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⑷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 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 步相辅相成。⑸文化已经成 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 决定一个链接二: 《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经济价值 600万元的投入换来9000万元的 票房。在《喜羊羊》的收入中, 播出版权收益仅占30%,其余70 %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包 括: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 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 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 屏保、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
第一部分 文化与文化产业
考点一览:
1、什么是文化?(内涵) 2、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3、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4、什么是文化产业? 5、发展文化产业有何意义? 6、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怎样? 7、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与要求 是什么?
资料分析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2154年,杰克· 萨 利是一个双腿瘫痪的前海军 陆战队员,他觉得没有任何 东西值得他去战斗,因此他 对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 SecFor采矿工作欣然接受。 格蕾丝博士用人类基因与当 地纳美部族基因结合创造出 的 “阿凡达” 混血生物。
2、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 内容(含义)是什么? 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三个“面向”)
链接:先进文化建设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 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链接: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4单元 第1课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课件 粤教版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哪些?
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重要性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 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更好 地弘扬中华文化?(6分) (1)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全面认识祖 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坚持“洋为中用”的方针,加强与世界 多种文明的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丰 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3)结合时代特征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请看下面的图片,说说这是 哪个国家的文化?
希腊巴特农神庙
希腊女神雅典娜
印度泰姬陵
印度女孩出嫁时 在手上画的装饰 图案
埃及壁画
埃及金字塔
英国的绅士文化
英国下午茶文化
1、文化的含义是指什么?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 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华儿女为什么不惜重金都要 买回圆明园生肖铜像?
★2、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 价值观源泉,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基本条件。
中华文化知多少
中国五种传统伦理道德
哲 学
中国武术
木雕
剪纸
银饰
明代刺绣 宫灯
中国艺术
王羲之书法
张大千竹林髙士图
中国古建筑
砖雕
斗拱
天坛
传统戏曲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教材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认识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工具。
3.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化的图片,如书法、绘画、音乐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为何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呈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案例,如故宫文创产品、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的融合等。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
粤教版九年级思品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全详解

建设文化强国
1、我国为什么需要发展文化产业?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36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 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相对于公共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 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 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 业和艺术品业等。
继承传统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能离开传统, 空谈文化创新。
推陈出新
体现时代性,是创新的 重要追求 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一个基本点,三个“面向”三个“的”
探究二:
从《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熟悉的情节和 故事,如灰太狼一次次煞费苦心捉羊,却又一次次的遭到 戏弄和失败,这和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有几分相似; 在狼与羊的斗争中,灰太狼和羊村长制造的各种高科技的 产品,不仅让我们想起日本的动画《哆啦a梦》里面的机 器猫,从其大口袋里掏出的各种超时空机器,该片对外国 动画的制作模式的成功借鉴,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这部片子对外国动画的制作模式的成功借鉴,对我 们在文化创新上有何启示?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强“魂”健 “体”。要强“魂”,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 (2)要健“体”,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社会文化生活更丰富, 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力目标: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2.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3.从历史、军事、文学、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
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练习法、欣赏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幻灯机课前准备1、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典型中华文化,谈谈怎样品味它的文化情趣?2、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谚语或格言谈谈对我们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3、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各队设队长一名,要求每队分成四组,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华文化组成的某一方面的资料,制作成剪报,并在课堂上由队长择优展示。
4、要求各队推荐3位同学做好准备进行堂上必答知识竞赛。
教学过程活动1:时事小评论(由学生点评有关文化的时事)建国6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彩车车名:二、导入新课问题:关于文化,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二曾经学习过什么关于文化的内容?(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各国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要文化尊重,也要文化自尊。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华文化三、讲授新课活动2:提起中华文化,除了上图中三个人提到的之外,你又会想到什么?(答:中华书法、春节、儒家思想、孙子兵法、长城、甲骨文、唐诗宋词、京剧等等。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板书)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课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认知能力,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知道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讨论:分组讨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5.拓展:布置一道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地位与作用3.方法与途径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二是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思考题的完成情况。
九年级政事全册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粤教版1.doc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二)讲授新课活动之一:主题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启示问题设计:(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当代中国文化”,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五)课堂延伸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3.1 培养创新精神导学案湘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3.1 培养创新精神导学案湘教版(I)一、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2、难点: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过程:四、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悟创新精神:2012年5月19日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比赛里,尽管比赛现场遭遇雨水侵袭,中国名将刘翔仍发挥出了极佳水平,力压美国五大高手首个冲线,翔飞人采用七步上栏新技术,以12秒97的成绩创赛季最好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创造个人在中国本土最好成绩,五年来首次跑进13秒大关,标志王者归来。
-九年级政治全册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粤教版(I)1.doc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3.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讲授新课活动之一:通过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华夏文明”、“世界各国文明”竞猜,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腾出时间静心聆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带给我们的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设计(新
版)粤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对中华文化是有所了解的,但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所以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生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本单元知识梳理,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之一:通过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
)
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华夏文明”、“世界各国文明”竞猜,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
(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
(五)课堂延伸:千年传说,魅力《梁祝》
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腾出时间静心聆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第二课时: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新闻中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具体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不太懂,至于对“文化产业”、“价值传播”、“价值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等名词更加费解,老师有必要进行知识拓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本单元知识梳理,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之一:主题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启示
问题设计:
1.这部动画片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它的创新性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2.说说近期我国传统文化涌现了哪些优秀的作品。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当代中国文化”,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
(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
(五)课堂延伸
通过知识拓展、材料透视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产业”。
35802 8BDA 诚39458 9A22 騢31868 7C7C 籼20705 50E1 僡k<22938 599A 妚33738 83CA 菊33292 820C 舌<34909 885D 衝(834631 8747 蝇J。