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超级实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

人体经常使用体表标记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之巴公井开创作【关键词】体表标记;定位;临床应用人体体表标记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记定位禁绝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经常使用体表标记的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现陈述如下。
1 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革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革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正面与牙龈之间。
革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革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纵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丈量的尺度。
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正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
革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拔出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图1a)。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
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1]。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中耳炎时此处有压痛。
在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二节骨骼结构知识一、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

正常人体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1。
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
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体表标志1。
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
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
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身体主要部位定位在操作中,我们常用示指和中指宽度即“横指宽”作为简便定位测量的标准。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列举三个人体主要体表标志及其在体育选材中的运用

一、体表标志的定义体表标志是指人体外表的特征,包括身高、体重、腿长、臂长、手长、脚长、脚背高、握力等。
这些特征在体育选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选手提高竞技水平,更好地适应和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身高身高是人体最直观的特征之一,也是体育选材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在篮球、排球等项目中,身高是决定选手在场上的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较高身高的选手更容易在争抢篮板球和拦网时占据优势,因此在这些项目的选拔中,身高往往是最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
在田径项目中,体格高大的选手具有更大的步幅和跨步能力,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体重体重是评估身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一些需要爆发力和耐力的体育项目尤为重要。
例如举重、摔跤等项目对于选手的体重要求非常严格,选手需要在限定的体重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爆发力,因此在这些项目的选拔中,体重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
另外,在游泳、赛艇、举重等项目中,体重与浮力和推动力的关系密切,体重的合理分配对于选手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肢体长度在体育选材中,肢体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
较长的腿部和手臂能够提供更大的摆动幅度,对于一些需要速度和灵活性的项目,如跳远、跳高、游泳等项目,长腿长臂的选手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表现更加出色。
另外,在某些格斗项目中,长臂具有更大的攻击范围和更强的防守能力,因此在选拔中也会被重点考虑。
五、总结体表标志在体育选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选手的身高、体重、肢体长度等特征对于其在特定项目中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体育选拔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体表标志进行综合考量,找出最适合某一特定项目的选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竞技水平。
体表标志在体育选材中的运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
除了身高、体重和肢体长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体表标志也对选手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其他几个主要的体表标志及其在体育选材中的运用。
六、握力握力是指人的手部肌肉裙对物体的握持能力,它对于某些需要抓握和控制的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
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下——接近足底称为下;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
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
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
锁骨:全长。
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
桡骨:桡骨头、茎突。
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
膑骨:前面。
胫骨:胫骨前缘。
腓骨:腓骨头和外踝。
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三、骨的构造(如图2—3)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

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当我们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或者疾病诊断的时候,人体的表面往往能够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于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它们是我们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入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勾骨突勾骨突位于胸骨的上部,是胸骨的一个特征性结构。
它的位置也是人体中心的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触摸勾骨突,以确定人体的中线位置。
在X光片或CT扫描中,勾骨突的位置也是确定头颅与胸部之间的居中线的关键。
二、尺骨茎突尺骨茎突位于手腕的外侧,是手掌侧面的一处突起。
它的位置对于肘关节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以在手腕外侧感觉到一个小凸起,这就是尺骨茎突。
通过摸到尺骨茎突的位置,医生可以评估肘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范围,也可以排除一些手腕和前臂的骨骼病变。
三、椎弓突椎弓突位于脊柱的背部,是脊椎骨的特征性结构。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用手指沿着椎弓突进行检查,以确定脊柱的位置和形态。
在X光片或MRI中,椎弓突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脊椎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四、髌骨髌骨位于膝盖前方,是膝盖关节的一部分。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摸到髌骨的位置,以评估膝盖的稳定性和疾病状况。
髌骨的位置也是确定人体前后线的关键。
五、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指靠近体表的淋巴结,它们通常是疾病反应的早期标志。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常常通过触摸体表来检查淋巴结的大小和质地。
前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肿瘤疾病和感染疾病的诊断都非常重要。
总结人体解剖学中的体表标志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医生通过触摸、视觉和影像学手段来确定这些标志的位置和形态,从而评估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2014 07 08 赵永祥
一、四肢关节标志
1、上肢关节
①肩关节:前自锁骨中线以外齐腋前皱襞处;后至肩胛线以外腋后皱襞处。
②肘关节:上自上臂下1/3,下至前臂上1/3。
伸侧由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侧髁连成,屈侧为肘窝。
③腕关节:腕横纹上下各5cm处。
分伸屈侧。
④手及指关节:分手掌、手背、手指、各指关节。
2、下肢关节
①髋关节:上界自脐及第3腰椎水平线,下界至股上1/3处;前自腹股沟内侧做上下垂直线,后至臀肌最高点做上下垂直线,分前后面。
②膝关节:前后位—髌骨;侧位—股骨内外髁。
③踝关节:踝上下各2cm,分内外侧。
④足踝关节:分足跖部、跟腱、足跟、趾跖关节。
二、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缘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缘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4、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
5、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
6、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7、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
8、第3腰椎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
9、第4腰椎两髂嵴最高连线水平
10、第5腰椎脐下3cm髂嵴下3cm
11、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12、尾骨耻骨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