜(visceral pleura)和壁胸膜(parietal pleura)。
其中脏胸膜覆盖在肺的表面,壁胸膜则覆盖在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及纵隔面。
肺叶之间由脏胸膜分开,称为叶间隙(interlobar fissures )。
左右肺斜裂始于后正中线第3 胸椎,向外下方斜行,在腋后线与第4 肋骨相交,然后向前下方延伸,止于第6 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
右肺的水平叶间隙或水平裂,始于腋后线第4 肋骨,终于第4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左肺无水平裂。
肋胸膜与膈胸膜在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由于其位性最低,胸水易积于此处。
胸膜的下界是肋胸骨与膈胸骨的折返线。
右侧起自第6 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起自第6 肋软骨后方,两侧均行向外下方,在锁骨中线处与第8 肋相交,在腋中线处与第10 肋相交并转向后内侧,最后在响推体外侧处终于第12 肋预下方。
由于受肝的影响,右侧膈的位置较高,所以右侧胸膜下界常略高于左侧胸部检查(二) 胸壁、胸廓及乳房胸部检查(四) 肺和胸膜检体的临床意义胸部检查(一) 胸部的体表标志2010-07-04 17:12:14| 分类:医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胸部指颈部以下和腹部以上区域。
胸部的组织和器官主要包括胸壁、胸廓、胸膜及胸膜腔、乳房、气管、支气管、肺脏、心脏、血管、淋巴结、食管、纵隔及膈肌等。
胸部检查顺序为前胸部→侧胸部→后胸部(背部)。
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依次进行。
检查的重点是肺和心脏。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的自然标记及命名的划线能标明、记载内部结构和病变的部位、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骨骼标志(一)前胸壁的骨骼标志胸部的标志及标志线1.胸骨(sternum) 位于胸廓前正中,连接两侧肋骨和锁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1)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 位于胸骨的上部,外形略呈六角形。
胸骨柄上缘中部为颈静脉切迹,在成人约平第二胸椎下方的椎间盘,上缘两外侧的卵圆形关节面,称为锁骨切迹,与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缘与胸骨体相连。
(2)胸骨体(corpus sterni) 胸骨的中间部分,其上缘与胸骨柄相接,下缘与剑突相结合。
胸骨体下部的两侧与第7~10肋软骨连接。
(3)剑突(xiphoid process) 为胸骨体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
2.胸骨角(sternal angle) 又称Louis角。
由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稍向前方突起而成。
胸骨角的部位标志着气管的分叉处、主动脉弓的上缘及第四胸椎的高度。
胸骨角与第二肋软骨相连,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3.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 两肋骨之间的空隙。
前胸壁的水平位置常用肋骨或者肋间隙表示,第一、二肋骨之间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以此类推。
(二)后胸壁(背部)的骨骼标志背部骨性标志1.脊椎棘突(processus spinosus) 后正中线上每个椎骨间后方的骨性突起。
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常用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2.肋骨(rib) 共12对。
十二对肋骨在背部与胸椎相连接,第1~10肋骨在胸前部与肋软骨相连,肋软骨再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的骨性支架。
第11、12肋为浮肋。
3.肩胛骨(scapula) 脊柱两侧的三角形扁骨。
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
分为肩胛体、肩胛冈和肩胛角。
沿肩胛骨的内侧缘向下,其终止处为肩胛角。
当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等于7~8肋间水平或相等于第8胸椎水平,为背部检查的重要标志。
4.肋脊角(costalspinal angle) 为第十二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二、胸部体表垂直线标志(一)前面及侧面的标记线1.前正中线(anterior midline) 即胸骨中线。
为经过胸骨的正中点所划的垂直线。
2.锁骨中线(midclevicular line)(左、右) 为通过锁骨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3.胸骨线(sternal line)(左、右) 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4.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左、右) 为通过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中间的垂直线。
5.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左、右) 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所作的垂直线。
6.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左、右) 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7.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左、右) 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所作的垂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