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091103采煤工作面开切眼掘进作业规程

合集下载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工程介绍1.1 工程概述本工程是为了实施掘进打眼作业而进行的工程,主要任务是在地下进行打眼作业,以实现工程目标。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安全、高效地完成掘进打眼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工程质量。

二、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准备2.1.1 操作人员应事先核查工作装备是否齐全、安全可靠。

2.1.2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2.1.3 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2 工地安全2.2.1 在工地上应当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2.2 工地上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和巡视,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消除。

2.2.3 工地内必须保持整洁,杂物应堆放整齐,防止滑倒和碰伤。

2.3 操作规程2.3.1 在进行掘进打眼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安全。

2.3.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掘进打眼作业的流程和要求,按规定操作。

2.3.3 在进行打眼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穿拖鞋等不符合要求的装备。

2.4 通风与防尘2.4.1 在进行掘进打眼作业时,必须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2.4.2 确保作业现场的粉尘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不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

2.5 紧急情况处理2.5.1 若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5.2 紧急情况处理应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确保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2.6 工程监督2.6.1 工程应设立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符合规定。

2.6.2 监督人员应定期进行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6.3 工程监督人员应及时向工程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总结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掘进打眼工作的安全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备准备、工地安全管理、操作规程、通风与防尘、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工程监督,可以有效地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工程的质量。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掘进打眼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掘进打眼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掘进打眼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掘进打眼工作是指通过钻孔、爆破等方式进行地下的开采、探查、修复工作等。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工作质量。

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六条操作人员应佩戴指定的个人保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靴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身体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掘进打眼工作前,应查看相应的工作许可证和作业票,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对工作场所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地面和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许可证和作业票的要求进行钻孔或布置爆炸物,并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产生火花或静电。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确保钻孔设备和爆破工具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严禁私自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二条人员应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操作证书和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确保有资质从事掘进打眼工作。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酒后操作以及处于嗜睡状态下操作。

第三章安全应急措施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紧急救援技能,能够迅速处理事故现场,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在发生爆炸事故前,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往远离事故点的安全地带集合,等待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有关设备和进出口,并按照消防预案进行灭火和疏散。

第十八条在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事故报告,并将事故原因和处理过程报告给上级领导。

第十九条在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综采开切眼巷道快速安全掘进

综采开切眼巷道快速安全掘进

综采开切眼巷道快速安全掘进1.引言综采开切眼巷道是煤矿中常见的一种采煤方法,其快速安全的掘进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综采开切眼巷道快速安全掘进的关键要点和操作方法。

2.掘进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综采开切眼巷道掘进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设计眼巷道布置根据矿井的结构和煤层的特性,设计合理的眼巷道布置。

在布置过程中要考虑通风、供电、水文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2.2 制定掘进方案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掘进方案。

包括切割工艺、支护工艺、通风方案、供电方案等内容。

2.3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根据掘进方案的要求,准备必要的掘进设备和材料。

包括切割机、支护材料、通风设备、电缆等。

3.掘进操作过程3.1 切割眼巷道根据掘进方案,使用切割机进行眼巷道的切割。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切割速度和切割深度的控制,确保切割效果。

3.2 眼巷道支护在眼巷道切割完成后,及时进行支护工作。

根据掘进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眼巷道的稳定和安全。

3.3 通风和供电在眼巷道掘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和稳定的供电。

根据通风方案,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同时,检查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供电稳定。

3.4 定期检查和维护眼巷道掘进过程中,定期检查设备和支护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掘进的持续进行。

4.安全措施4.1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参与开切眼巷道掘进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减少操作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4.3 定期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支护和通风等方面。

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4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提前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总结通过合理的眼巷道布置、详细的掘进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措施,综采开切眼巷道的快速安全掘进是完全可行的。

切眼下山掘进施工作业规程

切眼下山掘进施工作业规程

切眼下山掘进施工作业规程一、前言切眼下山掘进是煤矿上下山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也是煤矿生产的关键部分。

针对切眼下山掘进施工作业的管理,制定了本规程,旨在规范煤矿生产作业,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环境与要求2.1 工作环境切眼下山掘进施工作业应选择地质条件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段,应避开煤层火区、水湿区、风口区、煤与岩层交错带等难以控制地段。

2.2 工作要求1.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评估隐患及施工风险。

2.在掘进的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灵活调整掘进方向和工序。

3.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垃圾清理及时。

4.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保障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坚持安全第一,做到“三违”严查、严处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6.不得随意变更掘进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流程3.1 施工前准备1.组织人员,开会讲解施工流程、注意事项、安全知识、应急预案等。

2.安排好施工所需器材、消防设备和应急处理设施,确保设备工致、安全可靠。

3.对施工区域进行标识和设限,确保施工区域内无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入。

4.检查动力、通风、液压、电器等设备机件的完好性及性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2 施工作业1.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掘进方向、掘进进度、关键工序等内容。

2.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备运行安全。

3.根据实际瓦斯浓度增减,及时对通风设备进行调整和维护。

4.对于地质条件、气体浓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矿领导。

5.对掘进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6.对施工现场的绿化、道路交通安全、瓦斯液位、水位等要素进行监测和管理。

7.在掘进完毕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作环境整洁。

8.做好安全检查,消防检查及擦鞋、清洗车辆等工作。

3.3 施工结束1.按照规定进行认真的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确保工地清洁整洁。

2.对于设备进行台账登记及设备检查记录单实行登记,确保生产运行数据和对工作的安全监管。

开切眼掘进技术标准

开切眼掘进技术标准

开切眼掘进技术标准简介随着矿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开切眼掘进技术成为煤矿、金属矿山、水泥矿及地下工程建设中比较普遍和适用的开挖方法之一。

本文着重介绍开切眼掘进技术的概念、方法、流程及技术标准。

概念开切眼掘进技术是指在矿工掘进方式中,采用平行于矿体膏体的水平通道,即开挖眼的方法。

眼通常为矩形或圆形,在矿体内呈分布状或环状。

方法基本工艺流程开切眼掘进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钻眼、爆破、顶板落煤及支护等环节。

1.预处理:根据眼洞的结构和地质条件,制定开切眼立产掘进方案,确定掘进的眼宽、眼高和眼距,然后依照开切眼掘进的工艺流程进行开切眼掘进。

2.钻眼:利用钻台设备,在开切眼洞壁上钻眼洞,以适当的间隔和深度钻好预爆眼洞和装药洞。

3.爆破:利用爆破技术,在装药洞中装药、配合炸药和引爆装置,对眼体进行爆破,达到开切眼的目的。

4.顶板落煤:在爆破后,由于地压变化,顶板等围岩往往会自行掉落下来,也可能需要人工敲落。

5.支护:对眼内围岩进行支护加固,避免塌方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操作标准1.钻眼步距: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开切眼钻眼步距应控制在0.6-2.0米之间。

2.预爆眼:预爆眼的直径应控制在比装量2-4倍。

3.药包数量: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眼体大小确定。

4.支护:支护要可靠,承重力能够达到眼体高度和隆起力等级要求。

总结开切眼掘进技术是矿业开挖领域一种适用的开挖方法。

针对不同的地质状况和眼体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方案,规范操作,保证开切眼掘进的安全性和效果。

同时,开切眼掘进技术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引领着矿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切眼掘进规程

切眼掘进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切眼(80m)。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主要用于工作面的综采设备的安装和连接两顺槽形成生产、通风系统。

三、巷道设计长度设计长度切眼160m(平距)。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面自2012年5月份开工,预计2012年6月份完工。

第二节依据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设计说明书名称为《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1年12月1日。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登福康煤业切眼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2年4月29日。

三、矿压观测资料根据地测科提供的巷道平、剖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及综合柱状图。

四、其它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3、山西焦煤集团《生产矿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检查及评定》办法。

第二章地面位臵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水平、采区957 工程名称切眼地面标高/m 1223~1248 井下标高/m 965~985地面相对位臵建筑物、小井及其他该工作面地面位于登福康煤业公司工业广场南翼,距工业广场20米。

井下相对位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该工作面井下位于副斜井、集中皮带巷南翼,皮带下山西翼,工作面南翼为实煤区,切眼至原登福康煤业矿界保护煤柱215m,与原古县岳阳镇(已关闭矿井)相邻为界。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该切眼接近岳阳镇小煤窑,其采空区及巷道不清,必须认真执行“有掘必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为2#煤层,该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煤层厚度为1.25m~1.27m,平均厚度为1.26m,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为2°~6°,倾角平均为4°。

见表2、表3。

表2 煤层特征情况表指标数值备注煤层厚度/m 1.25~1.27/1.26 /煤层倾角/(°)2~6/4 / 煤层硬度/∫ 1 /煤层层理/ /煤层节理/ /自然发火期/d / /绝对瓦斯量/(m3/min)0.03 /相对瓦斯量/(m3/t) 1.08 / 煤尘爆炸指数Ⅱ级/ 地温/℃正常/瓦斯含量/(m3.t-1)/ /地压正常/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板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硬度厚度/m 岩性特征基本顶粉砂岩 4 3.25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加粉砂岩薄层,灰白色细粒砂岩直接顶细粒砂岩 1.5 5.03 灰色,石英为主,含云母及暗色矿物,含泥质条带,半坚硬。

工作面切眼作业规程

工作面切眼作业规程

崖窑峁煤矿有限公司 2012-2上03工作面切眼作业规程目录第一章工程及地质概况................................................................................ -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 (3)第二节编制依据 (4)第三节地质概况 (4)第二章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 - 8 -第一节掘进工艺流程.. (8)第二节支护工艺 (10)第三节劳动组织 (23)第三章生产系统....................................................................................... - 26 -第一节运输系统. (26)第二节通风系统 (26)第三节供电系统 (32)第四节供水、防尘、压风系统 (45)第五节排水系统 (48)第六节照明及通讯系统 (49)第七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49)第八节防灭火系统 (51)第四章煤质管理及文明生产...................................................................... - 52 -第一节煤质指标及现场管理措施 .. (52)- 1 -第二节文明生产 (53)第五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 55 -第六章灾害应急预防措施及自救互救........................................................ - 56 -第一节灾害预防措施 (56)第二节自救方式与抢救方法 (6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66 -第一节“一通三防”管理.. (66)第二节顶板管理 (77)第三节机电管理措施 (82)第四节运输管理措施 (89)第五节EBZ-160掘进机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95)第六节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98)第七节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01)第八节其他 (105)第八章规章制度................................................................................ - 105 -第九章作业规程学习及考试记录........................................................... - 106 -第一章工程及地质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巷道名称掘进巷道名称为崖窑峁煤矿2012-2上03工作面切眼。

切眼作业规程

切眼作业规程
顶板采用金属菱形网,规格:长×宽=5000mm×1000mm。巷道两都帮采用塑料网,规格:长×宽=6000mm×2000mm,网与网之间必须有100mm搭茬,压茬处每隔100mm用双股14#铁丝联网。联网丝扭转不的少于3圈,外露部分朝一方向抚平。
3)锚杆角度:顶部两边的锚杆与垂直线成25°夹角,其他锚杆及两帮锚杆与巷道顶帮轮廓线垂直布置,其最小角度不小于75°。锚杆外露螺母外10-30 mm.。
2、锚索的布置
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3排锚索吊挂3400mm的18#槽钢布置,锚索间排距1800mm×1200mm,锚索采用φ17.8mm×18000mm钢绞线支护。锚索孔径28mm,每根锚索在钻孔内安装2根MSCK2360树脂药卷;锚索外露150mm—300mm。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变化较大时,及时加密支护,并报批措施,锚索必须保证锚固在稳固岩石1.5米以上。
2
1、瓦斯:依据2010年11月山西宝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后安煤炭有限公司9号、11号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当矿井延伸水平开采9号、11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1.80Mt∕a时,矿井最大绝对CH4涌出量为25.94m3∕min,最大相对CH4涌出量为6.85m3/t,属低瓦斯矿井。
根据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2009年1月14日和2010年9月10日对该矿4-1、9、11#煤层测试结果:4-1、9、11#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性均为Ⅱ类,均属自燃煤层。各煤层瓦斯含量低,为低瓦斯矿井。
9#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4-1号煤层41.40~70.85m,平均55.89m,煤层厚度12.88~18.04m,平均15.31m,含110层夹矸,结构简单~极复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
2)帮锚杆:两帮都采用φ18mm×2000mm玻璃钢锚杆,间排距900mm×800mm,最上一根锚杆距顶200mm,每帮每排各3根;帮锚杆孔径28mm,每孔使用1根MSCK3530锚固剂,帮部采用铁托板,规格:200mm×200mm×10mm。护帮要求:在顶帮完整情况下,护帮滞后迎头不大于5米,顶帮破碎时,护帮滞后迎头不大于0.8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蒙西矿业有限公司库里火沙兔煤矿091103工作面切眼作业规程2017年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编写依据 (1)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2)第二节煤(岩)赋存特征 (2)第三节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 (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0第一节巷道布置 0第二节支护设计 0第三节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核算 (2)第四节前探梁支护 (6)第四章施工工艺 (7)第二节施工工艺 (8)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9)第四节管线敷设 (10)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 (10)第五章生产系统 (11)第一节通风系统 (11)第二节压风系统 (13)第三节防尘系统 (14)第四节防灭火 (15)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 (16)第六节供电系统 (18)第七节排水系统 (19)第八节运输系统 (20)第九节照明和通讯系统 (2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一节劳动组织 (21)第二节作业循环图表 (23)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3)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5)第一节施工准备 (25)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5)第三节顶板管理 (27)第四节防治水管理 (27)第五节机电运输管理 (28)第六节防止矸石滚落的措施 (31)第七节单体液压支柱支、回柱措施 (31)第八节刮板输送机安全技术措施 (35)第九节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43)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4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库里火沙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行政隶属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管辖,矿井设计能量1.2Mt⁄ a.设计单位为内蒙古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采用普通法施工。

一、巷道名称本工作面名称为091103回采工作面切眼掘进工作面。

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本掘进工作面掘进的目的为布置回采工作面。

三、巷道设计长度091103回采工作面开切眼巷道设计长度为120米。

第二节编写依据为了更好地加强巷道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掘进任务特编写此“091103回采工作面开切眼掘进作业规程”。

1、施工图纸:内蒙古蒙西矿业有限公司库里火沙兔煤矿091103切眼平、剖面图。

2、技术规范和标准(1.《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3.《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1999年版)(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煤矿测量规程》(6.《建井工程手册》(2003年版)(7.《凿井工程图册》(1998年版)(8.《矿山安全法》、《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9. 国家及煤炭行业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政策及法规(10.根据091103开切眼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一水平工作面名称091103工作面切眼地面标高+1600m—1570m 井下标高+1383m—+1323m 地面的相对位置及建筑物地面为荒山,无建筑物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无临近采区开采情况该巷道布置在9#煤层中,而下组10#、12#、14#、15#煤在该区域都未回采。

走向长(m) 1000 倾向长(m)120第二节煤(岩)赋存特征9#煤层自然厚度3.80-23.81m,平均7.83m,储量利用厚度0.60-14.78m,平均4.26m,煤层在井田北部最厚达10m以上,由南向北逐渐变薄,为全区发育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煤层大部可采厚度2.4-5.6m,平均厚度约为3.6m。

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4-18层,一般为4-9层,夹矸岩性多为粘土岩、泥岩或炭质泥岩。

顶板岩性为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其中粘土质含量较高,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

瓦斯、煤尘情况1、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矿业有限公司库里火沙兔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16年)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5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35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69m3/t。

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

2、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5年所做火沙兔煤矿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矿井9#煤层煤尘有爆炸性。

3、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5年所做火沙兔煤矿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矿井9#煤层煤属Ⅱ级自燃煤层。

第三节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一、地质构造:勘探报告及三维地震成果图显示无地质构造。

如遇地质构造应补充响应的技术措施。

煤层自然厚度为3.8~23.81 m,平均厚度7.83m,储量利用厚度0.60~14.78m,平均厚度3.6m,煤层在井田北部最厚可达10m以上,由南向北逐渐变薄,为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4~18层,夹矸岩性多为粘土岩、泥岩或炭质泥岩。

九层煤:黑色,块状,半暗型煤,结构单一。

九层煤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黑灰色,质软易碎。

9#层煤顶板岩性为: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灰白色。

二、水文地质:091101工作面施工期间,顶、帮有局部淋水、渗水现象,涌水量较小;091103与091101为同一煤层因此推测091103涌水量小。

而且根据实际揭露的情况预测091103切眼施工期间,涌水量应不大于5m³/h。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无含水层,因此对巷道施工无影响。

091103切眼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9#煤水平名称(m)+1383 采区名称一采区工作面名称091103切眼地面标高(m)+1512工作面标高(m)+1383(开口点标高)地面位置地面投影位置: 位于蒙西矿业井田边界煤柱线以北处,剥蚀丘陵区,地面无建筑物在本区。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091103切眼掘进工作面,以方位角85度37分布置。

东120m相邻091103运输顺槽,西相邻091101采煤工作面。

走向长(m)实际斜长与煤层顶底板关系(m)沿9#煤顶板掘进120煤岩层描述煤层总厚(m)0.6~14.78 煤层结构(m)煤岩层产状3.6 单一煤层自然厚度为3.8~23.81 m,平均厚度7.83m,储量利用厚度0.60~14.78m,平均厚度3.6m,煤层在井田北部最厚可达10m以上,由南向北逐渐变薄,为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4~18层,夹矸岩性多为粘土岩、泥岩或炭质泥岩。

九层煤:黑色,块状,半暗型煤,结构单一。

九层煤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砂质粘土岩,黑灰色,质软易碎。

9#层煤顶板岩性为:中细砂岩及砂质泥岩,灰白色。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091103切眼工程量共120m,,沿9煤顶板掘进施工,方位85度37分00秒,下山倾角为30°,最后与091103运输顺槽贯通,形成091103回采工作面;另上端头施工两个绞车硐室,1号绞车硐室尺寸为(长*宽*高):4000*3600*3600mm,2号稳车硐室尺寸为(长*宽*高):4400*5000*3600mm。

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支护形式及断面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三维地震和实际揭露巷道等地质资料分析,巷道布置所在的岩层稳定性较好,为白砂岩。

顶板适合锚网索加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初步确定切眼断面形状为矩形,设计断面为8.0米×3.6米(宽×高)。

(附091103切眼支护断面图)二、支护参数设计根据以往支护经验,091103切眼两帮和顶板采用锚网索支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采用短掘短支最大控顶距0.9m;顶板、两帮锚杆选用φ18×2000㎜的螺纹钢锚杆,间距900㎜,排距900mm,破碎地段间排距为750mm,锚杆锚固力不少于50KN;单体间排距为2700*2000mm,锚索间排距为1500*1600如遇地质构造应采取缩小锚杆、锚索、单体间排距或采取补打锚梁的方式加强支护。

第三节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核算锚杆长度计算:L=N(1.1+w/10)故锚杆选用Φ18×2000mm的螺纹钢锚杆;式中:L——锚杆长度,m;N——围岩的稳定影响系数,取中等稳定围岩,N取1.0;W——巷道跨度,m;L=1.0×(1.1+4.2/10)m=1.52m;锚杆选用Φ18×2000mm的螺纹钢锚杆,满足要求。

②锚杆间距:D≤0.5L=0.5×2=1m;锚杆间距取0.9×0.9m,满足要求。

锚索支护参数计算:⑴确定锚索的长度:L=La+Lb+Lc+Ld式中 L----锚索总长度,mLa---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Lb---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取1.5mLc---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取0.1mLd---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取0.3m锚索锚固长度La按下式确定:La≥K×(d1fa/4fc)式中:K---安全系数,取2d1---锚索钢绞线直径,取17.8mmfa---钢绞线抗拉强度,N/m㎡(1920MPa,含1883.52N/mm2)fc—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取10N/mm2则La≥(2×15.24×1883.52)/4×10=1435.242㎜≈1.44mL=1.44+1.5+0.1+0.3=3.34m施工取锚索长度为7.3m,能满足要求。

⑵锚索的间、排距校核:L=NF2/{BHr-(2F1sinθ)/L1}式中 L—锚索间排距,m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正巷3.6mH—巷道冒落高度,按最严重冒落高度取2.0mr---岩体容重,23kN/m3L1—锚杆的排距,0.9mF1—锚杆的锚固力,50kNF2—锚索极限承载力,17.8mm取335kN,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75度n—一排锚索个数,取2L=2.5米通过上述计算,091102切眼锚索间距小于2.5m布置。

根据巷道掘进支护情况,091102切眼顶板施工一排锚索加强支护,长度7.3m,锚索间排距为1500*1600布置,每根锚索使用不少于四节树脂药卷锚固,可满足支护要求。

一、支护形成及材料规格1、支护形成顶板、左帮锚杆选用锚杆+矩形网联合支护。

2、支护材料(单位㎜)(1)锚杆:φ18×2000mm 螺纹钢锚杆锚索:φ17.8×7300mm 钢绞线(2)采用DW45-250/110X单体支护(3)药卷:φ23×500mm K2350树脂药卷(4)托板:150mm×150mm×5mm 方形钢板(5)金属网:1000mm×2000mm 8号铁丝制作二、支护工艺及要求1、锚杆安装要求:(1)锚杆间距为900㎜,排距900㎜,破碎地段间排距为750㎜;(2)采用“一”字形布置;(3)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10㎜-100㎜;锚固力:顶锚杆不小于50KN,帮锚杆不少于30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